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陽市,是湖北省縣級市,由湖北省襄陽市代管,位於湖北省西北部。
這裡的白水寺位於棗陽市吳店鎮內,後人為紀念漢光武帝劉秀而建。景區內,現存的主要建築為大雄寶殿、劉秀殿、娘娘殿。殿前楹柱有對聯二副:「九月重陽白水重光重重照白水,三代尚文真人尚武尚尚唯真人」;「中興炎漢無意炎運漢運炎炎屬無意,大學明道靈山明德道德明明在靈山」。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黃火青:
黃火青,湖北棗陽新市鎮楊莊村人。1926年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三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在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1978年三月起,擔任中央政法小組副組長,中央政法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
程克繩:
程克繩,湖北棗陽市琚灣鎮程坡村人,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結識了周恩來等革命志士。1922年在法國加入共產黨,1923年赴蘇聯學習。1925年,創建了襄陽地區第一個中共組織——程坡黨小組,1926年秋,任中共棗陽縣委第一任書記。1927年9月,任棗陽縣秋收暴動總指揮部軍委書記,10月他領導並參加了隨棗邊「紅槍會」暴動,成立了棗陽縣第一支革命武裝「棗陽縣農民赤衛隊」,後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鄂北總隊。歷任紅九軍第二十六師師長等職,是鄂北黨、政、軍組織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田維揚:
田維揚,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中將,湖北棗陽吳家店皇村人。在軍旅生涯中,歷任紅軍排長、連長、團參謀、營長、團長,八路軍營總支書記、支隊參謀長、支隊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新四軍副旅長,軍分區司令員、師長等職。
先後參加了鄂北起義、大冶起義、攻打長沙、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徵,率部參加了東徵、西徵和山城堡戰役,在山東微山湖、江蘇洪澤湖等地區開展了抗日遊擊戰爭,率部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等。
施化民:
施化民,湖北棗陽人,歷任黨的地下聯絡員、黨小組長、棗陽縣農民赤衛隊中隊長、工農革命軍黨代表、中共棗陽縣縣委書記等職。1925年在行醫中結識了共產黨員王和甫等同志後,開始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不久,他在自己家裡(興隆街)辦起了農、工、商、學俱樂部和貧民夜校,宣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理論,參加學習者達百餘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通過串聯發動群眾,組織起200多人的紅槍社,開展防匪自衛和抗捐抗稅等活動。他帶領紅槍社社眾活捉了陳繼順等5名土匪頭子,獲手槍一支,步槍8支,並召開群眾大會當眾鬥爭後,處決。1927年臘月,他以「自首」為名,請來興隆一帶的土豪劣紳謝少梅等8人到家作客吃喝,待這些壞蛋進家後,早已安排好的赤衛隊員一擁而上,將謝少梅等8人全部處決。1928年農曆2月,他護送豫鄂邊區特委成員傅良駒(後叛變)到太平,途經袁寨時被當地團防局逮捕。他深知敵人不了解傅的情況,便打了傅幾個耳光說,「你這個姓王的壞蛋,把老子領到敵人的窩裡來了。」敵信以為真釋放了傅。他被押送到棗陽保安隊,大罵國民黨反動派,敵惱羞成怒,砍掉了他的一支臂膀,後又將其殺害。
傅僉:
傅僉,義陽(今湖北棗陽市)人,蜀漢將領傅肜之子,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僉長於謀略,並頗有膽勇,姜維甚愛之。官至關中都督,魏國攻伐蜀漢時,傅僉和蔣舒防守陽安關,蔣舒投降了魏軍,傅僉兵敗戰死。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曰:一日抒忠憤,千秋仰義名。寧為傅僉死,不作蔣舒生。
傅肜:
傅肜,義陽(今湖北棗陽)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攻吳國時,傅肜為都督。後劉備被陸遜擊敗,傅肜率部斷後,奮戰至死。死前怒斥道:「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曰:「彝陵吳蜀大交兵,陸遜施謀用火焚。至死猶然罵吳狗,傅彤(三國演義記為傅彤)不愧漢將軍。」
孟珙:
孟珙,字璞玉,號無庵居士,隨州棗陽(今湖北棗陽)人,原籍絳州(今山西新絳)。南宋中後期軍事家,民族英雄,左武衛將軍孟宗政第四子。
出身將門,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為嶽飛部將。他早年隨父於棗陽抗金,在孟宗政死後接管忠順軍,累官京西兵馬鈐轄。紹定六年(1233年),擊敗入侵的金國恆山公武仙所部。端平元年(1234年),參與蔡州之戰,聯合蒙古滅亡金國。宋蒙戰爭爆發後,統領南宋川蜀、京湖兩大戰場,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累官樞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封漢東郡開國公。晚年以寧武軍節度使致仕。
孟珙雖為武將,但注重文教事業,於戰亂之際興建公安書院、南陽書院,又精研《易經》,頗通佛學。著有《警心易贊》、《無庵法語》等,今已佚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