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才子金聖歎在對《水滸傳》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之後,發現了「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的特點,並大讚「天下之文章無有出《水滸》右者」。文無第一,金聖歎做出的論斷自然不足為訓,但其提出的「典型人物論」卻是我國古代小說批評理論的一個重大突破。
性情說的是動態性格,氣質說的是靜態性格,形狀說的是外貌特徵,聲口說的是語言特徵,這四點確實是塑造人物的四個關鍵點。《水滸傳》中許多人物無疑都擁有極具個性化的形象,如李逵、武松、魯智深、史進等都是豪放粗魯之人,卻又各有不同。但是,分析一百零八好漢中的三位女英雄的形象,不難發現她們的性格、外貌及聲口著實有些怪異。顧大嫂和孫二娘幾乎完全按照塑造男英雄的方法進行塑造的,而嬌豔美貌的扈三娘又是一位幾乎不說話的啞美人,並且她的行為也顯得極為盲目,宛如木偶。
母大蟲顧大嫂,開個酒店,家裡又殺牛開賭;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姐夫孫新這等本事也輸與他。解珍的這番話呈現出了一幅顧大嫂的整體畫像,綽號母大蟲說明她的性格體態,殺牛開賭說的是她的營生手段,並且她的本事還在孫新之上。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有時怒起,提井欄便打老公頭;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莊客腿。這首贊詩則更加細緻地描繪出了她的外貌和性格,其中「提井欄便打老公頭」及「拿石碓敲翻莊客腿」尤其觸目驚心。
單看此處到也不可輕下定論,畢竟贊詩可能有誇張之嫌。但是注意對孫新的描寫中亦有「胸藏鴻鵠志,家有虎狼妻」之說,可見其家中確實是女強男弱。而三打祝家莊之時,顧大嫂「挈出兩把刀,直奔入房裡,把應有婦人,一刀一個,盡都殺了」,此等行徑簡直比其他男性好漢還要兇殘。與此互為呼應的,還有孫二娘的行為。
孫二娘比顧大嫂出場要早,在第十六回中即通過魯智深的話對其進行了初步介紹。到了第二十六回中,則通過武松的視角對其進行了具體描寫:露出綠紗衫兒來,頭上黃烘烘的插著一頭釵環,鬢邊插著些野花。單看此處,似乎孫二娘也是個愛美的正常女人。但接著我們看到「眉橫殺氣,眼露兇光,轆軸般蠢笨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腳」,可見其人毫無美感可言。慈愛,通過張青的描述,我們不難發現張青尚有原則,而孫二娘卻毫無底線。這家黑店也不是姓張而是姓孫,孫二娘本領亦在張青之上,所以張青家中地位亦是不如孫二娘。
扈三娘正式出場之前,杜興曾說「惟有一個女兒最英雄」,村前老人亦說扈三娘「十分了得」,這不禁令人心想:莫又是一個類似於母大蟲和母夜叉的人物?等她正式出場後我們發現,她跟顧大嫂、孫二娘完全不是一類人。第四十八回中這樣描寫道:霧鬢雲鬟嬌女將,鳳頭鞋寶鐙斜踏。黃金堅甲襯紅紗,獅蠻帶柳腰端跨。巨斧把雄兵亂砍,玉縴手將猛將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當先出馬。第六十八回中如此描寫道:玉雪肌膚,芙蓉模樣,有天然標格。金鎧輝煌鱗甲動,銀滲紅羅抹額。玉手纖纖,雙持寶刃。恁英雄烜赫,眼溜秋波,萬種妖嬈堪摘。
從這些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肌膚如雪、貌比海棠、眼含秋波、柳腰縴手的嬌美女將。同時通過「巨斧把雄兵亂砍,玉縴手將猛將生拿」,我們還不難發現,她不僅貌美如花而且武藝高強。而在小說中,扈三娘確實也生擒了王英,能與呼延灼大戰許多回合。
但可惜的是,這位兼具美貌和武藝的女英雄,她在全書中顯得比顧大嫂和孫二娘還要詭異。因為她幾乎完全喪失了說話的能力,在書中只說過三句話。第一句是在第四十七回中跟王英相鬥時的過程中,當時扈三娘心道「這廝無禮」,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只是心理活動,並不能稱之為說話。第二句是在第五十四回中,當時扈三娘對花榮喊了句「花將軍少歇,看我捉這廝」。第三句則是在第九十八回中,扈三娘罵瓊英道:賊撥賤小淫婦兒,焉敢無禮。
祝家莊慘遭滅門之禍,扈三娘沒說話。未婚夫新喪、家中眾人被屠,宋江將她許配給王英,她也沒有說話。初見王英之時扈三娘好歹還有心理活動,而上了梁山之後卻連心理活動也沒了,活脫脫一個啞美人,一個提線木偶。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現顧大嫂、孫二娘和扈三娘這三位女英雄的人物塑造似乎都存在一些問題。顧大嫂和孫二娘被男性化,扈三娘喪失了說話的能力,施耐庵為何要這樣寫呢?筆者認為其中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施耐庵矛盾的女性觀,二是對女性英雄描寫的嘗試。筆者將在另一篇文章做更為詳細的分析,敬請關注小新。
參考文獻:
施耐庵 《水滸傳》金聖歎 《讀第五才子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