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粉的網紅經濟學,暴露了當代年輕人的消費秘密

2021-01-17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網際網路的那些事兒

這幾年,「頂流」這個概念可以說深入人心。

中國超10億用戶的網際網路,每天上萬億次的搜索,讓頂流這個詞一發不可收拾。以前,「頂流」還只是形容當紅流量藝人,自帶粉絲群體,而且粉絲消費能力也高,這讓流量藝人的商業價值節節攀升。

而現在,「頂流」變成了一個通用詞,不僅網紅明星、電視綜藝是頂流,生活中吃喝玩樂的IP都可獲得頂流的稱呼。

而跟流量數據相關的是流量轉化、商業的變現,「頂流」對應著行業價值,也逐漸發聲著變化。

2019年之前,400萬柳州人絕不會想到,從小吃到大的街邊小吃——螺螄粉,會成為營銷界和餐飲界兩個領域的「頂流」。

2020年各式各樣的熱搜中,說「螺螄粉」簡直長在了熱搜上,據不完全統計,關於螺螄粉閱讀破億的話題超30個+。

2021年1月4日,2020年度十大產業帶公布,柳州螺螄粉、廣州美妝、濟寧小型挖掘機、義烏小商品、武漢漢正街等入選,體現了新時代發展下數位化轉型的加快和工業化生產的創新,螺螄粉徹底火了。

1、螺螄粉有多火呢?網友:太上頭!

據相關數據記錄,2020年,75%的中國人聽說過螺螄粉。

而即使在交通十分便利的現代,從上海出發到柳州,火車需要20個小時,飛機的飛行時間3小時。想要品嘗得著地道的地方美食,也很奢侈,如果要去當地,不僅要花費昂貴,更需要付出另外時間成本。

現在,兼具物美價廉和營養,又在工業化品與美食之間平衡走的袋裝螺螄粉,成了一種最好的選擇。

2019年,袋裝螺螄粉行業的產值已經達到60億元。

2020年,新冠疫情給速食食品加溫,方便麵、自嗨鍋、螺螄粉等迎來了大規模的銷量爆發。柳州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袋裝螺螄粉產業上半年時間已經創造了49.8億元的產值,2020全年超過100億元,較去年增長68.8%。同時,出口的螺螄粉是去年總額的8倍。

2020年10月,肯德基宣布推出雞肉螺螄粉,不久以前,元氣森林推出聯名款螺螄粉,李子柒、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也推出螺螄粉。

據 《中國餐飲大數據2020》披露:全網1.2萬家螺螄粉店鋪,一年累計賣出了7.8億包,光是天貓就賣掉了1.38億包。

2020年的雙11,柳州螺螄粉銷量是武漢熱乾麵的9.04倍,冠軍實名;出口單銷售6.3萬,超越了5.7萬的火鍋底料。

在B站上搜索關鍵詞「螺螄粉」,有幾千條打卡測評視頻,最高一條有192萬點擊量,試吃螺螄粉也成了網紅視頻博主「打卡」的成就。

從百度指數來看,從2012年開始,螺螄粉搜索指數逐年攀升,超越沙縣小吃、黃燜雞、蘭州拉麵,到2016年2月,徹底超越其他國民小吃。

2020年,國民網紅美食當之無愧。

2、爆火背後是,非典型商業邏輯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每個地方幾乎都有一種以上的地方美食。

眾所周知,螺螄粉的走紅,始於《舌尖上的中國》,但當年走紅的不單有螺絲粉,還有雲南諾鄧火腿、廣東竹升面、陝西岐山臊子麵等。而且即使在廣西,也不止螺螄粉:還有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等同樣深得當地人心。為什麼是螺螄粉呢?

其實,螺螄粉的短時間爆紅並不是偶然,也不是單個案例,預製小龍蝦、自熱小火鍋等新興食品,在過去幾年裡迅速成為年輕人餐桌上的爆款。

它們都屬於方便食品的範疇。而這背後,富有感染力的KOL\KOC、購買力逐漸增強的Z時代消費者、新興而繁榮的零售渠道、成熟而發達的物流,都是它爆紅的原因。

1.螺螄粉是Z時代的社交貨幣

當人們在談論螺螄粉的時候,人們在談什麼?正如愛馬仕、香奈兒給人時尚一樣,螺螄粉也能展現消費者的個性,表達出對食物品位。

分享旅行、穿搭、美食,其實是在通過這些去展示自己的個性。當一個產品成為一種社交貨幣,那麼它很快就會流通和傳播。

知乎上「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臭,還有那麼多人上癮?」的回答獲得了3789個贊、1118條評論,大家都參在討論「為什麼喜歡吃螺螄粉?」有人甚至花了近4000字來回答。

