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民間一直流傳著「宋徽宗是南唐後主李煜轉世」之說?

2021-02-08 阮小六吖

近千年來,民間一直流傳著「宋徽宗乃李後主轉世」的說法,雖最初源於「李煜託生」之說,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身世命運驚人的相似性!

李後主和宋徽宗都是天才文學家、藝術家,命運卻陰差陽錯地讓他們當起了皇帝,又都因為嚴重不稱職成了亡國之君,亡國後都做了俘虜,受俘期間都受到了勝利者的肆意羞辱,最後客死他鄉!

「李煜託生」是宋朝官員趙溍在其所書雜記《養痾漫筆》中記載的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宋神宗到秘書省視察工作,觀看了收藏的南唐後主李煜的畫像,其溫文儒雅的形象,不禁讓宋神宗大為嘆服。當天晚上,宋神宗夢見李煜前來拜見自己,說要來給他當兒子。恰好,陳妃這時誕下了宋神宗的第十一子趙佶。

公元975年,宋軍攻破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第二年正月,包括後主李煜與南唐多位官員在內的多位俘虜被當成戰利品運往開封,進獻給宋太祖趙匡胤,在獻俘儀式上,俘虜們身著白衣、頭戴白帽,以罪犯身份接受了宋太祖的欽封與赦免,從此李煜變成了屈辱的違命侯。978年,李煜新作詩文「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傳入宋太宗耳中,宋太宗大怒,派人將李煜毒殺。

100多年後,同樣的悲劇發生在宋徽宗身上。1127年,金軍攻破汴京,將宋徽宗、宋欽宗父子連同他們的后妃、宗室、百官數千人押送北方。到達金國都城後,宋徽宗父子被迫身穿喪服去廟宇裡跪拜金太祖。而後,宋徽宗被金帝辱封為昏德公。1135年,宋徽宗因不堪精神折磨死於五國城。

李後主和宋徽宗的整個人生都充滿了相似性,奇妙的是,李煜的南唐為宋太祖所滅,宋太祖的後代又重複了李煜的命運,怎能不讓後人唏噓呢?

