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陸鳴
2017-04-12 15:08 來源:澎湃新聞
為使樓市降溫,防止新的高價地出現,福建省廈門、漳州、泉州三地近日建立樓市調控聯動機制。
據新華社報導,廈門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日前印發《廈漳泉房地產調控聯動機制實施方案》,正式建立廈門以及相鄰的漳州、泉州等三地的房地產調控聯動機制,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
三地的房地產調控聯動機制主要包括土地出讓、交易管理、中介監管三方面內容。首先,建立土地出讓聯動機制。廈門加強與漳州、泉州定期溝通會商,調控廈門市及漳州、泉州周邊範圍內土地出讓規模和節奏,實行相對集中供地,防控出現新「地王」。三地共享年度土地供應計劃和土地出讓信息。及時發布供地信息,引導市場預期和社會輿論。
其次,建立商品住房交易管理聯動機制。廈門與漳州、泉州三地聯動,強化交易監管,加強購買商品住房資格審查。此外,建立房地產中介監管聯動機制。三地聯動開展房地產市場整頓行動,加大整治力度,規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經營行為,重點打擊異地開盤、銷售異地住房以及跨區域開展「團購」活動等房地產中介行為。
廈門某房企負責人表示,整個海西地區即廈門、漳州、泉州已經形成了一個整體的經濟圈,單一控制某一個城市的房價、地價不足以控制整個地區的房價、地價走勢,在廈門房價暴漲的過程中,很多買房人外溢到了臨近的泉州、漳州,而隨著廈門限購限貸政策不斷收緊,愈加嚴格,很多樓市資金也紛紛轉移到泉州、漳州,「泉州、漳州的房價多年來都是比較穩定的,但隨著廈門購房者的外溢,漳州的房價從去年上半年的7000元/平方米上漲到目前的1.5萬元/平方米,泉州的房價也從去年上半年的8000元/平方米上漲到1萬元/平方米以上。」因此三地出臺調控聯動機制顯得較為必要。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戴亦一稱,三地調控聯動機制內容中,土地出讓方面的聯動意義較大,能起到防止出現新的高價地的效果,「廈門的土地供應特別緊張,同時潛在供應也非常有限,土地市場預期較高,價格上漲壓力較大,三地聯動以後,可以分散、引導開發商前往廈門周邊的漳州、泉州投資拿地。」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對於此類聯動機制的建立,充分說明了當前類似漳州泉州等城市實際上也面臨了一些炒房的現象,而這幾個區域本身也是地理位置比較近的,所以也形成了一個小的城市群,對於此城市群的市場管控,充分說明了當前此類二三線城市需要採取聯合的房地產管控的做法,尤其是對跨區域的各類購房行為進行管制,這有利於此類市場後續全方位的管控,也能夠更好地緩解類似廈門等市場的價格壓力。
作為樓市火熱的強二線城市,廈門此前已經連續三次收緊限購,2016年8月31日,廈門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發布公告,自9月5日起重新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對以下三種類型居民家庭,暫停在本行政區域內向其銷售建築面積144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一、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二、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三、無法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1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
2016年10月5日,廈門再次升級調控,將限購房屋面積範圍擴大,對上述三種類型居民家庭,暫停在行政區域內向其銷售建築面積180平方米及以下的商品住房。3月24日,福建省廈門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聯合廈門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銀監局等6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調控措施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在嚴格執行2016年10月5日住房限購政策基礎上,廈門市戶籍成年單身(含離異)人士在本市限購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下同)。通過贈與方式轉讓住房後,再次購買住房需滿3年。新購買住房的,需取得產權證後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福建,地王,廈門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