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我買1400塊年貨,我媽罵我不孝,她給我弟5萬」|百家故事

2020-12-18 公子逸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文|公子逸

有些父母,偏心到根本不覺得自己偏心。

在他們的想法裡,過年,女兒買禮物就是應該的。女兒買少了,他們還會不高興,覺得自己白養了女兒。而兒子一分不出,他們還覺得兒子不容易,恨不得把自己掙的錢,都在過年這個時刻,填補了兒子孫子。

我自從大三開始就沒花過父母一分錢,我自己掙錢自己花。等到我結婚的時候,我老公給了1萬塊錢的訂婚錢。我媽就拿著這錢,給我去買衣服,前後差不多花了2000多,有一件大衣1500多塊錢。

她說:「等結婚的時候,這衣服我給你帶去。剩下的錢,我給你攢著,你用,我再給你。

結果,我走了沒幾天,我媽就跟我說:「那件大衣不流行了,我給你退了。等以後讓你婆婆給你買吧。

至於,剩下的那些錢,我媽給我弟買房子的時候,全部給我弟了。

在我媽的感覺裡:那些錢,我弟買房,我就該拿出來。她會覺得她的錢都是我弟的,我的錢,也應該優先填補了我弟。不然的話,我這個女兒就沒什麼用。

我媽有多愛我弟,就有多錯待我。這個真的是此長彼消的。

我媽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她的這種重男輕女對我的影響有多大。如果不是我長大了,讀了很多的心理書,我真的很難做到像現在這樣釋然。

可即使釋然,到了每年過節的時候,我也會受點傷害。我媽覺得,過年就是女兒孝敬父母的時候,我就該買很多的禮物,最好跟村裡那些顯擺的女兒一樣,一車兩車的東西往娘家拉,讓他們覺得臉上有光,讓他們覺得女兒沒白養。

可我屬於裸嫁,婆家條件也不好,現在正處在兩個人的奮鬥期。我一手帶孩子,一手拼事業,晚上忙到一兩點是常有的事。

可我媽從來沒管過我過得好不好。她每次都會這樣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到了你婆家,就該你婆家管。要吃要喝,要人看孩子,都該去找你婆婆。傻閨女,才回來拖累自己的父母呢。

我小時候,因為我媽的這種重男輕女,從未感受過家庭的溫暖。我13歲離家,到現在20年了,從來沒想過家。因為知道,家裡是沒有我的一席之地的。

我結婚的時候,我媽一分錢沒給我,還數落我:「誰讓你傻,不知道給婆家多要點。」

可等到我弟結婚的時候,她給我弟弟買了房子,買了車,還拉著我滿商場的給我弟弟買衣服。她一直跟我說:「你弟就結這一次婚,絕對不能留下什麼大遺憾,一定要風風光光的。

那時候,我也剛結婚兩年,沒房沒車沒存款。但是我媽就覺得我該花一萬多給我弟弟置辦衣服。我不想給我弟弟買,我媽就在商場裡跟我發脾氣:「你一個當親姐姐的,你弟弟結婚,讓你出一萬的衣服錢,過分嗎?你就這麼一個弟弟,再多出點不應該嗎?

她可能從來不會想,我結婚的時候,她也給我買過衣服。她是怎樣的不想花錢,怎樣的買了又退了。同是她的孩子,只因為我是個女孩,就該只付出不得到。

我們在商場裡吵了一架,她一直到我弟的婚禮結束,沒再跟我說過一句話。她甚至在婚禮上,跟家裡的親戚說:「她嫁的那麼遠,我們當父母的都指不上。你們更指不上,直接斷了,兩邊還都省事了。

我有時候會想,我媽對我有多無情。

無情到,只有我對她沒用,她就可以完全拋棄。因為她覺得我可以完全被拋棄,於是覺得我家的那些親戚,也沒跟我來往的必要。

每年過年的時候,我都會花錢給我父母買東西。但是我弟弟從來不會給我父母買。

我媽覺得,她擁有的一切都是她兒子的。她跟她的兒子是一家人,她兒子花錢就是她花錢。而我是外人,我花錢給他們買年貨,就是他們賺了。

我媽的一個結拜姐妹,她女兒過年給她買了5000多的年貨,還給她買了一個1000多塊的羽絨服。我媽給我打電話說:「你今年回來多買點年貨,你買1000塊錢的東西,我們都拿不出手。你就是過得再艱難,回了娘家,也別讓娘家跟著你丟人。