到底是螺螄粉蹭熱度,還是蹭螺螄粉熱度?螺螄粉,就是移動的網紅標籤,激發年輕群體的獵奇心,完全滿足他們彰顯自己追求潮流、個性的心理。

2.螺螄粉是當代年輕人減壓的情緒表達

螺螄粉爆紅,也是年輕人飲食情緒的自由釋放。以前,在傳統的口味標準裡,螺螄粉是另類的,喜歡吃螺螄粉可能不是什麼好的習慣。

但是時代是變化的,隨著飲食多元化,這種長期飲食壓抑得到釋放。獵奇心驅動著年輕的消費群體,去品嘗螺螄粉的「臭」味。

《2019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顯示,大約70%的白領消費能力並不高,午餐花費低於20元。生活上的壓力,使94.9%的白領不同程度上的焦慮。

「酸、辣、鮮、爽、燙」的螺螄粉,價格也不貴,正好迎合了當下以95後為代表的新興消費群體的喜好。

「心情不爽,來一袋螺螄粉」成為許多他們解壓的新方式。

3.公共性場景,放大了市場的需求

一樣產品,一種思想,一種行為能流行起來,那麼它一定是置入公共的場景下。螺螄粉不局限於柳州甚至廣西,走向全國的視野,更是頻上熱搜,通過網絡進入大眾的視野。

大家都認為排隊的隊伍越長,越值得期待。螺螄粉一直被討論,一定很好吃。

同樣來自柳州的五菱汽車推出了螺螄粉,「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這句口號也側面證明螺螄粉具備的公共性。

4.孤獨經濟衍生出的行業新賽道

我國獨居成年人數量已超過5800萬。阿里數據顯示,全中國有超過5000萬空巢青年,而北上廣深佔了近1000萬。

網絡拉近了消費者與消費信息之間的距離,產生了新的交流方式,孤獨經濟成為了市場發展的另一個新趨勢。據極光大數據顯示,在Z世代用戶中,有46%的人喜歡宅。

這就是孤獨經濟。脈脈數據研究院對10000名「打工人」進行「孤獨感」調研顯示,61.47%的人平時會感到孤獨,27.22%孤獨的會更加頻繁。這些孤獨患者,他們不喜歡在購物、吃飯、娛樂等日常活動中與人交流,更喜歡一個人完成這件事。

2020的疫情,長時間的居家隔離更是放大了孤獨經濟,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螺螄粉行業發展現狀及消費者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1-5月方便食品消費增長了1.5倍。

愛吃螺螄粉的北漂小何屯著各種半成品,除了袋裝螺螄粉,還有袋裝廣東的湯包、潮汕牛肉麵……高節奏生活裡僅剩不多的間隙能夠追求品質以及儀式感。

5.網紅經濟的加持,始於獵奇,終於真香

在螺螄粉火了之後 ,很多品牌紛紛推出自己的聯名款螺螄粉,元気森林、奈雪的茶,甚至五菱、綠箭等,想要依靠螺螄粉的熱度為品牌帶來流量。螺螄粉給品牌帶來流量,品牌也反哺著螺螄粉。

在李子柒推出螺螄粉之前,螺螄粉在淘寶上銷量最好的幾家店,月銷量大概停留在10萬或者幾十萬,李子柒螺螄粉月銷量上架就漲到百萬級別,單個產品月銷可達幾百萬。

當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跨界合作,螺螄粉很有可能成為一個國民級現象食品。像四川火鍋,從小眾走向流行。

3、工業化標準化,一袋螺螄粉拉動了整個地方經濟

柳州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柳州鋼鐵集團、五菱汽車等知名企業都坐落於此,有工業的傳統。

工業化思維來發展螺螄粉產業,是它成功出圈的制勝武器。

從2014年第一家螺螄粉預包裝企業誕生,到2020年100億元的年產值,從街邊小吃發展成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螺螄粉,發展速度太快了。

2012年有品牌嗅到商機,生產包裝的螺螄粉,在各個電商平臺出售。

2014年10月28日,柳州第一家預包裝螺螄粉生產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開始生產袋裝螺螄粉。這是柳州螺螄粉產業化的開端。

2015年初,柳州提出螺螄粉「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理念。

2020年,位於柳州市魚峰區的螺螄粉產業園,是「嘻螺會」「李子柒」「螺狀元」「柳江人家」等著名螺螄粉生產商的集中地。原料供應、產品加工、包裝、網絡銷售、物流配送等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全部都在。

