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投資大陸金額大增 國臺辦:大陸政策創造條件

2020-12-21 海外網

海外網11月29日電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1月29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就近期熱點進行回應。

有記者提問,日前我們看到商務部發布了一個統計數據,今年的1至9月,臺商投資大陸的金額是大幅增長,同比上漲了37%,但是臺灣的有關方面統計數據是相反的,有輿論認為,很多臺商是通過海外第三地資金來投資大陸,大陸再次成為臺商投資的熱點,而且會持續發展下去。想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馬曉光表示,十八大以來,大陸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臺商臺企在大陸發展的政策措施,為臺商臺企在大陸投資興業、紮根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開拓了新的空間。臺商投資因而持續保持了良好的勢頭。關於你提到的統計數據方面的差異,可能與雙方統計口徑不一致有關,具體的業務問題請你向商務部門了解。

責編:楊佳、張申

31191104,.臺商投資大陸金額大增 國臺辦:大陸政策創造條件,.2017-11-29 10:59:18,.204264,.楊佳、張申

相關焦點

  • 「大陸是臺商投資最佳選擇」
    杭衛東攝連續7年被臺商評為投資「極力推薦城市」的江蘇淮安,今年吸引臺資逆勢增長,與臺灣經貿合作越發緊密,一大批臺灣知名企業新增或追加投資,對紮根淮安堅定信心,對未來發展充滿期待。於臺商而言,大陸優勢在哪、淮安魅力何在?
  • 臺商投資大陸應步步為營
    在臺商投資大陸的熱潮中,雖然大部分臺商從中獲取了巨大的利潤,但是,由於某些原因,一些臺商的投資出現失利情況。一九九四年到上海的現任華潔紙業總經理楊亮,歸納臺商在大陸投資失敗的原因:「自有資金不足」和「專業能力不具優勢」。精實整合行銷市調部總經理莊雅萌也有同感,「很多臺商憑自己的感覺和觀察,只和朋友討論就認為可以做,貿然投入。」
  • 臺商在大陸
    連續多年,大陸是臺灣的第一大出口市場,臺灣對大陸的出口增長了60多倍。根據臺灣媒體的調查,每3個臺灣人中就有一位家屬在大陸經商、工作。從食品到汽車,從洗髮水、香皂再到電腦……臺商早已經滲透到大陸經濟的方方面面。  大陸經濟成長速度是臺灣的兩倍多、人口是臺灣的五十多倍,現在更是吸引外部投資的熱土……種種因素,讓臺商前赴後繼投身於此,並逐漸形成群聚效應。
  • 臺灣政治大學教授林祖嘉: 臺商投資大陸勢在必行
    中新網4月10日電 日前在廈門舉辦的海峽兩岸經貿論壇上,臺灣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博士林祖嘉就兩岸經貿交流、臺商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作用等話題表示,到大陸發展可以賺到更多的錢,如今臺商投資大陸是勢在必行。
  • 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沒有任何政策障礙
    本報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孫立極)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5日在北京舉辦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沒有任何政策障礙
  • 與改革開放共成長—臺商投資大陸創業發展紀實
    其中,全市工業產值的三分之二、進出口總值的九成由臺資企業創造。在帶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同時,富士康、仁寶、滬錸、捷安特等臺資企業,也藉助崑山這一緊鄰上海的「寶地」,創造出了世界級產業,躋身國際大企業行列。
  • 國臺辦、海協會領導近日走訪慰問大陸臺胞
    在1月31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日前國臺辦和海協會領導赴大陸多地走訪慰問在大陸的臺商臺生臺胞,請發言人介紹相關情況。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春節前夕,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張志軍主任、劉結一副主任、龍明彪副主任、周寧主任助理,海協會陳德銘會長分成5路,分別到北京、上海、福建、河南、河北、廣東、廣西、江西、安徽、江蘇、陝西、甘肅等12個省區市,走訪臺資企業、學校、社區和臺胞家庭,慰問臺商臺幹、臺灣師生、臺灣記者等臺胞群體,了解他們在大陸工作、學習、生活和生產經營情況
  • 國臺辦:臺灣間諜施正屏在大陸被判4年
    也有臺商朋友說,「兩岸一家親,兩岸關係好,兩岸人民才會好,臺商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當然要挺身而出,回饋社會。」  在這些臺商朋友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大陸人和臺灣人是一家人,一起商量一起打拼(閩南語)。他們和鄉親們一起為美好生活打拼,充分體現了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情懷和擔當。我們為他們點讚,也期待更多的臺商朋友能夠參與進來。
  • 民進黨又誣稱大陸介入臺灣地區選舉 國臺辦駁斥
    原標題:民進黨又誣稱大陸介入臺灣地區選舉,國臺辦駁斥:堅決反對栽贓抹黑[環球網報導]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2月25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稱,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為一黨之私全面限縮兩岸交流,在島內大搞「綠色恐怖」,將「26條措施」、兩岸正常交流等一些活動誣稱為大陸介入臺灣地區選舉
