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大,集體保研的學霸宿舍是怎樣煉成的?
長安校區13-116宿舍給出了她們的答案
本科期間,六個女生累計獲得獎助學金近10萬元
發表了4篇SCI文章
拿到了19份名校offer
她們是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2016級本科生周凡、何愷凝、張雪婷、白彩荷、金慧琳,經濟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程家鳴。如今,六人分別保送至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以及湖南大學。
保研路上,方向和努力同等重要
大一入校剛兩個月,金慧琳便確定了超分子化學的研究方向,並通過學院推行的本科生導師制進入曹利平教授的實驗室學習。從大一的寒假開始,她每個假期都會留在學校做實驗,在她的帶動和鼓舞下,舍友們也陸陸續續進入實驗室,接觸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2016級本科生金慧琳
經歷了一段時間化學學科的學習,程家鳴萌生了轉專業的想法。她不僅要在本專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更要提前自學新的專業知識。「家鳴真的非常拼,她是我們宿舍泡圖書館最多的人。」何愷凝讚嘆道。一年後,程家鳴以班級第一的名次轉至經濟管理學院,攻讀會計學專業。經歷了兩年的追趕努力,她最終以專業綜合成績排名第二成功保研。
經濟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程家鳴
2016年,白彩荷、張雪婷和周凡三人組隊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她們研究的課題涉及一種廣譜性的抑制劑,以期改善「細菌耐藥性造成的疾病」,研究內容偏向化學生物學。校創結項後,因研究方向不同,白彩荷和張雪婷退出了項目組,開始了對物理化學的研究學習。而周凡則選擇繼續開展細菌耐藥性研究,最後她帶著項目進入到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並拿到了「優秀」的評定結果,還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投出了一篇SCI文章。「當時我覺得半途而廢很可惜,舍友也鼓勵我做下去,最終如願帶著我們的夢想衝到了國創。」周凡堅定地說道。
周凡參加復旦大學夏令營(左四)
周末的她們也從不閒著。白彩荷選擇了金融學的輔修,程家鳴則身負大二課程與補修課程的雙重壓力,還報名了英語涉外翻譯的輔修。經歷了兩年沒有周末的日子,她們獲得了申請第二學位的資格。程家鳴還擠出時間參加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拿到了全國三等獎。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2016級本科生白彩荷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每年都資助本科生參加各類含金量高的國內外學術會議。過去的三年裡,她們6人共計14次代表院系參加北京、上海、青島等地的大型會議。「在會上真的能見到非常多的『學術大牛』。」拿到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陝西賽區二等獎的張雪婷興奮地說。也正是因為這一次次的交流學習,她逐漸確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何愷凝、周凡、張雪婷參加材料化學研討會
學院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建立體系完備、銜接嚴密的本科生管理體系。比如「3+1」分段式培養,打破「四年一貫制」的教學模式,前三年加強課程學習,大四選擇發展方向,學生可以選擇赴海外交流、開展實習實踐和創新創業工作,強化了實踐育人。正在英國卡迪夫大學的何愷凝就是在這樣貼心的制度下,有機會順利赴海外交流學習。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2016級本科生何愷凝
為了讓獲得保研資格的同學為申請更好的學校做足準備,學院還將保研推免工作提前至每年4月份,此外,「一科多考」制度滿足了部分學生追求高分的需要。「我一直想出國交流,但並不了解相關情況,謝鋼老師就主動聯繫我。在學院為我『量身定製』的推薦計劃中,我拿到了西北大學與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3+2項目的offer。」金慧琳說。
