網友說種植中藥材一年畝收入幾萬塊錢,是真的嗎,我來說一說

2020-12-05 草原話三農

中藥和中醫是我們國家的瑰寶,在世界上的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今年的新冠疫情,我們國家的中醫中藥更是大顯身手,通過實踐證明中醫中藥對很多疾病治療有著確切的效果。中藥材在我們我國的種植也有著很長的歷史,特別是近些年由於國家重視環保,很多地方不允許非法採挖中藥材,這也為中藥材種植提供了基礎。至於說,種植中藥材一畝地每年收入幾萬塊錢,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但並不是種植任何一種中藥材都可以隨便達到每年一畝地就收入幾萬塊的。那麼種植哪些中藥材可以達到一畝地每年收入幾萬塊呢?下面我來根據我們這裡的實際情況來說一下。

選擇適合本地區的地道藥材品種

在我們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有著優越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近些年有很多農戶看準了種植中藥材這個行業,目前我也開始種植了一些中藥材。我們這裡種植的中藥材品種主要有赤芍、蒼朮、白鮮皮等一些市場稀缺、價格較高的、適合我們本地生長的地道藥材品種。因為是地道藥材,藥材的質量有保證,所以在價格上肯定佔有優勢。

什麼是地道藥材

所謂的地道藥材,也叫道地藥材,就是在某些特定的地理位置生長的中藥材,而如果移植到其它地區,雖然可以成活,也能茁壯的生長,但是在採收後,藥材的質量卻沒有原產地的藥材質量好,所以我們把這種原產地生長的質量最好的中藥材品種劃定一定區域,稱為地道藥材。

一畝地中藥材如何收入好幾萬

在我們呼倫貝爾地區種植的這幾種地道藥材,價格都很高,大家可以去市場調查一下,以北蒼朮為例,目前價格超過140元/公斤(幹品),種植後4年收穫,每畝產幹品400公斤,合計56000元,第3年種子每畝產20公斤,第4年產種子每畝30公斤,每公斤按400元計算,合計20000元,種子收益差不多夠人工和其它水電費用,平均每年純收益14000元;赤芍畝產量更高,種子和根莖都能賣錢,7年下來收益要高於蒼朮的收益,所以說,種植中藥材每年一畝收入幾萬元是有可能實現的。

中藥材種植收益這麼高是不是大家都可以種植中藥材了

前面說了,中藥材種植要根據本地區的自然條件來決定,比如南方地區種植黃精、重樓,長白山地區種植人參,呼倫貝爾地區這種赤芍、北蒼朮等,當然了,其它地方也有一些珍貴的中藥材品種可以種植。種植中藥材千萬不能盲目跟風,一定要是適合本地區發展的藥材品種,另外,種植中藥材是一個十分辛苦的活,不是一般人都能做的了的,包括市場前景、種植技術等,一定要仔細調研,大家在發展中藥材種植前一定要甚至考慮。

