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油條、油炸檜、油炸鬼與秦檜及其他

2021-01-21 蔡駟問好

「炸油條」,也稱「油炸檜」、「油炸鬼」,這與漢奸秦檜有關。秦檜遺臭萬年的奸臣,永遠跪在杭州嶽王廟前,當奸臣註定是沒有好下場的。秦檜在淮安怎麼從金人手裡逃回,始終是謎!後來,他兩度出任南宋宰相,前後長達十九年之久,這一點可以說他是有兩把刷子的。幹壞事,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本事,草包是不行的。

炸油條,我們早餐常吃的一種食品,秦檜怎麼成了「炸油條」、「油炸檜」和「油炸鬼」的呢?油條的歷史,追溯起來,在宋朝以前就有了。南北朝時期,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就記錄了油炸食品的製作方法。唐代劉禹錫在詩歌《寒具》中也描述過油條的形狀及製作過程,詩曰: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據民間傳說,嶽飛被秦檜夫婦施計殺害於風波亭,舉國上下對此無不義憤填膺。當時,秦檜在臺上,人們還不好公開罵。這時杭州城中,有一戶飲食攤販便創出一道食品的新形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怒,他把面搓捏成形如秦檜和王氏的兩個面人,絞在一起放入油鍋裡炸,並稱之為「油炸檜」,一時傳遍了杭州城。人們為了發洩憤怒,便爭相購買。隨著顧客越來越多,城裡的店鋪就簡化了製作工序,直接把兩條面纏繞起來油炸,成為現今常見的炸油條。

至今,有些地方仍有把油條稱為油炸檜或油炸鬼。在杭州城裡還有一種食品叫「蔥包檜兒」,就是將油條、蔥段、甜麵醬捲入春餅中,一塊兒食用。所以說,油炸檜、油炸鬼之名是始於南宋時期,且和秦檜密切相關,是有一定依據的。奸臣,就應該下油鍋。

秦檜是永遠下油鍋的貨,不過這傢伙還是有心計的人。據說他為宰相時,在都府前院種有一株石榴,每次結果時,秦檜都會細心觀察後記下果實的數目。一天突然少了二顆石榴,秦檜裝作不知,過了幾天,秦檜檢閱馬匹時,突然回頭對手下說:「拿把斧頭來,把這株石榴砍了。」旁邊一名秦檜的親信,立即脫口說道:「這株石榴所結的果實很甜,砍掉太可惜了。」秦檜回頭對他說:「原來偷我石榴的就是你。」那名親信一聽,立即叩頭認錯。這「油炸檜」奸不奸,算計人是高手中的高手。

