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呂梁山

2020-12-0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烽火呂梁山

來源:解放軍報作者:章世森責任編輯:丁楊2020-08-30 10:21

田家會戰鬥中,戰士們嚴陣以待,靜候來敵。資料圖片

在晉西大地上橫亙著一條縱貫南北的呂梁山脈,它西隔黃河與陝北相望,是由晉入陝的天然門戶。抗日戰爭時期,以呂梁為中心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形成了阻敵西進的堅固屏障,成為保衛延安黨中央和陝甘寧邊區的前衛陣地。75年前,隨著小說《呂梁英雄傳》的風靡,晉綏邊區的戰鬥英雄事跡廣為流傳。從此,英雄的呂梁山同呂梁英雄們一起聲名遠揚。

紅軍東徵的主戰場

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為鞏固陝甘根據地,毛澤東提出「以發展求鞏固」的策略,決定向東「主要做山西的文章」。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窯堡舉行擴大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主張,作出渡河東徵的戰略決策。

1936年2月下旬,毛澤東、彭德懷率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東渡黃河進入呂梁境內。部隊一舉突破閻錫山的黃河防線,佔領黃河以東數百裡地區。之後,紅軍又兵分左、中、右3路,南下河東,揮戈北上,轉戰於晉西南、晉中和晉西北廣大地區,橫掃大半個山西。

4月上旬,擔任側翼的紅28軍在軍長劉志丹、政治委員宋任窮率領下,奉命向三交鎮之敵發起進攻。14日午後,劉志丹親赴前沿陣地指揮戰鬥,在向敵人發起衝鋒時,不幸左胸中彈。彌留之際,他告訴身邊同志:「讓宋政委指揮部隊趕快消滅敵人。」

5月初,蔣介石、閻錫山調集15個師20萬兵力壓境呂梁。國難當頭、情勢危急,為保存抗日力量,「促進蔣介石氏及其部下愛國軍人們的最後覺悟」,中共中央於5日決定回師陝北。

東徵戰役前後歷時75天,其間,紅軍總指揮部始終在呂梁的石樓、交口地區活動。部隊一邊參加戰鬥,一邊發動群眾,革命鬥爭開展得如火如荼,先後在山西20多個縣播下了抗日的種子,發動8000多名工農子弟參加紅軍,僅呂梁境內就有3000多人,籌款30餘萬元,為解決陝甘根據地的經濟困難和增強紅軍實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往延安的「鋼鐵走廊」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不僅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還大肆破壞我地下交通線,延安通往各地的聯繫被悉數封鎖。為粉碎敵人圍困,在周恩來親自領導下,各地陸續建立了黨內交通專職機構和地下秘密交通線。

毗鄰延安的呂梁地區,因地跨晉西南、晉西北,連接陝北、山西,成為連接黨中央與華北、華中、華南各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重要樞紐,被譽為通往延安的「鋼鐵走廊」。

1938年,中共晉西南區黨委以駐地孝義縣為中介點,開闢了一條秘密交通線。這條秘密交通線往東經汾西過同蒲鐵路到晉東南,往西經隰縣過黃河去延安。在一年多時間裡,這條交通線承擔了大量的秘密接轉任務。後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閻錫山在山西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晉西事變,大肆絞殺抗日政權、殺害進步人士,這條交通線遭到嚴重破壞。

1940年2月,在晉綏邊區黨委領導下,一條由晉西北直達晉東南的新的交通線秘密建成。為了保障交通線的安全暢通,晉西區黨委還在文水境內訓練了一批秘密交通員,建立起從文水通往晉東南的兩條幹線和一條備用線;八路軍第120師派出部隊專門負責掩護與執行秘密接送任務。

1941年以後,日軍對山西地區的分割、封鎖和包圍進一步加劇,呂梁秘密交通線陷入更加艱難的處境。1942年1月,中共中央要求各根據地之間必須建立通過敵人封鎖的秘密交通線。隨後,晉西區黨委和晉綏軍區經過仔細偵察和縝密分析,決定以興縣為中介點,開闢北、中、南3條秘密交通線,由此連通了北嶽二分區、太行二分區和太嶽一分區通往延安的道路。

在條件十分艱難、鬥爭極其險惡的情況下,呂梁軍民不畏艱險,突破敵人的分割、封鎖和包圍,通過秘密交通線接送了數以萬計的幹部安全到達目的地,為延安和各根據地之間運送了1000餘噸重要戰略物資,為開展敵後抗日鬥爭提供了有力保障。

