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堯佐為何從北宋一代名相,變成終極大反派「龐太師」?

2020-12-04 宋書秘史

北宋是我國古代一個以文治而著稱的王朝,該王朝雖然始終都沒有完成統一大業,但是卻產生了任何朝代都無法匹敵的文人雅士。說到宋一代的文人,可能只有唐可以與其相比較。但是,唐人注重的是詩文,而宋一代,則是各方面蓬勃發展的時期。宋朝實行以文治國的方略,因此,宋朝產生的名相也頗多。我們來了解一下一位名相:「龐太師」。

龐太師名叫龐吉,文學人物,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的著名反派人物代表,他是仁宗皇帝的皇后龐氏的父親,當朝國丈,位高權重,黨羽眾多,人稱龐太師。曾多次陷害包公,被三俠五義眾人修理。最後被保留太師銜、賞食全俸,不準入朝從政,而「龐太師」三個字是個作家編出來的名稱代號。

想當年,龐太師也是個年輕有為的富二代,家中有田又有錢,生活樂無邊。少年中舉,從此平步青雲,扶搖直上,一升就升到峰頂,穩坐太師之位幾十年。哎,既然已經處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再不搞搞陷害忠良興風作浪,人生還有什麼追求!

於是,我們大權在握隻手遮天的龐太師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兢兢業業的奸臣之路,從此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那麼,龐太師這一生都做了啥米呢?嘖嘖,不想不知道,一想嚇一跳!階級鬥爭永遠是龐太師生活工作的主旋律,他與天鬥,與地鬥,與包青天鬥,與楊家將鬥,與八賢王五廉王鬥,與張三丞相李四尚書鬥,真正的生生不息,其樂無窮。龐太師做盡壞事,因為成為了所謂的終極大反派「龐太師」

當然「龐太師」只是個虛構的人物,小說家的描述也未必完全是真的,但在真實歷史中,「龐太師也確實有其原型」

文學人物龐太師的原型不是「龐籍」而是「張堯佐」北宋仁宗年間外戚張堯佐是個借女之勢換得個位高權重,實則無德無能、庸碌貪婪的「太師」。他才是諸多小說中「龐太師」的原型。而「龐太師」三個字只是個作家編出來的名稱代號。

龐籍只是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對號入座」而已,錯只錯在小說家們不該讓那太師姓個「龐」。歷史上曾經有包拯多次彈劾外戚「張堯佐」,口水濺了仁宗皇帝一臉,最終使皇帝罷了張堯佐的官。《三俠五義》中以這段歷史為原型,改編出了包公與龐太師的故事。

《呼家將》裡的龐太師:《呼家將》裡太師龐文,設計送女兒進宮迷惑皇帝,他是皇帝的老丈人,跟呼延家過不去,製造了肉丘墳冤案,斬了人家三百多口。呼延慶三鬧京城,龐吉與寇準、包文正、呼家將鬥法,最近居然起兵造反,被呼延慶一刀砍下首級,全家殺的個雞犬不留。從這了可以看出一代名相「龐太師」為什麼成了終極反派,龐太師結局很悲慘,龐太師兒子仗著父親的官位橫行鄉裡,壞事做盡,包拯知道後,收集罪證將龐太師兒子鍘落刀下。龐太師從此開始處處陷害包拯。

不僅如此,龐太師還覬覦著皇位,歷朝歷代,權臣幹涉皇位都是誅九族的罪名,龐太師聰明一世卻在這裡犯了糊塗,他的結局可想而知,先是被宋仁宗貶為庶民,然後也被包拯一刀鍘掉人頭。

