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敢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卻為啥不敢給八戒沙僧戴?她在擔心什麼

2020-12-13 西遊故事多

話說,孫悟空頭上的這個緊箍呀,卻是觀音與唐僧兩人合夥給孫悟空戴上的。

這個緊箍可真是要了孫悟空的命!被戴上之後,猴子便沒了自由,再也不能任性了,有錢任性是假的,有自由才能任性啊!可這又能如何呢?觀音菩薩這是盯上了你孫悟空,就看你猴子好欺負唄!那麼問題來了,菩薩為啥不搞八戒沙僧的路子,她在懼怕什麼?

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八戒沙僧前世的地位。

別看他倆傻乎乎的,可他倆之前世一個是大元帥,掌管八萬水兵,雖地處偏遠,但也是玉帝欽點的大元帥,走馬上任那日,玉帝還親自擺設宴席,為他接風洗塵;一個卻是大將軍,玉帝雖沒陪他喝酒,但他常年跟隨在玉帝身邊,鞍前馬後,玉帝掏不掏鼻屎,摳不摳腳,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玉帝是最信任他的,故給了他莫大的榮譽與權力,帶刀開會這是榮譽,腰間懸掛的虎頭牌則是權力。

大元帥與大將軍都不可估量。

如來在靈山召開會議,說要找尋一個人出來,上東土尋個取經人,並將三個箍兒戴在取經人的徒弟頭上,觀音站了出來,領命出發。但菩薩為啥欺騙了如來?為啥將箍兒戴在了紅孩兒與黑熊精的頭上,而不是八戒沙僧頭上?

原來,菩薩也是個明哲保身的人,想想,八戒沙僧前世在天庭有莫大的地位,觀音完全不能招惹的,現如今,雖是被貶到了凡間,法力降低了,地位沒了,甚至還十分狼狽,但誰能說清楚這是不是一場陰謀呢?這會不會是玉帝的計策?故意為之?

菩薩不清楚這些,小心駛得萬年船,便不再輕易給八戒沙僧戴上箍兒。

八戒沙僧可了不得!萬一有朝一日,霞舉飛升上了天庭,仍舊當他們的大元帥大將軍,萬一他們銘記舊仇,給菩薩穿小鞋,那該如何是好啊?觀音不敢招惹。至於孫悟空,那就沒那個必要了,大家都知道的,孫悟空是石猴,無父無母無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沒有依靠沒有背景,這就能任人玩弄了!就這樣,如來敢將他鎮壓在五行山下,觀音敢給他戴上緊箍咒,這是瞧他好欺負唄!

但事實也非如此,有時候「欺負」並不是欺負呢,這叫做過分關注,密切關注你的行為,生怕你做錯了事情,過分管教你,不要讓你走上歪路。這一切一切的背後,全都是因為愛啊!