好了,以上是關於中藥材種植的一些想法,歡迎大家一起參與討論,感覺我說的對,歡迎大家關注、轉發、評論。

相關焦點

  • 農民種植特色作物,花可以觀賞,也是中藥材,畝成本不足300元
    村裡的老張,今年種植了幾畝花卉,後來等長出了花兒,才知道種植的是雞冠花,村裡人都說,老張腦子有毛病,雞冠花種著有啥意思呀,農村家門口都是,如果當花卉賣給外地人,你說別人能要嗎?畢竟雞冠花在全國各地到處都是,除了好看,並沒聽說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 農民在農村靠種植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一輩子能夠掙夠十八萬嗎?
    農民在農村靠種植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一輩子能夠掙夠十八萬嗎?以前我看過一篇文章,說一個老農民一輩子的勞動力價值是五十萬左右,那是指的以前,現在的一個農村勞動力價值估計要在七十萬左右。也就是說,一個農民,一輩子操勞,掙到的錢可能就有七十萬左右,但到手的現金卻不一定有那麼多,因為一家人要吃喝拉撒睡啊,都要花錢。回到話題,一個農民僅靠種一畝三分地,一輩子能掙夠十八萬嗎?我看很玄乎,可以通過簡單的乘除法計算出來。
  • 地裡隨處可見,一斤賣到8塊錢,一畝淨賺4000,非常好的額外收入
    小蓬草的生長速度非常快,基本有個3個月時間,一整個地裡都會長滿,非常迅速。小蓬草的藥用價值主要是清熱利溼,散淤消腫,痢疾,腸炎,肝炎,膽囊炎,跌打損傷,風溼骨痛,外出血,牛皮癬等。是藥用價值非常好的一味中藥。
  •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2畝收入12000元,種植秘訣在哪裡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生長期3年,2畝收入12000元,值得借鑑嗎?「三年前,我種植2畝何首烏,現在正是收穫季節,剛刨出來的新鮮何首烏能賣每公斤6元左右,平均每畝收入在6000元以上。」「種植何首烏投入成本較小,每畝需要200多斤種苗,按照目前每斤1.5元的價格,每畝投入種苗費用在300多元。」董大哥說,再加上肥料、人工管理和收穫費用,每畝在800元左右。「種植何首烏每畝需要種苗7000株,種植種苗之前,以施用有機肥為主每畝施用量在100-200斤之間。
  • 種植哪些中藥材最好
    春回大地,生機盎然,陽春三月,南方已是春暖花開,北方也是冰雪消融,此時應該說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同時也是中藥材種植的黃金時段。那麼種植什麼中藥材最為適宜呢?初次種植中藥材又需注意哪些問題呢?在華北一年生的白朮就能達到商品標準。南方如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為1~2 年生.這些年,有越來越多的鄉親對中藥材種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我們2017年播出的創富節目中,關於中藥材的也是介紹了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再對三種中藥材加深印象。
  • 曾經畝收入萬元的農作物,農民賭氣種植6畝,到底能賺多少錢?
    曾經最賺錢的農作物,農民賭氣種植6畝,能賺多少錢?「白朮畝收入曾經高達10000元以上,今年兒子一賭氣種植6畝白朮之後,就到南方城市打工去了,留下我和老伴管理幾畝莊稼。」正在給中藥材噴灑化學物品的曹大伯無可奈何地說,他今年66歲,是皖北曹馬村村民。面對中藥材的行情莫測,今年他家種植的6畝白朮到底能夠收入多少錢?
  • 超過6000萬畝!中藥材種植爆發式增長或威脅糧食安全
    但積極開源增加糧食產量的工作卻面臨極大挑戰:不僅城市化工業化會持續佔用耕地,中藥材種植面積的爆發式增長也嚴重威脅著糧食安全,亟需引起警惕。難以想像,卻是沉重現實,我國中藥材種植面積已經超過6620萬畝。與之相比,產糧大省湖南全省的耕地面積總共只有6200萬畝(2017年數據)。中藥搶地,已超一省之巨。
  • 金線蓮是珍貴的中藥材,幹品好幾百塊一斤,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
    說到金線蓮,對很多人來說都覺得很陌生,它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很高的植物。在我國也是一種非常珍貴的中藥材,目前種植面積不大,前些年在農村的荒地和山嶺上就經常見到,由於金線蓮藥用價值廣泛,近年來人們對它的藥用廣泛認識,瘋狂的進行野生採挖,結果野生的越來越少了。
  • 「一輩子也沒見過一畝地收入這麼高」 ——隴縣盤艾村發展中藥材...
    二組的貧困戶謝建國興奮不已,他說:「去年我種的玉米1畝產量500公斤,才賣了800元,試著種了1畝多丹參,就賣到了5000元,真是沒想到!要是銷路能保障,我準備再種2畝丹參,爭取早日脫貧。」  去年開始,楊波和村兩委班子成員組織貧困戶發展丹參種植。今年4月,試種的丹參喜獲豐收,共收穫1.75萬公斤,實現產值12.2萬元,畝產效益達到3500元以上。
  • 在農村種植10畝皇竹草,比種糧食更賺錢嗎?一年能掙多少錢?