由小說上描述的「龐太師」是個大奸大惡之徒,可以看出作為一代名相的「龐太師」咋就成為終極大反派的「龐太師」了。

相關焦點

  • 張堯佐為何從北宋一代名相,變成終極大反派「龐太師」?
    宋朝實行以文治國的方略,因此,宋朝產生的名相也頗多。我們來了解一下一位名相:「龐太師」。龐太師名叫龐吉,文學人物,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的著名反派人物代表,他是仁宗皇帝的皇后龐氏的父親,當朝國丈,位高權重,黨羽眾多,人稱龐太師。曾多次陷害包公,被三俠五義眾人修理。
  • 北宋的一代名相,咋就成了終極大反派「龐太師」?
    當然,將上述幾個壞蛋打包放一塊,也比不上宋朝的終極大反派「龐太師」的分量重。 龐太師有時叫龐吉,有時叫龐集,大多數時間乾脆就頂著個「龐太師」的名頭閃亮登場——只要大宋朝冒出一個忠良他就陷害一個,絕對是有殺錯沒放過。
  • 北宋的一代名相,咋就成了終極大反派「龐太師」?
    當然,將上述幾個壞蛋打包放一塊,也比不上宋朝的終極大反派「龐太師」的分量重。龐太師有時叫龐吉,有時叫龐集,大多數時間乾脆就頂著個「龐太師」的名頭閃亮登場——只要大宋朝冒出一個忠良他就陷害一個,絕對是有殺錯沒放過。
  • 大壞蛋龐太師原型是龐籍還是張堯佐?歷史原型是好人還是壞人?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只要有龐太師的電視劇,我們從心裡都會唾棄這個大壞蛋,甚至會追根溯源的了解這個龐太師是何方妖孽,竟幹出那麼多壞事?龐太師一般是指龐吉,著名反派代表人物,國丈,加封太師。龐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北宋宰相。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及第後,任黃州司理參軍,深得知州夏竦的讚許,認為龐籍極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龐籍又先後升任為江州軍事判官,開封府司法參軍,刑部詳復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遷至樞密副使、樞密使、太子太保等,封穎國公。 龐籍不僅與韓琦、範仲淹等人交好,還提攜了司馬光、狄青等人。
  • 歷史上忠君愛國的龐太師,為何成為包青天中頭號反派?
    歷史上忠君愛國的龐太師,為何成為包青天中頭號反派?包拯勤政愛民,斷案如神,兩袖清風,並且不畏權貴,三把鍘刀斬遍天下奸佞之臣。這是包拯在所有人心中的印象。歷史上的包拯確實如此,他辦過許多好事,破了很多重案大案,也能抵抗住上級壓力取信於民。
  • 龐太師是影視劇裡的大反派,他的歷史原型到底是誰
    在與宋朝有關的影視劇裡,龐太師是一位讓人過目不忘的大反派。他在《楊家將》裡鬥過楊業、楊六郎、楊宗保、楊文廣4代人,在《呼家將》裡與老呼家鬥得你死我活,在《三俠五義》裡與包拯換著花樣鬥來鬥去…… 歷史影視劇裡的重要人物,往往都有原型。那麼龐太師的原型又是誰呢?
  • 大宋重文輕武,權力集中,可為什麼還出現了龐太師這樣的人物?
    看過少年包青天的都知道,裡面有一個包拯的宿敵,他就是龐太師,當朝國丈,加封太師。位高權重,還把軍權控制在自己手裡。皇帝在他旁邊,簡直就像個小弟一樣。 我們知道,大宋開國皇帝是趙匡胤,他原本是後周的一員大將,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手下人來了個黃袍加身,讓他做了皇帝,建立了大宋一朝。
  • 我是龐籍,不是龐太師!我是賢臣不是奸臣!
    被小說與電視劇毀掉的北宋賢臣——龐太師文/故淵文章聲明:本文章屬於「不易君子」原創內容,請您尊重原創,轉載請聯繫本號。圖片聲明:本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說起龐太師,大家都會立馬想到《少年包青天》裡的大反派。劇中的龐太師一直與包青天作對,簡直十惡不赦,但歷史與改編後的電視劇終究有所不同。歷史上的龐太師不僅不像電視劇中所展現的那樣無惡不赦,結黨營私,通敵賣國,反而是一位應受後世景仰的先賢名臣。
  • 龐太師真是個大反派?大家別被《包青天》給誤導了,得洗白!
    看過有關包青天系列的影視劇或者是戲曲的觀眾,一定對於龐太師這個人不會陌生,這個人在戲曲或者是影視劇、傳說中就是個地道的大反派,總是跟包青天對著幹。那麼真實的歷史之上龐太師是這種人嗎?龐太師在真實歷史上的原型叫做龐籍,也是北宋的宰相之一。
  • 《清平樂》中出現了包拯,但宋朝最大的反派,龐太師哪去了?
    在《清平樂》中,包拯只是劇中的一個插曲,並沒有多大的戲份,但他的老對手龐太師,卻是自始至終連個影子都沒露。龐太師哪去了?作為宋朝作品中的大反派,龐太師與楊家將鬥、與呼家將鬥、與八賢王鬥、與包拯鬥,送女兒進宮迷惑君王,作為皇帝的老丈人,又殘害忠良,通敵賣國。
  • 龐太師:包拯的死對頭,原來也是一個好官