相關焦點

  • 如來給了觀音三個緊箍,為什麼只有孫悟空一個戴上了
    西遊記裡,因為取經三人組裡只有孫悟空的頭上有緊箍兒,所以很多人就誤以為觀音的手上只有一個緊箍兒,其實不對,如來那時候可是給了觀音三個緊箍咒。問題應該是這樣如來給了觀音三個緊箍,為什麼只有孫悟空一個戴上了?原文如下,如來又取出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
  • 《西遊記》中佛祖一共給了觀音三個緊箍,為什麼只給孫悟空戴了
    觀音收到任務之後,隨機帶上秘書惠岸行者出行辦事,第一站就來到了流沙河邊,遇到了流沙河地頭蛇沙僧,這沙僧因辦差不利,打碎了琉璃盞,被自己的老闆玉皇大帝貶下界來,且每七日受飛劍穿心百餘次之劫!早已成魔,見到觀音和惠岸行者不分青紅皂白,直接打了起來!
  • 緊箍咒有一最大缺陷,孫悟空知道卻為啥不敢用?猴子:用了就完了
    從根本上講,它只能囚禁那些「心事重重」的人,與「心」有關的人,人若無心,則不會被囚禁,若有「心」,則時刻提防著它的存在。所以,這緊箍咒適應於大多數人,大多數人也都能被它囚困,而遭受它的攻擊。 緊箍咒能囚困孫悟空,也能對八戒沙僧有效果。
  • 孫悟空為何擺脫不了緊箍咒?你看看緊箍咒語是什麼意思就明白了!
    唐僧這幾個徒弟裡面,性格都各不相同,其中八戒跟沙僧都屬於比較聽話好管理的,但是大徒弟孫悟空卻是性格剛烈,易衝動,雖然他的本領在這裡面是最厲害的,但在路上不聽師父管教時那該怎麼辦呢?這就需要管制他的工具了,因此就有了一件法寶,那就是悟空頭上戴著的緊箍咒。
  • 唐僧的白馬,八戒的耙子,悟空的棒子,下一部主角是沙僧的禪杖嗎
    一個吳承恩養活了中國半個娛樂圈,一部《西遊記》不知道被改編了多少次了,唐僧和白龍馬談戀愛了,孫悟空的棒子也談戀愛了,豬八戒和九齒釘耙也談戀愛了。曹榮導演的電影《定海神針》,一部以金箍棒下凡邂逅銀角大王的愛情故事,現在不敢對孫悟空的感情線下手,忽然就看中了孫悟空的金箍棒,原來金箍棒還能這麼玩?金箍棒在八卦爐裡強化洗鍊,然後金箍棒有了器靈,還和銀角大王生了一個小棒子,最後夫妻雙雙填海保家園,誰能想到孫悟空的棒子也能成主角?
  • 唐僧的白馬,八戒的耙子,悟空的棒子,下一部主角是沙僧和降妖寶杖的...
    一個吳承恩養活了中國半個娛樂圈,一部《西遊記》不知道被改編了多少次了,唐僧和白龍馬談戀愛了,孫悟空的棒子也談戀愛了,豬八戒和九齒釘耙也談戀愛了。
  • 觀音為何偏要借太上老君的兩個看爐小童作局,讓孫悟空吃盡苦頭?
    一是孫悟空成為道家勢力的代言人。孫悟空加入取經團隊,進入佛界序列完全是一種被動選擇,特別是被戴上緊箍以後,孫悟空的逆反心理也達到了極點。既然不能明著對抗,只好暗中較勁。這一點在五莊觀尋找救樹之方時,得到很好的體現。當孫悟空找三星求方不得時,書中這樣描寫:那行者見說無方,卻就眉峰雙鎖,額蹙千痕。
  • 《西遊記》悟空頭上戴的是緊箍咒,那豬八戒和沙僧戴的是什麼?
    《西遊記》悟空頭上戴的是緊箍咒,那豬八戒和沙僧戴的是什麼?《西遊記》中唐僧三個徒弟中孫悟空頭上戴有緊箍咒,豬八戒和沙僧頭上戴的那個是什麼?其實豬八戒和沙僧頭上戴著的是兩個假的「箍咒」,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一開始佛祖曾給了觀音三個寶貝分別是緊箍咒、金箍咒、禁箍咒。這三件寶貝是要菩薩給唐僧三個徒弟戴上的,為的是能讓唐僧順利的管教住三個徒弟。
  • 《西遊記》:觀音有三個箍,孫悟空戴緊箍,金箍和禁箍給誰了?
    孫悟空剛成為唐僧的徒弟,就打死了幾個強盜。孫悟空身為佛門子弟卻打打殺殺,把人命不當一回事,仁慈的唐僧無法接受。他教育孫悟空,心懷惡念到不了西天。孫悟空不耐煩,中途離去。幸虧,觀音菩薩及時趕到,賜予唐僧緊箍,傳授他緊箍咒。孫悟空返回,唐僧一念緊箍咒,緊箍便嵌入孫悟空的腦袋,疼得孫悟空就地翻滾,直叫喚。唐僧一旦擁有管教孫悟空的法門,孫悟空做起事,就不得不顧忌唐僧。
  • 取經團隊只需給孫悟空戴緊箍咒就行了,如來為何交給觀音三個圈?
    (蝸牛看西遊第1413期)文/牽著蝸牛散步只要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取經團隊中,只有孫悟空一人戴了緊箍咒,其它人沒戴也不需要戴。為何呢?唐僧不用說了,他的緊箍咒是被如來戴在了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去西天取經,他是不會開小差的。豬八戒沒退路了,雲棧洞燒了,高老莊回不去了,並且他的性子就那樣,無論戴與不戴,效果都一樣,所以還不如不戴。沙僧呢,是個官迷,一心想的就是到西天得到正果,以便官復原職。這就是最厲害的無形的緊箍咒,所以他也不需要。可為何如來就給了觀音三個緊箍圈呢?
  • 如來給了觀音三個金箍,悟空、八戒、沙僧都有份,另外兩個哪去了
