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徐海東:革命時他的人頭和毛主席一樣貴,建國後女兒仍是農民

2021-01-17 史海任我行

1951年,已經26歲的徐文金剛剛知道自己的父親沒有犧牲,而且還做了官。她第一次走出大悟縣老家的山溝溝,到大連見到未曾謀面23年的父親。

陪伴了父親兩個月之後,她想,父親為革命做出了那麼大貢獻和犧牲,幫自己在城裡找個工作,也無可厚非嘛。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父親沉默了良久。

"現在剛剛解放,政府負擔還很重,你又沒有文化,怎能搞特殊化呢?"父親的語氣斬釘截鐵。

徐文金就這樣回老家,做了一輩子清貧的農民。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丈夫因飢餓和疾病離開了人世,徐文金都沒開口向父親求救濟。

是她的父親不愛她嗎?當然不是。她的父親在革命年代失去了66口親人,比誰都重視親情。但他忘不了為新中國犧牲在戰場上的同志們,他和他的家人就是不能搞特殊!

徐文金回到老家總說:"向父親伸手就是給黨和政府添麻煩,大家能過這樣的苦日子,我家也能過。"她的父親一輩子也是這麼要求自己的。

她的父親就是開國十大將排名第二的——徐海東。

徐海東和家人合影(徐文金後排右一)

紅色窯工

徐海東,1900年6月17日出生於湖北黃陂徐家橋村(今屬大悟縣)人。大別山裡的徐海東一家均為做窯的窯工,家裡日子很苦。

少年時,好打抱不平的徐海東因為反抗了欺負窮人孩子的富家子弟,被塾師斥責。他憤而退學,回到家裡,跟隨父兄做了整整11年的窯工。

即使徐海東幹活十分賣力,從不偷懶耍滑,但仍然時常吃不到飯,勉強餬口。他曾討過飯,放過鴨子,當過挑夫,飽嘗了最底層人民的辛酸苦辣。這11年的窯工生涯也讓他堅韌、樸實、豪爽、頑強。

1925年,大革命的思潮席捲大江南北。窮人就該貧窮一生嗎?窮人就不能翻身做主人?身在大別山區的徐海東也在親戚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同年4月,徐海東加入了我黨。受命加入地方軍閥的隊伍,藉機學習軍事。到了第二年,徐海東再也受不了吃喝嫖賭俱全的軍閥部隊,他和朋友商量,一同去廣州,去尋找北伐部隊。

機緣巧合之下,徐海東加入了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任代理排長。在北伐戰爭中的一次戰鬥中,徐海東就初露虎膽。

他身先士卒帶著部下,衝向了敵人的炮兵陣地,一舉繳獲了12門大炮。這在當時可是一個大大的戰功,徐海東很快就因功被任命為少尉排長。

徐海東「虎性」展露無疑。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共產黨員被大量屠殺,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

大將徐海東

猛虎大將

"四一二"政變後,徐海東按照組織安排,立刻脫離部隊,回到老家。以窯工身份做掩護,擴大隊伍,"打土豪、分田地",他屢戰屢勝,在鄂豫邊區建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1929年初,國民黨地方武裝和當地土豪劣紳瘋狂報復徐海東。

一夜之間,徐海東家裡遠近親屬共66口人,全部被殺。徐海東家裡的窯廠和房子也被一把火燒的乾乾淨淨,就連家裡倖存的桌子都被砍斷了一隻腳。

面對著親人的屍骨和斷壁殘垣,強忍著悲痛的徐海東說:"無產階級想要推翻舊世界,不付出代價,可能嗎?人人都有父母、兄弟、妻子、兒女,如果都捨不得犧牲,革命哪會有成功的希望?"

