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刷刷]中國漢城:唱響棗陽帝鄉品牌,覺醒城市底蘊

2020-11-19 荊楚網

中國漢城屹立棗陽之東

H5:帝鄉棗陽 中國漢城 記者劉陽製作

在漢城參加亞洲青少年電影節的電影工作者及明星嘉賓

  荊楚網訊 (記者劉陽)2016年10月31日,湖北省棗陽市中國漢城內明星雲集,第十一屆亞洲青少年電影節在此閉幕。在為期4天的電影節期間,棗陽受到了中日韓三國電影工作者的一致讚嘆!那麼到底是什麼吸引了他們的目光,且讓我們通過一座「城」來了解這座城市的底蘊。

  巍巍大漢,熠熠輝煌。光武故裡,帝鄉棗陽。

  據《後漢書·光武皇帝本紀》記載:「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歷史學家考證,蔡陽即湖北棗陽。

  漢光武帝劉秀作為從棗陽走出來的東漢開國皇帝,在故鄉棗陽度過了青少年時期,經歷了從皇族宗親、官家子弟淪落為布衣貧民的轉變過程,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成為克勤克儉、雄才大略的青年,最後成長為一個叱吒風雲的歷史偉人,他在這片熱土上留下了許多故事以及對故鄉的殷殷眷念之情,千百年來被人們傳為佳話。

  鬥轉星移,滄海桑田。朝代更迭,世事變遷。

  漢朝雖已成為歷史長河裡一朵浪花,但在帝鄉棗陽卻崛起了一座古樸凝重、氣勢恢弘的漢城,讓我們可以穿梭千年,尋覓大漢跫音。

景區遊客絡繹不絕

  2016年9月26日,由清華大學規劃設計,湖北大漢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大型復古建築群在棗陽開園,從此棗陽有了一張新名片--中國漢城。

  臨水顧盼,秀逸挺拔,「中國漢城」橫亙於棗陽城東,與近在咫尺的濜水沙河共同構成棗陽「名水、名景、名城」的精緻格局。佔地1800畝,建築面積80萬平方米,這是一座根據考古發現復原的完整漢代都城,包括城牆、城門、護城河、外城、內城、宮殿區、後宮區、太子東宮、御花園、天街御道、祭祀靈臺和明堂闢雍、官寺(衙署)、太學、漆裡舍、街市、市樓、鼓樓、寺廟等。從建築的整體布局到單體形制,都充分利用了對漢代的考古成果,建築與景點的名字,均採用東漢都城洛陽相同的名稱,使「中國漢城」的建築文化具有豐富的學術價值。

  宏偉的建築是漢城的筋骨,厚重的文化是漢城的內核。

  穿越歷史蒼穹,營造千年夢境。十一期間,漢城景區每天有御林軍開城迎賓、皇家比武招親、光武帝校場點將、光武登基大典、皇帝巡遊等節目,再現了2000年前東漢王朝皇家文化的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漢代亙古鴻美的歷史畫卷中人文氣息濃厚的皇家和民俗文化,融入了現代創意,全新演繹了東漢時期的宮廷、市井生活,讓遊客能夠在遊玩中切身感受這段夢回大漢的美好時光。
    

皇帝巡遊漢城 李曉軍/攝

  賞傳承漢藝,感漢風民俗。漢城對流傳至今的傳統手工藝和民俗文化進行廣泛徵集,並在考究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了二十八項民俗互動體驗。你可親身體驗靈臺裡極具權威的地震測試,一蹦一跳之間,測出你的震級;還可參與古代運動會,木射、投壺、捶丸、諸葛連弩等意想不到的腦洞大開;書畫、根雕、手工陶藝、漢服、漢代禮儀體驗等古代娛樂活動,閒情逸緻間感受古人的智慧與文化的精髓;手工紡線、織布、刺繡、手工豆腐坊、古法釀酒、皮影戲、評書大碗茶、剪紙,無不透露著古代的民俗民風……

