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元帥中有哪幾個是因為打仗比較厲害而位列其中?

2021-01-12 網易

  我們就單論一下十大元帥及十大將軍中哪幾位打仗比較厲害。

  先說一下十大元帥,然後再論十大將軍,畢竟元帥與大將相比,無論是建軍地位與革命貢獻,都是要大一些的。

  先看一下十大元帥的排名,這樣會幫助我們更好的釐清這個問題:

  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在十大元帥中,朱德能排在元帥之首,是因為在南昌起義後,朱德收攏了起義失敗的隊伍,為中國革命保留了革命的火種,其後又經過湘南暴動和井岡山會師,由此組成了朱毛紅軍。因而在紅軍隊伍中,特別是在中央紅軍中,朱德享有崇高的地位,因而名列十大元帥首位,也是眾望所歸的。

  那麼除了朱德元帥以外,剩下的9位元帥,特別是排名第2、3、4位的彭德懷、林彪、劉伯承三位元帥,他們的排名與貢獻,是完全符合他們的歷史功勳與軍中地位的。因為早在紅軍時期,他們就以自己的卓越功勳奠定了軍中的地位,而隨後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和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使他們的軍事指揮藝術更加成熟,由此成為了我軍名副其實的軍事家,就是在世界軍事史上也享有一定的地位。

  如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前蘇聯出版的中國名人百科全書軍事篇,點名指出彭德懷、林彪、劉伯承三位,為中國當代軍事家。特別是彭德懷元帥,更是被我們的對手,西方軍事界公推為軍事家,具有很高的聲望。

  因此彭德懷作為十大元帥中入黨最晚,參加革命最晚的元帥,能位列第二,充分說明彭德懷在中國革命戰爭的四大階段,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都是一等一的大將軍,就連一向有些小清高的林彪元帥,對於彭德懷元帥也是十分佩服。在遵義會議後,臨時中央已經確定毛主席軍事指揮權的情況下,年輕氣盛的林彪,居然不顧與毛主席的師生情誼,上書臨時中央,要求撤換「新軍事三人組」,由彭德懷來負責軍事,指揮中央紅軍的下一步行動,可見彭德懷「紅軍之獅」的威名。

  再來看排在第3位的林彪元帥。

  

  林彪作為南昌起義時的一位排長,能力壓南昌起義時的總指揮賀龍、參謀長劉伯承以及當時無論是黨齡和軍中地位都比他高出許多的聶榮臻、葉劍英、陳毅等5位元帥,憑的是什麼?

  林彪憑藉的就是最早領會和貫通毛主席軍事思想,並且在他一生的軍事生涯中,始終堅持學習毛主席和古今中外的先進軍事思想與理論,並且能將自己的學習心得,結合當時的戰場實際靈活運用而且能夠創新,因此林彪在紅一方面軍、一一五師以及後來的東北野戰軍中,享有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在東北,四野有一首軍歌就叫「林總指揮我們打勝仗」,所以林彪排在十大元帥第3位,可以說是上至領袖,下到官兵,都是十分認可的。即使在多年以後,林帥折戟沉沙,被批倒批臭,可單論軍事指揮,經歷過戰爭年代的那批解放軍將士,私底下仍然對林總高超的軍事指揮能力嘆服不已。

  下面再來說說被譽為「用兵新孫吳」的劉伯承元帥。

  劉帥成名很早,是川軍中少有的名將。南昌起義後,被黨中央作為軍事上重點培養的對象,送到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後,即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參謀長,是當時中央負責軍事工作的周恩來的主要助手。1932年進入中央蘇區以後,先負責軍事教育工作,隨後又被任命為中國工農紅軍總參謀長。

