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南宋中後期民族英雄!

2020-12-19 萌貨說文史

棗陽市,是湖北省縣級市,由湖北省襄陽市代管,位於湖北省西北部。

這裡的白水寺位於棗陽市吳店鎮內,後人為紀念漢光武帝劉秀而建。景區內,現存的主要建築為大雄寶殿、劉秀殿、娘娘殿。殿前楹柱有對聯二副:「九月重陽白水重光重重照白水,三代尚文真人尚武尚尚唯真人」;「中興炎漢無意炎運漢運炎炎屬無意,大學明道靈山明德道德明明在靈山」。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黃火青:

黃火青,湖北棗陽新市鎮楊莊村人。1926年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三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在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1978年三月起,擔任中央政法小組副組長,中央政法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

程克繩:

程克繩,湖北棗陽市琚灣鎮程坡村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結識了周恩來等革命志士。1922年在法國加入共產黨,1923年赴蘇聯學習。1925年,創建了襄陽地區第一個中共組織——程坡黨小組,1926年秋,任中共棗陽縣委第一任書記。1927年9月,任棗陽縣秋收暴動總指揮部軍委書記,10月他領導並參加了隨棗邊「紅槍會」暴動,成立了棗陽縣第一支革命武裝「棗陽縣農民赤衛隊」,後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鄂北總隊。歷任紅九軍第二十六師師長等職,是鄂北黨、政、軍組織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田維揚:

田維揚,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中將,湖北棗陽吳家店皇村人。在軍旅生涯中,歷任紅軍排長、連長、團參謀、營長、團長,八路軍營總支書記、支隊參謀長、支隊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新四軍副旅長,軍分區司令員、師長等職。

先後參加了鄂北起義、大冶起義、攻打長沙、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徵,率部參加了東徵、西徵和山城堡戰役,在山東微山湖、江蘇洪澤湖等地區開展了抗日遊擊戰爭,率部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等。

施化民:

施化民,湖北棗陽人,歷任黨的地下聯絡員、黨小組長、棗陽縣農民赤衛隊中隊長、工農革命軍黨代表、中共棗陽縣縣委書記等職。1925年在行醫中結識了共產黨員王和甫等同志後,開始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不久,他在自己家裡(興隆街)辦起了農、工、商、學俱樂部和貧民夜校,宣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理論,參加學習者達百餘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通過串聯發動群眾,組織起200多人的紅槍社,開展防匪自衛和抗捐抗稅等活動。他帶領紅槍社社眾活捉了陳繼順等5名土匪頭子,獲手槍一支,步槍8支,並召開群眾大會當眾鬥爭後,處決。1927年臘月,他以「自首」為名,請來興隆一帶的土豪劣紳謝少梅等8人到家作客吃喝,待這些壞蛋進家後,早已安排好的赤衛隊員一擁而上,將謝少梅等8人全部處決。1928年農曆2月,他護送豫鄂邊區特委成員傅良駒(後叛變)到太平,途經袁寨時被當地團防局逮捕。他深知敵人不了解傅的情況,便打了傅幾個耳光說,「你這個姓王的壞蛋,把老子領到敵人的窩裡來了。」敵信以為真釋放了傅。他被押送到棗陽保安隊,大罵國民黨反動派,敵惱羞成怒,砍掉了他的一支臂膀,後又將其殺害。

傅僉:

傅僉,義陽(今湖北棗陽市)人,蜀漢將領傅肜之子,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僉長於謀略,並頗有膽勇,姜維甚愛之。官至關中都督,魏國攻伐蜀漢時,傅僉和蔣舒防守陽安關,蔣舒投降了魏軍,傅僉兵敗戰死。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曰:一日抒忠憤,千秋仰義名。寧為傅僉死,不作蔣舒生。

傅肜:

傅肜,義陽(今湖北棗陽)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攻吳國時,傅肜為都督。後劉備被陸遜擊敗,傅肜率部斷後,奮戰至死。死前怒斥道:「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曰:「彝陵吳蜀大交兵,陸遜施謀用火焚。至死猶然罵吳狗,傅彤(三國演義記為傅彤)不愧漢將軍。」

孟珙:

孟珙,字璞玉,號無庵居士,隨州棗陽(今湖北棗陽)人,原籍絳州(今山西新絳)。南宋中後期軍事家,民族英雄,左武衛將軍孟宗政第四子。

出身將門,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為嶽飛部將。他早年隨父於棗陽抗金,在孟宗政死後接管忠順軍,累官京西兵馬鈐轄。紹定六年(1233年),擊敗入侵的金國恆山公武仙所部。端平元年(1234年),參與蔡州之戰,聯合蒙古滅亡金國。宋蒙戰爭爆發後,統領南宋川蜀、京湖兩大戰場,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累官樞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封漢東郡開國公。晚年以寧武軍節度使致仕。

孟珙雖為武將,但注重文教事業,於戰亂之際興建公安書院、南陽書院,又精研《易經》,頗通佛學。著有《警心易贊》、《無庵法語》等,今已佚失。

相關焦點

  • 樟樹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元詩四大家」之一!
    樟樹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元詩四大家」之一!樟樹市,江西省轄縣級市,由宜春市代管,地處江西省中部,這裡自古有「八省通衢之要衝,贛中工商之鬧市」之稱。這裡的鐘鼓樓原名「觀音觀」,又名「鐘樓」,位於臨江鎮府前街與民主街之間,素與大觀樓相媲美。
  • 鹽城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四大名著中《水滸傳》的作者!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王艮:王艮,字汝止,號心齋,明代哲學家,泰州安豐場(今東臺市安豐鎮)人。起初投入王陽明(守仁)門下為求生,後來轉而治學,創立傳承陽明心學的泰州學派,初名銀,王守仁替他改名為艮。王艮的一生對泰州學派作出很大貢獻。他的學生大多為下層群眾,計有農夫、樵夫、陶匠、鹽丁等487人。
  • 吉安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宋末三傑」之一的民族英雄!
    這裡的白鷺洲書院位於江西吉安市內贛江江心的白鷺洲之頭,由南宋吉州知軍江萬裡創建於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和廬山的白鹿洞書院、鉛山的鵝湖書院、南昌的豫章書院齊名,合稱為古代江西四大書院。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王直:王直,字行儉,號抑庵,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縣澄江鎮西門村)人。明代初年政治家、學者,東晉太傅王導後代。與金溪王英齊名,時人稱之為「二王」,又按居住地稱王直為「東王」。
  • 福清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南宋最後一位理學家!
    梁時,著名詩人江淹嘗遊於此,留下詩作;傳說唐宣宗未登位時曾一度住在黃檗山與黃檗長老在此觀瀑聯句;宋理學家朱熹、大學士蔡襄、著名詩人劉克莊和明內閣首輔葉向高等諸多名人都曾到此遊覽,這裡還保存著他們珍貴的題刻。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襄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精武英雄!
    這裡的峴山俗稱三峴,為赤松子洞府道場,傳說伏羲死後葬在此處,身體化為峴山諸峰包括峴首山(下峴)、紫蓋山(中峴)、萬山(上峴),是一座正宗的歷史文化名山。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卞和:卞和,又作和氏,春秋時期楚國人,出生於襄陽市南漳縣,是和氏璧的發現者。
  • 德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特級英雄」、民族英雄!
    這裡的三星堆古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這裡的落鳳坡,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關鎮的龐統祠旁約2公裡處,是小說《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龐統戰死沙場的地方,此地風景優美,氣候溫和,民風純樸,祠中的龐統墓是後人為紀念龐統而建,其真墓應在不遠處的落鳳坡旁。
  • 梅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
    南宋詩人楊萬裡宦遊梅州時曾寫下「一路誰栽十裡梅,下臨溪水恰齊開;此行便是無官事,只為梅花也合來。」的絕妙詩句。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仇士良:仇士良,字匡美,循州興寧(今廣東興寧市)人。唐朝時期宦官,左監門衛將軍仇文晟之子。
  • 金華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黃大仙!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駱賓王:駱賓王,字觀光,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市)人。唐代詩人。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間,成為道王李元慶府屬,任武功主簿,遷長安主簿。儀鳳三年(678),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遇赦而出。調露二年(680),除臨海丞,坐事辭官。光宅元年(684),跟隨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時,撰寫《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 宋代江西十大歷史名人,唐宋八大家佔了三個,最後一個是民族英雄