我直接跟我媽說:「我已經買好了年貨,給你和我爸一人買了一件700左右的衣服。再多就沒有了,我也得養孩子還房貸呢。

然後我媽就不高興了,她跟我說:「你怎麼這麼不孝順。過年就是女兒們賠錢的時候,女兒們不賠錢,不是白養你們了。

我只能沉默。我不想跟她對著來,畢竟她已經年紀大了。她生養了我,我該盡孝,我就盡我的孝心。當她提過分要求的時候,我就沉默。任憑你怎麼說,但是我不該做的就不會做。

我爸媽其實並不缺錢,他們甚至比我過得好很多。尤其是我弟,有房有車,事業有成,日常最喜歡做的就是吃喝玩樂。反正父母幫襯,自己也能掙,完全沒壓力。

我爸媽今年攢了5萬塊錢,他們把這筆錢都給了我弟弟。他們每年都會把自己攢的錢給我弟弟。他們會對我弟弟說:「爸媽給你攢錢了,拿去花吧。想買什麼買什麼,爸媽這麼辛苦地掙錢,都是為了你。

他們看到我弟高興,他們就會更高興。

可到了我這裡,他們就完全變了。他們會不斷地給我要錢,想讓我為娘家多花點錢。他們會這樣覺得:「女兒的要了就是賺了。最好多要點,要的越多,賺的越多。

我從沒想過要分我父母的錢,我只是為他們的這種偏心,心寒。

曾經有一個重男輕女家庭裡的女孩跟我說:「我最不想過得就是父親節,母親節,因為想起我的父母,我的心就是涼的。

我現在也挺怕過年回娘家的。回去了吧,他們想要多佔我點便宜,佔不到的話,就要罵我不孝。不回去吧,他們生養了我,過年不孝敬他們,他們更要說我不孝了。

看看我,你們可能就知道,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生存的女孩子到底有多難了。

當父母重男輕女到,看不到女兒的死活。

我跟我父母是可以全年沒聯繫的。只有他們需要我做什麼的時候,才會給我打電話。他們說:「沒事,打什麼電話啊。不打電話,我也是你媽,我老了,你也得管我。

可能從小也知道,他們不會管我,也不會幫我。我幾乎從未求他們幫過任何幫。

我買房子的時候,缺錢,我寧願去給同事借錢,都不會給自己的父母弟弟借錢,因為知道他們不會借給我。我怕他們拒絕了,我會更傷心。

我曾經在婆家出過一次車禍,很大的那種。我劫後餘生,給我父母打電話,他們竟然沒有一點感覺,只是罵我:「沒錢孝敬父母,還買車。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面臨生死,也是我真實地看清楚了親情。我突然明白,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在那些重男輕女的家庭,女兒的生死,沒有他們的利益重要。

也是那時候開始我告訴自己:就這樣吧。他們生養了我,我盡法律上該盡的責任和孝心。至於感情,他們不愛我,那我就好好愛自己。

關於我和我弟的感情。

我跟我弟的關係是冷漠的。其實,但凡父母偏心,孩子們之間的感情就不會太好。

當我買東西,也要求我弟弟買東西的時候,我弟弟會覺得:「你是不是讀書讀傻了。你是外嫁的女兒該買。我是這個家的兒子,這裡的東西都是我的。

他會因為他結婚的時候,我不肯出5萬的彩禮,罵我:「別人家的姐姐都給弟弟要10萬彩禮,就你便宜,不給我要彩禮就算了,自己掙得錢,還帶到婆家,倒貼女。

而我父母面對他對我的辱罵只會說:「難道不是真的嗎?你就是給你弟要的少。

他跟我父母一樣,總覺得我為他付出的少。而我又堅持了自己的不盲目付出。

沒有反目成仇已經是好的了,想要做到姐弟和睦,根本不可能。

其實,姐弟之間關係冷漠也不是件壞事,至少沒有爭吵的必要。敬而遠之,反而和諧。

關於我父母的養老。

很奇怪的一個點是,我父母對我不好,卻想要指著我養老。因為他們覺得我弟嬌生慣養,不是伺候人的料子。

而我,是可以被犧牲,是可以被使喚的。他們即使到了養老的時候,都會想著我弟。他們怕我弟會累,怕我弟會因為父母的養老家庭不睦。

至於我,會不會被婆家嫌棄,會不會過得非常艱難,會不會累,完全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內。

女兒,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用來犧牲的。但多可惜,我已經長大,我心已經清明,我永遠不會做出這樣的犧牲。

