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方冬至習俗,從8個地方的習俗了解冬至習俗

2021-01-11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南北方冬至習俗,從8個地方的習俗了解冬至習俗 冬至,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21日冬至,整理了一下關於中國南北方的一些不

  原標題:中國南北方冬至習俗,從8個地方的習俗了解冬至習俗

 

  冬至,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21日冬至,整理了一下關於中國南北方的一些不同民俗,方便大家對傳統文化多一些了解——

 

  冬至●習俗

 

  冬至從古至今在節氣裡算是大節,民間俗語「冬至大似年」,說明人們對冬至的重視程度.冬至有很多習俗,早的可以追溯到漢代,晚的也見於唐宋,除了祭祀活動、獻履貢襪、數九消寒等舊俗,人們對冬至的重視主要表現在飲食方面,比如吃餃子、湯圓、餛飩、年糕、釀酒等.

 

  南方丨湯圓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

    餃子的由來相傳是源於醫聖張仲景,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叫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再撈出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閩南丨薑母鴨

 

  閩南一帶當地人會在冬至享用薑母鴨.薑母鴨以紅面番鴨為原料,用芝麻油將鴨肉炒香後,再加入老薑(薑母)及米酒等燉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潤肺、養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別滋補.

 

  嘉興丨桂圓燒蛋

 

  據《嘉興府志》記載:「冬至祀先,冠蓋相賀,如元旦儀」.民間崇尚冬至進補,有赤豆糯米飯、人參湯;白木耳、核桃仁燉酒、桂圓煮雞蛋等.

 

  蘇州丨桂花酒

  蘇州習俗,冬至日全家團聚吃團圓飯,飯前祭祖祖先.此外還有飲冬至酒的習俗,酒水以酒和糖製作,以冬至上市的桂花釀酒為上.

  滕州丨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

 

  台州丨擂圓

 

  浙江台州人有吃「冬至圓」(擂圓,又叫硬擂圓、翻糙圓)的老傳統,擂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

 

  江西丨麻餈

 

  麻餈,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餈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寧夏丨頭腦

 

  銀川在冬至這一天要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還給起了個特別的名字—「頭腦」.羊肉粉湯由蘑菇和羊肉烹飪而成,佐以鹽、姜、蔥、蒜、辣椒、醬油等調料,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

 

  杭州丨年糕

 

  每逢冬至,杭州人都會制糕來祭祖或者饋贈親友.在飲食上,三餐都會做不同風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絲炒年糕等等種類繁多.冬至吃年糕圖吉利,寓意年年長高.

  冬至●養生

 

  冬至是一年之中天氣最為寒冷的時令,從冬至日開始進入「數九天」.「冬至一陽生」,預示生命活動從低谷向旺盛轉化,但還處於萌芽階段,需加以固守與保護.無論起居、飲食、進補、運動,冬至養生最重要的原則是時時顧護「陽氣」.

 

  起居有常

 

  「冬至日,只可語不可言.自言曰言,答人曰語.」冬至時陰陽交替 有養生意義.冬至後,天氣寒冷、陽氣伏藏.此時養生當注重於「藏」,避免急躁發怒,以免擾動閉藏在內的陽氣.《黃帝內經》有「早臥晚起,以待日光」的說法,就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合理安排起居作息,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冬至前後睡好「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冬至節氣宜在白天多曬太陽,以利陽氣的生長.

 

  頭部保暖

 

  冬至時節要特別注意頭部的保暖和防風.中醫有「頭是諸陽之會」的說法,就是說人體內的陽氣很容易上升而聚集在頭面部,也最容易通過這個部位向外散發.如果在寒冬不注意保護頭面部,熱量就會從此處散發.而且長期在冷空氣的刺激下,也容易使血管收縮、肌肉緊張,進而引起感冒、頭痛、鼻炎三叉神經痛等症狀.此外還需要注意脖子、肩膀、腰部、膝蓋和腳這5個脆弱部位.專家提醒,儘量穿高領衣服,外出戴圍巾;晚上睡覺時別把肩膀露在外面,可以在肩膀上搭一條毛巾;腰和膝關節不好的人可以戴個護腰或護膝,穿上棉背心;睡前用熱水泡泡腳.

