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光返照or 強勁復甦?家居出口訂單火爆背後4大原因!

2020-12-02 騰訊網

6月份以來,筆者陸續得到消息表示出口訂單已經回暖,尤其是七八月份開始訂單變得十分搶手,部分工廠甚至出現來不及排單的情況。

實際上疫情以來,並非所有出口廠商的訂單受到較大影響,有的始終運轉正常。但對於大多數出口企業來說,確實經歷了一番寒冬。

不過,二季度訂單大幅回暖的背後,原因也眾說紛紜,甚至有人為這種「反常現象」表示擔憂。在特殊案例之外,導致這種情況的還有哪些普遍原因?今日家具試圖進一步探討。

零售復甦帶動出口業務恢復迅速,8月回彈明顯

出口回暖已經成為事實,從全國層面來看也是如此。今年以來,中國出口從4月增速同比轉正開始,高於預期的情況一直在持續。

7月、8月,中國出口連續創下10%以上的高速增長;牛津經濟研究院研究數據稱,二季度中國在全球出口市場中佔據17.2%份額,創歷史新高。

從家居行業來看,情況也基本如此。全球家居流通B2B平臺大健雲倉COO郝心言認為,從出口來看,軟體家居如床墊、沙發的訂單恢復很快。此外辦公椅、餐椅類出口也較好,從地區來看,椅類製造擅長的安吉地區5月開始訂單一直不錯。

福建國輝集團以面向歐美市場出口實木家具為主,董事長楊國輝對今日家具表示,從五六月份以來,企業的訂單開始有所回升,到了七八月份則更加明顯。

他認為,訂單的回升與疫情導致的消費者居家時間增加、外出消費減少而家居消費增長有很大關係。他表示,對歐美未來家具出口持警慎樂觀態度,意即保持樂觀,但謹慎前行。

國輝工貿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供圖:福建國輝集團)

零售的增長帶動了海外家具出口,美國市場的相關數據印證了這一觀點。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20年8月,全美家具和家居用品零售額首次出現了年度同比增長,增長幅度為3.8%,對比2019年8月則同比增長了2.1%。

愛室麗的業務復甦也說明了這一點。疫情爆發之前,愛室麗連續3年都突破了14%~15%的增長。然而在疫情爆發後的6周內,公司營收下跌了15%。不過8月以來,愛室麗營收增長20%,隨著人們逐漸回歸線下消費,未來還有更多增長空間。

美國商務部的統計顯示,家具和家居用品實體店在6~8月僅增長1.8%,不過相比2020年3~5月已經增長了58.3%。

零售商面臨大面積產品短缺,刺激價格上漲

當線下門店開始逐漸恢復營業,零售商們開始面臨新的問題:嚴重的產品短缺。

床品連鎖企業Rooms to Go公司在今日家具《全美床品線下零售商TOP25排行榜》中位列第五,其公司CEO傑弗裡·希曼(Jeffrey Seaman)表示,「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提前預料到今天強烈的市場需求,顯然我們沒有。我們曾經認為,當門店5月份重啟之後生意會很棒,但這種劇烈和深度的需求讓我們也震驚了。」

而由於需求的刺激,貨運及原材料價格面臨上升。貨櫃的價格在過去幾個月內已經上漲了20%~25%,亞洲地區貨櫃短缺的問題尤其明顯。

海運網指出,今年7、8月份頻繁出現「爆艙」問題。(所謂爆艙,是指某船某航次在某港口的實際訂艙的箱位數,超過預定的箱位配額,或實際訂艙貨物重量超過預定的貨重限額。)

美國航線的貨櫃海運價格持續暴漲,從6月起,美西、美東航線的艙位開始緊張,當月漲幅分別為28.4%和20.9%,較今年年初翻了一番。海運網數據顯示,上海至美國西岸基本港的貨櫃運費已經達到8年來的最高水平,至美國西海岸航線的運費則已衝破5000美元大關。

美國買家的另一個痛點還在於,即便找到了貨櫃資源,還面臨著拖航的風險。一位買家表示,「我們的貨物正在裝運,但承運人是否運出了我們的貨櫃,還是讓它們在轉運港停留數周?這很可能會耽誤交貨,影響對客戶的承諾。」至於航線價格要多久才能回歸正常,部分專家認為可能要持續到中國的農曆新年。

供給端也仍然需要一定的恢復時間。愛室麗美國工廠在經過開始幾周的減產裁員,以應對需求疲軟和防疫需求後,如今的麻煩則在於,採購零售商們要面臨數月的等待時間。儘管工廠正在加足馬力生產、擴招工人,依然供不應求,完全緩解可能要等到11月份。

海運價格的上升、港口的拖航,再加上泡沫、膠合板等原材料上漲的原因,美國家具零售商可能要為今年秋季的一輪漲價做好準備。

出口大面積反彈,背後原因為何?

