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樣祥:中國工藝美術新趨向—「貴族化」是把雙刃劍

2020-12-15 騰訊網

[摘要]工藝美術「貴族化」的直接後果便是,產品越來越精緻、產量越來越小、價格越來越昂貴,甚至「價值連城」的作品所佔比重會越來越大。

與「純藝術化」趨向十分類似,中國工藝美術的「貴族化」追求,亦是古已有之。說到「貴族化」追求,在中國工藝美術史裡,「貢品」和「官作」是兩個繞不開的概念和現象。因為它們直接促成了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品越來越「貴族化」。「貢品」是指由下而上的無償贈送之物,如古代臣民或番屬國奉獻給皇帝的物品;而「官作」則多是指由官府直接投資和經營,並專門為官府生產各類物品的機構。首先,無論是「貢品」,還是「官作」,都是人類社會進入到階級社會,尤其是集權政治時代之後的產物;其次,中國的「貢品」和「官作」史都十分悠久,有的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甚至更早;第三,「官作」尤其是「貢品」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囊括了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第四,或者少、或者精,最好是少而精,是生產製造「貢品」和「官作」的共同原則和相同特徵。

侯樣祥

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著名文化評論家

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創作駛上「貴族化」的單向快車道。

「適當貴族化」是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主要特徵。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陶瓷的「貴族化」歷程是個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本來陶瓷是古代百姓須臾不可離的生活必須品,然而自從成為「貢品」,特別是「官窯」之後,它的身份與地位便得到極大的改變和提升,「貴族化」傾向十分明顯。具有633年官窯史的景德鎮,即是中國陶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官窯所在地,其製造物集中體現了中國陶瓷「貴族化」現象,直至今天景德鎮「官窯」器仍然是人們可遇不可求的「尤物」。當然,官窯的設置,也給景德鎮帶來無盡的光環,直至今天仍然光芒四射。儘管如此,在中國古代社會,那些遠離百姓日常生活、專供皇宮等社會上層享用的「貢品」或「官作」,畢竟不佔手工藝和工藝美術的絕對多數,佔絕對多數和處於主導地位的仍然是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值得思考與研究的是,新時期以來,尤其是新世紀以來,中國工藝美術這一持續了幾千年的傳統業態正在悄然發生巨變。綜合研究與分析三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約2000件作品,便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與古代相比,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創作的「貴族化」現象,已經呈現出有過之而無不及、遍地開花之勢。儘管三屆展覽的展品在品種上並不齊全,在地域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葉落而知秋」「一斑窺全豹」,幾乎可以說,在材料、工藝等方面越來越追求極致,在造型、意境、思想等方面越來越追求高品格,是所有參展作品共同的追求與特徵。尤其是相當一批高難度創作和巨型創作,絲毫不遜色於古代任何「官作」,給人以望而生畏、敬而遠之的感覺。顯然,「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映射出一種趨勢,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創作已經駛上了「貴族化」的單向快車道。如果說歷史上中國工藝美術「貴族化」現象,更多只是與各朝各代皇宮的需求有著直接因果關係的話,那麼當代中國工藝美術「貴族化」趨勢,雖然有著延續歷史的慣性因素,但更是為了滿足全國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大前提下,全民追求「貴族化」生活的現實要求。

危機與挑戰促成工藝美術創作的「貴族化」趨向。

如何具體而理性地看待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創作的「貴族化」趨向?應該說,當下中國工藝美術所面臨的「傳統消費群體正在快速解體」「資源性危機日益加劇」「一些傳統技藝瀕臨失傳」「作品思想的時代性困擾」4大挑戰與危機,都是直接或間接促成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