    此外劇中還有一個大反派,自始至終一直存在,他就是劇中的龐太師龐吉,一直與包拯作對,阻礙包拯辦案。然而歷史上還正是有一位叫「龐籍」的人,但是他跟演義中的龐吉還真是不一樣。(二)包拯在查辦「玉蝴蝶」案件時,假「玉蝴蝶」潛入太師府殺死了龐太師的小妾,龐太師一方面心疼小妾,一方面又藉此機會給開封府施加壓力,導致包拯在辦案時常處於被動狀態。(三)在包勉(包拯的親侄子)貪汙案中,龐太師主動向皇上舉薦包拯作為此案的審理人,在案件有了初步結果後又大放厥詞,導致包拯在道德與法理之間兩難。
  • 形象受損的歷史人物:武大郎、尹志平和龐太師,誰最冤?
    為何武植會被如此污衊?武植年少時受過好友黃堂的接濟,後來黃堂房子被燒,黃堂向武植求助,武植為了避免被人說假公濟私,所以表面上沒有絲毫回應。黃堂氣憤之下,編造了武植和潘金蓮得荒唐故事,還到處貼「大字報」廣而告之。
  • 大烏龍!臭名昭著的龐吉原型並不是龐籍,「龐太師」其實另有其人
    ,處處跟包拯作對,清代小說《三俠五義》裡的大反派龐吉那是家喻戶曉。在整個北宋一百六十七年間,生前被賜太師銜的只有三個人,分別是宋初給太祖黃袍加身的功臣趙普,扶持哲宗的文彥博和扶持徽宗的蔡京。這一看龐籍根本沒有資格被稱為太師,而且這幾個人都是忠臣大家,更沒可能是龐吉的原型。
  • 大烏龍!臭名昭著的龐吉原型並不是龐籍,「龐太師」其實另有其人!
    不過,找原型也有「翻車」的時候,比如龐太師這個人物,就有這麼個「原型烏龍」。 《少年包青天》裡的龐太師一度讓我恨得牙根痒痒,處處跟包拯作對,清代小說《三俠五義》裡的大反派龐吉那是家喻戶曉。但是,不少人因為這個龐太師叫「龐吉」,被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對號入座」到了無辜的龐籍身上。不少文章也都把龐籍當做了龐吉的原型。
  • 歷史上真正的龐太師,因為姓名為他人背了上千年黑鍋
    包拯包青天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影視劇形象之一,而不論在原著《七俠五義》中,還是在後來改編的影視作品中,都會有同一個大反派,那就是龐太師龐吉,這位龐太師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說是無惡不作,而因為他自身的地位與權利,他也一直是包拯最大的敵人之一。不過歷史上的龐太師卻不是這樣一個壞人,反而是一個能力超群,忠君愛國的好太師。
  • 潘仁美與龐太師是一個人嗎?為何都與包拯過不去?
    在我們熟識的關於北宋的故事中,潘仁美和龐太師可以說是兩大反派,而這兩位出名多於《楊家將》《包公案》故事有關係,包拯作為大宋忠良與楊家將、八賢王等人與潘仁美和龐太師鬥智鬥勇,劇情跌宕起伏,看來好不過癮。但是過癮之餘總感覺有些出入,有的時候覺得這些故事裡的反派一會潘仁美一會龐太師,經常把兩位弄混。
  • 史上最忙反派「龐太師」,真的那麼壞嗎?真實答案讓你大跌眼鏡
    史上最忙反派「龐太師」,真的那麼壞嗎?真實答案讓你大跌眼鏡文|眾享歷史如果你是個古裝劇迷,那麼,你一定對一個反派的名字很熟悉,他就是是龐太師。是不是感覺這個名字很耳熟?沒錯,他就是古裝劇中的反派專業戶。作為影視劇中「最忙」的大壞蛋,他僅憑一己之力撐起了古裝宮心計的半壁江山!他與包青天鬥,與楊家將鬥,與八賢王鬥,與天鬥,與地鬥......那麼,歷史上的龐太師真的是個無惡不作的大反派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秘,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龐太師!影視作品中,龐太師的原型是張堯佐,其實上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好人!
  • 毀謗於身忠奸莫辨,小說中「北宋第大反派」,是多少故事的集合?
    這些通俗小說不僅在故事上引人入勝中,還塑造了不少經典的人物形象,例如「御貓」展昭,錦毛鼠白玉堂,忠烈楊家將,大反派龐太師等等。特別「龐太師」這個人物形象,更是成為了奸臣的代名詞,幾乎貫穿了所有以宋初為背景的通俗小說,成為了宋代故事中當之無愧的最大反派。
  • 包拯劇裡的大反派龐太師,竟然是司馬光的恩師?
    有關包拯內容的系列劇目,相信大多人都看過,裡面有一個位高權重,但讓人恨得牙痒痒的大反派人物龐太師應該也讓大家印象深刻。其實龐太師的人物原型就是宋仁宋時期的宰相龐籍。在歷史史料記載反映,龐籍其實是一代良相,也是七歲就會砸缸救人的司馬光的恩師。龐籍與司馬光情同父子,司馬光在仕途上能步步高升,不得不說有龐籍的功勞。
  • 請大家還《包青天》中的龐太師一個清白啊,人家是個大大的忠臣啊
    而且早些年,在《包青天》影視作品火熱的時候,劇中唯一的反派龐太師,也是一個通敵賣國,結黨營私的大反派,而且在三俠五義裡面也是最終極的反派。然而,正兒八經歷史上的龐太師龐籍卻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大忠臣啊,什麼公正不阿、能力超群、慧眼識珠等等等用來形容龐太師完全都不為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