實驗室外,她們也有各自的神仙技能
在家人的影響下,何愷凝對中醫產生了興趣,發現給媽媽買的頸椎儀還需要改進,她便設計了一種新型頸椎儀參加了校級「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並以第一發明人的身份申請了專利。何愷凝說:「設計的時候,我經常會和舍友交流它的使用效果。她們也會給我提很多建議。」
熱愛生活的何愷凝,喜歡繪畫和手工,除了給家裡養的小倉鼠畫畫像,她還會在舍友生日時送上親手製作的賀卡。和程家鳴一起DIY的小屋,是她最喜歡的生日禮物。
何愷凝繪畫作品
何愷凝與程家鳴一同製作的DIY小屋
喜歡日漫的「二次元宅女」金慧琳,在大二時就開始自學日語,她還有一個「隱藏」的寫手身份。從2011年起,她從未間斷過寫作鍛鍊,創辦公眾號,還寫過多部小說,目前她正在創作一部有關西方奇幻題材的小說。
白彩荷學習二胡已有十年,參加校樂團的她常常利用空閒時間在琴房練習二胡。她活躍於校、院學生會,科協等各類社團。「在社團活動中我認識了很多大佬。」白彩荷提道。她還畫得一手好畫——素描、水彩、國畫她都有涉獵。
白彩荷繪畫作品
張雪婷是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本科生的黨支部書記,三年來一直在為同學服務。私下裡的她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追劇女孩,追劇之餘,她自學了韓語。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2016級本科生張雪婷
作為宿舍裡的「運動girl」,程家鳴經常會帶動舍友們嘗試美麗芭蕾。「我們宿舍經常會在地上放兩塊瑜伽墊,大家運動完後,就一起聊天追劇。」程家鳴分享道。
初入西大,因為高考的競爭壓力,何愷凝比較自卑。那段時間,程家鳴會約她一起跑步聊天。「家鳴曾經告訴我——你不要成為你自己最不想成為的那個人。從那開始,我漸漸嘗試著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包括現在出國交流。」何愷凝感激地說。
做家教、參與志願活動、組織社團活動、實驗室做科研……都是周凡的「家常便飯」。「我當時就覺得,在宿舍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去多找些事情嘗試體驗。」周凡笑著說。她不僅在新東方擔任助教,還是學校晨晚讀俱樂部的負責人。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2016級本科生周凡
宿舍樓內,舍友的溫暖常伴左右
在平時的學習中,為了不打擾舍友休息,宿舍每晚都在十一點左右熄燈。為在二樓通宵自習室上自習的舍友「留門」也是她們的默契。分享各種模板、相互答疑解惑、共享複習資料更是116宿舍的日常。
今年4月,舍友們都已確認保研,而程家鳴還在為9月的保研加分項奔波努力。「家鳴當時壓力很大,她的保研結果比我們晚出5個月。她每天過的就是寢室、圖書館、教室『三點一線』的生活。」何愷凝說道。而在保研面試碰壁時,何愷凝也會和舍友傾訴自己的壓力,互相鼓勁。
作為宿舍中最小的成員,今年只有20歲的周凡無疑是姐妹的「開心果」。「只要周凡在,宿舍就會充滿各種話題,她總是給我們帶來歡樂。」白彩荷評價道。何愷凝說:「當時還是周凡拉我一起參加的辯論比賽,她的溝通能力超棒。」
在生活中,女孩們也在為彼此創造溫暖。有一次,金慧琳發燒生病,作為寢室「小媽媽」的何愷凝為她擦拭酒精來降溫。「何愷凝就像『哆啦A夢』一樣,她總是時刻準備著不同的生活用品或者常用藥,在我們需要的時候隨手拿出。」程家鳴說。
何愷凝還會在金慧琳生日當天偷偷訂生日蛋糕為她慶生。「別人都說我的舍友們是天使,我也這樣覺得,上大學遇到她們可能是我最幸運的事情。」程家鳴開心地分享道。
被評為優良學風宿舍的13-116(公示中),除了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充斥著滿滿的歡樂與溫暖。回到宿舍,她們會一起討論電視劇,會因情節感人而落淚。在四川妹子金慧琳的帶領下,她們都愛上了「川式油碟」的美味。考試周前,六個女孩會一起換上「高分噴霧」的祈福頭像,會在期末結束後一起聚餐。在各自忙碌的學習生活中,宿舍是她們溫馨的小天地,更是共同呵護的家。
談及畢業,她們互相看著彼此,眼中閃爍著些許的淚光。「我去英國時,舍友們還一起站在門口對我說『我會想你的』。我初到英國不適應的時候就會跟舍友們聊天,真的非常想念她們。」何愷凝哽咽地說著。
在西大這些年
13-116裡有著很多的故事
是溫暖的陪伴,也是多彩的生活
更是一起經歷的青春年華
願六位女孩都能擁有明媚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