頭部企業一天的產能15萬包以上,第二梯隊10-15萬包,第三梯隊5-10萬包。

一碗粉,不僅做成了暢銷各地的網紅美食,還帶出了「螺螄粉+」產業鏈。

螺螄粉大火了,竹筍漲價。

柳州市柳南區太陽村鎮百樂村種有5000多畝竹子,2020年是歷史上最好的竹筍行情:每斤批發價比以往高出0.5元,與此同時,商家們搶著拿貨,供不應求。

不僅是竹筍,在柳州1畝豆角每年至少可創收5000元,全市螺螄養殖面積4.8萬畝、木耳種植面積180萬平方米、大米種植面積2萬畝……

公開資料顯示,柳州螺螄粉產業已創造25萬多個就業崗位,螺螄粉簡直成了柳州的名片。而這背後,是數百億的產業鏈。

結語:

1000個吃貨就有1000種美食排名,但以地域為品牌符號的美食,總是能引人注目:成都小吃、沙縣小吃、潛江小龍蝦……遍布天南海北大小城市街頭、網絡購物平臺,慰藉著無數飢腸轆轆的人們。

同樣,在粉面賽道裡,東北烤冷麵、武漢熱乾麵、重慶小面、河南燴麵、山西刀削麵、蘭州牛肉拉麵、湖南的米粉和貴州的羊肉粉等等都能找到對應的速食版本。

目前預製類餐飲產品在中國餐飲渠道中的滲透率很低,對比國外來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雖然不一定每個品類都能達到螺螄粉的體量,電商賦能的地域特色美食,通過找準相應的IP進行聯動,同時通過改良技術進行工業標準化,打造下一個「螺螄粉」也不是不可能。