相關焦點

  •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命運驚人相似的,是巧合還是轉世?
    南唐後主李煜與北宋的俘虜皇帝宋徽宗,在這方面肯定是深有同感,如果二人能夠有機會相見的話,一定會抱在一起哭一會兒,互相感慨一下這雷同的命運,關於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的傳說由來已久,甚至很多人都認為這宋徽宗就是李後主轉世,為什麼呢?且看八字卯金刀來說說這兩大藝術家的糟糕皇帝命。
  • 宋徽宗有三世之身,俗傳他的前身是南唐後主李煜
    金國滅了北宋,徽宗被金人封為含有侮辱味道的昏德公,而北宋滅了南唐,李煜也被宋人封為譴責味極濃的違命侯。李煜也是位多才多藝的君主,能詩會詞,書法及繪畫的成就都相當高。今日沒讀過李後主詞的人不多,「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短短十多個字,其愁緒之濃之多,幾乎讓宋詞中所有寫愁的句子黯然失色。
  • 李煜和宋徽宗,被皇位耽誤的藝術家,為什麼說趙佶是李煜的轉世?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在位時間(961-975),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為宋太宗毒死。宋徽宗趙佶,宋朝第八位皇帝,神宗十一子,哲宗之同父異母弟,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於同月立他為帝。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有人說,宋徽宗是後主的轉世。南唐李後主亡國可憐,宋徽宗乃其後身也,趙佶出生的前一日,神宗遊幸秘書省,看見南唐李後主的畫像並驚嘆其文採飛舞儒雅俊俏。
  • 南唐後主李煜,為什麼被認為與宋徽宗非常相似呢?對此你怎麼看?
    一個叫李煜,人稱南唐後主;另一個叫趙佶,人稱宋徽宗。這二人的藝術才華都非常出眾,之後的經歷也差不多,所以有很多人都認為他們非常相似。南唐後主李煜,為什麼被認為與宋徽宗非常相似呢?對此你怎麼看?在小編看來,要說李煜就要先說南唐。雖然同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大亂世,但是五代十國知道的人卻很少,所以我對這個背景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 趙匡胤滅南唐,若干年後李煜轉世滅了大宋,難道真有轉世輪迴一說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亡國之君的命運都是很悲慘的,後世野史小說也喜歡把這些亡國之君聯繫到一起,不是某某皇帝是誰的轉世,就是某某皇帝是誰的替身,今天我要說一下宋徽宗和南唐後主兩位的故事。 《射鵰英雄傳》這部電視劇朋友們應該都看過,劇中講的是南宋末年的一些故事,在劇裡有一對結拜兄弟,郭靖和楊康。
  • 南唐後主李煜:亡國後方醒悟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因多愁善感而亡
    今天依舊是宋朝那些事兒,事情沒那麼風雅,事情中的主角可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雅致之人,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和孟昶一樣的是,李煜也是亡國之君,不過他比孟昶多掙扎了幾年,但卻也死的「蹊蹺」,今天梨白就和大家一起探討南唐後主李煜之死。
  • 南唐後主李煜:亡國後方醒悟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因多愁善感而亡
    今天依舊是宋朝那些事兒,事情沒那麼風雅,事情中的主角可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雅致之人,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和孟昶一樣的是,李煜也是亡國之君,不過他比孟昶多掙扎了幾年,但卻也死的「蹊蹺」,今天梨白就和大家一起探討南唐後主李煜之死。
  • 南唐後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的前世今生!看了你不得不相信有來生!
    《良齋雜說》記載:「李後主亡國,最為可憐,宋徽宗其後身也。宋神宗一日幸秘書省,見江南國主像,人物儼雅,再三嘆訝。適後宮有娠者,夢李後主來謁,而生端王。」公元975年11月27日,北宋攻破南唐首都江寧府,南唐國主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南唐後主李煜雖說治國不力,但文學藝術造詣卻很深,他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善詞文,其中以詞的成就最高。國亡之後,他過著屈辱的生活,他最愛的女人小周后為了他能苟活於世更是受盡了北宋皇帝的凌辱,而他卻「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無能為也。他聽著瑟瑟東風, 「問君能有幾多愁?
  • 有人說宋徽宗亡國可恨,南唐後主李煜亡國實屬可憐,是這樣子?
    說到亡國之君,有的別有用心的人總會拿宋徽宗和南唐後主李煜做比較,那麼真實的歷史究竟是怎樣?宋徽宗和南唐後主一樣作為末代皇帝,亡國之君,還分優劣不成?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聊一聊這兩個朝代的歷史。說到宋徽宗,給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昏君。
