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最新答問實錄,11個判斷涉及全球疫情、中國經驗、復工復產...

2020-12-16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4月12日訊(記者 張玉升)復工復產關鍵時刻,再聽鍾南山最新說法。全國疫情是否會出現「反彈」?如何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怎樣做好複課後的防控?為何會出現無症狀感染者?今天下午,在廣州市第75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疫情防控專訪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一一進行了解答。現整理鍾南山11個記者現場答問如下。

  判斷一:「中國已基本控制,世界正在爬坡增加」

  1、為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廣州等城市正在採取入境必檢測和14天集中隔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擔當起「守國門」的重任,您如何評價這一措施的有效性?

  鍾南山:最近這一段時間,我們採取境外人員核酸檢測全覆蓋,這實際上是外防輸入升級的措施,與當前世界疫情形勢有關。

  從一個多月前開始,中國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一直處於控制狀態,但在國外完全不一樣,前一段時間歐洲的疫情,從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到德國、英國,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始終處於高處徘徊。而現在在美國的情況更差,每天差不多增加兩萬確診病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兩萬,死亡率接近4%。目前,全世界死亡率約6%。

  另外,在印度和非洲到底有多少人確診和死亡,現在也不清楚,但從這些國家的輸入病例來看,確診人數都在不斷增加。

  從目前疫情來看,世界正在爬坡增加,中國已基本控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一定會有外來病例的輸入,沒有發現才奇怪。假如不採取核酸檢測全覆蓋的辦法,我們就很難防控。所以,現在採取這樣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這種做法是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二:「廣州能及時發現關聯病例,是好的,不是反彈」

  2、近期,廣州出現了多例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是否說明廣州疫情有反彈?

  鍾南山:關鍵詞是「關聯」。境外來的人,無論是什麼身份,他在廣州可能有家人、有朋友,有很多密切接觸者。這些人不一定是中國人,正說明我們應該要重視這些密切接觸者。

  什麼是反彈?出現大群體的爆發是反彈。廣州能及時發現,是好的。我就不相信從其他城市入境,他的密切接觸者一個都沒有。傳染性疾病,根本沒有界限,只要是外來的,肯定會有感染。早發現絕對是好事。任何地方都有密切接觸者,廣州採取措施比較早,這是好事,不認為是反彈,而是及早發現的做法和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三:「復工復產,不能因為出現一例、幾例病例就走回去」

  3、當前,廣州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部署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您對此有什麼建議?

  鍾南山:現在廣州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以前都是在家上課、辦公,現在復工復產復學意味著接觸會增加,會帶來更高的危險。只有搞好防控才能復工復產,否則復工復產沒幾天又出現問題復工復產就沒有意義。

  如何處理復工復產和防控的關係?這是不容易的,是一步一步走的,考驗我們的組織力等各種能力,考驗我們的醫療防治水平,需要一步一步摸索,需要比較謹慎。但是這一步一定要往前,不能一直採取謹慎的辦法,否則對經濟和人民生活產生很大的傷害,不能因為出現一例、幾例病例就走回去。防控最重要的是個人的防控,我們還是要堅持往前走,過程中出現一個或幾個的病例,我們很快發現很快處理,有個別感染者我並不覺得奇怪,要做的是把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整個社會的進程還是要往前走。

  目前,我們在從來沒有進行過的實踐中找答案,前期做得很好,我們從社區開始就早防控早隔離,國外甚至以為我們的成果是假的,但這是事實。

  判斷四:「複課後,學生的個人習慣很重要」

  4、在境外輸入風險增加的情況下,下月即將開始的中小學將面臨哪些壓力?同時,廣州地區不少大學都有大量留學生,開學後該如何防止他們回來後引發輸入性以及聚集性風險?