相關焦點

  • 柳州「網紅」螺螄粉的逆襲路
    從不到10元一碗的路邊攤小吃,到130多億元的產業——柳州「網紅」螺螄粉的逆襲路閱讀提示8月,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開班,引發網友熱議。作為「網紅」美食,螺螄粉的爆紅並非偶然。8月,新成立的柳州螺螄粉產業學院在廣西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首期培訓。消息一出,網友們一下炸開了鍋:「螺螄粉都能辦學院啦?」「這學院學的啥呀?」「現在報名還來得及嗎?」這不知道是螺螄粉第幾次引起話題了,自從當上「網紅」後,螺螄粉的話題熱度似乎就一直沒降下來過。
  • 半年產值50億,網紅「螺螄粉」跨界忙,這對下一個爆款打造有何啟示?
    當代年輕人到底有多愛螺螄粉?在豆瓣,螺螄粉有將近5萬人的專屬小組「螺螄粉fans」。 在微博上,它有獨特的熱搜體質——關於螺螄粉的話題有幾十個,疫情期間,一時買不到的除了口罩消毒水,還有螺螄粉。廣西支援湖北3萬盒螺螄粉,許多商家不能按時發貨,#螺螄粉還不發貨#一話題順勢收穫19.1萬討論,7.3億閱讀。
  • 中國人的重口味奇蹟,一碗螺螄粉撬動100億的大市場
    以前,"頂流"還只是形容當紅流量藝人,自帶粉絲群體,而且粉絲消費能力也高,這讓流量藝人的商業價值節節攀升。而現在,"頂流"變成了一個通用詞,不僅網紅明星、電視綜藝是頂流,生活中吃喝玩樂的IP都可獲得頂流的稱呼。而跟流量數據相關的是流量轉化、商業的變現,"頂流"對應著行業價值,也逐漸發生著變化。
  • 李子柒螺螄粉吃出刀片?網紅產品值得你買單嗎?
    螺螄粉火爆帶動整個產業鏈根據《淘寶吃貨大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柳州袋裝螺螄粉銷售額突破60億,疫情期間螺螄粉更是供不應求,擊敗烤冷麵、熱乾麵、擀麵皮等名小吃,成為最受歡迎的美食。5月28日,全國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在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揭牌。螺螄粉產業學院將開設7個高水平特色專業,每屆學生培養規模在500人左右。
  • 小蠻螺螺螄粉:五六萬左右能開起一家螺螄粉店面嗎?
    現在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小吃美食還是很多的,但是那吃貨們嘴巴還是很厲害的能夠把這些美食一一品嘗出來,這幾天頻繁上熱搜的柳州螺螄粉可算是大火了一把,很多人都在討論關於螺螄粉的熱議話題非常的熱鬧。柳州螺螄粉獲得了所有吃貨們的統一關注,不但酸辣可口,主要還是價格親民,一碗也就在幾十元左右根據當地市場為準,而且螺螄粉食用方式也是很簡單,自己在家閒著沒事做的時候,可以去購買成品製作,現在比較火的袋裝的螺螄粉,但我個人覺得袋裝的螺螄粉遠比實體店裡做出來的好吃。
  • 一場口味的變革 今天,你嗦螺螄粉了嗎?
    這個冬天,你在台州,嗦一碗又臭又香的螺螄粉了嗎?被熱捧的美食所有的現象都在表明一件事:2020年,是螺螄粉爆紅的元年。2020年底,「柳州袋裝螺螄粉今年(2020)產銷超百億元」的消息衝上了熱搜。據媒體報導,截至2020年12月17日,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突破百億元,達到105.6億元,較去年增長68.8%,提前兩年完成「袋裝柳州螺螄粉銷售收入100億元」工程。而其實,早在新冠疫情較為嚴重的去年上半年,「人們對螺螄粉的需求就出現了『井噴』,『螺螄粉』先後十幾次登上微博熱搜,『全網催貨、銷量暴漲,日產銷量已從疫情前的約150萬袋飆升至300萬袋』」。
  • 看到鹿晗吃螺螄粉,特地買了網紅螺螄粉解饞,一碗下肚還真挺過癮
    看到鹿晗吃螺螄粉,特地買了網紅螺螄粉解饞,一碗下肚還真挺過癮如果問起最近一段時間哪種美食最火,頻繁霸屏的話,恐怕螺螄粉必須擁有姓名吧,從一開始的遲遲不發貨到引起網友們的靈魂拷問「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吃螺螄粉」「螺螄粉為什麼那麼多人愛吃」,然後一個回答說到了大家的心坎裡
  • 小小螺螄粉,脫貧大產業 《功夫學徒2》走近舌尖上的中國網紅美食
    華聲在線11月9日訊(通訊員 羅亞琪 記者 胡杏子)談及中國「網紅小吃」,螺螄粉必須「擁有姓名」。今日上午播出的《功夫學徒2》最新一期,國際學徒們來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這座喀斯特地貌的城市不僅有千姿百態的景觀,還有「臭名遠揚」的螺螄粉。短短幾年,螺螄粉從街邊小吃到如今電商熱賣的爆款,成為了柳州的經濟支柱之一。
  • 深度觀察|螺螄粉崛起正傳
    十餘年的發展壯大,螺螄粉也從街頭小店走進了工業園區,成為政府扶持項目,實現了工業化生產,並成為「網紅美食」。3從逆勢走紅到物資緊缺,螺螄粉的網紅之路螺螄粉的魅力何止「網紅」那麼簡單。2020年,螺螄粉的熱搜榜一直居高不下,似乎只有「嗦」上一口,才能振奮萎靡的心智。有人總疑惑,為什麼螺螄粉那麼讓人慾罷不能?
  • 螺螄粉為什麼成了網紅食物?長期吃有傷害嗎?這3種傷害不可忽視
    螺螄粉一種曾經臭到令人害怕的食物,而在近幾年搖身一變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網紅食品,各大廣告都有著它的身影。有某電商平臺統計發現每天大約有近50萬份螺螄粉訂單,可見它的火爆,可能有些人奇怪,臭到令人髮指的螺螄粉為什麼會風靡一時?這些螺螄粉長時間吃是否安全?
