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聊汽車品牌#
2020年皮卡車的銷量呈增長趨勢,自動擋皮卡的產銷量增幅更大;然而一直被認為「品質更高」的洋品牌皮卡的表現卻相當不理想,即使是AT選項也有很大差距,參考上半年總銷量與自動擋總銷量的數據吧。
總榜:
長城汽車-90622江鈴汽車-25448江西五十鈴-18099鄭州日產-16154江淮汽車-6826AT銷量榜:
長城汽車-13857上汽皮卡-3518江西五十鈴-2961江鈴汽車-2187鄭州日產-771臺曾經普遍認為國產皮卡銷量好只是因為價格低,但是長城品牌的炮皮卡,價格完全重合五十鈴鈴拓與Dmax,以及鄭州日產的納瓦拉和銳騏6等等(銳騏屬於鄭州日產但懸掛東風車標-應屬於準合資概念)。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合資品牌,以及藉助合資技術的江鈴皮卡越來越不受歡迎了呢?
01柴油動力-技術落後
參考五十鈴鈴拓裝備的「JE4D25Q6A-2.5T」柴油發動機,這臺江鈴生產的發動機實際有些義大利VM的技術;曾經同樣依靠VM技術的上汽大通皮卡已經轉型自主研發,量產的雙渦輪π2.0T-柴油機非常強大,動力儲備高達160kw/480N·m,只是沒有用於皮卡。
而長城汽車經歷多年考驗的4D20M-2.0T雙渦輪版,動力儲備也有120kw/400N·m的高標準;而且不論參數還是實測的成績都很好,很多第三方公司的水軍或其他品牌車輛的用戶,以「動力虛標」評價這些國產車是在「潑髒水」,原因只是因為其使用的發動機技術太落後,不貶低國產發動機則心裡不平衡——這臺2.5T大排量柴油機只有110kw/360N·m的動力儲備,而且沒有維持峰值扭矩的能力。
五十鈴Dmax曾經的3.0T直列四缸柴油算是亮點,因為同期的π2.0T雙渦輪機還沒有上市,所以這臺車的動力參數就顯得挺好看了。
最大功率130kw最大扭矩430N·m看起來還算不錯,但在被競品的2.0T機型超越後,這臺機器只剩下油耗高的缺點了;所以五十鈴也沒有繼續使用4JJ1-3.0T發動機,新款國六排放的柴油機只保留了【RZ4E-1.9T】選項。動力儲備低至120kw/360N·m,增壓器也沒有穩定峰值的能力;這種水平與知名度較高的雲內1.9T對比也毫無優勢,與主流的2.0T對比差距明顯,所以五十鈴品牌的皮卡再沒有競爭力了。
重點:日系汽車很少選擇其他車系的變速箱,鈴拓老款還有使用邦奇的6AT,但是新款全部取消了,以6擋手動的原始機型對標的是競品裝備的「ZF-8AT手自一體」,差距之大可見一斑。
而Dmax裝備的是愛信6AT,愛信作為豐田參股的企業,連豐田使用的6/8AT變速箱都有普遍且嚴重的換擋頓挫問題,五十鈴的表現也是可想而知了。所以五十鈴的失敗是註定的,曾經的熱門無非是國產皮卡技術研發的起步比較晚,但是國產汽車的進步速度很快,而日系汽車確實以造假聞名於全球,主流品牌諸如豐田、本田、日產、鈴木、三菱、斯巴魯,包括五十鈴都不例外。
(五十鈴是因曾經使用造假的普利司通輪胎)
02汽油動力·技術原始
客觀評價五十鈴的柴油發動機,整體水平屬於中等偏下;而鄭州日產納瓦拉的2.5L-NA汽油機就很原始了,這臺機器用於奇駿和途達,以及停產的雷諾科雷傲,如果駕駛過這些車則會感受深刻——動力太差,想要節油只有養成龜速行車的習慣,否則夠用的動力標準都需要頻繁的拉高轉速,油耗是難以理想控制的。
因為這臺機器還在使用非常落後的多點電噴技術,噴油嘴布局在進氣歧管位置;而歧管的直徑非常小,即使斜插噴油嘴也不能以過高的壓力噴油,否則燃油會溼壁或過量噴射到進氣門的背面。
多點電噴·噴油系統的壓力普遍為≤3.5bar,但是缸內直噴的汽油機普遍達到了350bar,而柴油機已經有2000bar的雙渦輪機(π);噴油壓力越高則霧化燃油的油珠粒徑越小,混合油氣的蒸發程度會更大,做功衝程的短短時間中就能夠轉化出更大的扭矩了。
1.5T≥130kw/300N·m2.0T≥200kw/400N·m2.5T≥250kw/500N·m這是優秀直噴渦輪增壓機的高水平,而2.5L-多點電噴的QR25日產發動機,動力儲備低至135kw/236N·m,自動版升高到251N·m。很顯然這臺機器有2.5T的油耗,卻只有1.3T-1.4T的性能,且自然吸氣發動機的中低轉速扭矩爆發力很差,高轉速才能實現小排量低轉速機的馬力。
納瓦拉的外觀設計水平值得超10萬的定價,但是發動機只是和中興威虎1.5T,或者風駿5-2.2L相當的水平;7AT變速箱的匹配可以讓自動版有10萬的價值,而手動版只有6/8萬的價值,但是指導價卻是13.98~19.58萬,如果對內燃機有些機械常識的話,這臺車是不會考慮的。
總結:皮卡曾經分為三大等級,美系領跑高端,日系主攻中端,國產皮卡主攻低端;但是以目前的技術與車輛綜合品質定義,日系汽車只能主攻廉價皮卡,否則以長城皮卡為核心,以上汽、東風、江淮三大品牌為核心,將會把江鈴與日產之流的品牌擠壓到沒有生存空間。
而皮卡並不是唯一實現自主品牌逆襲的車型,在乘用車領域中,知名品牌基本都是依靠低價車生存,合資汽車除英系、意系與美系的少數高端轎車與豪華越野車以外,大部分品牌的生存空間都是十萬以下,國產汽車未來的定位應為中端。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