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多吉:搭起一座橋,讓旅人在隱秘山居感受藏族文化的核心

2020-12-11 澎湃新聞

如果不是回到家鄉香格裡拉開起了酒店,也許白瑪多吉還留在央視做紀錄片。儘管是作為導演被一些人所熟知,他卻選擇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從頭開始。

白瑪多吉分享自己做酒店的發心。

2016年4月28日,在杭州舉行的首屆美宿風格大獎頒獎典禮上,白瑪多吉作為重要嘉賓發表了演講。由他創立的「松贊系列」酒店被視為業內標杆,他也開始在越來越多不同的場合分享起自己的經歷,甚至都快成了香格裡拉的「形象代言人」。

1981年,十八歲的白瑪多吉還在中甸的山谷裡每天面對著牛羊,那時的中甸還不叫香格裡拉,他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越走越遠。去昆明、去北京,為中央電視臺製作紀錄片,命運推著他向前,一幹就是13年。但「我何嘗真正意義上離開過自己的家鄉?人應該認識清楚你自己是誰。藏族人的根在藏區。」白瑪多吉回想起來說,真正命運的轉折來臨不是當初的離開,是回歸。但從哪裡算起呢?是1998年他在北京買了第一個小房子,然後在潘家園找到了一大批製作精良的傳統藏式家具?又或者是因為某個到過香格裡拉的朋友的一句,「這麼好的地方,可惜沒有好的酒店。」

當然不會只是一時心血來潮,在央視的這十多年裡,至少有7、8個片子都是在拍自己的家鄉雲南省迪慶州。他很清楚去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艱難,如同外界對藏族文化的知之甚少,他開始迫切地希望成為一個橋梁,讓更多人了解自己的民族和這個民族獨特的文化。

香格裡拉的風景讓很多人覺得就像一個傳說中的「理想國」。

「我總會想,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鄉。」

2000年,白瑪多吉拿著六萬塊將自己家的老房子改造成了第一家酒店「松贊綠谷」。他一直都在為了打造理想中「遠方的家」嚴苛執行著:酒店的選址,發展空間太大的不選,不夠遙遠的地方不去;酒店的設計施工,不是當地的傳統工藝不用;家具和裝飾的選擇,全都一手包辦;酒店的管理,完全不按星級的「套路」出牌;甚至每一家酒店的路牌,都不會有「酒店」兩個字。在他看來,「如果要給遠方的人做一個家的話,家是什麼,是寧靜、平靜,不是熙熙攘攘,要有夢境的元素。」 香格裡拉應當是能啟發心靈,讓人內省的地方,什麼樣的元素能代表香格裡拉?那就是一個個隱藏在大山裡的小村莊,寧靜的、遺世獨立的環境,她的自然、文化,才有香格裡拉的意味。

白瑪多吉希望能用酒店帶動當地村子的發展。

地處三江併流腹地,幾乎集中了海洋沙漠之外的所有景觀地貌。縱橫溝壑的峽谷、巍峨的雪山、垂直氣候帶來的植被分布、明鏡的湖泊……選擇不走尋常路的酒店,白瑪多吉註定要面對更多其他人不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松贊梅裡」所在的村莊名為谷久濃,只有5戶人家,背後是成片的原始森林。為了吃上旅遊飯,村莊裡的村民曾設想從銀行貸款40萬,在森林裡修一條簡易公路到山頂,做一個大眾旅遊接待的觀景臺。

白瑪多吉得知後,給村民提出兩個問題:第一,誰會花錢買門票,只為坐車到山頂照個像?如果沒人來此旅遊,40萬貸款如何還?第二,大面積的山體開發和破壞森林植被造成太多殺生,而這一切都會轉化為因果,是否值得為賺錢而為之?在他的勸說下,村民們打消了這個念頭。