  •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國之君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國之君。從九五之尊的天子淪為降虜階下囚,從錦衣玉食、歌舞昇平到顛沛流離、軟禁摧折,李煜被毒殺於開封,趙佶病死在五國城。政治上完全失敗,但李的詩歌卻流傳至今,深受同情,深受歷代帝王的推崇。宋慧宗與薄金書畫,詩書畫印度在新形勢下的文人畫的一個。
  • 同是以血書者 王國維為何說宋徽宗趙佶與南唐後主李煜不同?
    跟南唐後主的詞有不同嗎?宋徽宗留下來的詞中,這首《宴山亭·北行見杏花》最為知名。趙佶與李煜都是亡國之君,經歷非常相似。甚至有人說趙佶是李煜轉世而來,當年李煜在北宋受到的屈辱,讓趙佶在金兵那裡重新體驗了一遍。這當然是小說家的杜撰了。不過,因為相同的經歷,他們在詩詞中透露出來的情感也比較相似。
  • 南唐後主李煜:說我昏庸無能絕不答應!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把後主李煜和宋徽宗一起比較,都是亡國之君。在這裡,就特別想為李煜正名一下,雖然李煜和宋徽宗都是亡國之君,都喜好詩詞畫作、縱情聲色,但兩人絕不一樣。宋徽宗的書畫造詣是極高的,尤其是他的字,自創瘦金體,可以稱之為一代書法大師,是封建王朝時期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
  • 李煜投胎轉世成宋徽宗?無稽之談,卻細思極恐
    我們本不應相信輪迴一說,但縱觀千年,總有那麼一些難以解釋的事情,冥冥之中有一絲輪迴的印跡。 比如北宋亡國之君宋徽宗趙佶與南唐後主李煜的相似之處之多,為人津津樂道。甚至有人提出宋徽宗是李煜投胎轉世,仿佛輪迴一般,重現歷史。 雖然這肯定是無稽之談,但兩者的相似之處,確實值得細細品味。
  •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兩個錯生帝王家的藝術天才
    在宋軍架橋準備過江時,李煜不但沒有任何防備反而是覺得可笑,他能在春天的到來時敏銳地察覺到桃紅柳綠,並井井有條地安排踏春事宜,而在國事上卻後知後覺,投降被俘時仍有未拆封的戰報。李煜是愛國的,他也愛家人愛兄弟姐妹,然而他不明白,只有自己強大才能更好地保護國家,保護家人。他以文人的精神和胸懷治理國家,最高的雄心壯志不過就是守好祖宗的基業。
  •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兩個錯生帝王家的藝術天才
    春危機感是政治家才有的素質,而李煜只是一個文人,不識幹戈,他看到的不過是早春二月的江花紅勝紅,江水綠如藍!在宋軍架橋準備過江時,李煜不但沒有任何防備反而是覺得可笑,他能在春天的到來時敏銳地察覺到桃紅柳綠,並井井有條地安排踏春事宜,而在國事上卻後知後覺,投降被俘時仍有未拆封的戰報。
  • 傷心主人: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是五代南唐的最後一代君主,史稱李後主。李後主是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姿貌絕美,性喜學問,他的五個哥哥早卒,故被立為太子。即位後,沉溺聲色,不恤民困,終於亡國。雖說作為一國之君,李後主算不上聖明,但他作為詞人,卻可以說是一代大師、詞壇巨擘。
  • 北宋末代皇帝,為何相傳是南唐後主投胎轉世而來?
    一個是宋徽宗趙佶,一個是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你不認識?那這首詩你認識嗎? 「問君能有幾多愁? 這首詞是李煜被囚於汴京時所作,詩中字字悲痛,表達出了他對亡國的傷感之情。 這二人中間隔了一個朝代,一百多年,他們是怎麼有聯繫的?
  • 南唐後主李煜的悲情!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開封),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
  • 《韓熙載夜宴圖》:南唐後主李煜起猜疑,顧閎中奉命「偷窺」而作
    韓熙載出自豪門,才能超群,入南唐後官至中書侍郎。眼看南唐政治江河日下,自己卻無力挽回,因而「恥為之相,故以聲色晦之」。南唐後主李煜本就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君王,他很想重用韓熙載來挽救南唐,但聽到民間流傳著韓熙載一些「放意杯酒間,竭其材,致娛樂殆百數以自汙」之後,便命令手下的畫家顧閎中在夜裡來到韓熙載府第之處,「偷窺」韓熙載在家中行樂的每一個場面並畫下來,想借圖畫的方式勸告韓熙載停止夜夜歌舞昇平的放蕩生活。
  • 南唐後主李煜,他真的是個碌碌無為的皇帝嗎?
    南唐後主李煜,他真的是個碌碌無為的皇帝嗎?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南唐就是出現在這雜亂無章的歷史時期,位於現在江南一帶。為什麼他們要將自己的國家稱之為南唐呢?從這些表現來看,李煜是有治國理政才能的,能客觀的分析敵我形勢及未來走向的問題,可以說也是下了一番苦心,絕不能說因為李煜喜歡詩詞就以偏概全的認為李煜是個昏君。但是當時李煜接手南唐已經屬於一個爛攤子,及時有回天之術,也難以改變南唐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