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廣西玉林博白馬田闕氏宗祠及文化廣場

2021-01-21 騰訊網

在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中,客家祠堂文化是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佔據著重要分量。祠堂是每個客家宗族大事的見證地與聚居地。是我國客家人的一種傳統文化。客家祠堂是歷史的見證者,幾乎「族必有祠」。

風水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也稱青烏術、青囊術,較為學術性的說法叫作堪輿。風水是自然界的力量,是宇宙的大磁場能量。風就是元氣場能,水就是流動和變化。風水本為相地之術,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稱堪輿術,它是一種研究環境與宇宙規律的哲學,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風水的創始人是道家女神九天玄女,比較完善的風水學問興起於戰國時代。風水的核心思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達到「天人合一」,早期的風水主要關乎宮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選址、座向、建設等方法及原則,為選擇合適的地方的一門玄學。

宗祠,即祠堂、祖祠,是供奉與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是我國儒家傳統文化的象徵。

2020年10月1日,陽光明媚,金秋10月,玉桂飄香;節屆三秋,金菊綻放;欣逢盛世,國富民強,舉國同慶的大喜日子裡,在廣西博白新田鎮馬田村舉行馬田村闕氏宗祠落成竣工慶典活動,來自多地的闕氏宗親在廣西博白縣馬田闕氏宗祠舉行闕宗祠落成竣工慶典活動!

緬懷先祖,尊祖敬宗一直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宗祠落成竣工慶典活動現場氣氛熱烈,鞭炮震天,獅子飛舞!闕氏宗親們歡聚一堂,其樂融融!

為了光宗耀祖、聯絡各地的宗親感情,凝聚宗親的力量和中宗睦族、弘揚祖德,光宗孝道,顯闕家風採,為建設和諧社會作出新貢獻!

闕氏宗親共聚一堂,不論身份,不分戶籍,此時此刻,他們銘記先輩歷史,不忘初心、奮發圖強、愛國愛家、承上啟下、代代相傳,為家族光宗耀祖。祭祀先祖是表示不忘先人,追念先人,為了後人更加平安,家族更輝煌,這也是闕氏家族的情懷。同時也弘揚了闕氏家族教育後人及時行孝父母,敬愛老人的良好家風。

闕氏家族,數百年來,勵志修行,名揚四海,歷朝歷代、世世代代,闕氏宗親愛國、愛民.愛鄉、愛宗族的凝聚力,感染著每一位闕氏子孫,給大家留下了自強不息、拼搏奮進的精神食糧。看中華大地,政界商界,各行各業,從過去到現在,到處都有闕氏族人的身影。

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世界闕氏一定要為「和諧中國,和諧世界」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江之長必接其源,樹之大必連其根。」天下闕氏一家親!

文化廣場建設重塑鄉村文化、建設好鄉村文化, 理應成為當下鄉村社會發展的核心問題與價值訴求,是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重要訴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近年來,我縣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祖德千秋,恩澤後代!

天下闕氏一家親!

祝---闕氏族人人才輩出,幸福安康!

願----闕氏宗族興旺發達,萬代永昌!