  在這一時期,由於臨時中央的權力皆被留蘇派所把持,一切皆以前蘇聯紅軍為楷模,特別是共產國際派洋顧問李德來了以後,軍事上皆有李德來指揮。這期間劉伯承受蘇聯軍事理論影響,協助李德指揮打了不少「死仗」「呆仗」,這也是歷史事實。第五次中央蘇區反圍剿失利後,劉伯承本身也遭到了紅軍將士的質疑,他同時也認識到了「左傾」路線給中國革命所造成的危害。遵義會議以後,劉伯承徹底領悟了毛主席的軍事思想,在隨後的長徵中,劉伯承成為了以毛主席為首的新三人小組的「救火隊長」,哪裡有危險他就到哪裡靠前指揮,由此贏得了廣大紅軍將士的充分信任。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與紅四方面軍無歷史淵源的劉伯承,被黨中央任命為一二九師師長,可見中央對劉伯承的信任。劉帥也不負重望,在八路軍八年抗戰中,一二九師是殲滅日軍最多的一支雄師,始終屹立在太行山脈,保證了各抗日根據地與延安方面的交通聯絡,劉帥居功至偉。

  解放戰爭中,劉鄧大軍臨危受命,搶渡黃河,挺進中原,當時中央是為了大局考慮,是將劉鄧作為一支戰略犧牲部隊來使用的。現在一些人說劉鄧大軍在解放戰爭中軍功不顯,比不上東野和華野,這純粹是不懂當時的我情敵情。劉鄧大軍是四大野戰軍以及華北野戰軍中,戰爭環境最為殘酷的。劉鄧大軍挺進中原,在敵人重兵包圍,沒有根據地的情況下,這仗打起來自然是困難重重。

  說完了以上3位最能打的元帥,方城再來說說令廣大軍迷扼腕嘆息的徐向前元帥。

  

  作為黃埔軍校的一期生,徐向前陰差陽錯沒能趕上南昌起義,卻趕上了同樣是三大起義之一的廣州起義。雖然不是起義的組織者與領導者,但徐向前起點很高,先後擔任廣州起義後成立的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師的團黨代表和師參謀長,師長。廣州起義失敗後,徐向前又被派到鄂東北,先後任副師長、紅一軍副軍長兼第一師師長,後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合併成立紅四軍後,徐向前任軍參謀長,協助軍長曠繼勳指揮鄂豫皖紅軍先後粉碎了敵人的二次圍剿。

  不得不說的是,徐向前在紅四方面軍的高光表現,與張國燾的到來緊密相關。在張國燾獨攬鄂豫皖蘇區軍政大權以後,曠繼勳與曾中生二位紅軍名將先後被貶,徐向前成為了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在此期間,徐向前的軍事才能大放異彩,尤其是在鄂豫皖紅軍轉移到川陝邊界之時,徐向前指揮紅四方面軍先後進行了反「六路圍攻「「川陝會剿」「嘉陵江戰役」等著名戰役,是紅軍三大主力中殲敵數量最多的一支勇猛之師。

  但我們也應該辯證地看到,雖然紅四方軍殲敵數量最多,但消滅的多是國民黨軍的地方雜牌部隊,鮮有和國民黨中央軍交手的記錄。在紅四與紅一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勝利會師後,由於張國燾野心勃勃,致使紅一與紅四方面軍在草地分兵北上,此時徐向前由於各種原因,並沒有旗幟鮮明地支持中央的正確路線。在以後的西路軍徵戰中,由陳昌浩、徐向前指揮的西路軍最終失敗,損失慘重,他和陳昌浩脫離部隊,化妝返回延安,因此在徐向前的軍事指揮生涯中,可以借用這麼一句話來形容:「成也張國燾,敗也張國燾」。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徐向前被任命為一二九師副師長,成為了師長劉伯承的助手。兩年後,徐向前原本有獨擋一個戰略區的機會,可是由於西路軍兵敗造成的影響以及身體的原因,徐向前僅出任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一年多點,就又因身體健康的原因被從山東調回延安養病,病癒後出任抗大代校長。

  解放戰爭時,徐向前先後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在華北野戰軍遲遲打不開局面的情況下,徐向前也沒能扶正主持華北軍事全局,只能帶著第一兵團及一些地方部隊,在山西與他的老鄉黨閻錫山大鬥法,結果是閻錫山完敗於徐向前。由於僅限於一省作戰,兵不過十萬,於彭、林、劉、粟相比,徐向前的功勳與戰績,在解放戰爭時期就顯得不那麼光輝彪柄。

  說完了十大元帥中最能打的彭、林、劉、徐四位元帥,我們再來看看十大將軍中哪幾位打仗比較厲害。

  