酒店的員工在迎接客人,他們都來自當地。

怎麼能改變村民的生活,白瑪多吉從開第一家酒店開始,一天也沒有停止過嘗試。解決第一個問題,「最直接的,村民可以在酒店工作,可以一邊照顧家一邊工作,不用遠離家鄉出去打工。」整個「松贊系列」的員工98%都來自本地,包括高層管理者,「本地化的文化特質來自哪裡,恰恰來自本土的藏族員工,他們可能就是酒店旁邊的村民,他們不是按一般星級酒店的服務標準來,而是按他們生活中所信奉的信仰、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我相信這份情感一定會觸動每個人心靈。」對第二個問題,為了儘量保護原生態的村莊和自然環境,白瑪多吉堅持用最傳統的方式建設酒店,從建築到木工、石工、銅工,每一項工藝都儘量使用當地手工藝人,為了不使用植被珍稀的青藏高原上的任何一棵樹木,白瑪多吉不惜以兩倍以上的價錢從美國和加拿大進口環保木材。

「別人開不了酒店的地方,我去開。」

從第一家「松贊綠谷」,到圍繞香格裡拉五家酒店旅遊環線的形成,白瑪多吉的理念,花了差不多十年才得以完整實現。

2001年,「松贊綠谷」開業,卻不想經營沒有起色,甚至現金流都是負的,「很多人覺得我的這個酒店開早了五年,因為在2001年那個市場還不成熟。」當時找來的好幾任有星級酒店管理經驗的經理,卻都水土不服,白瑪多吉才終於明白沒走過尋常路的「松贊系列」要的也是適合當地的管理,「松贊離開了藏區,還是松贊嗎?」那是現代管理學中所沒有講過的經驗和教訓。

2005年開始,白瑪多吉開始在「松贊綠谷」旁邊建「松贊林卡」,2007、2008年,茨中、梅裡、奔子欄、塔城的酒店相繼開建,這條在腦子裡早就想了無數遍的環線終於初見雛形。但2008年,汶川地震的影響,又由於藏區的特殊性,本來早已預定爆滿,緊接著退訂、退訂,然後到了奧運會,吸引來的遊客們讓各地旅遊業都賺了一把,卻唯獨落下了藏區,因為出於管制的需要,外國客源進藏籤證受到限制。

白瑪多吉設計的松贊旅遊環線。

直到2011年5月,作為旅行目的地的香格裡拉環線終於勉勉強強地開業,白瑪多吉的「酒店+旅行」松贊精品山居旅行模式才開始實施,「因為路還沒有修完,所以很多客人都是一段一段的接,即使這樣,口碑評價居然也特別好。」

松贊林卡酒店的窗外,是雲南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松贊林寺。

可能是每一扇窗口都望到最美風景的匠心,也許是執著地遵循藏地傳統的精神,2008年開始,「松贊系列」在全球最大的旅行評價網站Trip Advisor中國客評最好的25家酒店裡面,連續多年上榜,並且也在國內拿到了很多很特別的排名。白瑪多吉卻一直堅持低調,不做宣傳推廣,不做急速擴張,在他看來,開酒店,開越來越多的酒店,如果只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沒有意義。「我看我選的地方是不是比較貧困,是不是這個村莊是需要解決勞動力出入的問題,如果能讓更多的人改變家鄉。」

白瑪多吉計劃的滇藏線,麗江已經在施工,從設計到施工、裝修,他總是要把控每一個細節。

從麗江出發,竹卡、然烏、波密,然後是巴松,最後到達拉薩,為了找到這幾個滿意的地點,2015年近一年的時間,白瑪多吉不斷在滇藏線上來回。有能遠遠望見布達拉宮,又跟喧囂保持著恰到好處距離的拉薩選址;有海拔4100米,然烏湖最深處,為保護周邊環境,用上海定製的一體成型房屋的藍古村;還有保留自然村落的古樸肌理,按照傳統的方式復建倒塌房屋,並參與到當地安居工程的建設的巴松村。白瑪多吉堅信「松贊系列」的價值和未來仍然在藏區。