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錦繡前程,鵬程萬裡

相關焦點

  • 廣西博白特產「黃瓜皮」,是博白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在廣西玉林,博白民間有一句俗話:「寧舍山珍海味,不舍瓜脆」。可見在博白人心中,黃瓜皮堪比珍饈。黃瓜皮清爽鮮脆、可口開胃,讓人回味無窮,因此享譽區內外。黃瓜皮作為博白獨具風味的傳統食品,被稱為博白客家「十大小吃」之一,是傳統天然食品,深受廣大食客的青睞。
  • 廣西博白是廣西人口最多的縣,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在全國人口大省中,廣東排名第一,人口為10999萬人;安徽排名第八,6195.5萬人,那麼廣西有多少人呢?廣西統計局發布的信息顯示,2016年末, 廣西常住人口為4838萬人,每平方公裡204人,比全國平均水平多60人/平方公裡,是全國人口稠密地區之一。博白縣,古稱白州,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是廣西人口最多的縣。
  • 我不是你想的那種博白人!
    圖|人民網-廣西頻道博白是廣西客家最大的聚集地和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縣,有客家山歌、鄉儺歌舞、採茶歌舞、木偶戲等民間文藝,曾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稱號 。博白也深受客家文化的影響。1聽說博白民風彪悍?關於博白人「民風彪悍」這一說法,是有歷史原因的。清代中葉,全國人口激增,很多人向廣西遷移,其中就包括客家人。
  • 廣西博白:巧用荒坡地打造客家特色傳統文化「博物館」
    元月十八日,在美麗的博白亞山江畔邊,總投資達8個億的廣西博白客家文化生態產業園項目現場鞭炮齊鳴、掌聲雷動,數臺大型挖掘機在低沉轟鳴,不斷高舉挖鬥,開始施工作業,這標誌著廣西博白縣卓億生態治理工程有限公司經過近半年的精心設計和施工準備,正式擂響園區項目開工的戰鼓。
  • 【您貴姓】燦若星辰,朱熹精神在玉林得以傳揚-廣西新聞網
    位於博白東平鎮的朱氏大宗祠(洪珍公支系敦篤堂)。朱姓是中華民族中重要的一支,為中華文明做出過卓越的貢獻。我國朱姓產生過許多世家大族,出現過無數名人,在歷史的長河中表現得轟轟烈烈。1958年,毛澤東主席視察廣西時,專門指定調閱了《畫詩樓稿》。在這裡,歷史文化積澱厚重。客家古圍城裡的「通奉第」「拔元第」「大夫第」「中將第」的匾額以及「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的殊榮,彰顯著朱子後裔積澱豐厚的歷史遺存,閃爍著耀眼的歷史文化光輝。
  • 解放廣西博白的精彩戰役《一》
    博白縣立圖書館舊址記者 蔡立梅攝廣西新聞網記者 蔡立梅 玉林解放過程中,博白之戰尤讓人們津津樂道——解放軍在此役中活捉了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第三兵團司令張淦(中將)。他也是解放廣西戰役中被解放軍俘虜的級別最高的國民黨將領。
  • 廣西玉林著名的景點,來玉林旅遊必去的景點,你來過嗎
    玉林,古稱鬱林州,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被世人譽為「嶺南美玉,勝景如林」的玉林,自古享有「嶺南都會」之美譽。玉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毗鄰粵港澳,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南接北部灣,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灣經濟區「4+2」城市、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中國沿海經濟開放區,是中國大西南出海的重要便捷通道。
  • 「博白蕹菜」「博白芋苗」 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 近日,「博白蕹菜」「博白芋苗」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核准,成功註冊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8年,博白縣獲得首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博白桂圓」。目前,博白縣擁有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達3件,佔玉林市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總數的一半。
  • 客家人過年用的宗祠,竟然蘊藏著這麼科學的管理學知識
    #玉林過年那些事#科普一下,客家人是漢族,是漢族的一個分支。客家文化的形成經歷了差不多兩千年。從秦朝開始,由於戰亂、饑荒等原因,從中原地區遷徙到南方的一群漢族人,在經過漫長的文化兼容後形成了如今的客家文化。時間,醞釀和成就了如今的客家群體。
  • 九年相聚「不忘崢嶸歲月」--博白志願者參加玉林致敬抗戰老兵公益活動
