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4月12日訊(記者 張玉升)復工復產關鍵時刻,再聽鍾南山最新說法。全國疫情是否會出現「反彈」?如何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怎樣做好複課後的防控?為何會出現無症狀感染者?今天下午,在廣州市第75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疫情防控專訪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一一進行了解答。現整理鍾南山11個記者現場答問如下。
判斷一:「中國已基本控制,世界正在爬坡增加」
1、為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廣州等城市正在採取入境必檢測和14天集中隔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擔當起「守國門」的重任,您如何評價這一措施的有效性?
鍾南山:最近這一段時間,我們採取境外人員核酸檢測全覆蓋,這實際上是外防輸入升級的措施,與當前世界疫情形勢有關。
從一個多月前開始,中國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一直處於控制狀態,但在國外完全不一樣,前一段時間歐洲的疫情,從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到德國、英國,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始終處於高處徘徊。而現在在美國的情況更差,每天差不多增加兩萬確診病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兩萬,死亡率接近4%。目前,全世界死亡率約6%。
另外,在印度和非洲到底有多少人確診和死亡,現在也不清楚,但從這些國家的輸入病例來看,確診人數都在不斷增加。
從目前疫情來看,世界正在爬坡增加,中國已基本控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一定會有外來病例的輸入,沒有發現才奇怪。假如不採取核酸檢測全覆蓋的辦法,我們就很難防控。所以,現在採取這樣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這種做法是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二:「廣州能及時發現關聯病例,是好的,不是反彈」
2、近期,廣州出現了多例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是否說明廣州疫情有反彈?
鍾南山:關鍵詞是「關聯」。境外來的人,無論是什麼身份,他在廣州可能有家人、有朋友,有很多密切接觸者。這些人不一定是中國人,正說明我們應該要重視這些密切接觸者。
什麼是反彈?出現大群體的爆發是反彈。廣州能及時發現,是好的。我就不相信從其他城市入境,他的密切接觸者一個都沒有。傳染性疾病,根本沒有界限,只要是外來的,肯定會有感染。早發現絕對是好事。任何地方都有密切接觸者,廣州採取措施比較早,這是好事,不認為是反彈,而是及早發現的做法和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三:「復工復產,不能因為出現一例、幾例病例就走回去」
3、當前,廣州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部署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您對此有什麼建議?
鍾南山:現在廣州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以前都是在家上課、辦公,現在復工復產復學意味著接觸會增加,會帶來更高的危險。只有搞好防控才能復工復產,否則復工復產沒幾天又出現問題復工復產就沒有意義。
如何處理復工復產和防控的關係?這是不容易的,是一步一步走的,考驗我們的組織力等各種能力,考驗我們的醫療防治水平,需要一步一步摸索,需要比較謹慎。但是這一步一定要往前,不能一直採取謹慎的辦法,否則對經濟和人民生活產生很大的傷害,不能因為出現一例、幾例病例就走回去。防控最重要的是個人的防控,我們還是要堅持往前走,過程中出現一個或幾個的病例,我們很快發現很快處理,有個別感染者我並不覺得奇怪,要做的是把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整個社會的進程還是要往前走。
目前,我們在從來沒有進行過的實踐中找答案,前期做得很好,我們從社區開始就早防控早隔離,國外甚至以為我們的成果是假的,但這是事實。
判斷四:「複課後,學生的個人習慣很重要」
4、在境外輸入風險增加的情況下,下月即將開始的中小學將面臨哪些壓力?同時,廣州地區不少大學都有大量留學生,開學後該如何防止他們回來後引發輸入性以及聚集性風險?
鍾南山:複課核心的問題是學生的聚集,這意味著學生會近距離待在一起。所以,在我看來,複課的前提是,首先學生沒有感染或感染後恢復很好;其次,需要考慮的是學生上課的距離,課室裡的學生上課需要拉開一定距離。只要滿足這兩個條件,我認為可以複課。若是一定要發病為零再複課是不現實的,短時間也難以達到。另外,學生的個人習慣很重要,平常下課後不要聚會,注意個人衛生,學生家長也要注意防護。
從目前世界疫情形勢來看,留學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群體,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疫情還很難估測。所以,留學生和其密切接觸者一定要通過常規檢查沒有問題後,才能同意回來上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五:「綠碼主要看體溫,持綠碼也要檢查」
5、本月8號離鄂通道已經開放,廣州陸續迎來大量來穗返穗人員,這是否會導致廣州疫情波動?目前廣州復工復產正在進行,但不斷出現又新增境外輸入病例或其關聯病例,您認為廣州的疫情整體是否可控?