出口的大面積反彈有短期內供給不足的原因,但深層次的原因可能還不止於此。筆者認為可能有以下4個方面的原因:

1、電商渠道的崛起

和中國市場類似,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衝擊之外,也讓電商迎來了一輪機會窗口。美國商務部統計,8月份全美無店鋪零售(電子商務)同比去年大幅增長22.4%。數據統計機構Statista表示,家居裝飾和家具電商平臺(home decor & furnishing)的線上流量增長了7%。

從家居出口來看,那些提前布局海外電商渠道的廠商訂單幾乎不太受影響,甚至還因為傳統廠商的缺位而業務量大幅增加,尤其是亞馬遜、Wayfair、Overstock等電商平臺帶動了家居類出口業務的增長。

其中,Wayfair雖然不能說是「起死回生」,3月份以來資本市場的表現正是因為疫情下家居在線消費的大爆發。2014年10月3日在紐交所上市後,Wayfair因為持續虧損(2019年淨虧損達到9.85億美元)而股價低迷。

然而疫情的發生讓Wayfair可以說突然成了「香餑餑」,3月份以來股價持續走高,從21.7美元一路走高,最高時達到每股349美元。

營收方面也實現了大幅增長。截至2020年6月30日二季度財報,Wayfair淨收入從20億美元增長至43億美元,同比增長83.7%。美國本土淨收入增長17億美元,同比增長82.5%,國際淨收入增長31,020萬美元,同比增長90.5%。

執行長、聯合創始人兼聯合董事長尼拉傑·沙阿(Niraj Shah)說表示,本季度創造了超過10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

2、個性定製業務的推動

此外,許多無法開張的實體店鋪開闢全渠道的銷售。例如,在今日家具《全美床品線下零售商TOP25排行榜》中位列第24的Conn’s公司,截至7月31日的2季度零售銷售額為2.79億美元,同比下降8.6%。但另一方面,該公司的電商渠道零售則同比去年2季度大幅增長了72%。

個性化定製業務一般有著更長的周期,同時也以高端消費客群為主,在經濟波動時受到的影響也更小。例如RH家具(Restoration Hardware)在美國市場提供軟體家具的個性化定製服務,在截至8月1日的二季度財報中,營收同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1.3%,達到1.36億美元,淨收入同比大增54.4%,達到9,842.3萬美元。

RH公司CEO認為,公司從疫情導致的居家時間延長中受益頗多,當然也因為其幾年前就推動的一系列轉型。(可參考億歐相關盤點《從家具店到網紅藝術館,Restoration Hardware如何「絕地求生」?》)

位於佛山高明的中禮家具是RH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在今年4月23日,今日家具攜手法國力克開啟的「撥雲見日」2020中國家居業趨勢突圍論壇中,中禮家具副總經理朱海湛表示就表示,公司在疫情發生後訂單受到的影響比預期要好,海外訂單削減大約只有30%。

而5月份以來,中禮家具的訂單就開始恢復持續增長,到現在8月份也已經是「爆單」狀態。不僅如此,副總經理朱海湛還表示,很多主供中高端市場的外貿生產廠家訂單情況都很不錯。

3、海外需求未明顯下降,國內復工帶來機會窗口

除了電商渠道的增長,線下零售所受到的影響也在逐步恢復。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8月份家具和家居用品店(Furniture & Home Furnishings)的銷售額達到了102.3億美元,7月份調整後銷售額為100.2億美元(之前這一數據為98.2億美元)。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歐美居民資產負債表並未因為疫情顯著惡化,使得消費需求可以繼續擴張;家居消費需求並未顯著下降,是中國家居出口強勢回彈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中國家居出口能夠在全球市場低迷時一枝獨秀,也得益於快速復工復產帶來的機遇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家具生產國,上下遊產業鏈齊全,供應鏈的優勢可以快速發揮。

而東南亞國家不但缺少產業鏈支持,更依賴於中國內地所提供的勞動力、原材料以及其他供應鏈相關支持。這種供給上的優勢,可能促使海外買家將採購目光重新轉回中國。

4、年底促銷的集中採購

9月份一直是美國航線的傳統旺季,背後是美國傳統節日的物資採購需求。感恩節之後是「黑色星期五」以及聖誕節,此外「黑色星期五」後的第一個星期一還有「網絡星期一」促銷活動,也是美國一年當中最火爆的購物日之一。為節日消費提前備貨的因素,很可能也是帶動家居出口增長的原因之一。

出口佳績能否持續?仍需謹慎對待

以上幾個因素對於家居出口的恢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這種強勁的復甦能夠持續多久?甚至有人擔心,會不會是短時間內的「迴光返照」?

