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宋淳祐五年(1245年)理宗御批「敷賜五福,以安一縣」得名,1989年撤縣設市,1993年被國務院列為沿海開放城市。這裡不僅要領略沿途的風景,還要品嘗當地的名小吃。
一、福安光餅
福安光餅是直徑約8釐米的圓餅,正面顏色似銅,豐腴飽滿,底部如鐵似的硬而脆,而餅心卻鬆軟如棉,略帶鹹味,是福安歷史悠久、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食品。福安光餅傳承戚繼光抗倭「繼光餅」之工藝,用地道麵粉、地道泉水、地道酵母,乃至地道柯炭烘烤的出爐光餅,咬一口「咔嚓」響,嚼一口留麥香。光餅剖成兩片,萬物皆可夾,其中比較出名的是夾豆芽、海蠣餅,這就是福安的中國式漢堡。
二、大腸粉扣
這道風味小吃雖然在閩東的許多鄉鎮都有它的蹤跡,但在福安似乎更加獨具風味而受到市民們的喜歡。走在福安的大街小巷,若你的嗅覺足夠靈敏定能聞到它獨有的味道。將粉絲煮好,加豬油,魚露(蝦油),味精、胡椒粉、蔥花、醃製好的大腸,這大腸的製作 大腸粉扣是關鍵,油而不膩,大腸嫩,又好嚼。有點大腸,要吃爽,要多加一些錢買大腸,加點辣椒粉和醋,可以吃到酣暢淋漓。
三、福安水煎包
麵皮的處理過程與正常的包子大同小異,裡面的餡料選擇特別重要。精挑細選的豬腿肉搭配蘿蔔絲和蔥花做成,塞滿之後捏成相同的褶皺,刷適量的油在鍋底,將所有的包子整齊的碼放在裡面,蓋住鍋蓋燜煎。首先的感覺就是脆,然後就是麵皮的筋道和有嚼勁,最後品嘗到裡面肉餡的多汁和鮮嫩,順便喝口豬肺湯,那感覺真的不要太爽。
四、福安七層糕
七層糕是走街竄巷流動地叫賣的,一輛二輪板車上搭著一塊木板,木板上是一整塊圓形的七層糕,用線等分成長條,然後切成小塊出售。福安人吃七層糕喜趁熱吃,故需將七層糕上覆上毛巾保溫,外面再蓋上塑料布防水,封個嚴嚴實實、密不透風。當有人要買七層糕時,便掀開覆蓋在七層糕外的毛巾和塑料布,也不秤斤論兩,全憑手感,用刀切下一小塊來。切下來的七層糕頂面呈菱形,底邊和高都約為6釐米,細數七層糕的縱剖面,果然可以數出七層來,底下兩層為紅色,第三層白色,第四層紅色,第五層白色,第六七層又是紅色,最頂上的第七層灑有芝麻。紅白相間的七層糕,不僅外形美觀,口感也毫不遜色。
五、海蠣餅
海蠣包,是福建福安傳統的漢族小吃,海蠣包與光餅的組合是其中最出名的,其形極似三明治,也稱三文治。好吃之餘,也引發許多的稱呼,「蠣餅」「地包夾餅」福安人直接稱之為「地包」「爹包」。
海蠣包是用米漿、海蠣、蔥等製作而成。即取少量米漿置於淺圓狀瓢中,薄蓋其底,後置適量海蠣、蔥為作餡,再蓋上米漿密封后,炸後金黃色便可食用。福安最好吃的海蠣餅是在哪裡呢?在福安有句俗話:「去溪柄吃爹包,去穆陽吃扁肉」自然公認溪柄海蠣包最好吃的。海蠣餅樣式有全菜、加海蠣、加肉、還有加雞蛋的。
六、穆陽扁肉
扁肉,這一種用麵皮包裹肉餡而成的麵食小吃,江浙及我國很多地方稱「餛飩」。在福安的穆陽,扁肉卻用另一種烹調形式吸引著人們的舌尖。拌扁肉,是穆陽扁肉獨特的一種吃法。將扁肉放進盛有豬油、醬醋、味精、蒜頭等佐料的碗內,用湯匙調勻後再淋上事先煮好的臊子,加上蔥花和生薑,便是一碗地道的穆陽扁肉。穆陽扁肉味道鮮美,富有韌性,深受當地人的喜愛。潑淋在扁肉上的「臊子」,是整個烹飪過程中的點睛之筆。它主要由花菜、豆芽、香菇、洋蔥、筍乾以及肉末等組成,不但要確保這些食材的新鮮度,而且食材的組合也有嚴格的配比。正是這些匠心獨運的工序才成就了這一道地方美味。
七、福安燉罐
在福安市,不論是清晨早餐,還是晚上宵夜,人們在吃麵條、米粉、粉幹的同時,都要來一碗藥膳燉罐熱湯,雙重小腸湯清熱解毒、花生玉竹豬肺湯清肺止咳、花生豬尾湯滋陰補腎、天麻燉豬腦益智補腦、參須燉豬心靜心安神、藥膳腰子湯強身補腎、蟶乾燉豬肚清熱養胃、藥膳老鴨湯滋補養身、藥膳烏雞湯活血養顏……「福安燉罐深諳中醫藥理,講究傳統草藥搭配製作。」值得一提的是拌麵、拌粉、炒麵、炒粉也是當地的一份特色。只要到了福安,遍布大街小巷的上百家藥膳燉罐店,也是當地獨樹一幟的風景。
八、甜糟焯蛋(芙蓉酒釀)
一碗地道的甜糟焯蛋,酒釀糟是這碗小吃的關鍵,它能讓一顆普通的鴨蛋煥發出別樣的滋味。一顆番鴨蛋,一匙白砂糖,一勺滾燙的甜糟入碗,呈現出美妙的嫩黃色。銅鍋中滾沸的酒釀糟衝倒調勻的土雞蛋碗裡,頓時碗中盛了一朵朵「黃菊花」,喝之呼哧呼哧,喉頭滑爽滑爽,身上沁出微汗,似乎只有這一碗熱騰騰的焯蛋下肚了,人們才真正醒來。甜糟焯蛋不受季節的限制,「寒天暖身,熱天落汗」,老少皆宜,營養美味又方便快捷。
九、炒麥螺
麥螺是福安民眾極其喜愛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麥螺加啤酒就是小資生活的一個體現,直到現在,麥螺仍然是福安人宵夜必點的一道菜。每到夏天,街頭巷尾多處攤販售賣,許多市民爭相購買。質厚,殼表光滑,色澤多變,味道鮮美。買上一些麥螺,配上幾罐啤酒,邊看電視,也是很愜意的事哦!
十、紅糖薑汁豆腐花
豆腐腦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而紅糖薑汁又有發汗解表,祛風散寒,預防流感之效,二者的巧妙結合,在炎熱夏季得到許多福安市民的追捧。賣豆腐花的小販坐在矮小的板凳上,裝著豆腐花的特製木桶就放在眼前。用木桶裝豆腐花不僅保溫還有一種清香。客人來時,就掀開木製的蓋子,用的小勺子一片一片地將豆腐花從桶內取出,裝在碗裡就如一朵盛開的白蓮花;接著再舀上一兩勺特別熬製的紅糖薑汁淋在豆腐花上。這應是福安豆腐花的特色之處。
當然美食不僅僅這些,我想,了解一個地方的美食文化,可能遠比領略這個地方的風景更需要時間和耐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