「傳統消費群體正在快速解體」,意味著城鎮人口將快速取代鄉村人口,成為工藝美術品最大的消費群體。毋庸置疑,城鎮人口的藝術欣賞趣味會迥異於傳統鄉村人口,「純藝術性」趣味的作品會是他們的主要追求;城鎮人口的購買力也會顯著強於鄉村人口,尤其是部分高收入人群。這些都預示著,未來的中國工藝美術品會具有更加廣闊而理想的市場前景。「資源性危機日益加劇」,則表明許多工藝美術品將因資源危機甚至枯竭而日益成為「緊俏商品」,甚至是獨一無二的「孤品」。「物以稀為貴」的市場規律和經濟槓桿將會直接促使部分工藝美術品的價格大幅而快速上漲,其增速和漲幅或許要超過包括書畫藝術品在內的一切藝術品。「一些傳統技藝瀕臨失傳」,意味著在工藝美術領域「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法則同樣適用。不久的將來,一些品種將會因各種原因而自然走向消亡,另一些品種則會聚集和佔有更多的社會資源與市場份額。在工藝美術界,一種「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現象或許會得到快速凸顯。至於「作品思想的時代性困擾」,將會隨著傳統工藝美術人的逐漸覺醒,以及學院派深度而全面的滲入,得到快速而極大的改觀。工藝美術品在題材上和思想上必然會發生大的飛躍,工藝美術品的藝術地位和價值會得到快速提升。所有這些都表明,在未來的發展中,工藝美術品的「貴族化」趨向必定會成為不可逆轉之趨勢。

工藝美術「貴族化」是一把「雙刃劍」。

從中國工藝美術發展史角度看,「適當貴族化」已經被歷史所證實,是一種無害而有益的現象。景德鎮陶瓷即是明證。「不惜工本、集中人才、選料優質、工藝精湛、挑選極嚴、數量有限、產品精緻、非商品性」等等皆為景德鎮官窯生產和產品的主要特點,因而官窯往往能成為一個時代的典範與代表。從中國陶瓷發展史角度看,官窯不僅豐富了中國陶瓷史的內容,而且提升了中國陶瓷在藝術史中的地位。值得肯定的是,官窯這種典範性和代表性,反哺了民窯的繁榮與發展。它們之間的相得益彰性特點昭然。然而,當下的中國工藝美術卻有過度「貴族化」趨勢。

工藝美術的過度「貴族化」,其後果會怎樣?目前還難以預料。就目前的情勢與走向來分析,過度「貴族化」已經導致了兩個重大變化。其一,它將改寫傳承了數千年的中國工藝美術史的走向。眾所周知,數千年來,中國工藝美術是由為百姓日常生活服務為主、為皇宮貴族生活服務為輔所構成的體系。而如今,隨著工藝美術品日益「貴族化」,其為百姓日常生活服務的功能很可能部分地讓位於現代化、工業化的流水生產線產品。目前大量塑料制生活日用品充斥著日常每個角落即是明證。持續了數千年的工藝美術史中的「百姓化」和「貴族化」之權重必然發生相應改變。未來的工藝美術史將是一場「獨角戲」。其二,令中國工藝美術史長期引以為自豪的「生活藝術化」和「藝術平民化」現象行將結束。工藝美術「貴族化」的直接後果便是,產品越來越精緻、產量越來越小、價格越來越昂貴,甚至「價值連城」的作品所佔比重會越來越大。顯然,對那些仍然生活在鄉村社會的人群,甚至城市的低收入人群而言,工藝美術品將成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在這一變化過程中,會有相當大一部分社會群體失去他們的前輩世世代代享受了數千年的「生活藝術化」和「藝術平民化」所帶來的「紅利」。數千年歷史形成的中國工藝美術的崇高與偉大,或許也會隨之大大削弱,甚至消亡。

「純藝術化」和「貴族化」或將引發工藝美術「大革命」。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中國工藝美術的「純藝術化」傾向和「貴族化」傾向,實為互為表裡的關係。一般來講,工藝美術作品的藝術性越高,往往意味著材質、技法、造型、意境、思想等各方面的水平也越高,其「曲高而和寡」「高處不勝寒」的「貴族化」特徵則顯露無遺。反之亦然。

