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打窩就是為了誘魚,把周圍分散的魚兒集中到一個地方,從而方便我們釣魚人下竿就中魚。
在冬季釣魚時,提前打窩是有利於提升我們最後的釣獲結果,在不同的水域垂釣時,把握好提前打窩的時間。因為每個人作釣時間是有所不同的,所在在提前打窩的時間上肯定也是不同的。
隔夜窩
冬季的氣溫很低,水溫受氣溫影響隨之降低,對魚兒的生活習性自然是有影響的。提前一個晚上打窩能夠有效的起到誘魚作用,還能給魚兒就有充足的時間,就算魚兒覓食之後遊走,受水溫影響,不會遊走太遠。第二天作釣時,有口就不需要補窩;魚口不好的情況下,可以適量的少補點窩料,把周邊的魚兒再次吸引進窩。
當天打窩
冬季釣魚,受氣溫水溫影響,魚兒發窩的時間比較長。在大多數時候,提前2-3個小時打窩以後作釣,才有魚咬鉤,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在冬季,受氣溫水溫影響,魚兒都是成堆成堆的,特別是鯽魚,成群結隊聚集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冬季釣魚打窩之前,找到魚的所在地是十分關鍵的。根據作釣環境來打窩,有利於我們找到魚群的所在。
多點補窩
冬季的魚兒雖然聚集在一起,但是聚集的具體位置,我們有的時候是很難確定的。這時候我們就要根據所釣水域的環境,從中判斷他們大概的位置,然後我們在這一片水域多點補窩,哪個窩子有魚就釣哪個窩子。這種布窩法適合傳統釣。
單個窩點
單個窩點用於臺釣,這是一種靜守,需要的是耐心。雖然說冬季的魚兒活性比較低,活動範圍小,但是,在不同的水域也有不同的魚情,靜守一個窩點時,最後所釣的魚獲,不一定不好。
釣無定法,垂釣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