  鍾南山:複課核心的問題是學生的聚集,這意味著學生會近距離待在一起。所以,在我看來,複課的前提是,首先學生沒有感染或感染後恢復很好;其次,需要考慮的是學生上課的距離,課室裡的學生上課需要拉開一定距離。只要滿足這兩個條件,我認為可以複課。若是一定要發病為零再複課是不現實的,短時間也難以達到。另外,學生的個人習慣很重要,平常下課後不要聚會,注意個人衛生,學生家長也要注意防護。

  從目前世界疫情形勢來看,留學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群體,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疫情還很難估測。所以,留學生和其密切接觸者一定要通過常規檢查沒有問題後,才能同意回來上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五:「綠碼主要看體溫,持綠碼也要檢查」

  5、本月8號離鄂通道已經開放,廣州陸續迎來大量來穗返穗人員,這是否會導致廣州疫情波動?目前廣州復工復產正在進行,但不斷出現又新增境外輸入病例或其關聯病例,您認為廣州的疫情整體是否可控?

  鍾南山:現在復工情況是有大量湖北人回到廣東廣州參加工作,湖北返穗我知道要持健康碼的綠碼。綠碼是基本的初篩,但是我們在全國500多家醫院檢測過一千多病人的臨床表現,有50%是沒有發燒的,這裡就會有無症狀。症狀就是自己感覺,比如發燒、咳嗽、全身疲勞,有的人可以講多、有的人講少,無症狀就是沒有明顯的。有的人覺得疲勞點不是症狀,其實是感染的。回來以後,同樣要接受檢查。綠碼主要看體溫,但這不是唯一的症狀。在國外很多病人也是這樣,全身酸痛、有點咳嗽,一檢查是陽性。所以,哪怕是綠碼也要檢查。湖北現在據我了解正要進行抗體篩查。理論上我估計抗陽性比例可能會比其他省高,因為經歷了比較大的感染。所以,解封以後,湖北沒有問題,應該還比較可靠。

  第二個問題,廣州的復工復產和新增病人沒有畫上等號,這兩者不見得是緊密聯繫。復工復產受到阻礙,是因為外來輸入妨礙我們復工復產,這兩者之間是沒有等號的。假如外來輸入及時發現,哪怕數字不算少,其實也不算多。這個傳染病R0值非常高,高於流感、sars、mers,傳染性很強,不傳染是不可能。有輸入的病例,除非造成反彈、疫情,假如沒有,這是少數、個別病例,小群體不應該妨礙復工復產。不能因為小單位出現感染,就影響復工復產復學的進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六:「主動篩查無症狀感染者,廣州做得不錯」

  6、廣州今天報告了20多例無症狀感染者,引起社會關注。在最近的報告裡,無症狀感染者有的是省外輸入,有的是境外輸入。對此,您如何評價?

  鍾南山:對無症狀感染者需要一個認知,這是最近出現的熱詞,所有的傳染病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一種稱呼為帶菌者。感染和傳染是兩個概念,感染了有傳染性,有的患者沒有症狀,一般是3-7天出現症狀,3%患者是14天已經很少了,更長的比如24天這就更少了。

  這些人都是主動查出來的,為什麼?廣東廣州很早就採取措施,全國也是,廣州做得不錯。被感染者的全家都需要檢查,從疫區來的、不管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以及密切接觸者都要檢查。目前,我們觀察的規律是患者在3-5天出現症狀,5天內的病毒載量很高。

  症狀是一個主觀感覺,疲勞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狀之一,每個人反應不同,有無症狀有主觀的原因。過幾天出現明顯症狀,且核酸檢測為陽性,這些病人在無症狀時期就有傳染性。核算陽性但是一直無症狀,可能是病毒的攜帶者,這種情況畢竟很少。

  普查密切接觸者,需要及時地查,感染初期時最高的,5天後就降低。無症狀感染者,這個概念有點模凌兩可,因為有傳染性,容易被忽視,所以要特別重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七:「鑽石公主號郵輪有1000多人感染,很多都是無症狀感染者」

  7、現在「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隱患成為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中國本土疫情到了中後期才發現無症狀感染者,這是此次新冠病毒的一個特點嗎?還是可能初期就有?