綜上所述,中國工藝美術的「純藝術化」傾向和「貴族化」傾向雖然發展歷史並不長,但它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卻可能是一次革命性的事件與現象。追求「藝術化」與「生活化」的和諧與統一、「貴族化」與「平民化」的和諧與統一,是中國工藝美術數千年與生俱來的內容和特性。然而,隨著當代工藝美術領域「藝術化」對「生活化」的排斥、「貴族化」對「平民化」擠壓,中國工藝美術將同時面臨在藝術與市場兩方面的巨變。傳統的和諧與統一已經被打破,新的和諧與統一如何建構,是擺在中國工藝美術面前的重大問題。而隨著「純藝術化」和「貴族化」傾向的繼續發展,必然會使數千年的「生活藝術化」和「藝術平民化」的歷史理想行將失去支撐,成為歷史的記憶,這無疑是十分值得關注的現象。(文/侯樣祥)

轉自「文創中國周報」微信公眾號(culturalcreative),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消費品趨向貴族化 兒童節快變成"兒童劫"
    記者日前走訪了南昌部分商場,發現兒童消費品越來越鋪張浪費,趨於貴族化、高檔化和精品化。甚至有些不健康的玩具將可能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讓家長叫苦不迭。面對「失真」的節日市場,受訪家長們無不擔憂這種變味的節日,將可能使「兒童節」變成「兒童劫」。
  • 藝術考研作業:時裝之父查爾斯·沃斯的工藝美術運動
    藝術是社會的表現,能夠傳達出最先進的社會趨向,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這一「工藝美術運動」盛行時期,服裝設計的發展自然也會反映出這場運動的藝術風格與文化思想。關鍵詞:工藝美術運動,西方服裝設計,藝術與社會趨向,查爾斯·沃斯19世紀以來,西方服裝設計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 , 那就是服裝的流行時間不再像古代、中世紀、近代那樣。
  • 工藝美術
    概況 2007年是溫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成立十周年的紀念年,也是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年。在溫州市政府有關部門指導下,實施了有利於工藝美術發展措施,使溫州傳統工藝美術優秀品種得到保護,鼓舞了工藝美術工作者的熱情,提高了整個行業的凝聚力,促進了行業的新發展。
  • 2020 中國(蘇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閉幕
    2020中國(蘇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於2020年11月30日落下帷幕。當天晚上,閉幕盛典在蘇州清山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蘇州市政府有關部門及高新區有關政府部門負責人,江蘇省及蘇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負責人,參展藝博會的工藝美術大師、工藝美術企業和工作室代表以及獲獎者代表二百餘人出席,共同慶賀本屆藝博會的圓滿成功,共同祈願傳統工藝振興發展的美好未來。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簡介
    他是中國輕工設計協會會員、中國陶瓷協會會員、國際茶文化研討會理事、中國盆景協會會員、國際茶文化研討會理事、中國盆景協會會員、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陶藝專委會顧問。1996年輕工總會授予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6年獲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
  • 深入了解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發展歷程
    10月22日晚7點,中國工藝美術史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尚剛教授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了名為《親近我們的輝煌》的主題演講。為大家講述了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發展歷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及對培養審美意識的貢獻,帶領大家體驗了一場縱橫數千年的國寶之旅。
  • 「古瓷新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明良話瓷器鑑藏」活動舉行
    「古瓷新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明良話瓷器鑑藏」活動舉行 2019-06-11 07:49:07  來源:福建日報
  • 工藝美術產業白皮書2020(22/33集)——中國工藝美術大事年表 1980...
    9 月 16 日 根據國務院〔1980〕168 號文件規定,中國旅遊產品生產供應公司在北京成立,與輕工業部工藝美術公司合署辦公。9 月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師生作品展覽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10 月 24 日 全國工藝美術基本建設工作座談會在四川省新都召開。
  • 四海昇平首屆中國工藝美術收藏年會在京舉行
    1月13日電(記者 李妮)「四海昇平·首屆(2012)中國工藝美術收藏年會12日在北京啟幕。本次年會包含「2012年度中國工藝美術名家論壇」、「2012年度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2012中國工藝美術全國收藏家年會」三大內容,對於總結、探索行業發展意義深遠。
  • 屈蘭鳳-中國國家工藝美術大師