 

  適當運動

  堅持冬煉,有助於增強體質,但需有度.《養生延命錄》中說「冬月天地閉,陽氣藏,人不欲勞作而出汗,損人.」適當運動、微微出汗即可.若大汗淋漓則有悖於冬季養藏之道.冬天汙染嚴重,重度霧霾等多發.冬天運動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下午三四點鐘最為適宜.運動完要做拉伸,喝點熱糖水.

 

  適當進補

 

  「氣始於冬至」,故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此時人體內陽氣開始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可多吃核桃、芋頭、枸杞、海參、益智仁、杜仲等補益肝腎之品或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以助發陽氣、利於封藏.對於女性要注意養肝、護肝,不可動怒.日常多吃菠菜、芹菜.冬令膏方是冬季較好的進補方式.

 

  推薦一款「冬至」養生菜

 

  當歸生薑羊肉湯

 

  配料:羊肉(帶皮帶骨的羊腿或羊排)1000g,當歸60g,生薑100g,水14杯,鹽少許.

 

  做法:1. 羊肉切塊後,用一鍋滾水汆燙去血水,撈出洗淨瀝乾.

 

  2. 生薑洗淨後,切塊,然後用菜刀拍扁;把14杯水另外倒入湯鍋裡加熱備用.

 

  3. 將羊肉塊倒入炒鍋或大湯鍋裡,加入姜塊,大火翻炒加熱至姜味飄出,隨即倒入熱好的14杯水,放入當歸,一同煮滾後,轉成小火,續煮約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當歸生薑羊肉湯」是《金匱要略》中 的溫補名方,這味湯補氣血,除寒痛,生津除煩,滋補強身.讓陰鬱的身體溫暖起來,培植身體在春天的生命力.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冬至的風俗習俗是什麼 冬至傳統習俗數九祭祖是什麼意思
    冬至的風俗習俗是什麼 冬至傳統習俗數九祭祖是什麼意思時間:2018-12-22 00:13   來源:鳳凰國際iMarkets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今天中國人對冬至最深刻的記憶,大概就是吃餃子這個習俗了。北方人是「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冬至節氣與習俗
    下雪後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致,這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赤豆飯吃,這樣就可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此外一些地方還時興吃年糕、蕎麥麵、九層糕等,「糕」與「高」諧音,寓意步步高升,年年如意。5、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民間傳說,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哈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
  • 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
    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時間:2019-12-22 23: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 在我國南北方,冬至普遍都一個習俗那就是吃餃子,在民間傳言,吃餃子於人的耳朵有關。
  • 冬至時節起源與習俗
    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後開始佔卜國家社稷的吉地。《尚書·洛誥》記載:周公「朝至於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後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 。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後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國的中心)。
  • 冬至習俗|冬至吃什麼
    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到了。這個全年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是我們古老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冬至怎麼過,吃什麼,一起來看看吧!每年的冬至其實都不是固定的。根據年份不同,一般固定在12月21日或22日。因其日子不確定,也稱為「活節」。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每到冬至日,人們就模仿張仲景做「嬌耳」煮食並和熱湯,積久成俗,「嬌耳」傳久生變,又有了「餃子」、「扁食」、「水餃子」、「水點心」等地方性名稱。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南方吃湯圓  古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 冬至是什麼意思?2019冬至是哪一天?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
    在我國南北方,冬至普遍都一個習俗那就是吃餃子,在民間傳言,吃餃子於人的耳朵有關。相傳張仲景為了救助饑寒交迫凍壞耳朵的百姓,煮出來「祛寒嬌耳湯」。後世為了紀念他,每逢冬至就會吃餃子。那麼,冬至是什麼意思?2019冬至是哪一天?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呢?
  • 南北方習俗的差別,從過節的食物上就可見一斑
    我們常說南方與北方存在著很多的差異,不僅僅是外在的天氣、地形等因素,文化、習俗等方面更是有著很大的差別。而在中國人的傳統中,不管是什麼節日,都離不開一項活動,那就是吃。而在我看來,過節食物的不同,就能體現出南北方的些許差異,比如冬至這個節日。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2020年冬至時間是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冬至,又名冬節、大冬、亞歲、小年、履長節。下面山東中公教育帶大家詳細了解冬至: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 冬至夜是哪天?冬至夜和冬至是同一天嗎?冬至夜吃什麼習俗
