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改造4畝荒山,種它畝產1200斤,一斤10元畝入1.2萬元

2020-12-07 小希視界
農民種植花椒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對於農村種地的農民而言,這句話一點都摻假,在農業技術不斷提高、進步的今天,農民依靠先進的種植技術從事農業活動,特別是種植經濟類作物,獲得的收入較之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帶你了解一下鄉村種植的花椒的農民,採摘的豐收季節一斤售價10元以上,種植一畝地的收入1萬多元。

農民種植花椒

種植花椒這類經濟作物是當前農民朋友普遍認可的,與圖中的農民爺爺交流得知,他種植花椒是經過詳細研究之後的結果,為了儘快獲得效益,不惜花費重金改造自家承包的4畝閒置荒地,由於引種的市面上的新品種花椒,具有畝產量高、適應土地的能力強、病蟲害少的特點,種植的第三年便獲得了近2萬元的收入。

花椒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調味菜,相比較其他蔬菜而言,種植的面積少,但由於是是餐桌上必備的商品所以出售在市場中需求量比較大。對農民而言,這種種植面積少、需求量大的農作物自然得到歡迎。再說種植花椒是不錯的農業項目,首先對土地的要求低、種植過程比較簡單,像農民爺爺他種植花椒一方面也是結合自家荒山地的實際情況,另一個方面是自己有花椒種植方面的專業技術。

農民種植花椒

種植花椒是第一步,採摘花椒是第二步,這最重要的第三步市場出售,主要這三步做準確才有可觀的收入。農民爺爺說:「第一,採摘了花椒一般選擇在市場設攤位出售,由於花椒是新品種,成熟採摘期比較提前,故而具有新鮮的特點售價一般比較貴10元以上;第二,選擇市場上設攤出售,比較貼近顧客,自家種植的花椒生長過程沒有農藥成分,生態又健康,所以一直得到顧客的歡迎。」

農民種植花椒

據了解,像農民爺爺這樣的種植農戶不多見,因為大多數農民在荒山裡種植果樹而他卻種植花椒,而且畝產量高1200多斤,按照一斤的售價10元計算,畝收入1.2萬元,而他家裡共有4畝地的花椒,一斤在家僅靠種花椒、採摘花椒、售花椒的收入約5萬元。