從美國市場來看,消費需求不會突然下降,甚至可能會持續增長。線上流量會逐漸部分回歸線下,但總量會逐漸趨於正常。美國市場的多位家具企業代表認為,這種爆發的消費需求將會持續到2020年底。

而從中國來說,出口勢能能否持續主要取決於全球的經濟形勢。若全球穩步復甦,中國作為最大家具生產國依然具有很大的優勢參與其中,因此接下來幾個月的表現也十分值得關注。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表示,若9~12月出口增速能維持在5%,即可保證全年出口實現正增長,「目前來看,全年出口增速回正概率較大」。

另一方面,面對形勢大好的出口市場,外貿企業仍要謹慎對待。雄獅國際會展總經理兼CMO孫海龍認為,只要物流不斷外貿會越來越好,但同時也要注意幾個問題:

部分出口企業看到「撿錢」的行情,開始擴大再生產了,但疫情總要結束,市場需求會回穩,盲目擴大生產存在風險。

國際市場受時政影響波動幅度大,不可控因素較多,匯率就是很好的體現。

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是代工賺差價,而國內勞工薪資和原材料都在漲,利潤增幅跟不上成本增幅。今年普通工人的薪資增幅已經近20%,部分產線工人加班狀態下月薪達到2萬元。

總之,近期的出口回暖對對於行業來說是難得的利好消息,但在寒冬過去之後,也別忘了繼續苦練內功。尤其在內外雙循環的大背景下,出口型企業更要抓住機遇,開發高附加值產品、提高品牌意識,增強國際競爭力。