艱苦卓絕 浴血抗戰

1937年11月日軍佔領太原後,繼續深入山西腹地肆意踐踏。翌年初,日軍侵入呂梁地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抗戰中,日軍在呂梁境內製造的慘案多達上百起,2萬餘人慘遭殺害,死亡百人以上的慘案就有20餘起。

面對兇殘的敵人,中國共產黨領導根據地軍民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抗爭。1942年春,日軍對晉西北抗日根據地實施長達84天的春季大「掃蕩」。抗日軍民廣泛採用襲擊、伏擊、阻擊等遊擊戰術,歷經艱難奮戰,終於粉碎了日軍的「掃蕩」。

5月中旬,華北日軍一部向駐興縣的晉西北軍區領導機關發起突襲。從14日黃昏開始,日偽軍先頭部隊就多次發起試探性進攻,被我偵察警戒部隊接連阻擊。17日拂曉,日軍侵入興縣縣城。但我黨政機關早已帶領城區居民轉移,興縣實為一座空城。日軍奔襲未果,立即撤離縣城,在白家堰村地區遭我遲滯。

18日上午,日軍開始突圍。八路軍第120師第358旅第716團在白家堰村東南的二京山地區設伏,殲敵先頭部隊100餘人大部。接著,該團又搶奪龍尾峁東南高地,斷敵退路;山西新軍工衛旅和興縣遊擊大隊也迅速佔領西南有利地形,陷敵於重圍之中。日軍連續向第716團陣地發起七八次衝擊,遭該團頑強阻擊,戰鬥一度發展到白刃相見。18日夜,日偽軍突圍南逃。

19日黎明,第716團主力和工衛旅一部將日偽軍再次包圍在田家會村附近。當日18時30分,我軍發起總攻,從三面圍殲龜縮之敵。經過3個多小時激戰,將敵大部殲滅,剩下的百餘日偽軍乘夜向東逃竄,至奧家灘與小馬坊之間遭我偵察連和嵐縣遊擊大隊截擊。至此,田家會戰鬥宣告結束。

此役,八路軍以傷亡75人的代價取得殲敵500餘人的勝利,是晉西北抗日軍民在1941至1942年的反「掃蕩」、反「蠶食」鬥爭中取得的一次較大勝利的戰鬥,也是抗戰時期一個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

從1943年春開始,呂梁地區遵照毛澤東「把敵人擠出去」的指示,廣泛發動人民群眾,靈活運用地雷戰、麻雀戰、地道戰等遊擊戰術,深入敵後開展抗日鬥爭。晉綏八分區作出重點圍困交城山芝蘭、岔口敵據點的行動部署,實行了全方位的「擠敵人」鬥爭,使被動局勢發生根本好轉。毛澤東得悉後指示晉綏軍區:「在其他各分區也令他們開展八分區那樣的戰鬥,打出威風來,擴大自己,擠小敵人」。

整個抗戰期間,以呂梁為抗日主戰場的晉綏邊區軍民英勇作戰,斃傷日偽軍10.7萬餘人,有力支撐了華北抗日根據地的對日作戰。

晉綏根據地的腹心地

呂梁擁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1931年5月,山西第一支工農武裝——中國工農紅軍晉西遊擊隊就在孝義縣辛莊村成立。1936年2月,山西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中陽縣蘇維埃革命委員會在柳林縣三交鎮成立。從此,革命星火迅速引燃三晉大地。

1937年9月,八路軍挺進山西後,相繼創建晉西南、晉西北和綏蒙大青山抗日根據地。之後,三塊根據地統一為晉綏邊區。1940年初,晉西北民主政權正式建立。位於呂梁山西麓的蔡家崖村,就是晉綏邊區黨政軍領導機關長期所在地,這裡成為晉綏邊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享有晉西北「小延安」的美譽。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呂梁軍民在積極開展對敵鬥爭的同時,全面進行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推進政權建設和黨的建設,進行制度、法制創設。短短幾年時間內,邊區民主政權建設就逐步走向正規,創建了晉綏邊區模範抗日根據地。

與此同時,呂梁人民還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以英勇頑強的鬥志和無私奉獻的情懷,為前線作戰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援,為奪取抗戰勝利作出突出貢獻。

位於呂梁山深處的雙池鎮西莊村,常年乾旱,百姓吃水十分困難。紅軍東徵時,毛澤東率部途經此地,了解到群眾吃水難的問題後,當即派人解決,並指示:「我們首先派出戰士去挑水,不僅要夠我們自己吃,還要把群眾家裡的水缸挑滿。」