非物質文化遺產漢代糖人 李曉軍/攝

  聲光影畫,回眸歷史長河。據悉,「中國漢城」將以影視為媒介,打造華中地區最大的影視產業城。目前,正在籌備兩部大片:一部是由湖北省文聯主席熊召政編劇,著名導演高希希拍攝的30集電視連續劇《光武大帝》,將全景再現漢光武帝劉秀跌宕一生和那個風雲變幻、英雄輩出的時代;另一部結合漢代歷史人物,打造一部電影《伏波大將軍馬援》。馬援是臺灣馬英九先生的先祖,通過這部影片,為兩岸文化交流做出貢獻。

  璀璨歌舞,再現大漢風雲。為挖掘和弘揚民族文化精粹,改變單一旅遊觀光運營格局,中國漢城建設了一個建築古典、設施現代的光武大劇院,攜手陽光媒體集團打造一臺漢文化大型4D多媒體劇目《漢頌》。劇目時長60分鐘,由田園戰火、龍飛白水、樂舞相和、維天有漢、漢和天下、宗脈家國等6部分組成,以一個「漢「字觸動一個民族的情感,再現一段風雲跌宕的漢朝歷史。

湖北大漢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世國

    文化情懷,故鄉情結,編織「中國漢城」夢

  「選擇在棗陽投資建設『中國漢城』,無外乎兩個原因,文化情懷和故鄉情節」,湖北大漢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世國說,「從文化情懷來講,中華民族是一個以漢民族為主體,多民族相融合的大家庭,漢民族文化發展源遠流長。除了中國,東南亞一些國家也有不少漢族人,我遊歷了許多民族文化展示園,於是便產生了這樣一個想法,找一個地方建一個漢民族文化家園,讓人們在這裡找到自己的根祖文化。從故鄉情結來講,我身為棗陽人,因兩千年前這裡誕生了一位歷史名君----漢光武帝劉秀而感到特別驕傲。漢民族文化從漢代開始形成,最終我們找到了一個著眼點,在棗陽這樣一個漢代的帝王之鄉,建設一個不僅展示漢代帝鄉文化,又能展示漢民族文化的園區。」


    強化帝鄉符號,覺醒城市底蘊

  早在2012年,棗陽市委七屆五次全會就提出,要突破性發展棗陽文化,爭當「文化立市」戰略先行軍。此次,中國漢城開園無疑為文化立市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兩千餘年來,棗陽作為古帝鄉,無數文人墨客留下詩詞歌賦。東漢天文學家、文學家張衡在歌賦裡寫下「龍飛白水,松子神陂」八個字,唐人李白留下「朝涉白水源,暫與俗人疏」;韓愈留下「白水龍飛已幾春,偶逢遺蹟向耕人」;宋人宋庠留下「鬱郁舂陵舊旁家,黍離千古此光嗟」;金人元好向留下「白水日夜車,石麟幾秋風」;明人文樸生留下「白水龍飛遺勝跡,紫薇山拱護真垣」;清人張問陶留下「白水遺龍種,墓陵鬱帝基」……

  然而,儘管腹有詩書做底蘊,棗陽的帝鄉之名卻一直聲名不顯,如大家閨秀「鎖在深閨未人識」。中國漢城的橫空出世,把歷史上的古城,把歷史長河裡的片段,從書本上,從地下請到了現實生活中來,用耀眼奪目的方式宣告了棗陽的帝鄉之名。

  漢語、漢字、漢族,漢文化的影響一直持續千年的紮根在炎黃子孫的血脈與基因裡,雖然由於歷史的波折與動蕩,造成了許多流失和缺憾,但隨著中國文化經濟的復甦和覺醒,人們正通過漢服、漢代禮儀、漢代影視作品等多種方式追溯強漢的氣息,重塑民族精氣神。而在這當中,中國漢城以及帝鄉棗陽必將扮演重要角色,肩負起弘揚漢代文化,構築民族精神內核的重任。棗陽、漢城不再是簡單的地名和建築,而將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一種精神象徵。