因為,不值得,也沒有意義。

有人說,父母和子女是漸行漸遠的關係,其實我跟他們之間,也僅剩了一根快斷的線。

線斷了,情也就徹底斷了。

相關焦點

  • 「快過年了,我給我娘家買點年貨怎麼了」「什麼年貨要花5萬」
    從前過年是一個喜慶的日子,但是現在過年很可能是一個雞犬不寧的日子。事實上在過年期間,夫妻是最容易吵架的,因為過年時候要花錢,而花錢就涉及到是非。這些年,爭議的焦點已經從去誰家過年逐漸向著給誰家花錢來轉移了。
  • 「我那個飛揚跋扈的姥爺,最討厭我媽,到死卻想起她」|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我爸年輕的時候,迷上了賭博。我媽在家那麼辛苦地掙錢,那麼辛苦地維持這個家。可我爸到了過年的那幾天,就會把我媽辛苦攢的錢都輸光了。他輸光了錢,就會到我媽的親戚家裡去借錢。到最後,我媽辛苦了一年,不僅沒攢下錢,還要欠很多債。我媽要跟我爸離婚,我爸不肯把孩子給我媽。
  • 娘家媽想來我這裡過年,婆婆知道後罵我一頓,我哭著把婆婆當親媽
    只有我離娘家比較近,出嫁後,我一有空就和老公回去幫媽媽種田收稻穀之類的,老公家也是只有婆婆了,公公在幾年前剛去世,婆婆不太愛說話,也不太愛笑,一板一眼的,我以為她是不喜歡我,我一直都挺害怕和婆婆交流的,怕她不高興,只是一味的做完所有我力所能及的事,婆婆有點風溼,我也會偷偷買藥交給老公,讓他給婆婆吃。
  • 「老公,過年我回娘家過年」「你如果敢回去,我就敢離婚」
    小青今年過年回家,就是想要幫自己的母親乾乾活,把家裡裝扮的比較有年味一點,不然自己的母親不能動彈,可想而知,今年她父母過年,如果沒有她去幫助的話,這一定是非常慘澹的。所以,小青便向自己的老公提議,」今年過年的話,我就回我爸媽哪裡過年吧!
  • 「我老婆,必須回我家過年」妻子的反駁讓丈夫啞口無言|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但是,對於遠嫁的女兒方芳而言,卻是特別想回家的,尤其是到了接近過年。沒出嫁前,每到過年,父母總會準備很多吃的,即便成年了的她,想過去幫忙,父母總是把她往外推,對她說平常上班也累了,過年就好好休息,家裡的事,不需要她操心。出嫁之後,每年過年,老公家裡都是幾個家庭一起過年。
  • 「媽,我給10萬彩禮,你才給我兩床棉被當陪嫁?」「錢給你弟了」
    早年,姐姐已經結婚,當時姐姐出嫁時,跟男方要了5萬的彩禮,給娘家裝了修,姐姐的陪嫁裡,就只有一些不怎麼值錢的水壺、拖鞋、板凳之類的。楊萌的姐姐性格懦弱,對於父母的這種行為,完全沒有自我意識,還覺得很正常。
  • 大嫂罵我媽,我一生氣打了她一個耳光!大哥反而罵我!我怎麼做?
    這句話我送給你,你在心裡先默念100遍,然後再來看我接下來要寫的內容。1.矛盾的處理也是有界限的你大嫂罵了你媽,你心疼你媽,作為一個孝順的兒女有這樣的情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你要為你媽出口氣,我覺得你沒有錯。但是,你在處理這個矛盾的時候做錯了一點。
  • 破產後我媽借了2萬給我炒股,我賺了2個億
    到了2000年,網絡股泡沫破滅的時候,我們就開始進入5年熊市。我在2004年錢就基本虧光了100萬。開始沒加槓桿,但今天虧一點,明天虧一點。可能還有七八十萬。到了2004年,太早判斷這個市場熊市結束了。記得上證指數1300,1400的時候,我覺得應該可以啊。我覺得熊了三四年,我都沒虧什麼錢,可以博一下。加了槓桿,加了一倍的槓桿。那時幾乎每天都要交易,做短線。
  • 每年春節大家都要買年貨,看我今年喜歡買的年貨是什麼
    過年啦,過年啦,過年啦,我左手那個BIBI機,右手拿個摩託羅拉......。哈哈哈,還記得這個熟悉的新年手機彩鈴嗎?如今已過去多年,轉眼間,現在又是一年新春佳節,在這個吉祥的鼠年,今天和大家說一說我喜歡的年貨。
  • 我拿弟媳當閨蜜,她卻罵我媽,翻臉了,以後怎麼相處?
    然後我弟媳有什麼不開心的事,總是跟我吐槽,我知道,媳婦和公婆在一起矛盾會多,我也是結了婚做兒媳的人,能理解。所以她跟我媽之間有點小彆扭,我都是順著她說,安慰她,然後再去勸我媽。之前我倆關係還不錯,也沒吵過架。
  • 我的年貨清單|年貨跟我買就對了
    新的一年馬上到了,隨著「年」的腳步越走越近,大家肯定忙著大量購買年貨,各種肉類、糧油、堅果、奶製品……琳琅滿目的年貨怎麼選,選什麼?別著急,今天給大家列一份清單,照著買就行了煙、酒、茶是新年必備三件套,接下來就是肉、海鮮、水果、零食之類的,那我們就先從三件套來一、新年必備三件套:雖然吸菸有害健康,但是去看長輩帶煙和酒好像已經成為一種習俗,不帶感覺不懂禮節,可以把白酒換成葡萄酒、起泡酒,煙任意帶一條就行,茶業是過年一個重要的部分