「我們設想,有機農產品、醫療養生服務、禪修,包括酒店設施的改造,想要任何細節都讓人感覺到遠離城市。」這是他做酒店的再下一個布局,「在世間法裡面,我力所能及的是,希望到香格裡拉旅行的人,有一個舒適的滿意的旅程,才能讓人們有渠道去理解藏族文化的精神層面。」

松贊林寺旁每日轉經的人們。

在香格裡拉街上藏族居民開的麵湯店裡,牆上最大的一幅張貼畫是拉薩的布達拉宮,旁邊貼的是正在上幼兒園小朋友讀託福英語的證書,彩筆畫裡是高樓和汽車。從香格裡拉到拉薩的距離是1617.1公裡,而離麗江,沿著衝江河,過了虎跳峽,只有170公裡,但現在這170公裡因為修建麗香線高鐵和高速,山體坑坑窪窪,水流斷斷續續。儘管香格裡拉除了旅遊並沒有別的經濟支柱,但山脈的天然阻隔,直到2015年,香格裡拉公開的旅遊人次數據也不過1268.34萬,同年的麗江,這個數據是三倍。麗江至香格裡拉的高速公路計劃在2018年全線貫通,高鐵預計2020年通車,在雲南省的發展計劃裡,大理、麗江、香格裡拉當然要連在一起。而通車後,那時也許香格裡拉也會成為下一個麗江和大理,但白瑪多吉的松贊酒店,並不希望也不會成為下一個希爾頓、香格裡拉或者麗世。