    由廣西壹方慈善基金會、援助抗戰老兵玉林行動組和北流市中力志願者協會主辦,聯合玉林市第三人民醫院、玉林紅豆義工、玉林陽光社工、蒲公英之家、博白微笑愛心協會、容縣誌願者協會、陸川一滴水等團隊,於2020年9月6日星期天上午在玉林市萬源大酒店,聯合開展了「奉獻愛心,傳遞溫情」致敬抗戰老兵公益活動。
  • 廣西博白攜手億利打造世界最大客家人聚居縣新生態
    廣西博白攜手億利打造世界最大客家人聚居縣新生態 2018-04-17俞靖 攝   中新網南寧4月17日電 (記者 楊強)廣西博白縣人民政府與億利生態修復股份有限公司17日在南寧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廣西博白縣全域內生態環境治理及生態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展開深度合作,促進區域生態、民生、經濟協同發展,百姓增收致富。
  • 廣州南汽車站到廣西博白有車啦
    廣州南汽車站到廣西博白有車啦 2021-01-13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玉林生料粉,鮮香濃鬱,湯汁鮮美,鹹淡適中,你吃過嗎?
    小夥伴們,廣西玉林生料粉,鮮香濃鬱,湯汁鮮美,鹹淡適中,你吃過嗎?延伸 · 推薦廣西博白特色小吃「雞窩籺」米香四溢,百吃不厭,你吃過嗎?廣西博白芋苗,還有多少人記得小時候的味道?廣西博白特產「黃瓜皮」,是博白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 這個被外國人當作中國代名詞的古老姓氏,在玉林,也滿綴著光輝
    西傑、西猷居玉林城區,柳赤、西岸定居博白白沙堡西岸村,西峓定居博白浪平果子唐村。唐柳赤的後裔第五代起有一部分遷居博白浪平鎮和欽州靈山縣,唐西岸的後裔從第二代起有一部分遷居博白縣浪平、黃陵,還有部分遷居海南省。柳赤、西岸、西峓後裔定居於廣西、海南兩省區6縣18個鄉鎮。
  • 探村廣西玉林丨高山古村,進士文化流傳,明清古建林立
    高山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位於廣西玉林城北,玉桂公路從村西經過。距玉林市區約5公裡。高山村是以規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築群為基礎,以書香長傳的進士文化、秀麗的田園風光為特色,以進士文化體驗、古民居群遊覽、「老玉林」民俗體驗、生態農業觀光、鄉村休閒為主要功能的旅遊景區。高山村地勢雖不高,但因周邊經常發生洪災,而此村從未被水淹,俗名「高山」。明天順年間形成村莊。
  • 中國古代十大美女,廣西玉林就佔了兩位
    楊玉環的家鄉位于于廣西玉林市容縣,她的哥哥楊國忠就是唐朝著名的權臣,因為楊玉環得到李隆基的萬千寵愛,楊國忠也因此受到李隆基的重用。楊國忠這個人奸詐無比,他與範陽節度使安祿山有隔閡,兩人的恩恩怨怨,甚至引起了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大唐王朝雖然花了八年時間鎮壓叛亂,但是,地方軍閥的勢力不斷擴大,大唐王朝這座大廈在唐代宗開始就已經搖搖欲墜。有句話說得好,說是燕瘦環肥。
  • 「博白蕹菜」和「博白芋苗」成功註冊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玉林新聞網-玉林晚報訊(記者 溫駟昌)繼2018年「博白桂圓」成為博白縣首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後,日前,「博白蕹菜」和「博白芋苗」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核准,成功註冊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至此,博白縣已擁有3件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 廣西玉林的一個縣,人口超百萬,號稱「中國桂圓之鄉」
    玉林是北部灣城市群城市、全國著名僑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9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之一,被世人譽為「嶺南明珠,風光如林」,下面我們說的這個縣,是榆林市的一個下轄縣,人口超過百萬,有「中國桂圓之鄉」的美譽。
  • 世界客家第一縣博白 打造國際客家文化旅遊目的地
    博白縣作為廣西客家最大的聚集地、世界客家第一大縣,依託秀麗的丹霞山水旅遊資源、濃鬱的客家民俗風情和優越的區位條件,正全力打造國內外知名的客家文化體驗旅遊目的地。客家人,又稱客家民系,是中國漢族在世界上分布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
  • 臨祥千代秀,啟瑞九州春 | 熱烈祝賀廣西博白那林臨啟公宗祠落成陛...
    2018年10月31日,農曆9月23日,博白那林良開村臨啟公宗祠前,彩旗飄飄,鑼鼓喧天。來自廣西各地的宗親代表,共同見證了盛大的宗祠落成及陞座慶典活動。 甯氏臨啟公宗祠及文化活動中心,從2015年7月初十召開第二屆第一次會議開始,歷經3年3個月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