    冬至夜是哪天?冬至夜和冬至是同一天嗎?冬至夜吃什麼習俗  2018年冬至夜是哪一天?現在民間流行的說法有兩種,一是冬至當天的晚上叫做冬至夜,二是冬至前一天的晚上叫冬至夜,那麼冬至夜是什麼呢?大家一起來看看2018年農曆十一月的相關內容吧。
  • 冬至日,民間習俗各不同
    冬至日,民間習俗各不同冬至日是我們古老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冬至怎麼過,吃什麼,一起來看看吧!法會老北京——盛大法會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慶賀元始天尊誕辰。民間有吃餛飩的習俗,「餛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申為:打破混沌,開天闢地。
  • 冬至習俗的英文介紹(附英文版冬至祝福語)
    明天就是冬至了,這一天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在中國農曆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卻也是中國古代最早制定出的一個節氣。中國自從古代就對冬至很重視,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這樣的說法。那麼,你知道冬至的英文怎麼說嗎?
  • 年年過冬至,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習俗嗎?
    作為一個河南人為啥過冬至一定要吃餃子呢?講真的,我還真不知道為什麼.想必很多人對於冬至的習俗也是有很多疑惑吧!關於這些問題,我也是查了一些資料,經過綜合和總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冬至是怎麼來的,以及各地的習俗的由來.(文採不好,還望見諒!)
  • 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冬至節氣飲食吃什麼及冬至習俗
    2018年的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冬至是中國人普遍在意的一個節氣,雖說冬至要吃餃子,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冬至習俗也不相同,從北至南,有吃餃子、吃湯圓、吃年糕、吃耨米等等。在氣候方面中國大江南北都有一個普遍的特徵就是「寒」。那麼具體的冬至節氣的天氣有什麼特點呢?
  • 冬至為何又稱「一陽生」,為何有「燒紙」習俗,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為何又稱「一陽生」,為何有「燒紙」習俗,冬至是什麼時候?馬上大雪節氣就來了,不過對於村裡老人來說,由於天寒但未有霜凍大家也有所擔憂!前不久,中國氣象中心發布信息稱今冬會受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天氣將較往年有所偏暖,對於冬季的偏暖很多鄉親感言稱「該冷不冷,難成年景」,難道來年的莊稼收成會有影響!大雪將至,距離「冬至」節氣又近了一步,在農村為何冬至有「燒紙」的習俗,為何「冬至」又稱為「一陽生」,冬至是具體來臨日期又是多少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關於冬至的種種問題。
  • 冬至,農村有很多的習俗,漲知識了,說說你家的習俗是什麼?
    冬至,農村這些習俗你知道嗎?你們家鄉冬至的習俗是怎麼樣的?今天就是冬至,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這天,因南北飲食文化不同,農村習俗也各不相同,小吳老婆家鄉,冬至的習俗大致有以下幾種。首先是「吃」有特色。北方的冬至一般是以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為主,而小吳老婆家鄉則以吃湯圓、餈粑、糯米飯和甜白酒為主。
  • 2018年冬至具體時間,「冬至一陽生」會暖和嗎,冬至有何習俗?
    2018年冬至具體時間,「冬至一陽生」會暖和嗎,冬至有何習俗?近日,一股寒潮來襲,天氣忽然一夜入冬,氣溫也降低了不少,不過看著未來15日的天氣變化,小編有些擔憂,冷這就這周,下一周氣溫又將回到0度線上,而有可能在冬至時,會出現溫暖的情況!
  • 冬至節氣,了解一下它的由來和習俗
    不過,估計大部分人都不曉得,它還有個別稱喚作冬節,也可以把它叫做長至節或者壓歲。另外就是,在遙遠的古代裡,這一天對百姓來說,意義更要大過年節,因為有種說法叫做,年終時候必須有所歸宿,也就是在冬至當天,哪怕你再忙碌,離家再遠,皆要想盡辦法儘量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那冬至的來源又是什麼?有怎麼樣的發展故事?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節氣飲食習俗及養生食譜(圖)
    12月21日是2016年的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麼?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冬至吃湯圓是南方習俗。當然也有些地方還有其他的飲食習俗。冬至節氣你家吃什麼?冬至後天氣更冷,冬至養生吃什麼?冬至養生食譜推薦。
  • 在冬至這一天,除了吃餃子,還有哪些習俗?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它,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公曆12月22附近,人們會以各種方式,來迎接冬日的到來。冬至擁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它起源於上古先民時期。古籍載,天皇氏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在三千多年前,周公利用土圭法測影, 「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始得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