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馬婷) 投資1.7億元、集結鄭伊健、于波、周渝民(仔仔)、林峰、吳尊、付辛博等偶像派演員的古裝動作片《忠烈楊家將》,儘管投資和演員陣容都十分了得,但自4月4日首映以來,比之同期熱映的國產片《北京遇上西雅圖》、《廚子戲子痞子》等中低成本影片相比而言相形失色,該片上映11天票房僅為5600萬元左右,遠低於市場預期。七子中鄭伊健、周渝民、林峰、吳尊單獨拿出來看,他們主演的電影大都能達到這個票房,而此次1+1卻小於2。粉絲電影不再吃香,偶像效應逐漸失靈,真正在市場上接受檢驗,並不能只靠帥哥陣容就能笑到最後。
未達預期很難破億
《忠烈楊家將》講的是楊令公和楊家七子血戰金沙灘、兩狼山的故事。4日上映後的兩天,聲勢還不錯,排片量和差不多同期上映的《毒戰》差不多,達到15%,部分影院還出現粉絲包場的情形,但後繼乏力,排片場次逐日下跌。記者採訪了廣州多家影城負責人,他們均表示,初期認為該片是「粉絲電影」,擁有一定的市場號召力,因此在排片方面「很給力」,然而該片「沒有出現我們理想中的口碑相傳,觀眾整體反應平淡,所以就減少排片,影廳也從大廳換成了小廳」,廣州金逸珠江院線營銷經理謝世明表示:「《特種部隊2》和《分手合約》已經佔了一大半場次,現在它的排片量在3%~5%之間。此前我們預期票房是一億元,但現在看來肯定達不到了,作為投資那麼大的片子,11天5600萬元票房肯定是虧了。」
對於《忠烈楊家將》的粉絲效應失靈,謝世明認為:「楊家將這種題材對他們的粉絲來說,吸引力有限。他們粉絲大多是90後、00後,更喜歡看到時尚的偶像片,而不是這種題材悲慘的片子。而且如今古裝大片也不太吃香,很少古裝武打片票房過2億。兩年前陳勳奇導演的那部《楊門女將》口碑和票房雙雙慘敗,要想把觀眾重新拉回影院,去看一部題材相近的電影,難度很大。」
電影市場研究專家蔣勇認為,影片標榜的父子情、兄弟情,刻畫得很表面化,並不能感動人心。他還覺得,電影裡的反派角色潘仁美、耶律原的形象,也顯得過於平面,跟楊家將沒法形成正反對立的戲份,導致影片缺乏戲劇張力。
而本片製片人黃百鳴則將票房不好的原因歸於外界:「可能前一陣古裝片太多了,觀眾看膩了,也可能《楊門女將》對我們有影響,有些人以為我們還是《楊門女將》。」同時,他否認這是部「粉絲電影」:「他們是偶像,但他們都很用功,你能找到另一部古裝片裡,所有打戲都不用替身、不用假馬,演員親自上馬打的嗎?」
粉絲電影難以為繼
2011年,楊冪主演的《孤島驚魂》以400萬元成本拿下9000萬票房開啟了內地「粉絲電影」大幕,但綜合這幾年粉絲電影成績來看,《孤島驚魂》始終是一個佔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個例。其後她的《大武當》、《HOLD住愛》、及前年韓庚、吳尊的《大武生》、去年李宇春、阮經天、黃曉明的《血滴子》票房皆不如人意。
謝世明認為:「單純靠粉絲撐起一部電影票房從來沒保險過,現在影響電影票房的因素很多,粉絲效應不是萬金油。」而一個偶像即使有10萬粉絲,全部來捧偶像的電影,票房也不過三四千萬,而近年來的粉絲電影大都以古裝片為主,成本高、周期長,收回成本已經很難。而且國內影壇正在流行的粉絲電影基本上還停留在「明星效應」層面。這些匆匆上馬的電影,最大的成本就是明星片酬,這也造成重明星輕質量的結果。影評人鴻水表示:「所謂的粉絲電影還只是營銷的一種方式。明星效應固然不能忽略,但明星決不能撐起一部影片,比如劉德華、鞏俐主演的《我知女人心》,票房一樣慘敗。純粹從感情上被支持的電影,高票房現象是難以為繼的。偶像泡沫被刺破的前提是有一大批出品人為之付出慘痛的代價。杜絕偶像泡沫,在目前的電影現狀下並不完全可取,畢竟有粉絲關注的電影總比沒人關注強。但出品人、製片人以及導演、編劇應該很清醒地認識到,明星只是電影中的一個環節,提高整體質量才是最終目標。」
部分主演近年票房成績(含香港)
鄭伊健:《我老公不靠譜》4000萬
林峰:《男人如衣服》3000萬/《完美嫁衣》2000萬/《白蛇傳說》2.29億
吳尊:《大武生》4500萬/《劍蝶》3000萬/《錦衣衛》1.2億
周渝民:《新天生一對》5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