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最敗人的是這兩個字

2021-01-08 婷婷詩教

據說,蔣介石的案頭有兩本書是常備的,其中之一就是曾國藩的《曾文正公家書》;毛澤東也對曾國藩也相當推崇,自言「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都知道曾國藩是個笨人。

據說小時候他在家讀書,有篇文章背了整晚還沒背下來,可把一個準備偷東西的賊急壞了。小賊十分生氣地跳出來,對曾國藩說:「就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說完把文章背了一遍,揚長而去。

就連進士他都考了好幾次,直到28歲那年才勉強考上。

但就是這麼個笨人,卻成了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而且子孫個個成才。

曾國藩的厲害之處到底在哪兒?

國學大師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只有一套——《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可以說凝練了曾國藩做人做事的智慧,也蘊含著他的成功之道。

十句曾國藩家訓名言,一起學習曾氏的修身、求學、治家之道:

1

敗人兩字,非傲即惰。

傲與惰也是西方七宗罪中的二宗。多少人一生碌碌無為,一事無成,不過是敗在了這兩字上。

2

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凡將相無種,聖賢豪傑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曾國藩一生大部分成就,可以說都建立在「勤」字上。

3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人旦有恆,事無不成」。一個人做事最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如果你不能在一件事上下足功夫,沒有深度鑽研的品質,是很難有所成就的。

4

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做人的智慧。

5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做任何事都是一樣的道理。要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要保持謙遜開放的態度,同時,也要有堅持到底的恆念。

6

且苟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淨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

如果你下定決心發奮學習,即使是大街上照樣學得進去;而如果你心裡不想學,是永遠可以給自己找到藉口的:燈光太暗,周圍太吵,工作太忙……

境隨心轉,又何必擇地、何必擇時呢?

7

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

曾國藩在給自己的弟弟和子女的家書中告誡他們說「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一家之中,只有守得住勤苦儉約,才可以保持興旺。

8

家運之興在於和睦、孝道、勤儉,居屋莫太宏麗。

曾國藩不僅如此告誡家人,而且也是這麼做的:他對祖父母、父母極其恭敬孝順;對於家中兄弟也是關懷備至。

他自己的生活則奉行節儉:住的房子可以說很寒酸,一件衣服經常穿個十幾二十年,吃飯時遇到有穀粒,也從來不吐掉……

9

餘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

言傳不如身教。曾國藩要求孩子們勤奮學習,自己首先就抓住一切時間讀書學習,做出榜樣。雖然日理萬機,但他總能抽出時間給孩子們寫信。

既是父親又是朋友,曾國藩對於孩子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他的孩子們都非常欽佩、崇拜他,把他視為自己的人生偶象和座標。

10

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

在教育後輩的過程中,曾國藩非常強調「勤儉」二字。

對於女兒和新嫁進門的媳婦,曾國藩也要求她們不要因為是富貴子女就不樂於操作,一定要經常下廚房做飯,紡紗織布,勤於勞動,不要懶惰。

家書反映的是一家的家風家教:正因為曾國藩以身作則,教子有方,才有了後來的人才輩出。

修身、齊家而治國、平天下。曾國藩的家書,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句呢?