  鍾南山:可以很明確地說,無症狀感染者這不是新冠病毒後期的特徵,這類人群一直都存在。像日本的鑽石公主號郵輪,有1000多人感染,很多都是無症狀感染者。

  目前,中國和世界的疫情懸殊太大,我們必須嚴防外來輸入病例。從很多輸入案例看,很多人在國外感染了病毒卻沒有發生症狀,歸國過程中或抵達之後出現了才出現症狀,這也促進了我們更加關注無症狀感染者。我也再次重申,這是一種傳染病,不要指望疫情全部消失,只要不影響生活生產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八:「廣州不敢說是做的最好,應該是做的不錯的」

  8、截至4月11日,廣州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79例,境外輸入病例119例,您如何看待這一數據?其中347例本土病例中,死亡1例,屬於高齡患者,這是否反映了廣州醫療救治水平?

  鍾南山:廣州應該是做的不錯的。不敢說是做的最好,但是在廣州有400多例,我們有大量人員來往,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現在復工,廣州又迎來大量的外來人員。這是在我們嚴防嚴控的情況下,是這樣的數值,這個數值不算大,說明這個(疫情的)情況不高。我覺得廣州的工作基本做到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九:「沒有必要在整個廣州全面普查無症狀感染者,代價過大」

  9、近期廣州在對高風險航班進行排查並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及時發現了境外輸入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您如何評價廣州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是否還需要加大對無症狀感染者的排查力度,應該如何排查?

  鍾南山:某個航班發現比較多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我並不覺得奇怪,可能來源地是疫情高發區。因為此前忽視了,只要重視了無症狀感染者就可以,他們畢竟是少數。最近有境外輸入病例,是來了後才發病,國外歸來的人,我們要重視。無症狀感染者並不是威脅,因為以前忽視了,現在重視了。現在的做法,是主動盤查,重點關注從疫區來的人員以及密切接觸者,也需要主動排查。在整個廣州全面普查沒有必要,花費的代價過大,畢竟無症狀感染者只是少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十:「中國最大的疫情防控經驗,就是群防群控下到社區」

  10.目前廣州在境外疫情輸入防控過程中,實行全流程閉環管理,您認為結合當前廣州的疫情形勢,是否需要一套可持續的、常態化的社區群眾自我防護體制?

  鍾南山:經過這次疫情之後,我認為全世界所有國家的觀念都會隨之改變,人們會自覺產生防護意識。對中國來說,最大的疫情防控經驗就是群防群控下到社區,所以在疫情之後,社區自發的防控體系發展形成一套成熟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但這套手段不是冗長繁瑣的,不會讓居民的自由活動受到限制,也不意味著口罩要一直戴下去。最重要的是,隨著疫情過去,人們要養成很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在公共場所不要大聲講話,要勤洗手、不吃野味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十一:「我不相信明年初還會出現目前的狀況」

  11、有專家認為,從全球看,新冠病毒在今年甚至今後幾年都無法完全消滅。您是否認可這樣的判斷?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將要對目前的疫情應對方案做哪些調整?

  鍾南山:任何專家都不能預判。因為我們知道他的傳染性這麼強,死亡率極高,就像天花和脊椎灰質炎,它們的傳染性是「1傳4」,病死率達到20%-30%,我記得我小時候,滿街都是得天花的病人,要是活下來了,滿身都是疤痕,現在也沒有了。新冠肺炎的疫苗,全世界都在爭分奪秒、日夜加緊地研發。我絕對不相信自然免疫,這是幾十年前的觀點。現在人們的知識技術水平已經這麼高,怎麼還要用這樣的方式?(應對疫情)更要靠疫苗。

  會不會再出現?很重要的原因是人為幹預。這次可以鮮明看到,我們國家的社會體制有這個能力,兩個星期封城,3月底就回到原來的狀態,就是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很多國家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但已經5個星期了還是高峰。所以,人為的幹預,特別是政府的強力幹預,取決了這個病是否又大爆發。

  我們曾經有團隊做預測,指中國的疫情會在2月中下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不像國外預測是17萬。為什麼?因為我們有強力的幹預。