  • 為了找出它爆紅的奧秘,我在雙十一前探訪了柳州螺螄粉基地
    「留學生在國外吃螺螄粉被鄰居報警稱家中有生化武器。」「螺螄粉和出軌一樣,只有0次和無數次的區別。」「一個想跳樓的人在跳之前點了一份螺螄粉外賣,吃完後不想跳樓了。」今年螺螄粉成了當之無愧的網紅。關於螺螄粉的話題,網上掀起的熱議從沒斷過,已經超過10次登上了微博熱搜。
  • 沒有一個飢腸轆轆的深夜 能逃過「螺螄粉」(數據)
    從店裡到袋裡螺螄粉逆襲路上的關鍵一步棋,就是從碗裡跳進包裝袋裡,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做「供給側改革」出現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螺螄粉並不像其他對外擴張的小吃一樣有歷史底蘊。沙縣小吃、桂林米粉、重慶小面、四川擔擔麵……這些小吃都比螺螄粉的歷史悠久,卻沒有螺螄粉「紅」。
  • 從街邊小吃到「網紅」食品,小小螺螄粉成為鄉村振興大產業
    前段時間,螺螄粉企業負責人韋楊年又喜又憂,喜的是袋裝螺螄粉的銷售非常火爆,平時一天的銷量是25萬袋,現在每天達到了35萬袋;憂的是工人們加班加點為「雙十一」備的貨,還沒到「雙十一」,就賣光了……11月初,科技日報記者走進廣西柳州螺螄粉產業園,一陣陣螺螄粉獨特的味道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在將一箱箱螺螄粉裝上物流車。
  • 網紅經濟學:無限複製,邊際成本的秘密
    網紅的出現,是中國網際網路和消費市場兩個領域共同繁榮的結果。伴隨著中國人購買力的增強,服裝、餐飲、房產、汽車……各行各業的市場都存在著巨大消費需求,網紅的產品和意見無疑是消費者嚴重依賴的一種參考,網紅做為最靠近消費者的一環,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 袋裝柳州螺螄粉銷售破百億,又酸又臭的它是如何長成一個大品類的?
    記者 | 吳容編輯 | 昝慧昉今年對於螺螄粉來說,可以說是C位出道的一年。由於疫情缺貨等話題頻繁上熱搜,成為「現象級」網紅品類。在吃貨們的貢獻之下,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已突破百億。據《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徵求意見稿)》,預計2022年,柳州螺螄粉產業產值將會達到300億元。螺螄粉之所以讓人慾罷不能,與它的色香味密不可分。硬核酸爽的臭味,「聞著臭吃著香」的反差感給予了螺螄粉爆紅的基因,讓其在社交網絡中形成的話題度。
  • 為啥泡麵小食堂做不活,螺螄粉店卻越開越多?
    「螺螄粉買回來得自己煮,想吃得豐富點就更麻煩了,點外賣方便得多,價格和網購一包相差不遠,還不用洗碗。作為當代單身青年,兩者一對比,就知道誰更適合我了。」 像小A一樣心態的年輕人可不少,據美團點評數據顯示,螺螄粉當選了最受歡迎的小份菜外賣訂單第六名。
  • 嘗了濟南這家網紅螺螄粉店,衣服上的味兩天沒散掉!
    原標題:嘗了濟南這家網紅螺螄粉店,衣服上的味兩天沒散掉!不知道大家愛吃螺螄粉嗎?小編可是螺螄粉重度成癮患者,那濃烈的味道和鹹鮮的口感真是讓人慾罷不能!酸筍是經過醋醃製的竹筍,醃製之後它便帶上了強烈的酸味,再跟螺螄粉用」螺螄」——也就是濟南人俗稱的「旮旯遊子」熬製的湯底結合,便產生了一種酸中帶鹹、鹹中帶鮮的味道,穿透力極強,一般螺螄粉店的方圓幾十米都會聞到,非常讓人生津,也是螺螄粉店招客的優勢所在。
  • 「螺螄」受保護 那「螺螄粉」還能吃嗎?專家釋疑
    有網友發現,「螺螄」擬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並提出疑問,今年的網紅小吃「螺螄粉」還能吃嗎?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發布了關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有網友在通知附件中的名錄裡發現,「螺螄」擬列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並提出疑問,「螺螄」成了二級保護動物,網紅小吃「螺螄粉」還能吃嗎?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擬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的「螺螄」系本次徵求意見稿中新增,屬於腹足綱、田螺科,學名為Margarya melanioides。而與「螺螄」一同擬被新增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田螺科物種還有「東北田螺」。
  • 誰會是下一個螺螄粉?拆解全網食品爆款的三大真相
    3億的熱搜閱讀量,6000萬人在微博呼喚,320萬人靠搜索解饞,單店銷量超過100萬單,訂單排到4個月後......這些成績,都屬於螺螄粉。在疫情期間,螺螄粉N次登上熱搜,徹底從「味道奇怪」的地方美食,登頂成為食品界的「頂流」。時至今日,儘管食品行業復工已久,各大品牌也相繼推出新品,依然罕有產品能動搖螺螄粉的2020食品第一爆款地位。
  • 廣西柳州,遠離市區的網紅螺螄粉店,每天很多食客開車過來排隊吃
    一碗粉一座城,用這句話來形容螺螄粉在柳州的地位是最為貼切不過了,螺螄粉是柳州最受大眾歡迎的美食,它就像柴米油鹽一樣,已經融入進了柳州人的生活之中,成為了生活的必需品,一天不吃就會分外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