    考中進士的人數躍居全國第一,同樣的宋代的江西歷史名人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宋代江西十大歷史名人第一個當屬王安石。力頂壓力,協助宋神宗實行變法,本以為能夠改變積貧積弱現象,沒想到變法失敗。王安石鬱鬱而終,北宋風氣由此大變,甚至有人將北宋滅亡的原因歸結到變法上面。王安石表示這個鍋是你們甩給我的,我不背。
  • 他是南宋朝最強戰神,擋住蒙古大軍,滅掉金國精銳,戰功遠超嶽飛
    他的戰功在嶽飛之上,威名卻遠遜之,他就是是南宋著名的軍事家,民族英雄,他完成了嶽飛等人多年的夙願,一雪靖康之恥,他是南宋王朝最後一根擎天柱,他就是被後世稱為「機動防禦大師」的南宋名將孟珙。
  • 南宋抗金戰襄陽,棗陽走出的名將孟宗政(三)
    在這次成功的襄陽防守戰役中,孟宗政並非主帥,但他據險遊擊奪輜重的戰功和戰法,受到上司的充分肯定,並載入史籍。金打不過強勢的蒙古,就想壓迫南宋彌補損失。於是年年來催逼「歲幣」,逼急了就出兵。繼上次攻打襄陽十年之後,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金兵再次南侵。夏四月,「攻光州中渡鎮(屬今河南信陽)......慶壽分兵攻樊城,圍棗陽、光化軍(今湖北老河口)。」五月,「金人侵襄陽」。戰事又快要落到襄陽頭上了。
  • 義烏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義烏史上唯一的狀元!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馮雪峰:馮雪峰,原名福春,筆名雪峰、畫室、洛陽等,浙江義烏人。現代著名詩人、文藝理論家。馮雪峰曾作為湖畔詩派的表達人物謳歌純真的愛情和友誼,表現人性的愛與美的主題,其中洋溢著青春活力的興致與情趣。
  • 界首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界首史上唯一的狀元!
    因南宋名將劉琦大敗金兀朮,在此劃界為溝而得名。這裡的大黃廟位於界首市大黃鎮政府東一裡許的大黃行政村,是一座建築眾多,而又規模宏大的廟宇。當地百姓習慣稱黃飛虎為五嶽大帝,他們是把黃飛虎當成神來敬的。這裡的七七抗戰紀念碑位於界首市西城辦事處解放一大街南端,緊臨裕民大橋。每年的抗戰紀念日,都會有社會各界群眾自發來此紀念和憑弔。
  • 廣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北洋水師名將、民族英雄!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崔與之:崔與之,幼名星郎,字正子,號菊坡,廣東增城(今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人。南宋名臣、詩人。崔與之勤於軍政,在學術上亦有建樹。他被稱為「嶺南儒宗」,所開創「菊坡學派」被認為是嶺南歷史上的第一個學術流派。
  • 東陽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東陽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馮宿:馮宿,字拱之,(一作珙之)婺州東陽人。貞元中,與弟定並登進士第。初為徐州張建封掌書記。長慶時,由比部郎中進知制誥。歷工、刑二部侍郎,累封長樂縣公,擢東川節度使。疾革時,適將斷一重刑之案,家人請宥之。宿道:「命修短,天也。
  • 收復襄樊的南宋名將
    清初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這樣描述:"湖廣之形勝,在武昌乎?在襄陽乎?抑在荊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由此可見,襄陽處於天下之中,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 桐鄉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紅軍中唯一的女師長!
    這裡的烏鎮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有六千年歷史,是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這裡的福嚴寺位於桐鄉市境內江南古運河左岸鳳鳴街道,創建於南朝梁天監二年,已有一千五百餘年歷史,歷來被視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清代同治十一年至光緒六年石門知縣餘麗元曾有詩曰:玉溪東去小溪通,路轉橋橫起梵宮。
  • 棲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新儒學八大家」之一!
    這裡的太虛宮位於棲霞城北郊,始建於1191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金元時期道教全真派一代宗師丘處機的傳道之所。因太虛宮所在地名濱都裡,當地俗稱「濱都宮」。金章宗皇帝御賜宮名為「太虛觀」,為當時負有盛名的道教從林之一。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九江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
    九江,簡稱「潯」,為江西省設區的市(地級),古稱柴桑、江州、潯陽,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是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也是東部沿海開發向中西部推進的過渡地帶,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門」之稱。
  • 豐城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臨川四大才子」之一!
    中有來真人,真人秀且鬈」等句。又羅洪先詩云:「遊遍名山幾洞天,紫玄真是洞天仙。懸崖飛步跡三五,大世含九思萬千」等,描寫和讚美紫玄洞奇觀盛景。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雷煥:雷煥,字孔章,今江西省豐城市秀市鎮雷坊村人。東晉名士,曾為豐城縣令,為古豐城縣最早有文字記載的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