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發現,總有一些孩子對事物有超強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他們看著總是比其它同齡孩子更聰明。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孩子,在其它孩子2+3還弄不明白的時候,他已經可以進行20以內的加減法,而且家長並沒有特意教,大多是靠孩子自己理解。
我們都說這個孩子可能是個天才。
事實上,一些天才的確從小就有很明顯的表現。哈佛大學的霍華德·加德納教授還曾做過深入研究,並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
他認為人的智慧與能力是廣泛且多元性的,能在多個領域有卓越表現的人如鳳毛麟爪,大多數天才只能在某個特定領域發揮所長。
簡單來說,天才指的並不是從看起來聰明的孩子,而是在某一領域或多個領域有天賦的孩子。因此,及時發現孩子的天賦是非常重要的。經過研究發現,天才兒童大多有以下3個特質,如果你家孩子有,他可能是個天才。
超強的共情能力和正義感
有些孩子,從小就表現出與同齡孩子不同的成熟,想法也更細緻、全面,而且很容易理解其他人的想法。這樣的孩子往往擁有超強的共情能力。我家大寶就是這樣,在同齡孩子還不懂情緒是什麼,更不會控制情緒的時候,她可以看出我的具體情緒,還會安慰我。
有時候他爸爸跟我吵架說得比較過分,她會很生氣地對爸爸說:「你這樣太傷媽媽心了,媽媽得有多失望。」她不僅能感受到我的情緒,還懂得照顧我的情緒,還會為我出頭。在情緒上的敏感力她是超越同齡孩子的。
超強的共情能力和正義感,會讓孩子更容易體察別人的情緒,能明白是非,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過於敏感
美國一項對高智商人群的精神狀態測試中,調查了3715名門薩俱樂部(美國)的成員,發現他們其中20%患有焦慮症。
因為共情能力和理解能力高於普通人,他們總是比普通人考慮得更多,能感受到的細節和情緒也更多。因此這些想法會經常困擾他們。
尤其是因為共情能力產生的感同身受,會使他們沉浸在別人的情緒中,因而變得敏感。雖然這些情緒與他們本身無關,但思考過多本身就會讓他們變得敏感、焦慮。如果發現你家孩子對別人的情緒有過度的反應,要教給孩子放鬆的方式,避免孩子被其他人的情緒困擾。
思維方式與眾不同,總是答非所問
有時候我們問孩子一個問題,他不僅沒回答,反而拋出另一個奇奇怪怪的問題給你,或者給出的答案並不是這個問題的。這樣的孩子多半沉浸在自己的思維方式中,不會被其他人的思維方式限制。
比如愛迪生:上小學時,老師教1+1=2,愛迪生卻沒有直接接受這個答案,而是問老師為什麼1+1=2?但是卻被老師認為故意搗亂。
同樣思維與眾不同的還有牛頓,其他人在蘋果掉下來時可能會把蘋果直接吃掉,但牛頓卻想到了為什麼蘋果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飛。由此可見,思維方式與眾不同的孩子更有可能發現世界的不凡之處。
作為家長,在發現孩子的這些特質時,要學會正確引導,發揮孩子的優勢。我家大寶這3個特質都有,因而我給她準備了更符合兒童心理發展的《蒙特梭利教育》。
蒙氏教育重點就是發掘孩子的天賦,在培養數學思維、語言能力、藝術能力、感覺能力、大腦開發和生活常識等基礎能力上,找到孩子最擅長的。
蒙特梭利發現了0-6歲孩子的31個敏感期,在敏感期孩子會主動學習與世界有關的知識,這8冊書準備的正對應孩子的兒童敏感期,給孩子提供認知的同時,挖掘孩子的潛能。我家大寶很喜歡這套書的遊戲,遊戲樣式新穎,色彩也很溫和,孩子看的時間長也不會刺激眼睛。
遊戲的特點很明顯,每冊書專門考察、提升孩子的一種能力。我是每天從每冊書中分別挑選幾個遊戲給孩子玩,避免遊戲的單一。想要進一步培養孩子的家長們,可以試試這套書。
我是母嬰培訓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