懷著悲憤的徐海東燃起了大別山地區革命的熊熊烈火。徐海東指揮的赤衛軍,神出鬼沒,總會在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攻擊,敵人聽到"徐海東"這三個字,無不害怕。

"徐老虎"的威名也逐漸在大別山地區,不脛而走。1931年,徐海東就因戰功升任12師36團團長,他的領導也是他一輩子的好戰友、好朋友,正是12師師長陳賡。

在一次戰鬥中,徐海東不幸腿部中了兩槍。傷痊癒後,36團已經有了新團長,陳賡本想留他在師部待命,但他向師部打報告,要去36團當副團長。

陳賡笑著說:"海東啊,哪有受傷好了的團長,回去當副團長的,那怎麼能行。"

"那有什麼關係,我就能當,正的副的都一樣。"徐海東回答他。在徐海東的再三要求下,陳賡讓他回36團,當了副團長。

陳賡後來風趣地說:"我這輩子,最光榮的事情,就是當了幾天徐海東的領導,他是有名的'徐老虎',不止沒有咬我,還幫我打了許多硬仗。"

徐海東一生都是這樣,不為自己,只為革命。

紅軍時期的徐海東

1933年2月,徐海東因功升任紅二十五軍副軍長兼七十四師師長。鄂豫皖紅軍的發展一片大好,也因此,相關領導就頭腦發熱起來。開會時,他們不顧徐海東堅決反對,執意要打易守難攻的七裡坪。

徐海東據理力爭,他敏銳的指出七裡坪首先地勢險要,其次部隊精良、援兵充足,且我軍缺彈少糧不適合打攻堅戰。

省委否決了徐海東的意見。而後圍攻七裡坪五十多天的時間裡,紅25軍傷亡5000餘人並以戰鬥失敗告終。

過半的傷亡,讓徐海東心裡十分難受。但徐海東並沒有因此而埋怨省委,在會議後不久,國民黨部隊就集結大軍向省委機關駐地猛撲。

剛剛大敗士氣低落,戰鬥人數、後勤裝備又處於絕對劣勢的紅軍危如累卵。

徐海東得知敵人進犯後,脫了上衣,僅下身著一條大短褲。抱著輕機槍衝上前線,向敵人射擊,就像《三國演義》裡的張飛一樣,他大喊著:"徐海東在此!"

身後的戰士們看到自己的副軍長衝到前線作戰,士氣受到了極大地鼓舞,紛紛衝上前去向敵人發起了反衝鋒。

此役,打垮了對面第30師、31師兩個師的部隊,並俘虜了470餘人。省委負責人沈澤民也向徐海東就七裡坪之事道歉。

青年徐海東

1934年10月,由於王明"左"的錯誤,紅一方面軍開始長徵。1934年11月,遵照黨中央指示,省委決定紅二十五軍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名義開始長徵。

徐海東在紅25軍任副軍長,吳煥先同志犧牲後,任軍長兼代理政委。徐海東在北上過程中邊打邊發展,打了許多勝仗。

到1935年7月,徐海東率紅25軍一度襲佔了蔣介石精銳胡宗南部的後方基地天水城,繳獲大量武器和軍需物資,迫使國民黨軍從川西調衛立煌圍困中央紅軍的7個師回援。

紅25軍的行動打亂了國民黨部隊圍截紅一、四方面軍的部署,有力地支援了中央紅軍的行動。蔣介石稱"徐海東不死,國無寧日"。

惱怒之下,民國政府把徐海東與毛主席、朱德並列為「全國通緝」懸賞額最高的三人,標定頭顱賞額均為25萬塊大洋。

有一次,紅25軍北上過程中,徐海東因傷留在了最後的輜重部隊。當敵人小股部隊跟上來時,部隊驚慌不安,徐海東從擔架上勉強站了起來大喊:"同志們,不要怕,我是徐海東。"就這一句話,部隊就安靜了下來。