    眾所周知,在《西遊記》中觀音菩薩為了更好的控制住孫悟空,便與唐僧設計給他戴上了緊箍咒,從此悟空在唐僧面前再也「蹦躂」不了了。取經後期我們也能看見,悟空一犯什麼錯誤或者 唐僧心情不好,就念緊箍咒拿悟空來出氣。不過,觀音菩薩既然害怕悟空不好管理,那麼她為何就不擔心八戒和沙僧會反水呢?尤其是豬八戒這個好色之徒。
  • 佛祖給觀音三個緊箍為唐僧收徒,為何卻被觀音貪汙了倆?
    觀音從文中可以看出,如來共與了觀音三個緊箍,且都是專項專用。而三個緊箍,卻只有一個屬專項專用,那就是收伏孫悟空那個緊箍。緊箍兒先與你戴了;禁箍兒收了守山大神;這個金箍兒未曾捨得與人,今觀此怪無禮,與他罷。」好菩薩,將箍兒迎風一幌,叫聲:「變!」即變作五個箍兒,望童子身上拋了去,喝聲:「著!」一個套在他頭頂上,兩個套在他左右手上,兩個套在他左右腳上。菩薩道:「悟空,走開些,等我念念金箍兒咒。」..
  • 孫悟空被觀音菩薩懟,豬八戒被唐僧罵,卻為何無一人敢動沙僧?
    都知道,孫悟空與豬八戒在取經路上受盡了委屈。孫悟空棒打妖怪是他的不對,不打妖怪更是他的不對,打完妖怪還與唐僧爭論那更是不對中的不對了。基於此,猴哥很無奈!自然也少不了挨罵的份兒。難就難在他是最懶惰的,最好色的,最不求上進的,唐僧說他幾句,理所應當,但八戒有一個好處,這是孫悟空絕沒有的,也是許多人都沒有的,則是心寬!我們現代人更該好好學習,八戒的這點性子讓他成為了一個高人,一個能不為小事斤斤計較的人,一個長壽長生的人——畢竟心寬能免了許多煩惱,有啥事不是睡一覺不能解決的?如果不行,那就睡兩覺!
  • 六耳獼猴的緊箍哪兒來的?為何會跟孫悟空一模一樣?
    當年如來開啟取經大業,讓觀音去大唐找個取經人來西天取經,但是從大唐到天竺一路妖魔遍地虎狼成群,如來又怕取經人到不了西天,就讓觀音找三個神通廣大的妖怪保護他。可是妖怪們不是傻逼,好好的妖怪不當跟著唐僧吃素拜佛誰樂意啊。於是如來又給了觀音三個箍,分別名叫金箍,緊箍,禁箍,每個箍都有相對應的一篇咒語,分別叫金箍咒,緊箍咒,禁箍咒。如來說,誰要是不聽話,你就把這幾個箍給丫戴頭上,咒的丫哭爹喊娘。
  • 八戒、沙僧與孫悟空都是悟字輩,原來菩提與觀音早有默契?
    (蝸牛看西遊第1425期)文/牽著蝸牛散步不知大家注意一個細節沒有,孫悟空是菩提祖師取的名,豬八戒與沙僧是觀音取的名,但都是悟字輩。八戒叫豬悟能,沙僧叫沙悟淨。可能有人說,這有什麼奇怪的,菩提祖師取名在前,觀音取名在後,觀音自然按著孫悟空的排行取名。原著還真不是這樣的。在原著第八回,觀音奉如來法旨,前去長安尋找取經人。她先遇上的是沙僧,將之收服後,給他取了一個法名叫沙悟淨;接著遇上豬八戒,給他取法名叫豬悟能。
  • 孫悟空帶上緊箍咒後,就不再行兇了?也不敢離開唐僧了?
    孫悟空帶上緊箍咒以後,就不再行兇了?也不敢離開唐僧了?在孫悟空沒有離開花果山之前,他每天過的都很開心。當初猴子們都還沒有發現水簾洞,雖然下雨颳風的時候會受點罪,但更多的是在一起嬉戲打鬧,其樂無窮,偏偏花果山上有這麼一處水簾洞,又偏偏別的猴子想知道裡面有什麼卻不敢進去,還拿「猴王」的稱號來勾引孫悟空。
  • 孫悟空為什麼會戴上緊箍咒?
    初出大唐界,孫悟空就因將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等六個毛賊「一個個盡皆打死」,被唐僧絮絮叨叨一陣「忒惡,忒惡」的數落責備,氣得丟下唐僧不管不顧,一個跟頭去找東海龍王喝茶聊天去了。等孫悟空接受東海龍王「圯橋進履」的教導,回心轉意後,卻不經意間戴上了觀音菩薩贈給他的緊箍圈兒。
  • 諦聽知道誰是真假孫悟空,可為啥不敢說出真相?
    (蝸牛看西遊第7期)文/牽著蝸牛散步  西遊中有很多未解之謎,其中最大的當數菩提祖師是誰、沙僧吃掉了哪九個取經人、烏巢禪師是何來頭、諦聽為啥不敢說破假孫悟空等。不少話題蝸牛都進行了深入解讀,本期只談最後一個問題。
  • 如來給觀音三個箍,悟空戴緊箍黑熊戴禁箍,最後一個金箍實至名歸
    我們知道後來觀音菩薩將緊箍咒傳給了唐僧,讓孫悟空戴上了緊箍兒,但是並沒有聽從如來佛祖的話將其餘兩個箍給豬八戒和沙僧,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的背景下,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 除了唐僧和觀音,取經隊伍還有人知道緊箍咒的念法?
    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如來在最開始就給觀音打了預防針,告訴她緊箍咒的作用、緊箍咒的念法,以及緊箍咒的厲害之處,觀音接過三個金箍便出發去東土大唐了。最後這三個金箍都去哪了呢?一個給了孫悟空、一個給了黑熊精,最後一個給了紅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