香格裡拉天氣多變,但牛羊永遠安靜地散落在草地裡,風吹過曠野,只有牛鈴鐺的聲音飄過,就像寺廟的酥油燈長明不滅,就像無論如何每天都要繞著松贊林寺轉經的人們,身上裹著一種不經修飾的善良,閃著光。這藏族傳說裡的「香巴拉」,就像個理想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松贊酒店創始人白瑪多吉:把酒店建到藏地大山的每條皺褶裡
    於是白瑪多吉根據松贊的諧音線索,在藏文化裡找到了對松贊的另一種解釋,「在不違背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前提下,去踐行一切善良和美好。」通俗一點說,就是在不違背法律和不違背這種文化核心的前提下,去踐行一切善良和美好。白瑪多吉說,儘管從漢字的表達來說,松贊林寺的「松贊」和松贊酒店的「松贊」一模一樣,但在藏語和英語的表達裡並不一樣。酒店的名字,就這樣定了下來——松贊。
  • 對話白瑪多吉:雲南「半山酒店」建設的六個思考
    作為松贊精品山居系列酒店創始人松贊度假酒店集團董事長白瑪多吉從六個方面分享了這些年做「半山酒店」的經驗白瑪多吉特別提到,「世界的香格裡拉」品牌落戶在滇西北高原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其帶來的品牌效益,極大地促進了雲南藏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第一家松贊度假酒店誕生至今,山居系列酒店為當地村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和就業做出了貢獻。
  • 吉林邊檢總站與吉林省孤兒學校搭起一座「愛心橋」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吉林邊檢總站輪訓大隊培訓隊黨支部全體黨員自發捐款購買150餘本書籍,到吉林省孤兒學校開展慰問活動,與這裡的孩子們搭起了一座「愛心橋」。輪訓大隊培訓隊黨支部向孤兒學校贈送書籍吉林省孤兒學校是一個社會福利事業單位,隸屬於吉林省民政廳,教學內容以九年義務教育為主、涵蓋高中、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勞動技能教育。
  • 《金剛川》志願軍用人搭起了橋,而七十年前的今天美軍卻空投了一座橋
    老周 摘要:影片《金剛川》的故事是圍繞橋梁展開的,美軍要炸橋,志願軍要保橋,影片最後志願軍用人搭起了橋。在軍事上橋梁歷來都是鎖鑰重地,圍繞橋梁的爭奪數不勝數,當年美軍在朝鮮戰場上曾經空投下了一座橋!
  • 香格裡拉守望者-松贊酒店創始人白瑪多吉
    白瑪覺得內地人對於藏族文化了解很少,主要是通過影片《農奴》這些簡單的渠道,是雪山雄鷹那種很蠻荒的感覺,其實藏族文化有很多燦爛的東西,特別是精神領域。朦朧中白瑪覺得要通過電視手段架起藏漢之間的橋梁,讓外界真正地了解藏族文化,是最有價值的事情。從那時起白瑪陸續拍了一些展現藏族文化的紀錄片。
  • 一座山和院子的饋贈 ——仁安·南山院子實景園林呈現,開啟山居...
    一直以「質造」為核心理念的仁安·南山院子,繼接待中心開放之後,又即將迎來實景園林的呈現,並在這個冬天,以一系列的非遺文化活動,開啟山居生活季,給城市裡的南山不一樣的冬日景致,更是給山城不一樣的山居體驗。
  • 《富春山居圖》裡的感受,在今天怎麼找回來?
    當富陽的工作人員邀請我做一個能夠體現《富春山居圖》的建築的時候,我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富春山居圖》實際上講的是自然環境和村居的關係,山還在,水還在,自然環境還在,但是村居還在不在?我決定先做一個全縣的村居調研,再根據調研的情況決定是否做館。
  • 十座「連心橋」 橋橋通民心
    ,最大的公益是為社會公益事業籌集大量公益金,猶如搭起了一座大愛橋,愛心回饋遍及整個社會各個角落。市民點健康項目,體彩送活動經費,這一理念完全顛覆了過去「我辦活動,你來參與」的活動方式,讓百姓可自選項目、自行組織、自享其樂;「你點我送」始終遵循「三最」原則,將健康送到最基層、開展最貼近老百姓的項目、重點關懷最需要健康的基層人群;奉行「三點」目標,規模小一點、場數多一點、受益廣一點,猶如搭起一座「幸福橋」,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開展。
  • 5個小時,給學生們連夜搭起一座「愛心橋」
    7月7日下午,黃岡市白潭湖區政府聯繫到中建三局二公司黃岡鐵投·書香林語項目部,希望項目能夠協調物資及人員緊急為學校修建一座臨時的「愛心橋」供學生出行。接到任務後,項目團隊立即開始組織人員、調撥物資。「我參與過雷神山醫院的建設,知道時間不等人,所以我得到消息後第一個趕到現場,我要在物資趕到前把施工方案制定好,這樣修建的橋才是最安全最牢固的。」項目技術總工葉凱說。
  • 玖瀛府|一座城市山居見地的革新