改革開放後的國防部長劉華清、國防副部長遲浩田當時只是紅25軍的一名連長和普通士兵,他們回憶,當時能見到徐海東將軍一眼,和他說說話,真是開心極了。

紅25軍:吳煥先、徐海東

當時的"徐老虎"令敵人膽寒到"迷信"的程度。紅軍和張學良的東北軍達成合作協議後。張學良點名要徐海東鎮守東北軍南部。

徐海東一到指定駐地,當地東北軍將領一見徐海東的部隊,立即向後撤退了20裡路。

甚至國共第二次合作後,蔣介石政府給與八路軍"115師、120師、129師"的番號,都是徐海東曾經吃掉的國民黨部隊的番號。

徐海東不僅是軍事過硬,也沒有任何私心的他,在"草地分兵"之後,徐海東的紅25軍雖然所屬於紅四方面軍,表示完全支持"遵義會議"的決定。

這給草地分兵後的毛主席打了一劑強心針。為了籌措錢糧,毛主席決定向徐海東借2500大洋。

徐海東接到毛澤東的條子後,轉身問供給部長:"咱們還有多少錢?"

"7000元左右。"供給部長回答。

"好,留2000元,其他的都送給中央。"徐海東果斷的說。"再從每個連抽一挺機槍給中央,衣服也儘量籌措。"

徐海東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和戰士們吃一樣的夥食:野菜、稀粥、鹹菜。後來彭德懷不止一次說過:"徐海東同志是雪中送炭!"

這份深情厚誼,也讓毛主席一輩子都忘不了,毛主席一生中多次說過徐海東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

天妒英才,徐海東長期的軍旅生涯早讓他不堪重負。鄂豫皖遊擊時,他曾經連續23天沒怎麼合過眼,坐在馬上睡著了。

九次負傷、十七處傷疤無不見證著"徐老虎"的赫赫戰功。庚家河戰役中的一顆子彈,更是從他鼻子處貫穿大腦,從後腦而出。

就是這樣,徐海東也頑強的活下來了。他的身體像一個高速運轉的機器,到了極限。1940年1月,徐海東取得"皖東反掃蕩"大捷後。

徐海東戰鬥後做總結報告時,突然大口吐血,一下子就病倒了。一連十幾天,徐海東都在咯血,時而昏迷,時而甦醒。經醫生診斷,是肺病復發。其他領導同志勸他好好休息。

他卻說:"一個共產黨員不停止呼吸,就要為黨工作。不為黨工作,是恥辱,不配做共產黨員!我只要有一口氣,就得工作"。

毛澤東知情後,以黨中央的名義親自起草了一份電報,要他"靜心養病,天塌不管"。徐海東聽從了毛主席的命令,在周東屏的照顧下他開始輾轉養病。

毛主席寫給徐海東的親筆信

伉儷情深

徐海東在戰爭中屢次負傷,但他也因此收穫了一生的伴侶與摯愛,晚年的徐海東因此常常說:"我是個幸運的人。"

徐海東在老家本有一位妻子,田德齋。兩人感情和睦,夫妻關係較好,在長期的革命工作中,他們也育有兩個孩子。

國民黨打不垮徐海東,就將劊子手的屠刀狠狠地落向了徐海東身邊的親人們,徐海東家人共有66口被屠殺。田德齋僥倖只被抓進牢裡,後來娘家人將她贖出,被迫改嫁。

而徐海東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他的救命恩人,原名周少蘭。從小家境貧寒,被家裡賣做別人的童養媳,逃出來後參加了紅軍。

紅25軍開始長徵之初,沒打算將女同志都留下來。知道了這個事的周少蘭等七名女戰士都哭哭啼啼的去找徐海東。

周東屏

其中一個最小的小姑娘膽子大,她對徐海東說:"首長,我們都是逃出來的,不要再回去當童養媳了,我們在路上可以照顧傷員,我們堅決要跟著部隊走。"

