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應具備的六種輿情應對能力

2020-12-09 澎湃新聞

摘要:

新媒體時代,領導幹部要保持政府的公信力與話語權,同時提升應對新媒體輿論的能力與水平。一般來說,領導幹部面對輿情,應該具備了解輿情發生發展的知識能力、解析輿情特點的專業能力、主動研判輿情的學術能力、梳理和引導輿情走向的技術能力、面對負面輿情的擔當能力、推動輿情道德文化建設的責任能力。

新媒體時代,隨著自媒體的迅猛發展和新技術的普及應用,思想文化信息和日常事件信息在網絡上的集散和放大,網絡早已成為人們表達訴求、揭露問題、評議時事、發表見解的便利平臺。任何組織和任何人,都有可能瞬間被推到輿情的前列。對領導幹部來說,在網絡輿論影響情況下,怎樣保持政府的公信力與話語權,同時提升充分應對新媒體輿論的能力與水平,已成為不可迴避的新課題。這一過程中,領導幹部應該適應新的輿論環境,具備幾種基本的輿情應對能力。

一、具備了解輿情發生發展的知識能力

輿情是以事件為核心,在一定的社會空間內,廣大網民情感、態度、意見、觀點的表達、傳播與互動,以及其後續影響力的集合。在網際網路時代,網絡輿情極易發生。輿情一旦發生便會迅速發展,這是它的生命特質所決定的。新媒體時代的領導幹部,面對輿情的橫空出現首先要進行客觀觀察,了解它發生和成長的環境、誘因界定、生命特性等本體內容,有了這些知識儲備,才能做出正確的應對。

二、具備解析輿情特點的專業能力

輿情信息主要來自朋友圈、公眾號、微博、微信群、新聞評論、社區論壇等,因此它具有自由性、多元性、交互性、偏差性、突發性等特點。

其一,輿情的自由性。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輿情具有無限循環傳播的潛能。這一特點使它更自由、任性,可以輕易避開相關的約束,令監管部門來不及防備。

其二,輿情的多元性。網民來自社會的各個領域,他們談論的話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談論內容可以是積極健康正能量的,也可以是消極病態負能量的。多元化為網民提供了發洩情緒的空間,可以實名,可以匿名,可以嚴肅,可以輕鬆。

其三,輿情的交互性。任何事情都是辯證的,在網際網路上,贊成方和反對方會交互出現,或探討或爭論或碰撞,出現意見交鋒是常態。

其四,輿情的偏差性。由於網民的素質不一、目的各不相同,有些網絡言論比較情緒化,失之偏頗。某些情緒化言論很可能在眾人的響應下,發展成為有害的輿論,使輿情出現偏差。

其五,輿情的突發性。突發是輿情的顯著特性。輿情的發生不需要事先設計,一個熱點事件和情緒化的意見,就可將一片輿論點燃,網民個體意見可以迅速地匯聚起來形成公共意見。這種突發態勢,對輿情的發展提供了爆發力。面對輿情的這些特點,領導幹部要具備原生態的解析能力,全面把握輿情的相關特徵。只有這樣,才可以及時準確地掌握社會輿情動態,為積極引導社會輿論提供可能。

三、具備主動研判輿情的學術能力

新時代對領導幹部的要求越來越高,具備主動研判輿情的學術能力就是一個重要方面。可事實往往是,有些領導幹部對輿情應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危機意識淡薄,在學術層面上缺乏對輿情的敬畏意識,從而在信息獲取和危機公關上,往往喪失了掌握信息、引導輿論的主動權。因此,領導幹部一定要學會主動出擊,要像做學問一樣主動匯集和分析網絡輿情的方方面面,進行科學研判。只有運用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對各類輿情信息進行梳理、比較、分析,才能通過表象認清本質,才能把握輿情走向,提出相應的對策或建議。筆者認為,如時間和環境許可,領導幹部每天都要在第一時間做好「輿情功課」,及時了解近期的社會熱點,讓定期研究輿情趨勢成為一種工作常態。其實,輿情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利於工作和生活。領導幹部要重視對輿情的研究,運用好網絡這一便捷的平臺和載體,與網民進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從而更好地掌握輿情動態。