  • 過年給父母買很多年貨,姐妹兄弟只吃不買,我繼續要買原因有三點
    快過年了要孝敬長輩,準備好年貨給父母,是每一個做兒女應盡的義務。看到自己買的東西,父母沒吃多少,都讓兄弟姐妹拿走了,心裡多少有點不舒服,可每年還繼續買的原因,有以下三點:買年貨的目的過年給父母買年貨的目的,是感謝父母養育之恩。
  • 「你弟14.8萬彩禮,你出一半」「媽,我不是扶弟魔」
    自從她出生之後,母親就一直受到奶奶的虐待,連帶著晴雯,也沒有好日子過。 母親把所有的氣都撒在了晴雯身上,總覺得就因為她是個女孩,自己才會把婆婆所虐待。 從小到大,晴雯沒有感受到父母一絲絲的溫暖。 5歲那一年,弟弟出生了。弟弟出生之後,更把她應該得到的愛全部都奪走了。
  • 媽,我到底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了?你要說我不孝?
    媽,我到底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了?你要說我不孝?我們常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女兒是爸爸上一世的情人。在一般的家庭關係中,女兒應該是這個家庭裡最溫暖的存在,是爸爸媽媽寵愛的對象。但是在一些家庭中,卻整天上演著罵戰。
  • 「女兒,過端午節給我1000塊,真白養你了」「爸,你過得比我好」
    文|公子逸我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會給父母買禮物,或者是直接給錢。這是我作為子女的孝心。但是,這該是我主動的,而不該是父母要求的。養育若要求回報,就失了愛的天性。他們對過年過節,孩子給錢這件事,有硬性的規定。我不能白養了你,過年過節,你就該給父母送禮送錢,少了,我們會嫌丟人。端午節在後臺收到了一個女人的留言,她說,父母給她規定過端午節必須給3000以上的錢。可她嫁的不好,過得也不好,結婚四年了,兩個兒子,還沒房沒車。
  • 我媽做手術,大舅一毛不拔,二舅借我2萬,5年後我還大舅一把鑰匙
    我媽兄弟姐妹4個人,我有兩個舅舅,還有個小姨。外婆他們都是傳統的人,難免有些重男輕女,加上我媽又是老大,所以那個年代的傳統就是我媽在家裡幫外婆帶孩子做家務。 我小阿姨出生時腿部有點殘疾,所以擔子都落在我媽身上了。
  • 「我兒子高燒39度,我老公幫朋友去迎親,我萬念俱灰」|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我小時候也一度為我父親自豪過,因為周圍的人對我父親的評價也很高。比如大過年,到了要帳的時候,他看人家很窮,連暖氣都升不起,就少要了2萬。然後,那一年,他一分錢也沒拿回家,我媽大過年到娘家借了2000塊錢過年。我爸的「善良」,被很多人稱頌。
  • 「弟弟結婚,我媽讓兩個女兒一人拿15萬,拿不出來不讓回娘家」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結婚後和她的父母不再來往了,她說:「弟弟結婚,我媽讓兩個女兒一人拿15萬,拿不出來不讓回娘家。」她沒有拿,和父母也鬧翻了。她媽生病的時候,她回去送了3萬,陪了一天床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之後是她弟弟和妹妹在照顧,親戚們都說她不孝順。
  • 「他是我弟,我不管誰管」,扶弟魔,還要受多少磨難?
    01別人都說,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電視劇《歡樂頌》中,樊勝美的家人無底線的剝削她,然後去貼補她那不成器的哥哥,樊勝美也試過拒絕,卻被她媽媽一次次的罵回來。就這樣,被壓榨的樊勝美只能一邊痛苦還一邊給家裡打錢,以至於她在上海任職多年,儼然成為資深HR的她還和實習生擠一間房子。和樊勝美一樣,「扶弟魔」們並非是天生的貢獻者,她們也有自己的追求。可是無奈從小就被家裡人灌輸「他是你弟弟,你不幫他誰幫他」的思想,導致這她們內心深受煎熬。
  • 「我是她親媽,你算什麼東西」「你動我媽一根頭髮,信不信我跟你...
    讀者情感婚姻故事,用第一人稱敘述,圖文無關:每當看到有人遺棄孩子,我都難過的全身發抖。對,我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爸媽為了要兒子,一看我不是帶把的,把我用小被子包起來扔到大街上,根本沒想到我會活下去。還好我命大,被一戶人家收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