  其實十大將軍中,要說誰打仗厲害,無疑是排在大將第一位的粟裕和排在第四位的陳賡大將。

  先來說說近年來在軍迷口中口口相傳的粟裕大將,其戰神的威名被有些人奉為是繼偉大的戰略家毛主席之後,我軍最有戰略眼光的軍事家。

  粟裕能打不假,其在抗戰末期及解放戰爭中所立下的卓越功勳,如果拋開軍中資歷不談,是完全可以位列十大元帥之列的,這一點方城我也完全贊同。但中國武裝革命鬥爭史,是由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四個階段所組成的。

  粟裕在土地革命時期及抗戰早中期,其功績並不比紅軍長徵前的一些軍團、師級幹部顯著,如紅一方面軍的陳光、蕭克、張宗遜等人,以及紅四方面軍的許世友等人。粟裕在軍中的異軍突起,是在抗戰末期才逐漸顯露出來的,其標誌性事件是車橋戰鬥,一舉殲滅日軍四百多人。

  解放戰爭初期,粟裕指揮華中野戰軍接連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的奇蹟,由此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視。在隨後山東戰局不利的情況下,主席原本屬意徐向前去到山東主持大局,誰知徐帥的身體不爭氣,關鍵時刻總是掉鏈子。此時粟裕的優異表現,讓主席決心打破軍中資歷的束縛,任命粟裕負責華中和山東的戰局。粟裕也不負主席的重託,接連取得了宿北、萊蕪等戰役的勝利,雖然說在兩淮、漣水之戰中,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當時敵人畢竟在華東戰場是重點進攻區域,能打成這樣,對於不據一城一地得失的解放軍,在戰爭全局的把控上是遠高出敵人的。

  孟良崮戰役,可以說是粟裕火中取慄、虎口拔牙的典型戰例,此役讓蔣介石是捶胸頓足,懊悔不已。可隨之而來的三個月裡,華東野戰軍的戰績卻是乏善可陳,用陳老總的話說就是「七仗有五仗沒打好」,讓粟裕在解放戰爭中第一次遭受信任危機,其本人也向毛主席、中央軍委自請處分。

  所以說百戰百勝的將軍是沒有的。隨後粟裕在沙土集戰役中殲滅蔣軍一個師,一舉扭轉了山東戰場的被動局面,使華東戰場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其後華東野戰軍是越打越好,越打越大。令人更加佩服的是,粟裕在接到毛主席的命令,令他率領3個縱隊躍馬長江的指示後,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向中央軍委建議暫不過江,與敵人在淮海地域進行決戰的建議,這無疑是一項大膽而又具有戰略眼光的提議,後來淮海戰役的大戰略就是在粟裕的戰略構想的基礎上形成的,因而可以講粟裕是繼毛主席之後,我軍為數不多的幾位戰略家之一。

  

  因此在55年大授銜時,有人提議粟裕應擬元帥,但最終被授第一大將,雖然略低,但也是合適的。

  說完了粟裕,方城再來說一下陳賡大將。

  陳賡無疑是大將中最有人氣的一位,有關他的傳說和軼事,可以說是不勝枚舉。方城始終認為,陳賡是繼十大元帥之後,在抗戰中最能打的八路軍、新四軍戰將,沒有之一。

  其在解放戰爭中的功績,也是僅次於粟裕,排在十大將軍中的第二位。

  當然在大將中還有率領紅25軍長徵,人數不減反增,立下特殊功勳的徐海東大將,只可惜因受身體健康所累,徐大將在抗戰中期就早早的退出了戰場,解放戰爭時期更是長期在大連養病,沒能建立新的功勳。

  

