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揚州網友盤點24種老玩具,引發「70、80後」熱議 鐵環、橡皮筋、、翻手繩、泡泡膠、陀螺……這些老玩具,有沒有喚醒你的童年記憶?
導讀:懷舊老玩具都怎麼玩呢?以鐵環為例,這名網友寫道,「滾鐵環,好幾代人童年時的遊戲,流行於全國各地,孩子們手捏頂頭是V字形的鐵把或鐵絲,推著黑鐵環向前跑。」對於這名網友盤點的24種懷舊老玩具,勾起了諸多揚州「70後、80後」市民的回憶,紛紛轉載和留言,很多網友都說,「很懷舊,很回憶」。
打彈珠,男生大多熱衷這種遊戲,在玩時彼此之間還常互相攀比誰的彈珠較多……昨日,一則名為《這些玩具,你還記得嗎?》的帖子躥紅網絡,其中揚州網友盤點的24種懷舊老玩具,勾起了「70後、80後」市民對童年美好時的光滿滿回憶。記者調查發現,如今的孩子被各種電子產品鑄造成了「觸屏一代」,有些孩子就連吃飯都要抱著iPad,讓不少家長頭疼不已。專家表示,傳統遊戲能啟發智力、提升體能,家長及老師應積極引導。
現象
揚州網友盤點懷舊老玩具
勾起「70後、80後」的回憶
昨日,記者在《這些玩具,你還記得嗎?》中看到,這名網友先後盤點了24種懷舊老玩具,分別有鐵環、橡皮筋、悠悠球、東南西北、翻手繩、泡泡膠、陀螺、水槍、鐵皮青蛙、毽子、彈弓和紙飛機等,並且註明了這些玩具流行的年代和基本玩法。
記者作為「80後」,看到這些老玩具時,一下子仿佛回到了童年。記者注意到,24種懷舊老玩具,揚州每個「70後、80後」的市民基本都有接觸過,那段美好時光一下子浮現在眼前。
懷舊老玩具都怎麼玩呢?以鐵環為例,這名網友寫道,「滾鐵環,好幾代人童年時的遊戲,流行於全國各地,孩子們手捏頂頭是V字形的鐵把或鐵絲,推著黑鐵環向前跑。」對於這名網友盤點的24種懷舊老玩具,勾起了諸多揚州「70後、80後」市民的回憶,紛紛轉載和留言,很多網友都說,「很懷舊,很回憶」。
調查
多數孩子不知道
「鬥玻璃球」是什麼
如今的孩子是否還知道父輩童年的老玩具呢?昨天下午,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個小區,進行了實地調查。記者在竹西北苑小區看到,三名小男孩正在小區內互相追著奔跑,手中拿著各種「武器」,有刀、有劍,口中還不斷喊著某個動畫片中的「追殺」臺詞,而像玻璃球、跳房子等遊戲已難覓蹤影。
在另一個小區,記者看見有幾名小學生正在玩「抽陀螺」的遊戲,有些孩子則坐在一邊,專注地玩手機遊戲。當記者詢問他們有沒有玩過滾鐵環、玻璃球時,孩子們顯得很茫然,都搖了搖頭。隨後,記者向他們描述了滾鐵環遊戲的玩法,幾個孩子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應該挺好玩的,可就是沒見過是什麼樣子,要不然我也想玩玩。」
現狀
寒假「宅」在家, 「觸屏一代」吃飯都要抱著iPad
每個年代的孩子都有著自己童年的玩具,既然當代孩子不知道這些懷舊老玩具,那他們自己的玩具有哪些?
記者走訪了解到,現在的孩子平時除了學習之外,大多時間都在看電視、玩手機、玩電腦和玩iPad。家住月明苑的陳先生說,他家兒子今年11歲,現在上小學四年級,每天一回家就嚷著要玩電腦遊戲,就連吃飯時,一隻手都要抱著iPad,不斷玩著「水果忍者」。「我家小孩從5歲開始就會玩手機了,我們不會玩的遊戲,他玩的都很厲害。」陳先生說,現在他家兒子已經戴上了近視眼鏡,估計與經常玩電子遊戲有關。
銀河電子城宿揚電子負責人劉剛告訴記者:「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三四歲就開始接觸電子產品,玩得都很厲害。而且孩子的攀比心理都很強,看到別的孩子玩,便回家向爸媽要,家長也寵著孩子,孩子要啥就給買啥。」
態度
「憤怒的小鳥」讓不少家長很憤怒
「我們小時候條件不好,但是過的比現在的孩子快樂多了。」對於當前孩子被鑄造成了「觸屏一代」這一現象,很多家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市民胡先生從事文字行業,家中的4歲女兒目前也迷戀上了手機遊戲,只要一閒下來,就會從他口袋中掏出手機玩遊戲。「我現在簡直沒辦法管了,手機一會兒就沒電了。」胡先生說,當他強行從女兒手中搶過手機,讓女兒趕緊吃飯時,女兒往往扒了兩口飯,就又悄悄地拿起手機,手指一點,開始玩起了《憤怒的小鳥》。
專家
傳統遊戲能啟發智力
家長應積極引導
懷舊的老玩具雖然玩法簡單、成本便宜,但是讓那時的孩子充滿了童年的樂趣。而如今的電子產品,價格高昂,還給孩子們帶來了負面影響。對於這一現象,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吳林斌有話要說。
「老玩具基本是在我國困難時期誕生,雖然簡易,但是樂趣無窮。老玩具可以啟發孩子智力,使其適應環境,由於老玩具需要幾個小夥伴一起玩,也就訓練了彼此之間的配合能力,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現在是電子時代,孩子提前接觸電子產品也是一種趨勢。」吳林斌說,玩電子產品,孩子們缺少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親近大自然的機會也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