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鞋商匯」直播電商平臺 助力2020中國鞋都溫州鞋類採購節順利召開
規模更大,全城統一 本次展會,由新生代企業家分會、小微企業分會、展覽分會共同承辦,實現全市一盤棋,統一策劃、統一布局和統一宣傳,本屆採購節還布置了前所未有的十二大會場:•內貿名品男、女鞋訂貨館:中國鞋都鞋企直銷中心(溫州真好度假酒店)•內貿時尚男、女鞋訂貨館
-
「中國鞋都企業戰略聯盟」成立 由奧康聯合16家鞋企
與此同時,為積極破局後疫情時代鞋企出口,奧康發揮行業龍頭作用,聯合16家鞋企,成立「中國鞋都企業戰略聯盟」,以「雲」創新為企賦能,譜寫鞋業經濟新模式。「雲」思考,闢「新」求生尋轉機活動一開場,溫州市工商聯主席、總商會會長、奧康國際「掌門人」王振滔,作了《向光而行,向新而生》的主題演講。
-
莆田鞋企:逆風中尋得「風口」
東南網8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盛鍾 陳榮富)莆田是中國鞋類產品的主產區和重要出口基地之一,擁有製鞋企業4000多家,從業人員約50萬人,產值逾千億元,素有「中國鞋城」之稱。今年初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外市場低迷,大量外貿訂單被延期或取消,莆田製鞋產業迎來一場「大考」。
-
「中國女鞋生產基地」惠東鞋企抱團大舉「觸電」
中新社惠州4月25日電 (記者 康孝娟)有「中國女鞋生產基地」稱號的廣東惠州市惠東縣,目前已經發展到有6200多家製鞋企業的規模,年生產鞋9億多雙。記者了解到,為了拓展營銷渠道,當地鞋企正抱團大舉進軍電子商務領域。 惠東縣早在2006年就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授予「中國女鞋生產基地」稱號,惠東縣電子商務協會會長趙世飛稱,全世界的女鞋10雙中有8雙為中國製造,而中國製造的10雙女鞋中有8雙在惠東縣生產。
-
成立「中國鞋都企業戰略聯盟」 奧康國際牽頭破解鞋業困局
早在數年,乃至近10年前,中國鞋企其實就敏銳地看到了由消費市場升級、生產成本增加、國外新興經濟體競爭對手崛起等帶來的挑戰與行業瓶頸期,並且皆有所行動。然而,當前行業出現的不景氣,以及極大幅度的分化,說明了大部分鞋企的轉型,存在著相當程度的盲目性、分散性與滯後性。
-
中國鞋供應鏈交易中心帶來鞋產業發展新機遇
中國鞋供應鏈交易中心帶來鞋產業發展新機遇來源:溫州新聞網發布時間:2019-12-18 15:16:00字體:大 中 小 (中國鞋供應鏈交易中心)為解決好中國鞋行業近年來嚴峻的出口形勢問題,探索全球化競爭的信心,新聯鞋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與鞋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首個線上線下融合的鞋供應鏈交易生態圈
-
2019中國鞋都鞋類採購節在溫州鹿城開幕
        11月8日上午,2019中國鞋都鞋類採購節在溫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拉開帷幕。本次採購節為期三天,奧康、康奈、巨一、大東、飛丹等大型知名鞋企參展。
-
超6000家企業上線!「順德優店」助力順企探索數位化經營模式
據悉,「順德優店」以政企聯動、企業互聯、線上線下融合的創新模式促進區域消費、擴大區域內需,打造「商品優」、「價格優」、「服務優」的區域綜合性消費平臺。目前,已有6000多家順德企業入駐該平臺。聚焦:順企探索數位化經營模式日前,「順德優店」項目正式上線。值得關注的是,「順德優店」將通過技術賦能,讓所有的順德實體企業品牌在線、商品在線、用戶在線、管理在線、交易在線、學習培訓在線,實現實體經營數位化,讓實體企業真正實現線上線下相互融合。
-
「中國女鞋生產基地」廣東惠東發展鞋企達6000多家
廣東惠東鞋業企業生產線 黃少卿 攝中新網惠州10月11日電 (康孝娟 黃少卿 宋秀傑)被譽為「中國女鞋生產基地」的廣東惠州市惠東縣製鞋企業發展近40年,鞋企已達6000多家,鞋業從業人員達23萬人,鞋出口份額佔據廣東省鞋出口的一半以上。
-
新聯實業:引領「鞋」國際貿易革命 攜手千家鞋企出國門
以原材料漲價、庫存積壓、同質化競爭為突出矛盾的行業困境持續困擾著傳統鞋企,如何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不少鞋企都在探索各自的「突圍之路」,而作為溫州市鞋行業貿易龍頭企業的溫州新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聯實業」)則選擇了利用網際網路智能化,打造鞋產業鏈跨境服務平臺,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不僅從根本上提高了企業自身及中國鞋企的核心競爭力,還有效推動了中國傳統製造業經濟轉型。
-
鞋履產業數位化需求顯著,「時諦智能」研發Ideation協同平臺精準賦能
對於工業領域,無論是能源行業、航空航天或是製造業,數位化升級已被廣泛實踐,而在輕工業領域中,如服裝、鞋履的生產,數位化工具同樣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廣東時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鞋履3D設計協作平臺研發商,其為鞋履設計製造企業提供的SaaS平臺將很大程度上引領數字時代下鞋履產業的發展。
-
老牌鞋企陷入困局 中國鞋業怎麼了?