相關焦點

  • 農民承包3畝荒山地種它,畝產約130斤,年收入3萬元
    種茶園採摘茶葉帶著這個問題我們看看農村的青年小夥王先生,他自從大學畢業返鄉回家,先後在村裡承包荒山、改造山丘地種植茶樹,由於生長環境及管理更加科學,採摘的茶葉新鮮高檔,春季的鮮芽一斤價格上百元,便返回到自己的農村老家承包3畝荒山地種茶樹。
  • 王大叔種生薑,畝產一萬斤,2.3元一斤畝收入2.5萬元
    ,長約30米高2.5米,可以用來存儲5畝地的生薑。圖為農民王大叔及其他農民在地窖裡存放生薑,一層層的生薑被整齊的排放在地窖裡,生薑層之間有土間隔,還添加防蟲劑。種生薑存儲生薑像王大叔這樣的農戶,以前種植生薑目前在三四千斤左右,一年的收入約萬元。
  • 一斤120元,農村青年開荒山種它,畝年收入1.1萬元
    ,一般從事農業種植的農民多數是中老年人居多,但是在王雲村的農村小夥高同年,他年齡不大與村裡的大多數農民一樣選擇從事農業活動,他通過在山裡栽培茶樹每年靠採摘茶葉芽出售,一年的畝收入1.1萬元。,為了回報家鄉,便辭掉大城市優厚的工作待遇返鄉創業建起了3畝茶園。
  • 一斤3元,農民種植生薑,畝產九千斤,收入2.7萬元
    比如山裡的農民老馬,她結合家鄉的土壤、地形等自然條件,選擇種植生薑這類經濟作物,由於科學管理和引種優良的品種,畝產量達到了九千多斤,馬大娘介紹說,最兩年的生薑價格比較高,按照前段時間批發出售一斤3元計算,種植一畝賣了2.7萬元。
  • 農村爛賤的「萬年髒」,產品賣4萬元1噸,農民用荒山種它也能致富
    就目前市場而言,用洋姜製作的進口菊粉的產品售價高達4萬元1噸,因此成為許多種植農民的致富選擇,農村爛賤的「萬年髒」,產品賣4萬元1噸,農民用荒山種它也能致富!農民祝兵就是在農村利用荒山大規模種植洋姜致富的,1年能純賺幾百萬元,下面就是祝兵的創業經歷和經驗,歡迎大家收藏和借鑑。
  • 農民不種生薑種它,一畝地8千株,5元一斤年入6萬餘元
    在農村,近幾年農民種植的農作物與之前幾年有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光發生了種植的種類的變換,而且還發生在畝產量、質量等方面的提升,這主要歸功於農業種植技術的不斷發展及改善。比如村裡的農民陳安菊,她平整荒蕪的土地種植草莓,畝產6000多斤,一年的收入6萬多元。
  • 90後農民種珍稀水果年入40萬 果20元1公斤 1畝產2000斤 多地可種
    90後農民江東一直在尋找適合利用農村土地資源種植致富的好項目,他深知跟風種植很容易導致失敗,所以遲遲不能決定到底要種植什麼,直到一天他在超市看到一斤要賣到150-180元的奇異莓,這果和奇異果外形差不多,但只有紅棗大小,而且果皮光滑,沒有茸毛,看起來更漂亮。
  • 西瓜大量上市,畝產五六千斤,市場價格1塊多錢,種植五畝勝過打工
    主要是西瓜的種植讓不少農民嘗到了甜頭,雖然價格便宜1.5元一斤,但是產量高,那麼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年種5畝西瓜勝過出去打一年的工。地租費用一畝地的租金是1200元農家肥每畝地使用農家肥500斤,合計800元種子畝栽西瓜600餘棵,每株瓜苗1.6元,需要400元左右。
  • 中國「植物黃金」,女農民種它1斤能賣上萬元,變荒山為聚寶盆!
    本期主題是:中國「植物黃金」,女農民種它1斤能賣上萬元,變荒山為聚寶盆!鐵皮石斛是中國大名鼎鼎的名貴中藥材,它因為具有滋陰清熱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早在唐朝時期就已經被列為「九大仙草」之首,號稱「藥中黃金」。
  • 畝利潤3萬元農民眼熱無人敢種,種苗都買不起
    畝利潤3萬元農民眼熱無人敢種,種苗都買不起關注花之趣,養花不迷路!其實很多藥草種植都是一個套路,先把藥草的價格炒上天價,然後鼓動農民購買種苗種植,有的種苗甚至都不出苗,就算是種出的藥草收購者也以質量低下為由拒絕收購或者低價收購,很多農民只能無奈接受,最後落得個血本無歸的結局,現在農民一談起藥草種植都聞之色變,就算是畝產高達3萬元都不敢種,都害怕上當受騙。
  • 鰻魚一斤10塊錢!養殖一畝能賺十二萬,比在外打工強多了