四、具備梳理和引導輿情走向的技術能力

首先,要建立完善輿情工作制度。發現輿情應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應對,在有效的時間點制定可行的措施對輿情加以梳理和引導。通過收集和分析網絡輿情,及時掌握輿情動態。必要時,通過及時上報,請求上級幹預;同時,也可發揮權威媒體的影響作用,去偽存真,對輿情進行科學適度的引導,以疏為主,因勢利導。對網民關心的不明確問題,要迅速開放傳播通道,適時發布相關信息,讓公眾及時了解事態和處置情況。在這一技術操作過程中,要牢牢把握輿情引導主動權,有效控制信息導向,最好有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事件信息的對外發布,事先評估信息發布可能引發的各種反應,並做好預案。

總之,要最大限度消除謠言,降低負面影響。其次,要抓住引導過程中的「第一時間」。這是對時間上的要求。與本地區、本單位、本部門或本人相關的事件,務必在「第一時間」按公開透明的原則,平等、真誠、坦率地發布事情真相,不可遮遮掩掩,致使事態更加被動。再次,要注重與「關鍵人物」的溝通交流。所謂「關鍵人物」,通常是網上的「意見領袖」,其觀點對網上輿情的局勢有較大的影響力。與「關鍵人物」的溝通方式和渠道很多,如跟帖、朋友圈留言、在線訪談等,目的是藉助其影響力來有效引導其他網民,引導輿論。當然,也可以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情況說明會等形式對輿論進行有效引導。必要時,也需要對「關鍵人物」進行特別約見,溝通相關情況。面對新時代的網絡,我們要將網絡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引導輿論為我所用。

五、具備面對負面輿情的擔當能力

負面輿情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防止捲入負面網絡輿情事件的旋渦,是一種主觀願望;科學有效地處理好負面輿情,是面對問題的正確態度,是新時代的客觀要求。面對負面輿情,領導幹部要冷靜,要有科學處置負面輿情的智慧。在突發事件輿情應對中,要利用好「第一時間」。主動加強與媒體的溝通,通過一切渠道與網民交流互動,說明真相、促進共識,謀求問題的有效解決。任何不理智的簡單粗暴的刪帖行為,都會起到反作用,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加劇負面輿情的傳播和擴散,從而使領導幹部喪失應對和掌握輿論的主動權。

因此,領導幹部要敢於擔當。冷靜科學、有序有度、積極主動地對待負面輿情,就是一種擔當,更是一種領導藝術和修養。新媒體時代,領導幹部須具備這種迎接挑戰的擔當能力。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在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行事的基礎上,樹立自身的良好公信力;在主動擔當的精神下,堅持有序引導的原則,客觀理性地回應社會特別是網絡上出現的失實虛假傳聞,這樣輿情就會朝著理性、平和的方向發展,進而化負為正,達到平息輿情的目的。

六、具備推動輿情道德文化建設的責任能力

「當前,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處在意識形態鬥爭最前沿。」[1]

因此,網絡作為一種新的交流平臺,需要道德的力量來規範和引導。對熱衷於揭人隱私、傳播謠言、偏激和非理性等網絡行為,應該進行矯正與引導。領導幹部要積極開展網絡道德教育宣傳,培養網民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責任感,用文化的力量構築起一道穩固的道德防線。領導幹部有責任、有義務積極參與到輿論引導之中,要利用好「三微一端」和自媒體平臺,倡導和發展積極向上的主流輿論,讓輿情朝正能量方向發展。「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善於運用網絡傳播規律,改進創新網上宣傳,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強勢。」[2]

這是黨中央對領導幹部的新要求。因此,領導幹部要積極開通博客、微信等,闡釋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有針對性地引導網上輿論,推動形成輿情道德文化和道德風尚,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踐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動輿情道德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李庚香,何白鷗.中原智庫[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279.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4:98.

