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有沒有郭沫若文學獎?

2020-12-08 勇哥讀史

1981年3月14日,85歲的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步入了人生的最後時光。茅盾先生在病重之際,留下遺囑,捐出25萬元稿費,設立茅盾文學獎,獎勵作家創作優秀的長篇小說。

茅盾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歷程裡,創作了大量的長中短篇小說,和散文、戲劇作品。其中《子夜》《虹》《霜葉紅似二月花》等長篇小說,在茅盾的創作生涯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影響。以茅盾的名字命名一個文學獎,來鼓勵長篇小說創作,是再合適不過了。

於是,中國有了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茅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每4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為字數在13萬以上的長篇小說,是當前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從1982年評選出第一屆茅盾文學獎至今,總共已經評選出十屆茅盾文學獎,計有45人46部作品獲獎(張潔以《沉重的翅膀》《無字》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另有2人2部作品獲得榮譽獎。

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最活躍、最著名的作家,如路遙、陳忠實、王安憶、莫言、劉心武、遲子建、賈平凹都曾經獲得過茅盾文學獎。更多的作家則將獲得茅盾文學獎作為畢生奮鬥的目標。

著名作家王蒙以長篇小說《青春萬歲》參加了第一屆茅盾文學獎評選,不幸落選。此後,王蒙憑藉作品《活動變人形》《失態的季節》《青狐》先後入圍第三、四、七屆茅盾文學獎,但均名落孫山。直到2015年,才以一部《這邊風景》成功斬獲這一獎項。這一年,王蒙都已81歲高齡了。

那麼,茅盾文學獎的獎金有多少呢?

由於茅盾文學獎是以茅盾先生捐出的25萬元稿費作為基金,利息作為獎金,最初獎金額度並不高。31年前,路遙先生以《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時,獎金為5000元。這筆獎金扣除路遙往返於西安和北京的路費、買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後,就所剩無幾了。

進入90年代,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增加到5萬元。2011年,由於香港首富李嘉誠的捐助,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得以增加到50萬元,成為中國獎金額度最高的文學獎項。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掀起了一股文學創作的熱潮,湧現了一批年富力強的作家,創作了大量順應時代需求的文學作品。從1977年起,中國作家協會開始頒發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和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從1996年起,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和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轉為魯迅文學獎,目前魯迅文學獎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之一。

魯迅文學獎每3年評選一次,分設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全國優秀詩歌獎;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全國優秀文學理論、文學評論獎;全國優秀文學翻譯獎,共8個類別,截至目前,魯迅文學獎已經頒發了七屆。

魯迅文學獎最初設立時,獎金也非常低,第一屆只有3000元,第二屆只有8000元,第三屆以後漲到了1萬元。

後來,李嘉誠基金會給予了500萬元捐助,因此獎金額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的獎金升至了5萬元,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則再次升至10萬元。

中國有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有沒有郭沫若文學獎呢?

有的,只不過名字叫「郭沫若文藝獎」。

1987年,經過中國文聯批准,設立了郭沫若文藝獎。郭沫若文藝獎設立於郭沫若先生的家鄉——四川省樂山市,由中國文聯指導、審批和監督,由樂山市人民政府和樂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作為永久性承辦單位,下設文學獎、書法獎、美術獎、攝影獎、舞蹈獎、音樂獎、民間文藝和戲劇8個類別,每5年評選一次。

雖然郭沫若文藝獎的評選範圍為全國及海外華人藝術界,以中青年藝術家為主要對象,且與山花獎、駿馬獎並稱中國三大專業領域藝術大獎,但從評選、頒獎的實際情況來看,它的評選範圍重在「運用多種文藝形式講述樂山故事、展示樂山形象、傳播樂山聲音」,獲獎者也多是樂山市本地文藝創作者,與一個地方性文學獎無異,所以影響力無法與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相提並論。