    屈蘭鳳,女,1967年出生於江西景德鎮,畢業於景德鎮市陶瓷職工大學,中國國家工藝美術大師,首屆江西省陶瓷技能大師,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西省高級技師(國家一級),景德鎮陶瓷美術家。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交流協會江西分會理事,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高技能陶瓷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西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景德鎮陶瓷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景德鎮市陶瓷美術研究會會員。景德鎮首批入選中國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藝術人才庫」的藝術人才。
  • 大師記|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樹文
    永不退色的藝術禮讚,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永森新作景泰藍《東方紅》偉人尊首發王樹文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北京特級工藝美術大師2012年獲得北京傳統工藝美術「德藝雙馨「大師稱號,2014年任雲南藝術學院技術學院特聘教授,2016年獲得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稱號,2019年獲得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大國工匠稱號等。
  • 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類)
    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在1993年評出, 共評64人,其中陶瓷類17人。分布在七個省份。現任中國輕工局陶瓷研究所高級工藝美術師。享受國務院頌發「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955年來景德鎮謀生,拜「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為師學藝。1960年考入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作品以工藝精著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以工藝精著稱。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世人稱道他的人物瓷畫「件件是精品」。
  • 劉永森:中國工藝美術發展的推動者
    劉永森2018年5月14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正式公布了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最終名單,中國景泰藍界的泰山北鬥——劉永森以80歲高齡榮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成為本屆唯一一位國家級景泰藍大師。
  • 尚剛談中國工藝美術史與名物研究
    事實上,對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他來說,中國工藝美術史才是本色當行,他的《元代工藝美術史》《隋唐五代工藝美術史》與《中國工藝美術史新編》都已成為相關領域的權威著作。在接受《上海書評》採訪時,尚剛對自己的學術生涯做了回顧,著重談了自己所做的工藝美術研究。
  • 當風味換桶開始貴族化,威士忌新風口是不是就來了!
    過去幾年,蘇格蘭幾乎每一家酒廠都在開始籌備自己「造新酒」的事業。在嘗試過各種橡木桶熟成威士忌後,他們又將目標對準了各大葡萄酒產區的葡萄酒中。一種執念讓他們認為,只要把威士忌放到這些葡萄酒桶中泡一泡,就能快速獲得額外的風味。
  • 景德鎮市11人獲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日前,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景德鎮市11位陶瓷大師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同時,該市另有7位陶瓷大師獲全國優秀工藝美術創作獎。? 此次獲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陶瓷大師分別為:王懷俊、寧勤徵、李文躍、李菊生、餘仰賢、何叔水、楊蘇明、饒曉晴、徐亞鳳、黃賣九和賴德全。
  • 從工藝美術角度看「國寶」別有洞天
    工藝美術史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尚剛撰寫的這本《給孩子的國寶》便沒有收錄那些眾所周知的「國寶」,而是描繪了一部精彩至極的中國古代工藝美術遺產圖。作者:胡月《給孩子的國寶》尚剛 中信出版集團這座「紙上博物館」基本囊括了所有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工藝美術器物,「國寶」指的是中國古代的工藝美術遺產。
  • 九品混通——由稅收體制的變化看中世紀中國古代貴族化社會的建立
    九品混通——中國古代貴族化社會建立的稅收制度九品混通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項稅收制度,主要是以戶調為基本原則,在徵收稅收時對一定範圍內的民戶進行資產評估,按照資產的多少將民戶分為9等分攤地方稅額。其實它的原則不僅僅是限於戶調徵收,它主要是對地方土地的所有以及優劣進行登記。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偉 陶瓷
    【大師簡介】劉偉(1962-),江西新幹人,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博物館   館藏大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