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對於農村種地的農民而言,這句話一點都摻假,在農業技術不斷提高、進步的今天,農民依靠先進的種植技術從事農業活動,特別是種植經濟類作物,獲得的收入較之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帶你了解一下鄉村種植的花椒的農民,採摘的豐收季節一斤售價10元以上,種植一畝地的收入1萬多元。

種植花椒這類經濟作物是當前農民朋友普遍認可的,與圖中的農民爺爺交流得知,他種植花椒是經過詳細研究之後的結果,為了儘快獲得效益,不惜花費重金改造自家承包的4畝閒置荒地,由於引種的市面上的新品種花椒,具有畝產量高、適應土地的能力強、病蟲害少的特點,種植的第三年便獲得了近2萬元的收入。
花椒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調味菜,相比較其他蔬菜而言,種植的面積少,但由於是是餐桌上必備的商品所以出售在市場中需求量比較大。對農民而言,這種種植面積少、需求量大的農作物自然得到歡迎。再說種植花椒是不錯的農業項目,首先對土地的要求低、種植過程比較簡單,像農民爺爺他種植花椒一方面也是結合自家荒山地的實際情況,另一個方面是自己有花椒種植方面的專業技術。

種植花椒是第一步,採摘花椒是第二步,這最重要的第三步市場出售,主要這三步做準確才有可觀的收入。農民爺爺說:「第一,採摘了花椒一般選擇在市場設攤位出售,由於花椒是新品種,成熟採摘期比較提前,故而具有新鮮的特點售價一般比較貴10元以上;第二,選擇市場上設攤出售,比較貼近顧客,自家種植的花椒生長過程沒有農藥成分,生態又健康,所以一直得到顧客的歡迎。」

據了解,像農民爺爺這樣的種植農戶不多見,因為大多數農民在荒山裡種植果樹而他卻種植花椒,而且畝產量高1200多斤,按照一斤的售價10元計算,畝收入1.2萬元,而他家裡共有4畝地的花椒,一斤在家僅靠種花椒、採摘花椒、售花椒的收入約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