    「如果沒有山,全球90%的富人區將會消失」。  ——餘秋雨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山。自人類文明誕生之初,對於山便交織熱愛與敬畏。當視野閱歷世界,當人生的積澱逐漸豐盈, 越來越多掌握財富與深刻思考的人群選擇向山而居。城市山居是時代的需求,也是審美精進帶來的必然。  山居別墅,不僅承載著與山交融的最高居住形態,更演繹著稀貴自然資源的佔有。從倫敦、美國再到香港,山居別墅幾乎是高淨值人群的標配收藏,勾勒出高淨值圈層的居住圖騰。  這一次,在北京,城市山居的目光聚焦玖瀛府。
  • 藏族的山神信仰_宗教_中國西藏網
    在藏族地區,不論是苯教信徒,還是藏傳佛教信奉者,一般都認為神靈聚族而居,且多在高山之巔盤踞。所以藏區境內的高山便成了神話中山神的住處。大山有大山神,小山有小山神。這些山神不僅各有各的來歷,而且還各有各的形象和作用。
  • 尋訪山南「西藏第一寺」:孕育藏族文化
    「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也是吐蕃王朝誕生的地方。當年藏王松贊幹布從山南出發,開創了吐蕃王朝的輝煌。如今遊走在山南,那些散布在神山、聖湖之間的西藏第一宮、第一寺和聶赤贊普、松贊幹布、文成公主的名字在時刻提醒著你:這裡,是藏文化的濫觴之地,是西藏的靈魂所在。   山南位於岡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魯藏布江幹流中下遊地區,北接西藏首府拉薩,西與日喀則地區毗鄰,東與林芝地區相連,南與印度、不丹兩國接壤。
  • 川西美景 雙溝橋 甲居藏寨 鑲嵌在四川旅遊風景線上璀璨明珠
    成都市內的「杜甫草堂」、「武侯祠」等是三國文化的重點文物景觀,還有休閒美食之「錦裡」、「寬窄巷子」也很不錯。當然更有名山大川如「峨眉山」、「樂山」、「青城山」、「九寨溝」等等。同時,四川也是物產豐富的地方,所以一直以來被稱為「天府之國」,令人神往。但很多去過川西的朋友回來後告訴我,川西高原風景原始而美麗,藏羌風情濃鬱而純樸,生態自然而原始,也特別值得一遊。
  • 「麗劍賢鄰」慶國慶,文化連起友誼橋……
    玉水緣9月28日,「全接觸」記者跟隨著玉水寨集團公司的員工們一同去到了大理州的劍川縣,晚上的七點二十五分,在劍川啊鵬文化廣場舉行了2018年麗劍閒林喜迎國慶聯誼會。據悉,2018年「麗劍賢鄰」喜迎國慶聯誼會由角川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劍川閒林文化生態旅遊有限公司主辦,由角川縣文化館、玉水寨集團公司、劍川縣啊鵬藝術團、劍川縣劍陽客棧承辦。聯誼會以「歡歌獻祖國 真情頌黨恩」為主題,旨在通過文化活動,歌頌祖國,聯誼劍川和麗江。
  • 感受羌族和藏族不一樣的文化碰撞
    感受羌族和藏族不一樣的文化碰撞孟屯河流域是接待家庭向我們推薦的地方,說這裡幾乎是未開發的自然景觀。通過導航大約100公裡,大約需要2個小時到達那裡。路不難走,但有些窄,注意速度,安全不會有任何問題。在中間,我們可以在一個叫綠葉村的地方停下來,在那裡我們吃午飯。
  • 梅裡雪山,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唯一一座因文化保護禁止攀登的高峰
    藏文化也因悠久的宗教歷史積澱和朝聖文化而得到全世界的關注,神山崇拜就是典型的文化現象。在多山的青藏高原,藏族的神山崇拜體系龐大而源遠流長。中國最美十大名山第四名的梅裡雪山,地處橫斷山脈中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劍並流腹地,它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位列藏族地區八大神山之首,梅裡雪山的宗教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望不夠卡瓦格博近幾年斷斷續續走進西藏,卻多是蜻蜓點水,一晃而過。
  • 《隱秘的角落》帶火廣西一座山,避暑景點曝光了,不收門票在欽州
    《隱秘的角落》這部電視劇,最近大火,但是開頭有一劇情,就是張東升和嶽父嶽母去爬山,現在大家一說到爬山,可能覺得瞬間眼前就出現了張東升的那張臉。這部國產劇不得不說在,算得上是良心之作,把人性的複雜描繪的很到位。那麼大家知道電視劇中的六峰山嗎,那座山的風景還是不錯的。
  • 藏族的自然崇拜
    牧牛號稱「高原之舟」,漢文典籍記載,藏族人種是犛牛羌系的一個部落,既然以犛牛冠之,則以犛牛為圖騰,但我們確實還找不出犛牛是藏族圖騰的證據。山神化身的白犛牛,重點並不在牛身上,而在那個「白」字上。有關白犛牛的傳說,除藏族的白色崇拜外,還受印度佛教文化的影響。印度、波斯等崇尚白色的國度,傳說佛祖投胎時,就有一隻白象進入母親夢中,後生佛祖。隨著佛教的廣為傳播,白色就更加神聖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