秦檜從淮安金人手裡跑到南宋,他能夠兩度出任宰相,說明秦檜還是有本事的。如在籠絡人才方面,他的妙招還是出人意料的。有一個讀書人偽造秦檜的信,拿去見揚州太守。太守發覺是封假信,即將信沒收了,還把這人押回去交給秦檜發落。秦檜見是這麼一回事,反而給他一個做官的資格。有人問秦檜是什麼緣故?秦檜說:「有膽量偽造我的信,一定不是個普通人,如果不用一個官帽套住他,他也許會投靠南方或北方敵人的。」「油炸鬼」就是「油炸鬼」,籠絡起人來不輸奸雄曹操。(文/蔡駟 )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炸油條、油炸檜、油炸鬼與秦檜及其他
    「炸油條」,也稱「油炸檜」、「油炸鬼」,這與奸臣秦檜有關。秦檜遺臭萬年的奸臣,永遠跪在杭州嶽王廟前,當奸臣註定是沒有好下場的。秦檜在淮安怎麼從金人手裡逃回,始終是謎!炸油條,我們早餐常吃的一種食品,秦檜怎麼成了「炸油條」、「油炸檜」和「油炸鬼」的呢?
  • 炸油條為什麼又叫炸秦檜?想要炸出空心需要添加什麼?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不知道「炸油條又叫炸秦檜」的同學,肯定沒有看過《嶽父傳》。看過《嶽父傳》的人,都知道「炸油條又叫炸秦檜」。其實,作為一個廣大人,我們更喜歡叫炸油條做「油炸鬼」,其實「油炸鬼」就是「炸秦檜」的意思。
  • 為什麼好好的油條叫油炸鬼呢?
    提起油炸鬼作為北方的小夥伴來說肯定有點陌生,而對於南方的小夥伴還來說就知道是什麼了,它就是我們經常的炸油條,那麼好好的炸油條為什麼叫做油炸鬼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相傳當年嶽飛嶽王爺,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下到了杭州大獄,後來被害死在了風波亭,當年的百姓無不為之痛惜,而在此時在風波亭擺攤賣麵食的一個老闆,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也是難過。難過的同時也有些憤怒的。
  • 油條原來與秦檜有關,炸油條就是炸秦檜,食物蘊含百姓愛恨啊
    這種油炸食品僅僅是七巧節用,沒有走入日常生活。《夢粱錄》中記載的「油炸從食」,則是油條之類的食品正式步入歷史舞臺。而油條與秦檜的關聯則在《清稗類鈔》找到了記載:「油炸檜:長可一尺,捶面使薄,以兩條絞之為一,如繩,以油炸之。其初則肖人形,上二於,下二足,略如×字,蓋宋人惡秦檜之誤國,故象形以誅之也。」民間傳說,油條起源自南宋時的杭州。
  • 你知道炸油條也被稱為炸油檜嗎?
    雖然某些科學公知經常告誡油炸食品有損健康,但實在擋不住天朝人民對它的喜愛啊,這不,韓國總統文在寅去年訪華時也禁不住吃了一頓中國式傳統早餐——油條、豆漿,美滋滋。炸油條,也稱油炸鬼、油炸檜。據老百姓代代相傳,炸油條的雛形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是當時杭州老百姓非常鍾愛的早點食品。從名字上看,我們大概就可以猜出「油炸檜」多少和秦檜脫不了干係。
  • 油條油炸檜:是人類反抗小鬼,還是怒懟秦檜?
    油炸秦檜的簡稱油炸檜,這個叫法一下子把油條的歷史直接壓縮在了南宋。據說,當年嶽飛被秦檜和他的妻子王氏施計,暗中陷害於風波亭後。京城臨安(今杭州市)百姓知道了這件事後,個個對秦檜、王氏深惡痛絕。當時風波亭附近有一家專賣油炸食品的飲食店,店老闆正在油鍋旁炸食品,得知嶽飛被秦檜夫婦害死的消息後,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從盆中抓起一塊麵團,捏成一男一女兩個小人,並將它們背靠背粘在一起,丟進油鍋。口裡還連連喊道:「吃油炸秦檜啦!」。其他的飲食店見狀,也爭相效仿。當時,整個臨安城都做起「油炸檜」,並很快傳遍全國。
  • 秦檜與炸油條
    秦檜與炸油條 2005-02-06 17:24:54 來源:
  • 吃了多年的油條,才知道油條原來叫做「油炸檜」,也叫「炸秦檜」
    吃了多年的油條才知道,油條原來叫做「油炸檜」,也叫「炸秦檜」,這可是有一段歷史淵源呢!油條這種利用油炸的高溫將麵團迅速膨化的小吃,相傳產生於南宋,是南宋時杭州人民發明出來的,它的誕生,跟宋人對一個奸臣的痛恨情緒有關。
  • 「油炸檜」的聯想
    「油炸檜」,據民間傳說是宋朝人發明的,現在的炸油條就是由當年宋人發明的「炸油檜」演變而來的,當時人們用面捏成秦檜的形象放在油鍋裡炸來吃,後來演化到現在簡單得只剩下兩條腿,就是現在油條的樣子了。在歷史上,演出秦檜陷害抗金名將嶽飛的戲時,就經常發生觀眾上臺把飾演秦檜的演員打倒在地的現象,還有傳說明朝有一人在杭州屠場裡見到一頭豬,被殺掉刮去毛後,皮竟然出現「秦檜十一世」等字樣。現在杭州西湖邊及其他地方的嶽飛墓前及嶽王廟裡,秦檜被塑成十分可惡的形象,囚跪在鐵柵欄裡或鐵籠子裡,這是因為他在中國歷史上到目前為止 還沒有哪一個奸臣能像秦檜這樣為後人所痛恨。