於是,紅軍戰士們挑著木桶,來來回回行走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挨家逐戶送水。同時,幾支紅軍小分隊找遍溝溝窪窪,終於在村東小山腳下找到一眼細小的泉水,經過晝夜苦幹,挖出了一股清泉。從此,西莊缺水的日子一去不復返,這股泉後來被取名為「幸福泉」,成為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見證。

抗日戰爭中,呂梁軍民齊心協力、並肩作戰,農救會、工救會、青救會、婦救會、兒童團人人上陣,3萬多呂梁子弟加入八路軍主力部隊。從1940至1945年,晉綏邊區支援中央的經費佔到邊區財政的50%至60%,而呂梁幾個專區則佔到了70%。這塊浴血奮戰的熱土,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鑄就了輝煌的篇章。

相關焦點

  • 呂梁山護工的品牌之路
    同時,她的公司正在申請呂梁山護工的培訓機構資質。許豔平在呂梁是個響噹噹的人物。從一名呂梁山護工蛻變為家政公司董事長,由金牌護工到被推選為省人大代表,見證了呂梁山護工的脫貧品牌之路。4年來,成千上萬的呂梁山農民走出大山,帶著專業的護工技能,服務於全國各地,成為脫貧增收的一條重要途徑,一張呂梁對外形象的「金名片」。
  • 呂梁戰役第一集——挺進呂梁山
    主持人王萍:紅色初心,烽火守望,歡迎收聽系列微劇《紅色守望》我是主編王萍,今天帶您一同回望三戰三捷的呂梁戰役。站在307國道薛公嶺段的路邊上,欣賞著滿山滿谷寧靜秀麗的風景,很難想像在這美麗的山谷中曾發生過「三戰三捷」這樣激烈而輝煌的戰鬥。
  • 呂梁山護工:打造脫貧攻堅的地方品牌
    與許蓮紅同行的「呂梁山護工」還有近百人,不少人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外出打工,未來雖不可知,卻充滿希望。「懷著美麗的小康夢,走出大山,走進了城市,不要問我的名和姓,我是您的親人『呂梁山護工』。面對呂梁山大聲地唱,我是自強的人啊。勤樸誠信好民風,為夢想能出彩,實幹記心中。
  • 呂梁山風景區將建成徐州「後花園」
    日前,《徐州市呂梁山風景旅遊區總體規劃》通過市規劃委員會論證。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在我市主城區東南部約21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將出現一座以原生態山水、鄉土民風、民俗等人文景觀為主的生態文化旅遊中心———呂梁山風景旅遊區。屆時,市民休閒旅遊又有了一個新的去處。
  • 【圖刊】呂梁山護工在太原多了一個「家」
    【圖刊】呂梁山護工在太原多了一個「家」 12月24日下午,呂梁山護工駐並第二聯絡部暨呂梁山護工太原實訓基地啟動儀式在太原紅馬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行。自此,「呂梁山護工」們在太原多了一個「家」。此前,呂梁山護工駐並第一聯絡部暨呂梁山護工太原實訓基地已在太原市貝親好家政服務公司掛牌。
  • 我市舉行首批赴日呂梁山護工歡送座談會
    呂梁山護工赴日就業合作機構青島朝日國際集團董事長馬風強、天巳集團山西項目經理于慧敏參加會議。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在脫貧攻堅戰中,精心打造了「誠信、勤勞、專業」的呂梁山護工品牌,全市已累計培訓33期6.1萬人、就業3.3萬人。去年以來,我市積極推進呂梁山護工赴日就業工作,近日首批5名呂梁山護工將赴日就業。
  • 呂梁山上的「彩虹」
    西臨黃河的石樓縣是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困中之困」,工業基礎近乎為零,呂梁山上成片的棗樹也難給百姓帶來穩定收入,尤其是近年品種老化、市場下行,紅棗賣價還趕不上人工成本。前山鄉的鄉親們說,是劉彩紅這個「瘋女人」讓荒山長出了希望。劉彩紅本是逃離大山的「成功模範」。
  • 「呂梁山護工」叫響行業品牌
    「呂梁山護工」叫響行業品牌 2018-06-24 17:2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呂梁山護工」哪裡好?市長說了這三處!
    呂梁山護工太原推介交流大會現場。新華網 發 (馮帥 攝)  新華網太原5月17日電(王亮)「呂梁山護工」作為助推老區呂梁脫貧攻堅連戰連勝的三大品牌之一,日益成為一張享譽山西、叫響全國的品牌。在5月17日舉行的「呂梁山護工太原推介交流大會」上,呂梁市市長王立偉向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太原等地家政、醫療、養老公司負責人,以及媒體記者們,總結了呂梁山護工的「三個優勢」。  ——「呂梁山護工」勤勞樸實。
  • 走出大山 呂梁山護工的脫貧之路
    2016年,在柳林小學當保潔員的許豔平,從校長口中得知了呂梁山護工項目。在向村支書反覆確認了護工培訓免費的消息後,她決定抓住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呂梁市委副書記、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組長 張廣勇: 農民群眾的收入長期低位徘徊,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現象比較突出。
