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0月,撤退到印度的新編38師與新編22師合編為新一軍,遠徵軍副總指揮鄭洞國出任新一軍第一任軍長。之後鄭洞國指揮新一軍第二次遠徵,配備全副美式化裝備的新一軍輕鬆戰勝了日本的王牌18師團。新一軍軍長鄭洞國也功成名就,不久後被蔣介石調回國內升任第三方面軍副總司令,鄭洞國也因為在遠徵緬甸時期立下的卓越戰功而成為抗日名將。
其實鄭洞國被人津津樂道不止他在抗戰時期立下的功績,還有他的三位妻子。鄭洞國的這三位妻子有兩位貌美如花,還有一位比自己大八歲,都是話題感十足的女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新一軍軍長鄭洞國的三位妻子的結局。
第一位妻子:覃臘娥
覃臘娥是鄭洞國的結髮妻子,出生於1895年,比鄭洞國大八歲,是鄭洞國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迎娶的原配妻子。用如今的眼光來看,女方比男方大八歲讓人感覺怪異,但是兩人婚後卻非常恩愛,過了一段安定的日子。
令鄭洞國沒有想到的是,1930年,年僅35歲的覃臘娥卻突患傷寒感冒,病情一直拖拖拉拉沒好利索。鄭洞國又是軍人,彼時正在參加決定蔣介石地位的中原大戰,無暇分身照顧覃臘娥。沒過多久,覃臘娥因傷寒病逝於武漢,終年35歲。鄭洞國在前線接到消息後立時暈厥,由此可見兩人夫妻之情有多麼深。
第二任妻子:陳碧蓮
陳碧蓮出生於1916年,是江西上饒人。1933年,參加完長城抗戰的鄭洞國南下,經過南京時順便拜訪自己的老鄉。當時陳碧蓮恰好在老鄉家中做客,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當時陳碧蓮年方17歲,長得亭亭玉立、貌美如花,而且出身大戶人家,又受過良好的教育。鄭洞國見她第一眼就被她深深迷住了,兩人一見鍾情,當年秋天情定終身。
即使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陳碧蓮依然是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可惜的是,因為鄭洞國常年徵戰沙場,兩人聚少離多,婚後一直沒有自己的孩子,這也為兩人的感情埋下了悲劇的伏筆。
解放戰爭期間,鄭洞國奉蔣介石命令守衛東北。遼瀋戰役末期,鄭洞國戰敗,投降解放軍,之後南下上海治療胃病。1952年,鄭洞國被邀請前往北京出任水利部參事,陳碧蓮以水土不服為由拒絕與鄭洞國同行,兩人因此離婚。
陳碧蓮與鄭洞國離婚後嫁給了一位姓鐘的商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陳碧蓮與鍾某被趕到蘇州,之後鍾某病逝,陳碧蓮獨自一人過著孤苦的日子。晚年的陳碧蓮回到上海擔任上海文史館館員,於2006年去世,終年90歲。
第三任妻子:顧賢娟鄭洞國與陳碧蓮離婚後三年,也就是1955年,經人介紹認識了顧賢娟。顧賢娟祖籍浙江,是著名的西子湖畔大美人,而且顧賢娟的美貌更勝陳碧蓮一籌。從她遺留的照片來看,即使相比今天的明星,顧賢娟一點都不遜色。
顧賢娟雖然貌美如花,但是身體卻不好,她與鄭洞國婚後恩愛有加,兩人也生下一個小女兒。顧賢娟於1972年因病去世,留下鄭洞國獨身一人。晚年的鄭洞國經常說,自己最對不起的妻子就是第三任妻子顧賢娟。顧賢娟與鄭洞國的小女兒名叫鄭安玉,她繼承了母親美貌,讀書時就是校花。可惜她的命運也不好,因意外早早去世。
參考資料:
《我的戎馬生涯:鄭洞國回憶錄》、《上海奶奶的故事 》鄭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