鍾南山:現在復工情況是有大量湖北人回到廣東廣州參加工作,湖北返穗我知道要持健康碼的綠碼。綠碼是基本的初篩,但是我們在全國500多家醫院檢測過一千多病人的臨床表現,有50%是沒有發燒的,這裡就會有無症狀。症狀就是自己感覺,比如發燒、咳嗽、全身疲勞,有的人可以講多、有的人講少,無症狀就是沒有明顯的。有的人覺得疲勞點不是症狀,其實是感染的。回來以後,同樣要接受檢查。綠碼主要看體溫,但這不是唯一的症狀。在國外很多病人也是這樣,全身酸痛、有點咳嗽,一檢查是陽性。所以,哪怕是綠碼也要檢查。湖北現在據我了解正要進行抗體篩查。理論上我估計抗陽性比例可能會比其他省高,因為經歷了比較大的感染。所以,解封以後,湖北沒有問題,應該還比較可靠。
第二個問題,廣州的復工復產和新增病人沒有畫上等號,這兩者不見得是緊密聯繫。復工復產受到阻礙,是因為外來輸入妨礙我們復工復產,這兩者之間是沒有等號的。假如外來輸入及時發現,哪怕數字不算少,其實也不算多。這個傳染病R0值非常高,高於流感、sars、mers,傳染性很強,不傳染是不可能。有輸入的病例,除非造成反彈、疫情,假如沒有,這是少數、個別病例,小群體不應該妨礙復工復產。不能因為小單位出現感染,就影響復工復產復學的進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六:「主動篩查無症狀感染者,廣州做得不錯」
6、廣州今天報告了20多例無症狀感染者,引起社會關注。在最近的報告裡,無症狀感染者有的是省外輸入,有的是境外輸入。對此,您如何評價?
鍾南山:對無症狀感染者需要一個認知,這是最近出現的熱詞,所有的傳染病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一種稱呼為帶菌者。感染和傳染是兩個概念,感染了有傳染性,有的患者沒有症狀,一般是3-7天出現症狀,3%患者是14天已經很少了,更長的比如24天這就更少了。
這些人都是主動查出來的,為什麼?廣東廣州很早就採取措施,全國也是,廣州做得不錯。被感染者的全家都需要檢查,從疫區來的、不管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以及密切接觸者都要檢查。目前,我們觀察的規律是患者在3-5天出現症狀,5天內的病毒載量很高。
症狀是一個主觀感覺,疲勞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狀之一,每個人反應不同,有無症狀有主觀的原因。過幾天出現明顯症狀,且核酸檢測為陽性,這些病人在無症狀時期就有傳染性。核算陽性但是一直無症狀,可能是病毒的攜帶者,這種情況畢竟很少。
普查密切接觸者,需要及時地查,感染初期時最高的,5天後就降低。無症狀感染者,這個概念有點模凌兩可,因為有傳染性,容易被忽視,所以要特別重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七:「鑽石公主號郵輪有1000多人感染,很多都是無症狀感染者」
7、現在「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隱患成為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中國本土疫情到了中後期才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這是此次新冠病毒的一個特點嗎?還是可能初期就有?
鍾南山:可以很明確地說,無症狀感染者這不是新冠病毒後期的特徵,這類人群一直都存在。像日本的鑽石公主號郵輪,有1000多人感染,很多都是無症狀感染者。
目前,中國和世界的疫情懸殊太大,我們必須嚴防外來輸入病例。從很多輸入案例看,很多人在國外感染了病毒卻沒有發生症狀,歸國過程中或抵達之後出現了才出現症狀,這也促進了我們更加關注無症狀感染者。我也再次重申,這是一種傳染病,不要指望疫情全部消失,只要不影響生活生產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八:「廣州不敢說是做的最好,應該是做的不錯的」
8、截至4月11日,廣州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79例,境外輸入病例119例,您如何看待這一數據?其中347例本土病例中,死亡1例,屬於高齡患者,這是否反映了廣州醫療救治水平?