  • 「呂梁山護工」曬幸福 - 山西經濟日報數字報
    7月11日,第17批1197名帶著專業水準和專業技能「印記」的「呂梁山護工」 ,又在市領導深情囑託歡送下,走出大山,登上奮鬥的列車,開啟嶄新的人生。實踐案例,凸顯引領效應  柳林縣馬金蓮,一位普通農村婦女,通過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不僅自己脫了貧,還成長為一名擁有自己家政公司的創業者,帶動400多名親戚朋友加入呂梁山護工隊伍,被譽為呂梁山護工第一批學員中就業脫貧的領路人
  • 從山村到城市 見證呂梁山護工的無畏前行
    ……10月21日,在人民網「人民優選」直播大賽山西賽區呂梁山護工專場的比賽現場,母嬰育兒組的參賽選手楊力面對評委老師們的提問從容不迫、對答如流。今年37歲的楊力是石樓縣人,略顯黝黑的皮膚更凸顯出眼中的堅毅。
  • 我市2020年第七期呂梁山護工培訓班開班
    我市2020年第七期呂梁山護工培訓班開班 2020-12-03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呂梁山護工」助力柳林縣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8年,她參加了呂梁衛校的「呂梁山護工」培訓,培訓完,就直接去了北京工作,照顧一名新生嬰兒,每月工資6000元。 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項目是我市「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三大品牌之一。
  • 柳林縣共完成「呂梁山護工」培訓4156人
    2018年,她參加「呂梁山護工」培訓後在北京照顧一名新生嬰兒,每月工資6000元。2016年以來,根據市委、市政府「新布局、新發展、新形象」總體要求和脫貧攻堅安排部署,柳林縣制定了《柳林縣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工作五年規劃(2016-2020)》,並把「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納入「三個一」扶貧計劃的總體部署來抓。
  • 從無聞到有為 見證呂梁山護工的與時俱進
    呂梁市從客觀實際岀發,大手筆投入,精心打造「呂梁山護工」品牌。國內市場的開花結果,讓「不知足」的呂梁市有了拓展國際市場的「雄心」。2019年,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領導組辦公室與日方達成合作,通過專業的學習培訓,讓更多呂梁山護工實現跨境就業。熊俊鳳的同學尉凱業是個「90後」,大專畢業後他也選擇一技之長傍身。「沒想到護工也『時髦』,還能出國!
  • 被改寫的人生:山西萬名呂梁山護工走出大山就業
    2017年,她通過當地政府實施的「呂梁山護工」項目在京就業。談起這一年的變化,許連紅感觸頗深。24日,繼2017年12月後,呂梁市再次赴京舉辦「呂梁山護工」京津冀就業推介交流會。 馮帥 攝作為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山西呂梁針對當地農村剩餘勞動力多、文化程度低和大城市護工短缺的情況,於2015年制定呂梁山護理護工免費培訓的脫貧計劃。
  • 擦亮「呂梁山護工」品牌 譜寫新時代「呂梁精神」新篇章
    4年前的一天,一張呂梁臨縣白文技校護工培訓的宣傳單,讓她從此與「呂梁山護工」結下了緣。「那是一個難忘的日子,2016年4月28日我參加了『呂梁山護工』首期培訓班,開始免費學習烹飪、家居保潔、育兒護理等技能。」
  • 消除貧困的歷史記憶——呂梁山片區脫貧一線新觀察
    新華社太原6月20日電 題:消除貧困的歷史記憶——呂梁山片區脫貧一線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飛航  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包括山西、陝西毗鄰的20個縣,既是革命老區,又是貧困山區,這裡十年九旱、土地貧瘠,水土流失嚴重,是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主戰場之一
  • 呂梁山片區脫貧一線:50多萬名群眾搬出大山
    新華社太原6月20日電題:消除貧困的歷史記憶——呂梁山片區脫貧一線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飛航  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包括山西、陝西毗鄰的20個縣,既是革命老區,又是貧困山區,這裡十年九旱、土地貧瘠,水土流失嚴重,是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主戰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