    它味質鮮美,北方人最愛食用的一種淡水魚類,在南方養殖運到北方去出售每斤10塊錢,鰻魚湯是沌豆腐是河南街頭一道名吃,它味道鮮美純真鬱香,市場價格在10元一斤,那麼養殖一畝能賺多少錢,為大家分析鰻魚的前景如何。
  • 種植一次收益幾十年,畝產1萬斤,畝收入有2萬元,卻少有農民種植
    導讀:種植一次收益幾十年,畝產1萬斤,畝收入有2萬元,卻少有農民種植在農村地區,總能看見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有的植物被人們發現後,現在也實現了人工種植,不少種植戶靠著這些植物走上了致富道路,還有的植物因為有營養價值也成為了當下人們哄搶的美食,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種經濟效益很高的野生植物
  • 山東一種「醜柿子」,地頭批發價4元一斤,畝利潤1萬5千元
    眼下正是大棚西紅柿成熟的季節,在山東省膠州市的婁敬庵村,有一種西紅柿剛紅個尖就被農民給摘了下來。這麼綠的西紅柿,樣子還特別醜,能賣出去嗎?當地農民說,可別小瞧了它,它可是當地種了十幾年的一個老品種,在市場上特別暢銷。
  • 1畝掙一萬!真的有一畝地能掙1萬塊錢的農作物?
    這兩天有個人問我們,說他打算回老家返鄉創業,想問一下有沒有那種一畝地能掙1萬塊錢的農作物?今天君緯就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內容。以浙江嘉興為例,畝產值一萬都是中下水平的種植戶。嘉興盛產葡萄,有40萬畝。一般畝成本4000元,基礎設施不算,畝產葡萄平均3500斤,批發4塊一斤,每畝收入萬元左右。
  • 你見過桃樹一畝能產八千斤嗎,賣14000元,就有這樣的品種
    前幾年超越的桃價好的時候,超越的畝數也多, 一年賣到了20萬元,這些年超越不行了,於是,就減少了超越的畝數,從外地引進了晚熟品種中華脆和映霜紅。映霜紅是一種晚熟品種,大約在十月中旬成熟。原來叫冬雪王桃。他的特點是含糖量高,口感好,單果可達半斤重。耐儲存,可以存放到春節前後。再一個特點是產量高, 一般年景畝產可以達到八千斤—一萬斤。
  • 今年龍眼價格比去年貴,都賣到8元一斤了,種一畝能賺多少錢
    既然龍眼價值廣泛,那麼今年龍眼多少錢一斤呢?種一畝大約賺多少錢?種植一畝地龍眼果大約能賺多少錢?分析如下:一、種植一畝地龍眼成本分析龍眼是一種適合大規模種植的水果,一般來說每畝種植投入成本都比較低。大概5400元左右。
  • 農民在林下種植「獨搖草」,收購價100元1斤,畝賺5萬元
    現在就有很多農民朋友搞林下經濟走上了致富之路,湖北的農民王大鵬就在林下種植天麻,畝賺5萬多元。天麻我們都知道是一種民貴的中藥材,因為它它沒有葉子,所以農民朋友喜歡稱它為「獨搖草」,根莖特別的肥大,具有藥用價值的就是肥大的根莖。天麻是一種與真菌密環菌共生的植物,主要是靠菌種提供養分而得以生長。
  • 農民靠僅有的一畝三分地能發家嗎?
    一個三口之家,爸爸,媽媽,一個孩子正在上初中,每人擁有1.3畝地,三口人共有4畝地,全都是水澆地,一年二料豐收有保證,第一料種小麥,化肥,麥種子,旋地,種地,水費,打藥除草,收割等每畝投資共500元,每畝產小麥1200斤,每斤按1.2元算,一畝地產1440元,減去投資500元,淨利潤900多塊錢。第二料秋季作物,玉米,按每畝投資400元算,畝產1200斤。
  • 農民種一畝三分地一年能賺多少錢?
    一畝水稻收1200斤,一斤水稻1.5元,一畝小麥收1000斤,一斤1.2元,一個人一畝三分地,算算一個人一年收入多少錢?父親算了一會說,水稻一畝地1800元,小麥一畝地1200元,一共3000元,一畝三分地應該是3900元。
  • 廣東清遠山塘鎮呂志文養殖黃顙魚畝產八千斤,畝利潤超兩萬元
    南方農村報記者初步了解,在珠三角黃顙魚養殖最集中的佛山市西樵鎮,黃顙魚養殖面積目前已經擴大到1萬畝以上。  清遠市山塘鎮距離佛山西樵超過100公裡,黃顙魚養殖之前在這裡並不是「主流」。即使在2015年,整個山塘的黃顙魚養殖戶都不超過2家。然而僅2016一年,兩家就變成了十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