    中國漢城市民文化廣場不定期舉行演出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奏響豐收凱歌

  今年「十一」黃金周,借著中國漢城開園帶動人氣,棗陽各旅遊景區、星級酒店、旅行社在長假期間共接待遊客16.8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達540萬元,旅遊綜合收入達1800萬,同比分別增長20.3%、19.7%、18.5%,漢城已成為遊客到棗陽首先之地。另外,以景區為依託,漢城還將建設一個航母級城市商業公園,融合商業零售、商務辦公、酒店餐飲、公寓住宅、綜合娛樂五大核心功能於一體的「城中之城」,既豐富和完善城市休閒、商貿流通功能,又大幅提升棗陽商業經濟發展水平。

  「中國漢城」的建設,一方面讓棗陽市民能夠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四大文化場館--博物館、城市影像館、光武劇院和影視中心,以及休閒廣場,為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提供了硬體設施。同時吸引遊客消費,拉動當地GDP,為市民增收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借著帝鄉文化牌和「中國漢城」這一標誌性建築的吸引力,投資文化旅遊的民營資本和全國各地的企業雲集棗陽,深化打造漢文化核心版塊內容,帶動城市旅遊發展,為老百姓和經商者帶來機遇。

  「中國漢城」是棗陽的一張名片,也是棗陽在發展文化旅遊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標誌著棗陽由以門票為主的景點式旅遊,在向全域旅遊,生態休閒體驗式旅遊發展。這種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促進相關產業協調發展的模式,必將從內到外,從軟體到硬體,從文化到經濟,為棗陽帶來完美蛻變。