核心提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皮鞋生產國,同時又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近年來,國際知名品牌大舉進軍中國市場,利用品牌、資金、技術、信息及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加大渠道拓展和產品營銷的力度,搶佔市場份額。
-
中國鞋都鞋革城創新提升 助推溫州鞋業轉型升級
「中國鞋都鞋革城主體工程縮短了建設時間,主要得益於地基建設的高速度。我們採取了獎勵措施,只用了45天就打好了2000多根基樁。按平常的工程建設,需要花上100天左右時間。」中國鞋都鞋革城董事長、溫州市川耕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長谷俊傑是溫州鞋革行業協會副會長、市鞋材協會會長。他介紹,為此項工程提前,就已多投入了2000多萬元。 有舍才有得,谷俊傑堅信這個哲理。
-
莆田市出臺穩鞋企促升級新十條措施
第六條:成立莆田市鞋業創新服務中心,進入眾協聯平臺採購的鞋企優先列入「白名單」,採購交易額前20名的鞋企直接列入「白名單」,每季度採購交易額前10名的鞋企獎勵20萬元。 第八條:加大創牌扶持力度,鼓勵聯盟創牌、抱團營銷,對打造區域品牌的,給予「一事一議」支持;對搭建集銷售、直播、培訓、諮詢等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帶動推廣莆田區域品牌的,按實際投資的50%給予單家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獎勵。
-
全行業、一體化,奧康發起成立「中國鞋都企業戰略聯盟」
活動現場,奧康聯合16家鞋企成立「中國鞋都企業戰略聯盟」,旨在進一步整合溫州企業資源,建設覆蓋全行業、縱深一體化的綜合式企業戰略聯盟。 後疫情時代,雲聯盟破局經營之困受疫情影響,鞋服企業面臨著工人短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復工不同步、訂單不足、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問題。
-
火燒中國鞋之後:溫州鞋企康奈集團海外突圍憂思
過去的一個月,這家溫州製鞋企業完成了在美國的訂貨會;接下來的一個月,是很關鍵的德國訂貨會——「關鍵」在於時機——歐盟剛剛宣布了針對中國、越南產皮鞋的反傾銷關稅稅率。 鄭秀康和他的康奈集團似乎早有準備,無論是關稅還是技術性貿易壁壘,都無法減慢康奈的突圍步伐。
-
富貴鳥退市背後 老牌鞋企求生存
而誕生於同一時期的老牌鞋企代表百麗、達芙妮正上演類似的命運。面對新型零售的衝擊和時尚風潮的快速變革,「求生存」似乎成為傳統鞋企的共同命題。資料顯示,1998年至2012年間,富貴鳥先後榮獲「首屆中國鞋王」「中國真皮鞋王」等稱號;2012年,公司成為全國第三大品牌商務休閒鞋產品製造商、第六大品牌鞋產品製造商。2013年12月20日,富貴鳥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股價一度升至8.9港元/股,市值達到百億港元。不料上市後不久,公司業績一路下滑。
-
達芙妮巨虧、富貴鳥破產,鞋王百麗憑什麼浴火重生
溫州和晉江鞋企一度撐起中國鞋履行業半邊天。但是2015年後,中國鞋履品牌相繼由盛轉衰。17年4月,百麗私有化退市,19年8月富貴鳥破產清算,19年12月貴人鳥債務纏身……不過,在眾多衰落的鞋履企業中,百麗早在18年就大刀闊斧地戰略變革。如今,無論是技術還是品牌,都堪稱新一代的鞋王。
-
中國鞋網鞋業新聞頻道新版隆重上線
【中國鞋網-網站動態】鞋業新聞作為中國鞋網平臺強勢資源之一,始終為客戶群體提供專業權威、及時豐富的行業信息,從內銷到外貿、從營銷到管理……方方面面滲透鞋業市場的每個領域,充分把握整體趨勢,全面了解政策法規
-
SGS助力「中國女鞋生產基地」惠東縣鞋企轉型升級
現在很多鞋企仍然停留在通過在成品中使用相應的防黴劑或者防黴片來達到防黴的目的,而事實上,防黴是一個系統工程,黴菌的防治,重在「防」而並非「治」,如何認識黴菌,如何識別所用到的鞋材的防黴性能,如何做好倉儲環境控制,如何在生產、包裝及運輸環節做好黴菌預防都是值得進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