徐海東了解原由後,就答應了他們的請求。而這個小姑娘正是周少蘭。在後來的陝南丹鳳縣庚家河戰鬥中,徐海東不幸被敵人子彈擊中。

這一顆子彈從徐海東的鼻子側邊穿過大腦,由後腦而出,徐海東危在旦夕。他滿頭滿臉都是血,血痰也卡在他的喉嚨裡,隨時可能窒息身亡。

周少蘭此時做出了一個了不起的舉動。她伏在徐海東身上,一口一口地將血痰吸出,保證了徐海東呼吸的順暢。徐海東昏迷了四天四夜,周少蘭就照顧了他四天四夜。

徐海東安全復甦,知道了此事後,他對周少蘭說:"沒有你,就沒有我徐海東!以後,你就改名叫東屏吧,你是我徐海東的屏障!"

單純的周少蘭答應了徐海東,她還正式的問:"首長,你對我的服務有意見嘛?"

徐海東則哈哈大笑:"下次我再負傷,還是叫你來。"

從這以後,兩人的關係越走越近,在1935年10月結為夫妻,證婚人是程子華和劉志丹。他們就這樣成為了相伴相惜的夫妻,一起走過了三十多年的風風雨雨。

徐海東與周東屏

大公無私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懷仁堂內隆重而莊嚴。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授銜儀式就在這一天。

毛主席親自將三種勳章發給與他一同浴血奮戰,開闢新天地的戰友們。十大將軍的授銜儀式上,只位列了九個人。

缺席的正是在大連養病的開國大將徐海東。在授銜儀式幾個月前,周總理親自到大連看望徐海東,並告訴他即將被授予大將軍銜的事情。

徐海東聽完周恩來的話後立刻說:"我長期養病,為黨做的工作太少了,授我大將軍銜太高,我受之有愧啊!"

"不高嘛。"周恩來說:"你為黨和國家受到的身體的損失,授予你大將軍銜不高也不低,比較恰當。"

徐海東推讓再三,最終還是被周總理說服了。

周恩來夫婦和徐海東夫婦合影

徐海東不僅謙遜而且簡樸至極。在大連養病時,來看他的老部下一進會客廳,眼眶裡就溼潤了起來。

他們老首長穿的衣服還是新四軍時的衣服,十多年了,這一身衣服還穿在老首長身上。計劃經濟的時代,徐海東的吃穿用度、醫療支出全部由國家報銷。可以不用自己花一分錢。

可徐海東自己限制自己的家屬花銷、自己吃飯花銷,甚至自己用藥,徐海東都要求用最便宜的藥。

徐海東晚年說的最多的話就是:"為了黨的事業,節省一個銅板,哪怕一分錢,都是對黨有利!"

他也是一直這麼教育他的子女的。在三年困難時期,徐海東老家的女兒徐文金家裡也常常沒有飯吃,孩子和丈夫飢病交加。

有的人對徐文金說:"你不能到北京去,找你當大官的爸爸嘛。"

可徐文金說:"父親和我說過不要搞特殊,向父親伸手就是給黨和政府添麻煩,大家能過這樣的苦日子,我家也能過。"

不論是老家的孩子,還是身邊的孩子,徐海東一生從沒有用自己的"面子"給他們辦過一點事。徐海東就是這樣的人。

在天安門上的徐海東

光明磊落

1969年,4月1日,中國共產黨第九次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就在前一天,毛主席發現九大名單上沒有徐海東,他找到了周恩來,點名讓徐海東參加會議。

周恩來連夜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緊急會議,通過了毛主席的提議,讓徐海東作為九大代表列席會議。

4月1日,組織部門相關同志到徐海東家裡,看著氧氣不能停的徐海東,他們問:"你的身體能去參加九大會議嘛?"