  會不會再發生?今年秋冬還有沒有可能?不敢說。有這個可能。Sars是2003年出現,12月20號,在那之前佛山已經有一例,第二年又出現了4例,當時暫時還是動物傳人,後來發現宿主是動物果子狸,就把果子狸處理掉。當時野生動物的工作人員血清抗體30%降到幾。現在新冠肺炎的中間宿主還是搞不清楚,它比SARS的傳染性強得多,病死率沒那麼高,但是我不相信明年初還會出現目前的狀況,因為我們已經有積累的經驗、預防的辦法、早期診斷和早期隔離的經驗。這次是遭遇戰。韓國為什麼做的不錯?他們很重要的是2015年慘痛教訓,當年MERS是造成了一萬多人感染。他們這次非常緊張,很早就開始做篩查,一發現就隔離,早期做的很好。

  因此,我認為有可能還會出現,但不會像這次狼狽。

相關焦點

  • 鍾南山開出全球「藥方」分享中國經驗
    發布會上鍾南山透露,除了和歐洲學者視頻連線、跟哈佛醫學院進行學術交流外,他還與五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召開了視頻交流會。   他強調,加強與國外的交流很重要,這有利於我們加深對目前治療方式的認識,也減少國外走彎路,降低國外病死率。「中國目前對疫情已經有了一些體會和教訓,可以讓其他國家少走彎路,減少病死率。加強交流非常重要,不從全球範圍內控制好的話,不可能戰勝疫情。」
  • 全球疫情惡化,鍾南山提醒 秋冬防控,張文宏發聲
    吳尊友:輸入風險仍進一步加大,但不會再出現類似武漢疫情「全球疫情將持續高水平流行,冬季將會在高水平流行的基礎上繼續加重。」中疾控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12日的「如何防控秋冬疫情」論壇上,對此作出最新判斷。
  • 俄羅斯飛上海一航班51人確診;鍾南山關於疫情的12個最新判斷,信息...
    全球疫情的拐點會在何時到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給出12個最新判斷——   一、現在還不是摘口罩的時候   現在國內外情況懸殊,中國由於採取了非常果斷的措施,現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階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國家還處在大暴發的第一階段,且仍在向上攀升。這意味著人傳人的機率非常高,確診病例增加非常快。
  • 中國會出現第二波疫情嗎?鍾南山最新發聲!
    10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2020第二屆中國醫師公益大會發言。主辦方供圖預計中國不會出現第二波疫情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歐洲、美國疫情出現反彈。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歐洲區域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1000萬例。
  • 6月26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最新消息!
    6月25日新增確診病例13例6月2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例(均在上海),本土病例11例(均在北京);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本土病例(均在北京)。
  • 3月27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最新消息!
    《通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國家藥監局已批准22個檢測試劑產品註冊,不斷滿足疫情防控需要。近期發現,個別未經註冊的相關檢測試劑產品進行虛假宣傳,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為有效淨化市場環境,切實保障公眾健康權益,將嚴厲打擊非法製售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試劑等醫療器械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對相關診斷試劑生產、經營企業、醫療器械網絡交易服務第三方平臺及網絡銷售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
  • 比鄰共話—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的復工復產經驗交流暨中印尼「一帶一...
    中國日報福州5月28日電 今天上午,由中聯部、中國駐印尼使館、福建省外辦和印尼國民民主黨共同舉辦的比鄰共話—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的復工復產經驗交流暨中印尼「一帶一路」合作網絡視頻會在北京、福州和印尼多點連線舉行。
  • 鍾南山預言成真!新冠疫情又傳壞消息,張文宏凌晨作出最新判斷
    我國四川省成都市在最近一段時間的小規模新冠疫情爆發,讓我們意識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被我們認為是已經戰勝了的新冠病毒其實還在虎視眈眈地看著我們,而隨著冬季的到來,天氣的逐漸轉涼,我們也將迎來新冠疫情的又一次挑戰,而對此鍾南山院士此前的預言似乎也成真了,對此一直工作在抗疫第一線的張文宏醫生也做出了新判斷。
  • 7月10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最新消息!
    >>詳細閱讀:截至7月9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外賣配送和快遞從業人員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護指南》7月10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外賣配送和快遞從業人員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護指南》。
  • 香港疫情會如何發展?鍾南山給出最新判斷
    7月29日,在廣東廣州,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就近期香港疫情發展及防控措施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他表示,根據目前香港每日新增病例的數據來看,香港疫情正在發展之中,已經出現了社區傳染,但還沒有出現指數級增長,所以關鍵要看接下來的防控情況。