    如今農民也只是專業搞一種項目,要麼搞養殖要麼搞種植,如今有人在農村專門養牛,那麼在農村專門種植皇竹草,能不能掙錢呢?在農村種植10畝皇竹草,比種糧食更賺錢嗎,一年能掙多少錢?現在很多人養牛都會種植皇竹草,這樣可以減少成本,只需要再買精飼料餵牛就可以了,一頭牛能夠節省上千塊的成本。
  • 危險級中藥材,富貴險中求,種植一畝收益15000塊
    天南星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過去大都生長在山野陰溼地,後來開始在田地裡廣泛種植,但正是因為它帶有毒性,所以一般的藥材種植戶不太容易接受它,這也是導致天南星價格逐年上漲的因素之一。其實,有一定技術基礎的人,還是比較願意種植它的,特別在安徽亳州,很多種植戶種植天南星,而且還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市場供應鏈。
  • 農民種植中藥材白薇
    安徽省亳州市農民張大伯說,去年,他家種植5畝白薇,5畝白薇收入在15萬元以上,村民們向他投入羨慕的眼光。「去年,我種植中藥材白薇的時候,村民們都不知道白薇是一種中藥材,許多村民都嘲笑我,說我腦子出了問題。」張大伯說,到了白薇採摘收穫,給他帶來15萬元的收入。村民們紛紛向他取經學習白薇種植管理經驗。
  • 種植中藥材 走上脫貧致富路
    四川新聞網瀘州11月26日訊「今年,我把自家10多畝山坡地全部種上黃精、桔梗等中藥材,明年收成後,每畝至少有5000多元的收入,收入比之前種植玉米、紅薯高好幾倍。」日前,在納溪區白節鎮團結村,貧困戶李先才看著地裡長勢喜人的黃精,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 1畝掙一萬!真的有一畝地能掙1萬塊錢的農作物?
    這兩天有個人問我們,說他打算回老家返鄉創業,想問一下有沒有那種一畝地能掙1萬塊錢的農作物?今天君緯就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內容。以浙江嘉興為例,畝產值一萬都是中下水平的種植戶。嘉興盛產葡萄,有40萬畝。一般畝成本4000元,基礎設施不算,畝產葡萄平均3500斤,批發4塊一斤,每畝收入萬元左右。
  • 會寧縣:中藥材種植「老把式」李明山
    中藥材種植「老把式」李明山白銀日報記者 王鵬程復工復產後,會寧縣楊崖集鎮中藥材加工扶貧車間裡又傳來了機械的轟鳴聲和工人們朗朗的笑聲。自從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會寧縣楊崖集村剪岔社村民李明山幹起活來渾身都帶勁兒。
  • 內蒙古喀喇沁旗:中藥材種植有了「鐵幫手」
    農戶們悠閒地坐在田埂上,盤算著今年種藥收入又能增加多少。「藥材的播種採挖有了這些『鐵傢伙』幫忙,省了我們不少事。」喀喇沁旗錦山鎮西溝村村民謝懷東說,以前人工種植板藍根,一天最多種半畝地,現在用上播種機,每天可種30至100畝。喀喇沁旗是全國重要的中藥材生產基地之一,盛產北沙參、桔梗、黃芪等藥材,被稱為「北沙參之鄉」。
  • 較偏門的中藥材種植項目,市場收80塊錢一斤,畝產效益19000元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漂亮的中藥材種植作物——遠志,遠志的外觀非常漂亮,一串串藍紫色花朵非常吸引人,在種植遠志的地區,每逢花期就會吸引很多人到地裡攝影拍照。然而,遠志卻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中藥。遠志不被大從所熟悉,因為多數人並不知道這味中藥材,野生遠志一經採挖,便不會再生,而在中藥材市場上也不多見,統貨的流通量不是很大,屬於稍偏門一點的中藥材,但近幾年,隨著中醫學的進步和發展,各種偏門中藥材逐漸被推上了臨床前臺。市場對於各種中藥材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大。進而引起了種植行業對它的重視。
  • 扶貧印記丨涪陵大順鄉新興村:打造中藥材種植基地「仙草苑」
    8月14日上午,「扶貧印記」採訪團來到涪陵大順鄉新興村中藥材種植基地「仙草苑」,只見地上鋪滿有著成年人手掌大小的靈芝,「仙草苑」負責人夏一中告訴記者,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不僅收益好,還能讓村裡的脫貧戶來此務工,鞏固他們的脫貧成果。
  • 江西景德鎮昌江區建立52畝中藥材種植基地
    今年,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麗陽鎮蘆源村在市工信局幫扶下,因地制宜建立了52畝中藥材種植實驗基地,採取「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貧困戶」的經營管理模式,引導農民發展射幹、前胡、洛神花、積殼等中藥材種植。
  • 農村小夥有200畝中藥材,利潤6000元/畝,為何說賺少了?
    在我老家是一個貧困的山區,那裡的農民大部分都進城打工去了,家裡的土地大部分荒蕪了,沒有人耕種。鎮上有一位大學畢業生,今年疫情期間看到這麼多土地荒蕪,感到心痛和不安。 他放棄了在城市尋找優越的工作,決定留在農村老家,包攬了200畝荒地荒田,重新復耕,種植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