相關焦點

  • 中國外貿強勁復甦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刷月度紀錄
    央視網消息: 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上海港是全球第一大貨櫃港,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10月,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月度歷史紀錄。貿易回暖之下,貨櫃卻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一箱難求」的現象十分突出。
  • 【新聞觀察】中國外貿強勁復甦 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刷月度紀錄
    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上海港是全球第一大貨櫃港,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10月,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月度歷史紀錄。貿易回暖之下,貨櫃卻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一箱難求」的現象十分突出。
  • 【月度大事件】看遍家居業,10月看點有這些!
    點評:東南亞對美出口暴漲,背後大多是中國企業的海外工廠推動,而美方一旦裁定7國反傾銷案,中國企業意欲東南亞出口之策,生路又將「封死」,半年時間內,軟體企業們又該如何調整對策?今日家具也會持續關注!4、2020上半年美國6家大型家居零售商破產,關店1433間近日,德豪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企業破產報告稱,上半年美國家居裝飾行業中有6家企業申請了破產保護,關店數量為1433間。
  • 這個行業出口訂單激增三倍
    三季度以來,我國外貿出口加速恢復,家具行業出口訂單的火爆程度超出市場預期。家具出口訂單激增三倍 企業緊急招人擴產△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彭石清的家具廠加工地在廣東惠州,每年工廠產值超過5億元人民幣,超過三分之一的業務是來自海外訂單。
  • 家電行業強勁復甦 細分龍頭估值回歸
    來源:財富動力網家電行業三季度以來復甦強勁,板塊營收環比也大幅改善。展望2021年,機構人士認為,家電行業將迎來更好的內外需環境、更清晰的產業格局,並延續三季度以來的復甦態勢。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副總裁張賢表示,5G、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正加速普及應用於家居家裝行業,中國的家居家裝消費正從過去的「從無到有」變成「從有到優」,裝配化、智能化、綠色化將是未來家居家裝發展的新藍海。面對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需要整個行業共同努力,不斷優化供給側產品結構,促進家裝領域綠色消費。
  • 特殊時期下家居出口跑出行情 匯森家居坐穩頭把交椅
    據市場消息,中國第一大板式家具出口商匯森家居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森家居)日前已通過港交所聆訊,最快有望在下周啟動招股,預計於12月底登陸港股市場。近期在國內外疫情防控反差增大的背景下,我國進出口貿易額連續幾個月實現逆勢上漲,強勁復甦勢頭也吸引了投資者對出口產業的極大關注。對於家具出口板塊而言,龍頭企業更佔盡紅利優勢。
  • 復甦勢頭強勁!多項外貿指標創年內新高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記者王文博 黃耀滕)11月,我國外貿出口1.8萬億元,同比增長14.9%,以美元計增速達21.1%,為年內最高。海關總署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外貿出口自4月轉正以來,連續8個月實現正增長,帶動進出口總值逆勢增長。
  • 東莞鳳崗企業化危為機 助推經濟強勁復甦
    東莞鳳崗企業化危為機 助推經濟強勁復甦金羊網  作者:秦小輝  2020-07-08 據了解,今年以來,東莞以戰時狀態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調度
  • 這些行業出口「爆單」了!一些企業遭遇「招工難」
    今年下半年以來,隨著中國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小家電、家具、玩具、自行車等行業出口訂單明顯增加。中國東部沿海多個省份出現了外貿企業出口「爆單」。專家分析,這背後既有全球「宅經濟」的影響,又有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中國產業鏈完備的因素。不少企業負責人也對外貿充滿信心。
  • 中國引領全球貿易強勁反彈
    世界貿易組織(WTO)日前發布《貨物貿易晴雨表》報告指出,全球貨物貿易在經歷前期暴跌後已經強勁反彈,出口訂單激增推動全球貨物貿易晴雨表整體指數大幅上升。 出口訂單激增,中國貢獻無疑最大。中國經濟持續向好,在全球貿易此輪強勁反彈過程中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
  • 中國對外出口「爆炸性訂單」全球製造業正在回歸
    從2020年4月開始,中國的空氣淨化器出口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 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空氣淨化器的累計出口訂單同比增長783%,是去年同期的8.8倍,累計GMV同比增長927%,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去年同期。
  • 出口「爆單」!自行車企業訂單排到明年,只恨貨櫃太貴、招工難
    業內人士:疫情只是爆單原因之一 本月初,消費日報援引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稱,2020年上半年,在輕工業19個大行業中,自行車(包括電動自行車)等4個行業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
  • 自行車出口大增 上海鳳凰兩漲停後發風險提示
    11月23日晚間,上海鳳凰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其近期關注到部分媒體關於「上海鳳凰接到的海外自行車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6月」的報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今年6月份以來,伴隨著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國外需求的增長,我國自行車行業逐步擺脫疫情影響,出口開始強勁復甦。
  • 紗線和秋冬面料訂單都在增長!外貿回暖:7月出口大漲10.4%!
    紗線和秋冬面料訂單都在增長!外貿回暖:7月出口大漲10.4%!其中,出口1.69萬億元,增長10.4%(按美元計,中國7月出口增長7.2%)。值得注意的是,防疫物資出口已逐漸回落。7月兩大類防疫物資對總出口的貢獻為2.5個百分點,較6月的3.4個百分點進一步下降。
  • 「中國經濟持續加速復甦」
    報導認為,出口激增,展現出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持續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出口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迅速復甦,增強了中國在全球貿易不確定環境中的主導地位。 路透社中國經濟復甦加速路透社12月7日的報導說,中國11月份的出口達到近三年來的最高值,主要原因之一是全球對個人防護用品、遠程辦公設備的旺盛需求。
  • 訂單排到明年7月 工人每晚加班至10點
    訂單排到明年7月 工人每晚加班至10點】第三季度自行車出口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自行車行業連續6個月實收GMV(成交總額)超過100%增長,10月份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了220%。「目前我們在手的訂單已經排到2021年7月了。」上海鳳凰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總經理駱掠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疫情期間內銷訂單也在增長,4月國內訂單激增,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6月份海外需求開始復甦。」
  • 7月份商品零售增速轉正 出口連續4個月正增長 中國經濟復甦勢頭強勁
    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0.2%,增速在年內首次由負轉正;貨物進出口同比增長6.5%,其中出口連續4個月同比正增長;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4個月高點……一連串提氣的數據,引發全球媒體高度關注。「全球復甦最快的國家」「中國是全球經濟復甦最快的國家,中國公布的7月份經濟數據成為強有力的證明。」
  • 大眾銳評|「外貿強勁復甦」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
    中國外貿復甦勢頭強勁!中國海關總署7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8%,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11月份當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09萬億元,同比增長7.8%。
  • 清華大學卞永祖:中國外貿強勁復甦提振全球信心
    月,連雲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3374.41萬噸,同比增長4.22%;其中外貿吞吐量完成12256.05萬噸,同比增長3.63%。圖為12月4日,連雲港港口碼頭裝卸進出口貨物呈現一派繁忙景象。王 春攝(人民視覺)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今年1—11月,中國進出口總值達到29.0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11月,中國出口2680.7億美元,同比增長21.1%,出口增速創下2018年3月以來新高。亮眼的外貿成績單,引發外媒高度關注。
  • 解密東莞企業訂單增長的原因
    ……今年上半年,面對疫情和複雜市場情況,許多企業直呼「日子不好過」,復工復產難、物流通道關閉、訂單驟降……經過半年探索,東莞企業出現可喜變化——訂單進入活躍期,甚至「多得接不過來」。東莞企業快速增長有何秘密?增長的背後又面臨哪些壓力?對上下遊企業帶來什麼影響?東莞製造業的發展之路有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