  另外還有「眼瞎心明」的黃克誠大將,其戰略眼光也可以稱得上我軍為數不多的戰略家之一。

  綜上所述,方城認為在十大元帥中,尤以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四位最能打;而在十大將軍中,當數粟裕、陳賡、黃克誠、徐海東最能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十大元帥授銜時的年齡和身高排名:個子高的人打仗都很厲害
    開國十大元帥是指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十位軍事家。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授勳時為53歲。陳毅(1901-1972),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樂至縣人。
  • 林彪帶兵打仗有多厲害?
    林彪,湖北黃岡人,中國現代政治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代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中共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
  • 陳毅為啥能當上十大元帥?打仗他未必最厲害,他還有別的本事
    有人稱&34;的李廣,有&34;的霍去病,有&34;的嶽飛。這些古代將領各個流芳百世,名垂青史。然而&34;新中國成立也離不開開國元勳們的南徵北戰。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在大多數人們的概念中,被稱為將軍的人,帶兵打仗肯定是一把好手。這是自然能做到元帥的人軍事能力一定不會差。
  • 十大元帥裡誰是打仗最厲害的?不是戰神,而是沒有參加長徵的他!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我國評選出了十大開國元帥。這十大開國元帥中,每個人都身懷絕技,為國家的獨立和統一,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那麼十大元帥裡,誰打仗最厲害呢,不是戰神,而是唯一沒有參與長徵的陳毅元帥。
  • 毛主席嫡系將領中,只有他位列十大元帥,沒有他林彪做不了元帥
    毛主席嫡系將領中,只有他位列十大元帥,沒有他林彪做不了元帥毛主席的嫡系將領有很多,但要論嫡系中的嫡系,必然是參加過秋收起義的將領,這是毛主席軍事生涯的開端。但是在建國後的十大元帥授銜中,跟隨毛主席參加過秋收起義的元帥卻只有羅榮桓一位,他也成為毛主席嫡系將領中唯一位列十大元帥的。而除了葉劍英和徐向前外的6位元帥都是出自周恩來領導的南昌起義。
  • 全球知名打仗最厲害的4位元帥,麥克阿瑟只能墊底,第一來自中國
    戰場上,士兵的個人作戰能力在勇猛也無法改變整個戰爭的局勢,只有當擁有一個出色的指揮者將他們團結在一起,才能爆發出成倍增長的戰力,人類歷史上大大小小的戰爭很多,其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的知名指揮官
  • 開國將領中,有三位將領打仗都很厲害,被稱之為是我軍戰神
    恐怕憑這一點,就比那些從高級軍校走出來的小白要強的多,畢竟實戰與理念有很大的不同。在取得解放戰爭勝利後,對於那些在革命戰爭年代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也給予了一定的獎勵。說白了就是封賞,有點類似於古代,那些開國將領封侯拜相一樣,只不過現在是授銜,跟著他們在革命戰爭年代立下的功勞大小分別授予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等不同等級軍銜。
  • 蔣介石曾說:十大元帥中僅他可稱為「帥」, 其他均為「將」
    蔣介石曾說: 十大元帥中僅他可稱為「帥」, 其他均為「將」說起十大元帥,相比大家都不陌生,這是1955年授予各大將軍的軍校,根據每個人的戰功和能力,分別給與不同的軍銜,其中元帥一共有十個,個個都是能徵善戰的英雄人物
  • 解放軍這麼多元帥、將軍中,誰打仗最猛?粟裕當之無愧!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十大元帥、十大將軍可謂盛名在外,隨便選一位都是可以獨當一面。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了軍銜制,根據每個人的戰功以及資歷等背景來確立軍銜。但是在這些戰功赫赫的元帥、將軍中,單憑打仗誰是最厲害的?
  • 解放軍十大元帥身高有多高?最矮的原來是他!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解放軍十大元帥的事情喜歡軍事的都知道不少,像他們什麼時候出生,畢業於什麼學校,什麼時候入黨,參加過哪些重大歷史事件,打過什麼仗等等。但要說到十大元帥們的身高絕大多數人就不清楚了,下面咱們就來聊聊元帥們究竟都有多高?