來源:《領導科學》期刊唐長林

來源:人民網慕課

(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

相關焦點

  • 縣域網絡輿情發展態勢及應對策略
    本文以該縣級市為例,通過調查網絡輿情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研究網絡輿情處置應對中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繼而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維護縣域良好的網上形象和網絡輿論環境,營造和諧穩定的網際網路環境,提供些許參考與借鑑。
  • 劉強:檢察機關涉檢網絡輿情的應對與引導
    在信息多元化時代,網絡輿情表達快捷、方式互動,具備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網民人數快速增加,很多無法在官方渠道得到滿足的網民,紛紛轉到網絡、博客來尋找信息,發表自己的觀點,實現自己的主張。滲透性。網絡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已融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頻頻發生的強拆和暴力對抗事件、「被精神病」、官員落馬引發反腐網絡輿情風暴、公共安全牽動正義網絡輿情神經等,無不打上人們的維權、民主、法制等烙印。
  • 智庫|突發公共事件中,網絡輿情的4大應對策略
    在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風險逐步形成和擴散時,應如何將輿情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我國突發公共事件管理體系的現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網絡民主化進程的不斷加速,政府在網絡輿情治理方面取得顯著進步,應對公共突發事件輿情危機的能力逐步提升,總體呈現向上向好態勢。
  • 必修課 | 社會組織輿情與危機應對
    必修課 | 社會組織輿情與危機應對 2019-08-07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官有為」的領導幹部,都有這六種能力!
    領導幹部如何恪守本分,做到「為官有為」?關鍵是在實踐中錘鍊這六種能力!思響哥帶你一起學習!解決這些問題,既要加快幹部知識更新、能力培訓、實踐鍛鍊,更要把那些能力突出、業績突出,有專業能力、專業素養、專業精神的優秀幹部及時用起來。三要有魄力擔當就是要有魄力。
  • 職業護士應具備六大能力
    吳瑛認為,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護理人員,應具備如下幾項素質和能力——第一,健康的心理素質。在搶救工作中,常常會遇到重危病人,這時候護士必須沉著冷靜,保持頭腦清醒,才能快速準確地實施搶救方案和護理措施。第二,具備快速反應能力。護士的工作性質要求從業者必須快速反應能力,這就需要通過長期努力、強化訓練以及嚴格要求才能得以達到。第三,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
  • 淺談攝影記者須具備的六種素質
    蜂鳥網首頁 > 技法學院 > 攝影技巧 > 正文 淺談攝影記者須具備的六種素質
  • 縣市政府輿情應對,新形勢需要新對策
    基於自媒體的這一特點,公眾表達自我利益訴求和參與社會管理的熱情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這也推動了突發事件的爆發概論和頻率,政府輿情應對任務日益艱巨繁重。為此,本文通過對幾個縣市的深入調研,對縣市一級政府如何應對輿情危機提供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意見,具有一定的借鑑價值。
  • 韶關市生態環境局舉辦網際網路時代輿情危機應對專題講座
    為進一步強化依法依規管網用網,營造良好網絡環境,消除安全隱患,提高安全防範能力,2020年12月31日,韶關市生態環境局在局12樓會議室舉辦網際網路時代輿情危機應對專題講座,邀請韶關市委網信辦副主任葉志偉同志作專題授課。韶關市生態環境局局機關、各縣(市、區)分局、局屬單位全體人員參加學習。
  • 馬勇:景區職業經理人應具備九大素質、八大能力
    馬勇講述《景區職業經理人的能力提升和素質培養》,列舉出景區職業經理人的「985(九大素質、八大能力、五大焦點)」,為景區管理者的升級之路指明方向。馬勇說道,景區職業經理人應具備九大素質:一是理念素質。景區職業經理人最重要樹立正確價值觀念,遵守職業道德。作為景區管理人員,只有實現他人願景,才能達到自己的願望。
  • 優秀領導幹部應具備的四種心態
    面對兇險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級領導幹部勇於打頭陣,「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領導幹部一方面要處驚不亂,果斷決策,紮實部署,防患於未然,力求將國家和人民的損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也要有捨我其誰的勇氣、擔當與執著。