鍾南山:廣州應該是做的不錯的。不敢說是做的最好,但是在廣州有400多例,我們有大量人員來往,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現在復工,廣州又迎來大量的外來人員。這是在我們嚴防嚴控的情況下,是這樣的數值,這個數值不算大,說明這個(疫情的)情況不高。我覺得廣州的工作基本做到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九:「沒有必要在整個廣州全面普查無症狀感染者,代價過大」
9、近期廣州在對高風險航班進行排查並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及時發現了境外輸入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您如何評價廣州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是否還需要加大對無症狀感染者的排查力度,應該如何排查?
鍾南山:某個航班發現比較多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我並不覺得奇怪,可能來源地是疫情高發區。因為此前忽視了,只要重視了無症狀感染者就可以,他們畢竟是少數。最近有境外輸入病例,是來了後才發病,國外歸來的人,我們要重視。無症狀感染者並不是威脅,因為以前忽視了,現在重視了。現在的做法,是主動盤查,重點關注從疫區來的人員以及密切接觸者,也需要主動排查。在整個廣州全面普查沒有必要,花費的代價過大,畢竟無症狀感染者只是少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十:「中國最大的疫情防控經驗,就是群防群控下到社區」
10.目前廣州在境外疫情輸入防控過程中,實行全流程閉環管理,您認為結合當前廣州的疫情形勢,是否需要一套可持續的、常態化的社區群眾自我防護體制?
鍾南山:經過這次疫情之後,我認為全世界所有國家的觀念都會隨之改變,人們會自覺產生防護意識。對中國來說,最大的疫情防控經驗就是群防群控下到社區,所以在疫情之後,社區自發的防控體系發展形成一套成熟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但這套手段不是冗長繁瑣的,不會讓居民的自由活動受到限制,也不意味著口罩要一直戴下去。最重要的是,隨著疫情過去,人們要養成很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在公共場所不要大聲講話,要勤洗手、不吃野味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十一:「我不相信明年初還會出現目前的狀況」
11、有專家認為,從全球看,新冠病毒在今年甚至今後幾年都無法完全消滅。您是否認可這樣的判斷?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將要對目前的疫情應對方案做哪些調整?
鍾南山:任何專家都不能預判。因為我們知道他的傳染性這麼強,死亡率極高,就像天花和脊椎灰質炎,它們的傳染性是「1傳4」,病死率達到20%-30%,我記得我小時候,滿街都是得天花的病人,要是活下來了,滿身都是疤痕,現在也沒有了。新冠肺炎的疫苗,全世界都在爭分奪秒、日夜加緊地研發。我絕對不相信自然免疫,這是幾十年前的觀點。現在人們的知識技術水平已經這麼高,怎麼還要用這樣的方式?(應對疫情)更要靠疫苗。
會不會再出現?很重要的原因是人為幹預。這次可以鮮明看到,我們國家的社會體制有這個能力,兩個星期封城,3月底就回到原來的狀態,就是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很多國家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但已經5個星期了還是高峰。所以,人為的幹預,特別是政府的強力幹預,取決了這個病是否又大爆發。
我們曾經有團隊做預測,指中國的疫情會在2月中下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不像國外預測是17萬。為什麼?因為我們有強力的幹預。
會不會再發生?今年秋冬還有沒有可能?不敢說。有這個可能。Sars是2003年出現,12月20號,在那之前佛山已經有一例,第二年又出現了4例,當時暫時還是動物傳人,後來發現宿主是動物果子狸,就把果子狸處理掉。當時野生動物的工作人員血清抗體30%降到幾。現在新冠肺炎的中間宿主還是搞不清楚,它比SARS的傳染性強得多,病死率沒那麼高,但是我不相信明年初還會出現目前的狀況,因為我們已經有積累的經驗、預防的辦法、早期診斷和早期隔離的經驗。這次是遭遇戰。韓國為什麼做的不錯?他們很重要的是2015年慘痛教訓,當年MERS是造成了一萬多人感染。他們這次非常緊張,很早就開始做篩查,一發現就隔離,早期做的很好。
因此,我認為有可能還會出現,但不會像這次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