  • 廣州疫情是否出現反彈?怎麼看無症狀感染者?鍾南山解答了這些熱點...
    廣州疫情是否出現反彈?如何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怎樣做好複課後的防控?為何會出現無症狀感染者?4月12日下午,在廣州市第75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一一解答。● 入境境外人員核酸檢測全覆蓋非常有必要鍾南山表示,最近這一段時間,廣州等城市採取境外人員核酸檢測全覆蓋,實際上是外防輸入升級的措施,這與當前世界疫情形勢有關。從目前疫情來看,世界正在爬坡增加,中國已基本控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一定會有外來病例的輸入,沒有發現才奇怪。假如不採取核酸檢測全覆蓋的辦法,就很難防控。
  • 疫情在4月能結束?鍾南山關於疫情的11 個判斷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84 歲的鐘南山院士再次掛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是我國呼吸道疾病領域的專家,在 2003 年抗擊非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疫情期間,也有很多人打著鍾南山院士的名號傳播謠言。今天丁香醫生整理了鍾南山院士近兩日的公開言論和回應——1.
  • 疫情在9月份全部結束嗎 中國鍾南山如何判斷
    今天是7月27日,還有四天就到8月份了,時間飛逝,可是我們還沒有走出新冠疫情籠罩的陰影,雖然國內已經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但是局部地區的疫情也在提醒我們不能鬆懈。有網友問,疫情在9月份全部結束嗎?中國鍾南山如何判斷?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 疫情蔓延全球166國,11國「封國」!鍾南山這段話,再不聽就晚了
    據環球網報導,截至19日8時25分,已經有166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確診病例,中國國家衛健委呼籲,要積極與國際社會開展防疫合作,並防止疫情從境外輸入國內。當地時間17日,全球總共有11個國家採取"封國"措施,以控制疫情傳播。
  • 「一帶一路」合作夥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廉潔建設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卓  12月8日,「一帶一路」合作夥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廉潔建設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國家監察委員會主辦,來自2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在線參會。  研討會圍繞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廉潔建設經驗進行交流,旨在凝聚各方共識,推動反腐敗國際合作和廉潔絲綢之路建設,共同促進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監委主任楊曉渡出席會議並作主旨演講。  楊曉渡指出,當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全球反腐敗治理面臨新的挑戰。
  • 歐洲同行求助,鍾南山全程英文分享中國經驗:四個「早」是防控疫情...
    近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 鍾南山全英文連線伊拉克
    伊拉克衛生部23日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遠程視頻連線。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及團隊成員與伊方分享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的經驗、策略及最新研究成果,討論中伊兩國加強抗疫合作事宜。鍾南山介紹中國防控疫情經驗伊拉克衛生部長阿拉維等當地衛生部門官員、中國駐伊拉克大使張濤、中國紅十字會援助伊拉克醫療專家組當天在伊衛生部參加了中伊抗疫經驗交流視頻會議。4月23日,中國與伊拉克舉行抗疫經驗交流視頻會議。
  • 關於復工復產復學,鍾南山最新說法!更多...
    2020年4月12日(星期日)下午3時半,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廣州醫科大學越秀校區舉行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總75場)。面對境外輸入的壓力,廣州疫情整體態勢是否可控?針對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風險,廣州應如何應對?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對廣州疫情走向作出最新判斷。
  • 平和山格: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組合拳
    閩南網2月27日訊(通訊員 吳琳平)平和縣山格鎮全力做好轄區內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在科學防控疫情的同時有序復工復產,截止目前,山格鎮16家規工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11家規下企業有6家企業復工復產,預計2月底前實現轄區內全部企業復工復產。
  • 工信部召開全國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總結推廣...
    工信部召開全國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總結推廣地方復工復產經驗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工信部:推動落實完善金融支持政策,要加大清理拖欠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帳款工作的力度。鼓勵央企、大型國企等龍頭企業發揮表率作用,帶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協同開展疫情防控和生產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