  • 國臺辦:將在更大範圍為臺胞提供同等待遇-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羅旭)在國臺辦13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今年前三季度臺商在大陸投資項目和實際使用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1.2%和39.6%,這表明大陸仍是廣大臺商臺企投資興業最佳選擇。
  • 國臺辦:大陸有關方面以多種措施全力保障臺商臺胞返鄉過節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劉歡 查文曄)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8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在臺灣當局拒絕批准東航和廈航春節加班機後,大陸有關方面採取了多種措施來全力保障在大陸的臺商臺胞返鄉過節。
  • 臺灣沒進RCEP,臺商怎麼辦?來大陸投資創業!
    對於政策「跳票」,蔡英文方面顯得「老神在在」,通過各級官員和綠媒之口,告訴臺灣民眾,RCEP不重要,對臺灣經濟影響不大,甚至推導出如果大家要怪,也要怪國民黨的神奇邏輯。  除了甩鍋卸載,蔡當局又為臺灣民眾編織了RCEP之外的另一個夢——CPTPP。民進黨當局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聲稱,臺灣會持續產業升級,爭取加入更高的CPTPP。
  • 「一輩子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大陸臺商的改革開放記憶
    宗緒惠說,沒想到逗留雖短卻受到熱情邀請,許多臺商和他一樣,被崑山人招商的韌性、親商的熱情所感動。自1990年首家臺企落戶至今,崑山已累計批准4903個臺資項目,投資總額593億美元。統計顯示,臺資對崑山經濟的貢獻度超過七成。同樣沿海的廣東東莞,由於毗鄰港澳,擁有政策和區位等優勢,也成為大陸最早的臺資聚集城市之一。
  • 國臺辦發言人表示 大陸將一如既往為臺胞辦實事
    來源:海外網在今天(15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介紹了2019年兩岸人員往來及各領域交流情況和2020年規劃。馬曉光指出,我們在對臺工作中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持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不斷豐富完善相關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在推動「31條措施」、司法領域服務臺胞措施等落實落細基礎上,又推出含金量更高、受益面更廣的「26條措施」,出臺開放臺胞參與大陸社會保險等政策措施,為臺胞持續提供同等待遇,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
  • 臺灣幾大重點產業在大陸的投資現狀及發展趨勢
    兩岸於2001年底相繼加入WTO,這意味著兩岸經濟交流的宏觀經濟環境或條件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一重大變化將在經濟體制及相關政策、市場開放、發展戰略等方面有所體現,從而對臺商在大陸的投資產生重要影響,使兩岸經濟關係面臨一些新的機遇和挑戰。
  • 臺灣年輕人離大陸越來越遠?國臺辦:大陸絕不會放棄臺青
    今天上午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在回答臺灣記者有關民進黨當局操弄所謂「芒果乾」效應影響臺灣年輕人的問題時,發言人馬曉光指出,民進黨當局對「31條措施」「26條措施」怕得要死、恨得要命,大陸不會放棄臺灣青年人,相信「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兩岸同胞包括兩岸年輕人會越走越近
  • 大陸要「消滅」所謂「中華民國」?國臺辦這樣回應
    國臺辦批民進黨:製造假信息 誤導臺灣民眾有記者提問,《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其中包括臺商關注的境外所得稅稽徵規定,請發言人予以說明。馬曉光強調,在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大陸的營商環境將進一步優化,臺資企業面臨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大陸投資、生活、就業、創業的臺胞也將享受到更好的條件和待遇。
  • 海協會秘書長:歡迎更多臺胞順應時代潮流,融入大陸經濟發展
    「今年是大陸改革開放的40周年,伴隨著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的進程,臺灣工商界敏銳把握機遇,跨越海峽,踴躍西進,掀起了在大陸投資興業的熱潮。一大批富有遠見的臺商臺企,搭乘大陸經濟騰飛的時代東風,成功實現了自身的快速發展,也為兩岸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而重大貢獻。對此,大陸方面給予高度評價。」
  • 觀點:蔡當局嚴審臺商「醉翁之意不在酒」 傷害臺灣經濟
    統計顯示,自從1987年11月2日臺灣方面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貿易與臺商赴大陸投資愈來愈多,目前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第一大進口地區與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同時也是臺商對外投資與海外旅客外出旅遊最多的地區。在兩岸貿易金額如此龐大的情況下,臺商匯款對於雙方貿易往來的順暢就顯得格外重要。
  • 國臺辦:國民黨黨章刪除「統一」前沒告知大陸
    第1頁:交通部宣布了促進兩岸海上直航的五項政策措施 第2頁:國民黨在黨章裡刪除「統一」 未告知國臺辦 第3頁:大陸高度關注臺灣申請加入聯合國「公投」事態發展 第4頁:大陸堅持能夠實現兩岸全面、雙向直航  [提要] 國民黨在黨章裡刪除了「統一」的字眼,以「和平發展」的字眼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