相關焦點

  • 集漢代建築之精華 中國漢城漢宮 巍峨大氣 彰顯「帝鄉」風範
    漢宮,是湖北棗陽「中國漢城」的主體建築群落,總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是依照考古發現、參考歷史文獻復原的一座完整的漢代都城,包括朝殿區、內宮、御花園和外城。史料記載,棗陽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故鄉,從這裡走出去的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造就了「光武中興」。近年來,棗陽旅遊緊緊圍繞「千古帝鄉」的主題不斷延伸和創新,力爭打造全國之最的漢文化體驗之地。
  • 2017「帝鄉棗陽行」春季旅遊系列活動在棗陽漢城啟幕
    見習記者 劉濤 攝 大型歌舞表演《中國漢城》。見習記者 劉濤 攝  湖北日報(荊楚網)消息(記者張世鑫 通訊員林萬平、李曉軍)3月4日,2017年大型春季旅遊活動「帝鄉棗陽行」在氣勢恢宏的棗陽漢城精彩啟幕。來自武漢、孝感、黃石等地的3000多名遊客以及萬達、康輝等國內外230多家知名旅行社老總齊聚一堂,見證了這一盛事。
  • 棗陽以漢城為引擎 拉動全域旅遊發展
    3月24日,在「千古帝鄉 花海棗陽」第二屆春季旅遊活動現場,棗陽市文體旅新局局長盧世成表示:「棗陽將以漢城為核心,打造多條旅遊線路,推動棗陽全域旅遊的發展。」  漢城景色。記者 白菲斐 攝  漢城工作人員向網友介紹漢文化。
  • 試乘漢十高鐵走進棗陽襄陽兩地,漢城唐城裡體驗穿越妙趣
    楚天都市報11月20日訊(記者潘錫珩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 通訊員宋英輝 孟立)20日清晨,楚天都市報記者跟隨漢十高鐵一線行採訪團,從隨州南站乘坐G6883次復興號列車,先後來到棗陽和襄陽兩地。
  • 夢回大漢 帝鄉棗陽中國漢城·漢宮十一前夕開園迎賓
    中國漢城·漢宮景區將於9月26日正式開園迎賓。中國漢城坐落於千古帝鄉湖北棗陽,是一個集漢代建築精華與古典園林景觀為一體的大型復古建築群,由清華大學規劃設計,定位於打造中國漢文化核心地標、華夏漢文化展示中心和世界漢文化旅遊目的地。
  • 棗陽春季旅遊活動啟幕 品漢城漢宮漢韻
    3月4日,氣勢恢宏、備受關注的棗陽漢城格外熱鬧喜慶,來自武漢、孝感、黃石等地的3000多名遊客,萬達、康輝等230多家國內外知名旅行社老總齊聚一堂,參加「帝鄉棗陽行」2017年春季旅遊活動暨中國漢城自駕遊啟動儀式,拉開了棗陽春季系列精彩旅遊活動大幕。
  • 棗陽楚漢仿古建築群中國漢城開城迎客(圖)
    湖北日報訊 昨日,規模宏大的楚漢仿古建築群——中國漢城開城迎客。漢城位於棗陽市,此次推出的是其核心景區「漢宮」外城觀光遊覽區。「漢宮」是一座依據考古和歷史文獻復原的漢代都城,其內城、後宮、御花園等其他部分將在明年「十一」前分階段開放。
  • 湖北棗陽擬建玫瑰文化園和中國漢城兩大城市「名片」
    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近3年來,全市投資20多億元全力加強城市環境建設,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大大提升了招商引資的吸引力。今年以來,先後有福建傲農生物科技集團等一批重點項目落戶棗陽。  棗陽市按照「基礎先行、配套同步、項目支撐、產城融合」的思路,將新園區打造為新城區,重點抓好新城「兩大片區、四大板塊」25平方公裡起步區建設。
  • 龍飛白水古帝鄉,桃紅玫豔新棗陽
    在漢十高速的棗陽入口處,位於複線連接處的中心。有一座雕塑名叫「跨牛舉世」。講的是棗陽人劉秀騎著牛當上了皇帝的故事。今天我就帶著大家,走進一個叫「帝鄉」的城市--棗陽。「龍飛白水古帝鄉,桃紅玫豔新棗陽」這是湖北省棗陽市新推出的一句旅遊宣傳口號。
  • 來帝鄉尋文化,棗陽啟動春季旅遊暨漢文化研學遊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關前裕通訊員林萬平 李曉軍)3月24日,「千古帝鄉花海棗陽」第二屆春季旅遊暨漢文化研學遊啟動儀式在中國漢城(棗陽)漢文化廣場舉行。本屆春季旅遊活動以「來帝鄉尋文化、到棗陽看美景」為主題。