徐海東的身體因為在戰場上戎馬半生已經被透支,但當他聽到毛主席點名要他去的時候,他兩眼放光,仿佛又回到了戰場上,變成了那個敵人見了為之膽寒的"徐老虎"。

徐海東激動地說:"主席提我的名,身體再不行,就是死,我也要去。"他帶上氧氣袋,匆匆地就趕往會場。

毛主席和賀龍

周總理,在場的老紅軍、老帥們,見了徐海東拖著病軀、掛著氧氣袋獨自坐在大會堂第二排過道的中間時,無不落淚。

獨眼且將近失明的劉伯承元帥也在會後,一邊流淚一邊與徐海東握手。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1970年3月25日,躺在病床上仍然想著黨和祖國的徐海東,病逝於鄭州。

作為開國大將,大名鼎鼎的"徐老虎",卻因為受時代的影響,晚年很悲涼,陪伴徐海東走完人生最後階段的,只有他的愛人周東屏。

1976年12月,有關部門就下發了為徐海東大將平反的決定書。1979年1月,由鄧小平同志主持的,徐海東等八位同志的追悼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深情地說:"徐海東同志對黨,是一顆紅心。"

2000年6月,"紀念徐海東同志誕辰100周年"的座談會上,張萬年動情地說到:"曾九次負傷,身上留下十七處傷疤,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讚揚他'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