  • 政法機關輿情應對經驗榜、警示榜
    法制網輿情中心(ID:fzwyqzx)從2019年發生的熱點政法輿情事件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12起案例,依據輿情應對能力模型進行評估,從時、度、效三方面點評相關部門的輿情應對工作,形成經驗榜和警示榜,希望通過剖析個案處置的經驗教訓,為政法機關提供輿情應對策略和方法的參考與借鑑,幫助提升網絡情工作能力、改善政法工作水平,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
  • 吳海英:領導幹部應具備的三種思維
    從現實情況看,我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往往不是領導幹部在主觀上想把事情辦壞,而是在思想方法上出了偏差,導致對實際情況缺乏正確了解,對形勢判斷出現錯誤。2010年8月,根據組織安排,我到河北省唐山市掛職,任市委常委、副市長。工作實踐使我深刻認識到,幹好工作,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系統思維、戰略思維、辯證思維。
  • 劉家義:優秀的審計處長應具備五種素質和能力
    劉家義在審計署2009年度新任處級幹部任職培訓班上指出優秀的審計處長應具備五種素質和能力    7月20日至24日,審計署在北京舉辦新任處級幹部任職培訓班    劉家義指出,當好一名優秀的審計處長,應當具備以下五種素質和能力:一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作為一名處長,首先要明確責任和奮鬥目標,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二要加強自身和團隊的修養。學習是加強修養最好的方式之一,要利用所有的空閒時間來學習;要不斷地否定自己,還要不斷地鼓勵自己,敢於否定自己,才能夠做到處事冷靜,善於發現自身優勢,就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
  • 高校熱點事件中的涉法輿情風險及應對建議
    編者按:近年來,高校輿情頻頻引發輿論聚焦,部分事件還發酵成為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公共輿情。一些熱點輿情事件包含涉法話題,往往需要政法機關特別是公安機關介入處置,而政法機關一旦應對失當,很可能誘發負面輿情,折損自身權威。
  • 涉醫輿情風險評估與應對
    醫患糾紛話題再次被推到輿論的聚光燈下,也提醒我們分析涉醫輿情特點,並警惕此類事件可能引發的風險: 首先,涉醫輿情燃點較低,涉及廣、影響深,且易關聯「老人」「孩子」等群體標籤,輿論較容易被情感因素影響。「醫鬧」的出現容易使輿情事件熱度居高不下,甚至可能引發次生輿情。 此外,「借勢營銷」行為也不可小覷。涉醫輿情事件出現後,會有一些人以「病人家屬」「涉事醫院醫生」的身份,在網上頻繁發布各類「找罵」「攻擊」「扮可憐」等言論以獲取關注,待風波平息後清空所有言論、變更微博名,同時掛上淘寶、微店等營銷連結。
  • 我區組織召開「網絡輿情與媒體應對」培訓會
    我區組織召開「網絡輿情與媒體應對」培訓會 2019-09-03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處級領導幹部「兵頭將尾」8種必備能力有哪些?
    處級領導幹部「兵頭將尾」8種必備能力有哪些?,圍繞貫徹落實《辦黨組關於加強處級領導幹部能力建設的實施辦法》,開展專題研討交流。辦黨組提出「處級領導幹部能力建設」這一命題,出臺《關於加強處級領導幹部能力建設的實施辦法》,提出處級領導幹部要提升「八項能力素養」,是推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問題導向的現實考驗、制度設計的邏輯脈絡,有利於一級抓一級、層層有動力,把心齊氣順勁足的良好生態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實效。
  • 疫情防控中領導幹部的倫理素養
    疫情防控中領導幹部的倫理素養包括價值觀、倫理知識與道德情懷、倫理選擇與行動能力等三個層次,應加強領導幹部的價值觀和責任感培育,通過文化知識學習、自我修養和教育培訓等多種方式,提升領導幹部倫理素養,鍛造中國特色的疫情防控領導力。 [關鍵詞]疫情防控;領導幹部;倫理素養 疫情防控涉及多方主體的權利與義務關係,蘊含諸多觀念與價值衝突,進而使決策中的倫理問題突顯。
  • 六西格瑪 黑帶 項目 領導 者應該具備哪些 能力?
    六西格瑪黑帶管理者的技能有哪些?六西格瑪黑帶需具備哪些技能,六西格瑪黑帶項目領導者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天行健六西格瑪黑帶大師程老師介紹:六西格瑪黑帶管理技能應具備以下幾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