  • 中國漢城榮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2日電 (楊子雯 張靜)2019年12月31日,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確定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公告,湖北棗陽中國漢城景區名列其中。中國漢城景區漢宮 李曉軍 攝  棗陽是漢光武帝劉秀故裡,漢城是「千古帝鄉 智慧襄陽」城市品牌的核心景區。近年來,湖北棗陽中國漢城景區始終堅持以建築為外形,以文化為內核,以影視為媒介,以旅遊為載體,以研學為抓手,以產業為依託,著力把漢城建設成為文旅融合的新高地。近三年來,接待國內外遊客240多萬人次,直接提供就業崗位近1000個,促進就業8000餘人。
  • 到中國漢城體味穿越千年,給心靈放個假吧
    中國在家憋了幾十天,憋出內傷了吧,想出來走走嗎?值此春光明媚之際,到中國漢城來玩玩吧。中國漢城位於湖北省棗陽市。說到漢城,就要說到漢光武帝劉秀;說到劉秀,就要說到毛澤東,毛主席評價劉秀「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一代明君。」西漢末期,王莽篡政,倒行逆施,天下大亂。棗陽人劉秀起兵反莽,光復漢室,定都於洛陽,史稱後漢或東漢。
  • 綠色發展,棗陽美麗蝶變
    【襄陽政府網消息】眼下,「中國桃之鄉」棗陽桃花剛剛謝幕,漫天桃花美景讓20多萬遊客回味無窮。接著,大面積玫瑰又將在夏日的清風裡豔麗綻放。  新能源產業崛起,迅速成長為百億大產業。探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生態立市、綠色轉型使棗陽的發展動力越來越強勁。
  • 9月26日棗陽「中國漢城」舉辦開園儀式
    來源: 漢江網-襄陽晚報     摘要:近日,筆者採訪棗陽中國漢城負責人了解到,景區將於9月26日舉行盛大的開園儀式。漢城 仝長雨攝    襄陽晚報訊【通訊員黃瑜】近日,筆者採訪棗陽中國漢城負責人了解到,景區將於9月26日舉行盛大的開園儀式。屆時將為遊客奉獻以「跨越千年夢,再現萬朝城」為主題豐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動,重點再現大漢王朝的輝煌傳奇。
  • 今後武漢市民到襄陽只用1小時,唐城漢城等景區等你來玩
    電影《影》在襄陽漢城的取景地 記者王謙 攝11月20日和21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提前進行了體驗,乘坐高鐵分別抵達襄陽市的棗陽、襄城和東津,唐城漢城等景區都在進行軟硬體的提升,做好了迎接「高鐵時代」的到來,靜待八方遊客。
  • 湖北襄陽不僅僅有漢江,還有棗陽漢城影視基地,旅遊好去處!
    棗陽漢城影視基地,又名中國漢城,位於湖北省襄陽市棗陽市,是以影視拍攝服務為主,兼具娛樂休閒、旅遊觀光等功能的綜合性旅遊區,於2012年投資22億元興建而成 。漢城影視基地是以漢代文化為背景的仿古建築群。
  • 知名導演高希希考察棗陽漢文化產業 30集電視劇《光武中興》有望...
    【襄陽政府網消息】3月17日至18日,知名導演高希希攜旗下公司主創團隊考察中國漢城和棗陽漢文化產業發展,並就30集電視劇《光武中興》拍攝等有關事項與湖北大漢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高希希表示,他很熱愛襄陽這個美麗的地方,初次來到棗陽,感覺棗陽文化底蘊深厚,城市很具活力,特別是看到建設中氣勢恢弘的中國漢城,感覺「挺震驚的」。在提及《光武中興》等有關影視劇的拍攝時,高希希說,希望能將《漢光武帝劉秀》這部小說改編成影視劇,期望2016年之前這部大戲在棗陽中國漢城影視基地開拍。對三國文化有濃厚興趣的高希希說,目前籌拍的《三國》系列電影,今後可能會在棗陽拍攝。
  • 院線電影《彌天傳》啟動儀式在湖北省棗陽漢城影視基地舉行
    院線電影《彌天傳》啟動儀式暨漢城國際攝影棚籤約儀式在湖北省棗陽漢城影視基地隆重舉行。院線電影彌天傳在湖北省棗陽漢城影視基地舉行了啟動發布儀式,棗陽市副市長劉國清;文旅局局長盧世成; 中國電影家協會原黨組書記、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會長許柏林;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王鳳麟,中國電影報社副社長唐榕,中國電影家協會高校電影聯盟副秘書長、國家開放大學培訓學院電影藝術與科學研究院執行院長,齊迎等出席了活動。
  • 張藝謀新片《影》重頭戲在湖北 棗陽漢城拍大場面
    原標題:張藝謀新片 重頭戲在湖北 經過了兩個月的拍攝,張藝謀新作《影》已經結束了在北京的工作,轉場到我省鹹寧拍攝外景,本月底還將在棗陽市中國漢城·漢宮景區開始為期一個半月的拍攝。張藝謀延續了一貫的低調、保密作風,拍攝地已經對外封閉,各相關人士也封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