相關焦點

  • 曾國藩告訴我們:最敗人的兩個字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曾國藩曾在家書中告誡他的子女:「敗人兩字非傲即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曾國藩告訴我們:「懶惰和驕傲是最敗人的。對於才能一般的人,懶惰是最致命的,對於天賦異稟的人而言,驕傲是最要命的。」 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屬於普通平凡人,天才畢竟是少數,所以大多數人都只有靠勤奮,不斷努力提高自身實力才能有所成就。
  • 曾國藩《曾國藩家書》經典語錄名言
    曾國藩《曾國藩家書》經典語錄名言 【1】、 人必中虛,不著一物,而後能真實無妄。蓋實者,不欺之謂也。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別著一物,心中別有私見,不敢告人,而後造偽言以欺人。若心中了不著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別著私物也。——《曾國藩家書》。
  • 《曾國藩家書》近1500封家書:品讀曾國藩的經典名言和學習其智慧
    那就是曾國藩之手,這段話的真正深意卻是在揭露清朝晚期中國醫藥界的黑暗和混亂,到處充斥著假藥和庸醫,造假之風盛行,面對這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社會現象,曾國藩表現出了深深的憂慮和無奈。《曾國藩家書》是根據曾國藩的家訓、家書等史料編輯加工而成,從為人處事、從政治軍、謹守家風、保養身心幾個方面分類,都進行了詳盡的指教和敘述,也留下了數萬字的至理名言。
  • 《曾國藩家書》家訓50條
    ——曾國藩 4、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曾國藩 5、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 曾國藩:最敗人的有兩個字,三國許攸就因為不懂其中一個而死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的一位名臣,被稱作「半個聖人」,為官之人對他不會陌生,他的官場之路可以用「平步青雲」這個詞語來形容了。其一生奉行不怕麻煩,處理政務極為耐心的為官之道,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修身律己,以德求官,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 《曾國藩家書》摘抄家訓50條
    ——曾國藩5、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19、 ①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②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 恩; ③ 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 人之長; ④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天 下古今 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⑥凡成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人謀 居半,天意居半。
  • 《曾國藩家書》六句經典名言,值得細細品味!
    曾國藩在書信中說:「凡事人要做成一件事,就要全神貫注,自始至終毫不鬆懈,不可見異思遷,做著這件事,想著那件事,這山望那山高,人要是沒有恆心,一生都不會有所成就。」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謹慎者也;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
  • 《曾國藩家書》本書價值
    今天我們讀的是《曾國藩家書》的第一部分:本書價值。在中國近代歷史中,有這樣一位奇人:有人說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聖人,也有人說他是只知道愚忠的笨人。但無論如何評說,我們都無法否認的是:在那個時代,他挽狂瀾於既倒;在這個時代,他文章德行影響深遠。這個人就是曾國藩。
  • 中國有兩部家書暢銷不衰,一部是曾國藩家書,另一部作者卻自殺了
    「家書抵萬金」,古代這句詩,表達了「家書」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地位。家書,能刊印發行,是因為作者一般是大名人,在社會上有巨大的影響力。通過家書,將好的家教方法傳遞給更廣大的民眾,從而對社會起到教化作用。我們中國,有兩部家書一直暢銷不衰。一部是挽救了清朝的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另一部家書作者卻在五十四年前自殺了。曾國藩,一個可以當皇帝,卻不當皇帝的人。有讀書人推測,曾文正公是想做聖人,於是,就封了半個「聖人」。
  • 曾國藩:人敗皆因懶,事敗皆因傲,家敗皆因奢
    古往今來,能做到這三點的只有三個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曾國藩。曾國藩總結一生,寫成家書告誡子女,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人敗皆因懶,事敗皆因傲,家敗皆因奢。」這是一個人能否成才的關鍵,也是一個家庭興衰的根本。
  • 現在人們讀曾國藩的家書,曾國藩讀誰的家書呢?
    曾國藩去世後,他的文集被刻印,其中以家書尤為人們所喜愛。曾國藩前期在京城做官,後來投身軍旅,他沒有多少時間對兄弟和兒女耳提面命,只好通過書信將自己的教育想法和人生經驗進行傳授,所以家書是曾國藩教育思想精華的重要組成部分。
  • 《曾國藩家書 》帶給我們的啟示
    讀《曾國藩家書》後感悟,其實哪有什麼天生優秀的人物。凡做出不凡業績的,都是後天善於和自身缺點做對抗的人物。《 曾國藩家書》的意義在於,向我們後人真實的展現了人性面目。曾國藩一個成績斐然者,自身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他努力的一一去克服這些缺點並逐步的走向人生的巔峰。這個對於我們後人很有啟示和借鑑意義。
  • 李鴻章愛睡懶覺,曾國藩只用這兩個字來敲打他,成就了一代名臣
    曾國藩的家書裡有這樣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吾因軍事而推之,莫不皆然。」這句話就是說,天下的庸人,之所以平庸無為,主要原因就在於一個惰字,也就是太懶了;天底下有才的人,雖然有才,但最後卻一事無成,或者前功盡棄,原因則是在一個傲字,也就是太過驕傲了。
  • 曾國藩家書:只用3個字,教孩子如何持家、處世、做人
    古往今來,能做到這三點的只有三個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曾國藩。曾國藩時常用3個字來警醒自己並訓誡後代,一來成就了自己,被世人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二來成就了家族,使得曾家後代從未出過敗家子。《曾國藩家書》有言:「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家敗離不得個「奢」字詩人李商隱曾有詩曰:「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 連續劇《都挺好》引起對家庭問題的深思,重讀《曾國藩家書》
    普賢國學堂為此選了《曾國藩家書》來展開來說家風的問題。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是清王朝由盛而衰、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動蕩年代,由於曾國藩等人 的力挽狂瀾,一度出現所謂「同治中興」的局面,曾國藩正是這一過渡時期的中心人物,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產生了令人矚目的影響。
  • 讀《曾國藩家書》有感
    最近無意在家中書架發現了爸爸買的一本《曾國藩家書》,好書!目前雖未完全看完,但內心已感受頗深。
  • 曾國藩家書的精髓有哪些?
    他鎮壓了太平天國,忠於腐朽的清王朝,固然有他的時代局限性,但另一方面,他的道德修養又極其高深,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做到了儒家士大夫的極致,被視為一代完人。特別是他的家書,更是被無數人推崇備至,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現今存世的曾國藩家書近1500封,涉及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
  • 曾國藩:家敗離不得奢字,人敗離不得逸字,討人嫌離不得驕字
    《曾國藩家書》中有這樣的三個醒目大字:「奢」、「逸」、「驕」。他將其視為衡量人生失敗的標準,若不能將這三字的惡義戒去,人生則墮落必敗。「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引自《曾國藩家書》,曾國藩時常將這句話警醒自己並訓誡後代。一來成就了自己,被世人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二來成就了家族,使得曾家後代從未出過敗家子。
  • 曾國藩:做好三件事,堅持兩個字,守住一顆心
    ,只是兩個字——堅持。堅持的精神,是做事的支撐,反映著人內心的質地,是一個人原則、志向和遠見的體現。曾國藩一生做人的成功和在現實中取得的豐功偉績,正是最有力的證明。曾國藩關于堅持的事例,並不只有「做好三件事」,而是貫穿在他整個人生歷程的方方面面,紮實地反映著他的人生態度。
  • 【家風家訓】曾國藩:人敗皆因懶,事敗皆因傲,家敗皆因奢
    【家風家訓】曾國藩:人敗皆因懶,事敗皆因傲,家敗皆因奢 2020-10-10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