  • 饅頭是「蠻頭」炸油條是「油炸檜」,不一樣的中國美食冷暴力!
    >油條饅頭據說是諸葛亮採用麵粉、獸肉代替少數民族的頭來祭祀河神而產生的,原名蠻頭;油條據說是人們痛恨賣國求榮,陷害嶽爺爺的秦檜而產生的,原名油炸檜;燴菜據說也是人們痛恨秦檜,所以要吃秦檜的肉,喝秦檜的血,產生了燴菜……大概全世界只有中國才會產生這樣的飲食小暴力!
  • 順景花園酒店|油炸鬼是一種有故事的食物
    油炸鬼是一種有故事的食物。相傳南宋年間,秦檜夫婦聯手陷害嶽飛將軍的消息傳遍臨安城,兩個賣早餐的攤販憤恨之情無處發洩,用麵團捏出秦檜夫婦的形狀,背靠背丟進油鍋,並起名為「油炸檜」,這種解憤的食物價格實惠香脆可口,深受街坊的喜愛。
  • 「油炸檜」?你可是經常吃哦!在家也可以做,你知道嗎
    油條,是一種古老的中式麵食,長條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鬆脆有韌勁,中國傳統的早點之一。《宋史》記載,宋朝時,秦檜迫害嶽飛,民間通過炸制一種類似油條的面制食品(油炸檜)來表達憤怒。油條最初並不叫「油條」,而叫「油炸檜」,相傳在南宋年間,通敵賣國的秦檜和貪婪成性的老婆王氏,設計莫須有的罪名將嶽飛害死,百姓們群情激憤,酒樓茶肆、街頭巷尾都在熱議這件事情。兩個面人在油鍋裡翻滾,兩人覺得甚是解氣,於是叫道「大家快來看油炸檜咯!大家快來看油炸檜咯!」
  • 油條和秦檜的聯繫
    油條,又被稱為「油炸鬼」、「油炸果」、「油炸燴」等。金燦燦的油條咬在嘴裡外酥內軟,吃過之後滿嘴留香。大家都喜歡在早上吃兩根油條,帶來深深的滿足感。它是中國人最喜愛的食物之一。關於油條的由來,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 「油炸鬼」 是不是油條?
    油炸鬼的本名是油炸果,齊如山先生在《北京土話》裡就說:「『果』俗讀成『鬼』,北方古音也」,也有學者進一步考據,說果字讀成鬼字音是山東方言,因為老北京賣早點多在粥鋪和燒餅鋪裡,而做此類營生者多為山東臨清人,所以帶來山東口音。老北京人念「油炸鬼」也念成「油炸檜」,清末國學大師俞樾就說:「油灼鬼,俗稱油灼檜,雲杭人惡秦檜而作。」
  • 油條,本命「炸秦檜」,和豆漿一起很搭配
    最早,油條叫做「油炸檜」、「油炸鬼」,之所以叫這樣的名字,是因為一段有趣的故事。當時,風波亭附近有一家專賣油炸食品的店鋪,店老闆正在油鍋旁炸東西,得知嶽飛被秦檜夫婦害死的消息後,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從盆中抓起一塊麵團,捏成一男一女兩個小人,一個吊眉無賴,一個歪嘴刁婆,然後抓起切面刀,朝著兩個小人身上橫一刀、豎一刀地切去,最後,將它們背靠背粘在一起,丟進油鍋,口裡還連連喊道:「吃油炸秦檜啦!」
  • 解鎖歷史文化密碼,看遺臭萬年油炸檜,智鬥秦檜的那些事兒
    導語:解鎖歷史文化密碼,看遺臭萬年油炸檜,智鬥秦檜的那些事兒油炸檜秦檜是誰啊?宋朝的奸臣南宋時候的宰相,而秦檜和杭州有著很多故事,比如說油炸檜的事故,油炸檜是怎麼回事呢?秦檜害死了嶽飛,老百姓們可咽不下去這口氣,眾安橋邊有兩個小攤兒,一個王二一個李四,一個是賣燒餅的一個是賣油炸糯米糰的,賣燒餅的那位啊就議論著秦檜害死嶽飛的這件事兒,順手拿起麵粉捏吧捏吧做出了秦檜和他老婆王氏這兩個小人像,另一個油炸糯米糰的人看了之後就不解氣,奪過這兩個小人就把它們扔到滾燙的油鍋裡去炸,宰相秦檜聽聞這這件事以後,準備要來問罪了。宰相都敢油炸?
  • 夜讀|「油炸鬼」到底是不是油條
    老北京人念「油炸鬼」也念成「油炸檜」,清末國學大師俞樾就說:「油灼鬼,俗稱油灼檜,雲杭人惡秦檜而作。」在著名文史學者董寶光和張善培這兩位老先生的書裡,也都記錄著此一叫法的由來與秦檜有關:「據傳南宋奸相秦檜夫婦謀害嶽飛後,舉國痛恨之,於是創此食品,將發麵兌好作料,擀片,並切成矩形。兩片相疊,當中豎劃一刀,保持兩端相連,抻長撐開炸之。
  • 「油炸檜」的來歷
    在江南民間,百姓都把油條叫做「油炸檜」。在製作時,會將兩爿麵條拼合在一起,再用一小捧豎向從中間一壓,在投入滾燙的油鍋前,還定要摘去兩頭,然後再放進油鍋裡汆至金黃鬆脆噴香才入口作為美食。這一切,原來都因民間有這一傳說而已。  南宋民族英雄嶽飛在朱仙鎮大破金兵,收復中原失地,威名四揚。金兵主帥金兀朮便暗中勾結南宋朝廷奸臣秦檜夫婦設計謀害,以朝廷名義連發十三道金牌將嶽飛從抗金前線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