徐海東夫妻八寶山公墓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相關焦點

  • 有人不服徐海東授大將銜,毛主席一錘定音,他大將排名僅次於粟裕
    然而大授銜前夕,位列大將第二的徐海東卻惹起爭議。在十大將中,粟裕是第一大將,無可爭辯,沒有人不服氣。而位列第二的徐海東從1940年以後,一直都在養病,基本沒有參加抗日戰爭中後期和解放戰爭中的革命鬥爭,也就沒有再立戰功。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徐海東為什麼還能排大將第二呢?其實,這裡面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淵源,毛主席曾經深情地說過,徐海東是對中國革命有過大功的人。
  • 徐海東大將子女今何在?兒子當副部今年離世,女兒當一輩子農民
    在開國將帥中,徐海東算是比較特殊的一位。他在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做出的貢獻沒有特別突出,但還是在1955年授銜儀式中被授予大將軍銜。究其原因,是因為徐海東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傑出的軍事將領。
  • 徐海東錯過解放戰爭,為何還能授大將?毛主席:對中國革命有大功
    1955年授銜時,就有這麼一位將軍,他在得知自己將被授為大將時,就多次向組織申請,說自己從沒有參加過解放戰爭,沒什麼功勞,大將軍銜實在是受之有愧,請求組織將他的軍銜降為上將。他就是徐海東大將。毛主席曾高度讚揚徐海東將軍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 ,是「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
  • 徐海東:缺席了解放戰爭,為何還能評上大將?毛主席:有大功
    徐海東還能評上大將,這和毛主席所說的「對中國革命有大功」肯定是有關係的。(出自《生平自述》徐海東著)而且敵人對徐海東的懸賞金額也在變化,徐海東的人頭一度漲到25萬大洋,這個懸賞金額與毛主席、朱元帥相等,可見敵人有多恨徐海東。
  • 徐海東大將
    徐海東大將出彩是在紅軍時期和抗戰初期,由於生病,錯過了解放戰爭,所以相對宣傳得少了些,今天就來說說徐海東。徐海東原名元清,1900年6月17日出生於湖北黃陂(今屬大悟縣)徐家橋村,他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窮苦工人家庭,祖上六代都是燒窯工人,靠燒制陶器過活。為養家餬口,徐海東像他的祖輩們一樣,從14歲時起做了11年的窯工。
  • 他的功勞在林彪之上,建國後卻拒絕授大將銜,毛主席讚不絕口
    他的功勞在林彪之上,建國後卻拒絕授大將銜,毛主席讚不絕口紅軍當年被迫長徵,徐海東奉命在陝西一帶牽制敵人,用僅存的三千兵力成功阻敵,給紅軍主力創造了充足的時間北上。1935年9月,徐海東率軍成功抵達陝北,與劉志丹匯合,成立15集團軍,徐海東任軍團長。此後,徐海東的軍事能力更上一層樓,生平事跡讓毛澤東都稱其為中國革命立下汗馬功勞。
  • 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東大將
    原創 滴露微塵 1970年3月25日,開國大將徐海東在鄭州含恨病逝,享年70歲。 這位被毛澤東譽為「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 為革命犧牲了66名親人。蔣介石稱他是「文明社會的一大害」,國民黨政府把他與毛澤東、朱德並列為通緝懸賞額最高的三個人,賞額均為25萬塊大洋! 徐海東原名元清,1900年6月17日出生於湖北黃陂(今屬大悟縣)徐家橋村,祖上六代都是燒窯工人。從14歲時起徐海東做了11年的窯工。
  • 徐海東:錯過3年解放戰爭,為何還能授銜大將?毛主席:他有大功
    半晌之後他才說:「一人向隅,舉座為之不歡」,隨即下達指示,讓徐海東大將作為主席團成員出席開幕式。周總理為此連夜緊急召開主席團會議,傳達毛主席指示。第二天下午,九大開幕。徐海東身坐輪椅、帶著氧氣瓶出席會議。毛主席看到徐海東後,轉過身來特意向他致意。全場掌聲雷動。
  • 徐海東被授予大將的原因
    說起徐海東,雖然貴為開國大將,但一般人對他並沒什麼了解,因為他在軍事上的巨大貢獻,而在黨內各個歷史時期也並沒身居高位,被評為大將相信好多人都不解。但更讓人驚奇的是,他在十個大將中名列第二。在美國記者斯諾的《西行漫記》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在紅軍的領導人中,恐怕沒有能比徐海東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沒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為什麼說徐海東是「大名鼎鼎」和「神秘」的呢?
  • 徐海東:1940年後沒帶過兵,卻被評為大將,毛主席稱他有大功
    徐海東是對革命有大功的人。——毛澤東1955年,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徐海東得知自己將被授大將銜,心中十分不安。在徐海東自己看來,從1941年起,他就成了一個終日臥床的「老病號」,抗日戰爭的後半程以及解放戰爭中,他都沒有帶兵打仗,一直處於養病狀態。
  • 徐海東長期休養,為何能評上大將,毛主席還親自提名他為九大代表
