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南北方冬至習俗,從8個地方的習俗了解冬至習俗 冬至,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21日冬至,整理了一下關於中國南北方的一些不
原標題:中國南北方冬至習俗,從8個地方的習俗了解冬至習俗
冬至,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21日冬至,整理了一下關於中國南北方的一些不同民俗,方便大家對傳統文化多一些了解——
冬至●習俗
冬至從古至今在節氣裡算是大節,民間俗語「冬至大似年」,說明人們對冬至的重視程度.冬至有很多習俗,早的可以追溯到漢代,晚的也見於唐宋,除了祭祀活動、獻履貢襪、數九消寒等舊俗,人們對冬至的重視主要表現在飲食方面,比如吃餃子、湯圓、餛飩、年糕、釀酒等.
南方丨湯圓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
餃子的由來相傳是源於醫聖張仲景,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叫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再撈出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閩南丨薑母鴨
閩南一帶當地人會在冬至享用薑母鴨.薑母鴨以紅面番鴨為原料,用芝麻油將鴨肉炒香後,再加入老薑(薑母)及米酒等燉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潤肺、養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別滋補.
嘉興丨桂圓燒蛋
據《嘉興府志》記載:「冬至祀先,冠蓋相賀,如元旦儀」.民間崇尚冬至進補,有赤豆糯米飯、人參湯;白木耳、核桃仁燉酒、桂圓煮雞蛋等.
蘇州丨桂花酒
蘇州習俗,冬至日全家團聚吃團圓飯,飯前祭祖祖先.此外還有飲冬至酒的習俗,酒水以酒和糖製作,以冬至上市的桂花釀酒為上.
滕州丨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
台州丨擂圓
浙江台州人有吃「冬至圓」(擂圓,又叫硬擂圓、翻糙圓)的老傳統,擂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
江西丨麻餈
麻餈,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餈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寧夏丨頭腦
銀川在冬至這一天要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還給起了個特別的名字—「頭腦」.羊肉粉湯由蘑菇和羊肉烹飪而成,佐以鹽、姜、蔥、蒜、辣椒、醬油等調料,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
杭州丨年糕
每逢冬至,杭州人都會制糕來祭祖或者饋贈親友.在飲食上,三餐都會做不同風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絲炒年糕等等種類繁多.冬至吃年糕圖吉利,寓意年年長高.
冬至●養生
冬至是一年之中天氣最為寒冷的時令,從冬至日開始進入「數九天」.「冬至一陽生」,預示生命活動從低谷向旺盛轉化,但還處於萌芽階段,需加以固守與保護.無論起居、飲食、進補、運動,冬至養生最重要的原則是時時顧護「陽氣」.
起居有常
「冬至日,只可語不可言.自言曰言,答人曰語.」冬至時陰陽交替 有養生意義.冬至後,天氣寒冷、陽氣伏藏.此時養生當注重於「藏」,避免急躁發怒,以免擾動閉藏在內的陽氣.《黃帝內經》有「早臥晚起,以待日光」的說法,就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合理安排起居作息,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冬至前後睡好「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冬至節氣宜在白天多曬太陽,以利陽氣的生長.
頭部保暖
冬至時節要特別注意頭部的保暖和防風.中醫有「頭是諸陽之會」的說法,就是說人體內的陽氣很容易上升而聚集在頭面部,也最容易通過這個部位向外散發.如果在寒冬不注意保護頭面部,熱量就會從此處散發.而且長期在冷空氣的刺激下,也容易使血管收縮、肌肉緊張,進而引起感冒、頭痛、鼻炎三叉神經痛等症狀.此外還需要注意脖子、肩膀、腰部、膝蓋和腳這5個脆弱部位.專家提醒,儘量穿高領衣服,外出戴圍巾;晚上睡覺時別把肩膀露在外面,可以在肩膀上搭一條毛巾;腰和膝關節不好的人可以戴個護腰或護膝,穿上棉背心;睡前用熱水泡泡腳.
適當運動
堅持冬煉,有助於增強體質,但需有度.《養生延命錄》中說「冬月天地閉,陽氣藏,人不欲勞作而出汗,損人.」適當運動、微微出汗即可.若大汗淋漓則有悖於冬季養藏之道.冬天汙染嚴重,重度霧霾等多發.冬天運動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下午三四點鐘最為適宜.運動完要做拉伸,喝點熱糖水.
適當進補
「氣始於冬至」,故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此時人體內陽氣開始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可多吃核桃、芋頭、枸杞、海參、益智仁、杜仲等補益肝腎之品或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以助發陽氣、利於封藏.對於女性要注意養肝、護肝,不可動怒.日常多吃菠菜、芹菜.冬令膏方是冬季較好的進補方式.
推薦一款「冬至」養生菜
當歸生薑羊肉湯
配料:羊肉(帶皮帶骨的羊腿或羊排)1000g,當歸60g,生薑100g,水14杯,鹽少許.
做法:1. 羊肉切塊後,用一鍋滾水汆燙去血水,撈出洗淨瀝乾.
2. 生薑洗淨後,切塊,然後用菜刀拍扁;把14杯水另外倒入湯鍋裡加熱備用.
3. 將羊肉塊倒入炒鍋或大湯鍋裡,加入姜塊,大火翻炒加熱至姜味飄出,隨即倒入熱好的14杯水,放入當歸,一同煮滾後,轉成小火,續煮約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當歸生薑羊肉湯」是《金匱要略》中 的溫補名方,這味湯補氣血,除寒痛,生津除煩,滋補強身.讓陰鬱的身體溫暖起來,培植身體在春天的生命力.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