  • 南昌起義時,十大元帥中有哪幾位沒有參與,他們當時在哪?
    此次起義的隊伍誕生了日後十大元帥中的7位,另外還有粟裕那麼十大元帥當中,另外三位元帥為何沒有參與南昌起義,當時他們正在哪兒?在幹什麼?在當時的7位元帥當中,賀老總還不是黨員,但是他的實力最強。他號稱兩把菜刀鬧革命,硬是拉起了一支幾萬人的隊伍,而且這支隊伍除了他基本上誰都指揮不動,在起義時他擔任的是國民革命軍20軍軍長,在起義中擔任總指揮。
  • 他是十大開國元帥之一,被稱為「戰神」,有四個子女成為了將軍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他是十大開國元帥之一,被稱為「戰神」,有四個子女成為了將軍,這個人就是劉伯承。劉伯承相信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他是我國著名的元帥,出生於重慶。在這次戰鬥中他為了保護一個戰士,被敵軍的擊中了右眼,不得不摘除。為了不被麻藥影響大腦,劉伯承在做手術時堅持不打麻藥,硬生生的挺過了眼球摘除手術。為他主刀的醫生對他這種精神十分敬佩,稱讚他為「軍魂」。土地革命時,他是在國民革命軍中第一個被任命為軍長的共產黨員,這足以證明了他的能力,後來他和周恩來等人一起領導了南昌起義。
  • 最長壽的中國十大元帥
    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一位著名元帥——劉伯承。說到這個名字,我們大家都知道是有這麼個人,知道能打仗,是個將軍,其餘的就很少知道了。而這位將軍是我國十大元帥中最長壽的一位,94歲逝世。而且不僅自己對國家有卓越的功勳,培養出來的兒女也是一等一的好榜樣。
  • 新中國十大元帥都有哪些愛好
    新中國的十大元帥分別為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十位開國元勳各擅所長,為新中國的建立都立下了不世功績,每一個都能力非凡,在每一段革命時期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 「酒神虎將」許世友,沒酒如何打仗?且看十大元帥的喝酒趣事!
    你有故事,我有酒,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佳緣,尤其是在打仗年代,除了打仗,那些將軍們心中還要承擔千千萬萬百姓的安危生命,自然心中負擔比較多,喝酒就成了一種解脫,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十大元帥的喝酒趣事。許世友在開國大將之中,喝酒最出名的當然是「酒神虎將」許世友,他一生嗜好喝酒,沒酒如何打仗?沒酒如何談笑風生?
  • 我軍十大元帥中,蔣介石跟聶榮臻淵源很深,說這個人尤其可恨
    (蔣介石與十大元帥之聶榮臻篇)大家都知道,在十大元帥中,林總和徐帥都是黃埔軍校的學生,其實,還有一位元帥也跟黃埔軍校有著很深的淵源,就是聶榮臻。聶榮臻1925年從蘇聯回國後,被任命為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教官,負責政治宣傳工作。
  • 十大元帥,其中四位元帥夫人有軍銜,但軍銜最高的是上將夫人!
    巾幗不讓鬚眉,革命不分男女,婦女也能頂半邊天,沒有他們的支持和並肩作戰,就不會有共和國的今天。在此,我們就來了解那段歷史。其實在開國將軍家庭中,夫妻檔參加革命的挺多。比較特別的是在十大元帥和十大將中,分別都有四位夫人有軍銜。不過他們沒達到將軍級別,誰也都不知道,其實軍銜最高的女將是一位上將夫人,他們也是1955年授銜時,解放軍中唯一的一對夫妻開國將軍。
  • 他打仗不如彭林劉,9大元帥卻甘願聽他指揮,粟裕最佩服
    打仗將帥分為兩種,一種是帥才,另一種就是將才,很多人會混為一談,但其實帥才和將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對于帥才和將才這兩種不同的定義,有一種簡單的說法,帥才是統領將才的人,他可以統領將才打勝一些戰役,而將才就是帶兵打仗的將軍。
  • 十大元帥中,三人年過90歲,最長壽的竟是負傷最多的他
    十大元帥此外,他們還有一個特點,壽命都比較長(非正常死亡除外),平均壽命為80.1歲。其中,8人活過70歲,5人活過89歲,3人壽命超過90歲。誰的壽命最長呢?他便是有「軍神」之稱的劉伯承元帥——享年94歲。劉伯承出生於1892年12月4日,1911年投筆從戎,開始漫長的軍事生涯。
  • 他是最有爭議的元帥,打仗不如林彪,卻打敗了戰神創造了歷史奇蹟
    1955年授銜儀式上,毛主席親自授予了十大開國元帥。十大開國元帥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是新中國的功臣。能被評為開國元帥的人都不簡單,他們都有著獨當一面的本事。他們被評為元帥是無可爭議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