    此時,毛主席想到了徐海東能不能幫這個忙,但心裡把握也不大,就和供給部長楊至誠商量,毛主席自己親手寫張條子,由楊至誠送給徐海東,看能否解這個「燃眉之急」。兩人商量後,決定向徐海東借2500塊大洋。徐海東沒有半點猶豫說,「好,留下2000塊大洋,剩下的全交給中央。」 其實當時徐海東部隊的日子也不好過,節衣縮食,能儉則儉,相對於毛主席的部隊當然要好一些,至少不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但徐海東的做法實在令人敬佩,有苦同吃,有難同當,不僅解救了毛主席的燃眉之急,還表現出了他對黨和中央的絕對信任,毛主席對徐海東此舉高度讚揚,說他是為中國革命立了大功。
  • 115師一位團長叛變,徐海東為何吐血?他憑什麼是大將第二名?
    1955年授銜時,十大將軍只有9位參與了授銜儀式,徐海東當時正在後方醫院修養,這位開國大將不僅缺席了授銜儀式,也缺席了大半個抗戰和整個解放戰爭,跟別說後來的抗美援朝戰爭了。當時毛主席帶頭,說沒有在軍隊擔任職務的就不要參與授銜了,而徐海東一直在後方養病,和軍隊職務更是挨不著邊,所以論戰功、職位等,徐海東當時比不上10大將軍中的任何一人。
  • 15年沒有打仗的徐海東,新中國授銜大將,毛主席為什麼第一個支持
    15年沒有打仗的徐海東,新中國授銜大將,毛主席為什麼第一個支持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中共中央軍委舉行了授銜儀式,以表彰那些為中國革命做出突出貢獻的指揮員。參加授銜的基本都是一直參加革命武裝鬥爭的指揮員,但是其中有一位比較特殊,他15年沒有參加任何戰鬥,卻被授予了大將二號人物,也許好多人會很不理解,但是毛主席卻是第一個出來支持,這個人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的徐海東。徐海東是何許人也,能得到毛主席的首肯,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緣由。
  • 揭開徐海東授大將的歷史真相
    1955年9月因患病離開軍隊休養達15年有餘的徐海東做為陝北紅十五軍團代表被授予了大將軍銜,且排名僅低於名列大將之首的粟裕,位列次席,按照中央軍委規定的評定授予軍銜的範圍,其實徐海東並不在授予現役軍銜的六類人員之列,若以他離職因病休養身份評銜的話,理應歸入授予預備役軍銜的五類人之列,徐海東應和鄭位三一樣,享受副總理待遇,不參予現役軍銜的評定。
  • 毛主席以中央的名義向徐海東借錢,為什麼要因此事感激他多年?
    當兩箱子白花花的銀元擺在毛主席的面前時,毛主席的眼睛溼潤了!這一下子就解決了中央紅軍的過冬難題。以至於多年後毛主席還不忘此事,幾次提起徐海東,說他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55年評銜時,毛主席力排眾議,提議授徐海東大將軍銜,當時有很多人不服氣,因為徐海東從38年到建國後,沒有參加一場戰役,沒立絲毫戰功。
  • 毛主席打出第一張借條,解決了紅軍吃穿,徐海東對革命有大功
    看完紙條,徐海東內心充滿了深深的自責與愧疚,和中央紅軍會師後,他曾經批了條子給幾位中央領導人做了過冬的棉衣,卻沒有想到應該撥一筆錢給紅軍戰士解決吃飯穿衣問題,現在毛主席都親自來打借條,可見中央紅軍的處境有多艱難了,徐海東立即把供給部長查國楨找來,問:「咱們還有多少錢?」
  • 他養病9年,40歲不再打仗,毛主席卻說:他排大將第二位!這是為何
    眾所周知,我國的開國大將中粟裕是排在第一位的,那你知道第二位是誰嗎?毛主席曾經說過,他的功勞很大,不僅應該授大將,還要排在第二位。他就是徐海東。他又有什麼特別的重大貢獻呢?1935年9月,徐海東率領紅二十五軍和陝北的劉志丹會師,當毛主席正發愁中央紅軍的下一個去處時,徐海東所經營的陝北根據地就成了唯一的避難所。當時的陝北正值冬天,戰士們在歷經了長徵的跋涉後都是饑寒交迫、人心渙散,毛主席想找徐海東借2000大洋和一些物資以度過部隊眼下的難關。
  • ​開國大將徐海東,為革命犧牲66位親人,如今子女何在?
    在戰爭的年代,有許許多多為國家英勇獻身英雄烈士銘記在我們的腦海中,其中有一個為中國共產黨為革命犧牲最多親人的開國大將徐海東,他是唯一一個能讓毛一輩子不能忘懷的開國大將,也是沒有打過敗仗的人。讓我們來了解徐老的事跡!
  • 毛主席為什麼說徐海東對中國革命有大功?
    在共和國十大將中,徐海東其名如雷貫耳,其事震古鑠今。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傑出軍事家;他身經百戰,功勳卓著,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高超的指揮藝術,毛澤東高度讚揚他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
  • 徐海東本不願評銜,毛主席親自指示:要評大將,要排第二
    1955年解放軍第一次授銜時,除了十大元帥之外,還有十位功勳卓著的將領被評為大將。對於十位大將的排名,第一位粟裕當之無愧。就在委員會拿不定主意的時候,突然接到了毛主席的意見,徐海東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大將第二名非他莫屬。就這樣,徐海東在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被排名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