相關焦點

  • 茅盾文學獎VS魯迅文學獎,哪一個更能代表中國文學的最高獎項?
    相信大家對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都有所耳聞,但他們二者的區別在哪裡呢?哪一個更具權威性和代表性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由上述兩個對比可以看出,茅盾文學獎的文體只是針對長篇小說,而魯迅文學獎則可以概括為除長篇小說以外的所有文體。
  • 中國文學獎——茅盾文學獎
    中國文學獎——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是根據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而於1981年設立的,是中國文學界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茅盾文學獎每四年評選一次,至今已頒發到第五屆。
  • 茅盾文學獎有遺珠之憾
    餘華的這部小長篇非常精緻,也沒有什麼硬傷,有行雲流水的飄逸,也有急管繁弦的奔放,可惜這部作品卻沒能「笑」到最後;閻連科的《日光流年》文筆細膩,結構奇詭,故事驚心動魄,盪氣迴腸,極富衝擊力,許多人原來預測它會和餘華的作品在這屆茅盾文學獎的評選中有激烈的競爭,其中總會有一部作為這一代富有藝術探索精神的年輕作家的代表在茅盾文學獎中佔一席之地,而最後他們同時落選則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 醜聞當道的中國文學獎,如何培養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往大了說是瑞典文學院和諾貝文文學獎的醜聞,往小了說是一件平常的桃色醜聞。而中國的文學獎這幾年來隨著網絡信息的便利,不斷有爭議傳出,這些爭議雖然沒有桃色事件,但是件件都足夠惹人生厭。爭議從獎金到評委到獲獎人再到獲獎作品,仿佛是一出出狗血劇。
  • 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的普立茲獎?
    而如果把眼界再放大一些,那更是中國奮發圖強、從一窮二白到漸漸向發達國家靠攏的三十年,小橋流水不在,坐而論道之聲遠矣,國民們熱烘烘地賺錢、炒股、出國……書架往往還是新房不可或缺的裝飾物,可是許多人卻抽不出時間與心思讀完一本書——這種前提下的茅盾文學獎,到底意味著什麼?
  • 事業單位:茅盾文學獎簡介
    2019年10月14日晚,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在國家博物館隆重舉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茅盾文學獎的相關知識點。一、茅盾簡介茅盾本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縣烏鎮人。茅盾同時也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
  • 茅盾是誰?茅盾文學獎跟他有什麼關係?
    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將不起,將稿費25萬元人民幣捐出設立茅盾文學獎,以鼓勵當代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
  • 茅盾、茅盾文學獎 傳承與建構中華新文化新經典
    原標題:傳承與建構中華新文化新經典——茅盾、茅盾文學獎與新中國文學70年【文藝觀潮】在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即將頒發之際,回顧和總結茅盾及以其遺願設立的「茅盾文學獎」,我們發現,如同魯迅對百年中國新文學有著從未中斷的文學影響一樣,茅盾不僅以其多種文學實踐、獨特審美理念、豐富的創作成果成為中國新文學的大師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在京揭曉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名單完整版最新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在京揭曉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名單完整版 時間:2019-08-17 12: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在京揭曉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名單完整版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於16日發布公告,揭曉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
  •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時光網訊 8月16日(周日),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公布了最終獲獎名單: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這邊風景》、李佩甫的《生命冊》、金宇澄的《繁花》、蘇童的《黃雀記》,這五部長篇小說成功勝出。格非、王蒙等五位作家分別獲得50萬元的現金獎勵。
  • 未來五年,哪些中國作家最有希望衝擊諾貝爾文學獎?
    隨著中國作家影響力的日益提升,競猜諾貝爾文學獎的下一位中國得主成為文化圈的一大熱點現象。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國內拿過頂尖文學獎項,且入圍過國際知名文學獎項的作家,最有希望在未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王安憶王安憶:代表作有《長恨歌》《小鮑莊》《流逝》等。曾獲魯迅文學獎、獲茅盾文學獎、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等。
  • 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哪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看莫言就明白了
    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哪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看莫言就明白了長期以來,我國本土作家都是有諾貝爾文學獎情節的。據說,原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躍然曾表示有中國籍作家「賄賂」他,目的只有一個就要諾貝爾文學獎,獎金都可以不要。
  • 茅盾文學獎公布參評作品
    賈平凹5月15日,中國作家網公布了「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共有252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所規定的參評條件入圍本屆茅盾文學獎。本屆茅盾文學獎入圍作品均為2011年至2014年期間出版和發表的文學作品,評獎委員會的構成仍由作家、評論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組成。在252部入圍作品中,出現了多位知名作家的名字。上海作協主席王安憶憑藉《天香》再次入圍,王安憶能否第二次獲得茅盾文學獎,這將是本屆茅獎的懸念之一。之前,王安憶憑藉《長恨歌》獲得茅盾文學獎。
  • 茅盾文學獎:體現長篇小說創作邁向「高峰」的努力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副主任李敬澤接受《光明日報》《文藝報》記者採訪,就評獎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記者:作為我國具有最高榮譽、備受關注的全國性文學獎項之一,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具有什麼特殊意義?
  • 張軍瑜:十個茅盾文學獎也抵不上一個諾貝爾
    10月27日晚上11點,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揭曉。賈平凹的《秦腔》、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周大新的《湖光山色》、麥家的《暗算》最終是笑傲中國文學"漿糊",摘得了本屆茅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也是前些日子剛洗漱完畢,留給中國一個外甥,還有一個燈籠,合起來一起「照舊」。然後各路人馬再聚在一起,大發一通感慨,大意就是「中國的作家們怎麼就獲不了諾貝爾文學獎啊」。
  • 唯一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家,竟是位「巾幗」女作家
    茅盾文學獎,作為中國獎金最高的獎項,同時也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茅盾文學獎有著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同一作者不宜連屆獲獎,這也造成了一個作家在自己的創作高峰期內一般只能獲獎一次。但是有一個作家卻能在第二屆和第六屆獲獎兩次,能在跨度近二十年的時間裡保持著較高的創作水平,她就是當代中國女作家張潔。一,風格多變張潔,是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也是唯一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人。她的風格比起其他作家算不上特殊,但是足以算得上是樣式多變。
  •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回顧,您還記得哪一部?
    文:枯木提起中國的文學獎,影響力比較大的主要有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老舍文學獎,並稱「當代中國四大文學獎」。這四個文學獎側重點各不相同,在不同領域都是頂級的、影響力最大的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成立於1982年,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
  • 茅盾文學獎必屬精品,每本都要看
    世界上不少,但是我們只需關注最著名的10個,有這些:Top10:中國,茅盾文學獎(1982,長篇)、魯迅文學獎(1986,中短篇)Top9:德國,書業和平獎(1950)、畢希納文學獎(1923)Top8:法國,法蘭西學院文學大獎(1912
  • 茅盾文學獎揭秘:獎金可在三線城市付首付,一部450萬字難看完
    當代中國文學獎中地位最高提到茅盾文學獎,人們首先能想到的就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和陳忠實的《白鹿原》,實際上,這說明大家對茅盾文學獎的取向是有直覺上感知的:大致就是現實主義的、史詩的、民族性的等等。當然,他也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說《子夜》。1981年4月,人們根據茅盾先生的遺願,用他捐獻出來的25萬元稿費,設立了茅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旨在推出和褒獎長篇小說作家和作品,當時規定每三年評選一次,後發展為每四年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茅盾文學獎」是中國第 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文學獎項,更是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之一。
  • ...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女作家
    【學習】新中國史上之遼寧巾幗:中國第一位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女作家 2020-08-20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