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泛民主派在剛剛過去的周末舉行了立法會候選人的「初選」,主辦方聲稱超過60萬人參加了在線和街頭投票。實際人數應該沒那麼多。香港反對派輿論和西方輿論都對「初選」的高參與度大加炒作,宣揚這是投票者表達對香港國安法不滿的一次「抗爭」。
然而在香港搞這樣的所謂「初選」,並非基本法所規定的,並且顯然對香港選舉的相關法例構成了違反。美國的初選是在黨內進行的,而香港反對派的這種「初選」卻拿到社會上進行,是擾亂選舉的社會政治動員。各國的選舉程序都有法律規定,香港反對派這樣做則是無法可依的擅自行動。
這次「初選」中表現活躍的戴耀廷等人長期是破壞香港穩定的激進人物,戴一直受到美國的支持,是香港典型的「帶路黨」之一。他和同夥一直致力於通過欺騙公眾來篡取香港政權,達到顛覆香港政治秩序的最終目的。
香港國安法已經落實,它的目標是要把香港帶回穩定。香港各派力量都需順應這一大目標,極端反對派也需做出重大調整。如果誰妄想迂迴對抗國安法,繼續行破壞香港穩定之實,在香港絕對不會有政治前途。
基本法和香港當地法例規定了香港的民主選舉機制,香港國安法繼續支持、保護該機制的運轉。現在對香港反對派來說是個十字路口,他們或者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通過政治參與推動「一國兩制」接下來的順利落實,或者採取新的極端對抗方式,繼續破壞香港的政治穩定。
有反對派政黨宣稱,一旦泛民在立法會中獲得半數以上席位,就將否決政府的預算案,癱瘓特區政府的運轉。這樣的政治宣示是危險的。
香港特別行政區是行政主導體制,而不是三權分立,行政長官不僅是特區政府的首長,也是特區首長。基本法做出這樣的制度安排就是要防止特區陷入憲制性的混亂,確保香港社會的正常運轉。
所以,只要是以癱瘓特區政府運轉和對抗中央為目的的行動,無論它們以何種方式進行,最終都將失敗。這樣的行動突破不了基本法和憲法的制約,必將遭到打擊,香港反對派不要抱可以通過「體制內方式」把香港搞亂、迫使中央做出決定性讓步的幻想。國家不會允許他們做香港體制內的特洛伊木馬。
雖有美國和西方的壓力,香港國安法得以順利通過並且實施,今後香港反對派更難得到美國等外部勢力的有效支持。採取現實主義的態度,真正回到基本法的框架中來,做對香港社會福祉有建設性意義的反對派,這是唯一正途。
所以泛民不要搞了一個違反香港法例的「初選」,就又形成新的誤判,以為找到了解構香港國安法權威的新辦法。他們需要審時度勢,從根本上調整思路,主動擺脫華盛頓和西方的影響,為恢復香港的政治穩定和延續這座城市的繁榮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