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有關美國將禁止聯發科向華為提供晶片的文章鋪天蓋地,幾乎全部都在唱衰華為,認為華為很可能會因為美國的制裁而一蹶不振。我本來是不太喜歡蹭這種熱點的,但是有些自媒體作者為了博眼球,文章的內容不忍直視,一點都不理性。
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升級是預料之中的事,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美國在實體名單中新增華為的38家子公司,並且限制華為採購任何採用美國軟體或者技術的產品。聯發科的晶片是臺積電代工的,如果禁令真的生效,聯發科即使百般不情願,也不敢不從。如果聯發科為了救華為,而被美國禁止採用美國技術,那麼聯發科這種主業就是賣晶片的企業,真的是覆滅僅在一朝一夕之間。
聯發科對於此禁令曾做過正面回應,公司一項遵循全球貿易相關法令規定,正密切關注美國出口管制規則的變化,並諮詢外部法律顧問,實時取得最新規定進行法律分析,以確保遵循相關規則。我對聯發科的回應是這樣理解的,聯發科作為企業,即使為了利益也會願意賣給華為晶片,會嘗試尋找相關法令的漏洞,但是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對策,為了自保,只能斷供華為。
再說說華為這邊,華為已經失去了麒麟晶片,在沒有自研晶片的前提下,為了保證自家手機產品的出貨量,不得不採購手機晶片,而放眼全球,除了聯發科以外,貌似沒有其他選擇了。不過近期有關華為「塔山計劃」的新聞還是會讓人對華為抱有一絲希望,所謂「塔山計劃」,說的是華為自己造晶片的計劃,雖然華為曾公開否認過「塔山計劃」,但是自己造晶片的計劃肯定早就已經開始了。
華為作為國內最有先見之明的科技企業,提倡自主創新不是一天兩天了,可以算得上是國產替代化的先驅者了,只不過想要自己造晶片,技術難度太大,需要時間。國產很多硬體設備生產商都在用著上遊產業鏈中提供的產品,但是卻吹上天,甚至其中還有一些企業高管曾公開對遭受打壓的華為冷嘲熱諷,即使有同業競爭關係,在面對外敵時,至少應該團結一些吧。
我不希望華為在這場「戰役」中倒下,華為作為一個靠著自主技術贏得世界掌聲的中國企業,不可以被莫須有的罪名壓垮,不能因為畏懼強權而妥協,雖然我不想扯什麼愛國情懷,但我覺得這的確是國人不想看到的,國家也一定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否則中國企業一旦強大就要遭受打擊,那還有哪家企業願意自主創新?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辦法會有的,我相信華為有能力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