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2020-12-01 人民網

原標題: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據新華社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三步走」目標。

  綱要指出,創新驅動就是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和文化創新相結合,推動發展方式向依靠持續的知識積累、技術進步和勞動力素質提升轉變,促進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精細、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

  綱要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第二步,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發展驅動力實現根本轉換,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為建成經濟強國和共同富裕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為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支撐。

  《綱要》要點

  六大轉變

  ■發展方式從以規模擴張為主導的粗放式增長向以質量效益為主導的可持續發展轉變

  ■發展要素從傳統要素主導發展向創新要素主導發展轉變

  ■產業分工從價值鏈中低端向價值鏈中高端轉變

  ■創新能力從「跟蹤、並行、領跑」並存、「跟蹤」為主向「並行」「領跑」為主轉變

  ■資源配置從以研發環節為主向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統籌配置轉變

  ■創新群體從以科技人員的小眾為主向小眾與大眾創新創業互動轉變

  戰略任務

  ■推動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創造發展新優勢

  ■強化原始創新,增強源頭供給

  ■優化區域創新布局,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

  ■深化軍民融合,促進創新互動

  ■壯大創新主體,引領創新發展

  ■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實現重點跨越

  ■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築牢創新根基

  ■推動創新創業,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

(責編:胡雪蓉、楊磊)

推薦閱讀

白春禮:把黨治國理政成功經驗作為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2016年6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在京舉行紀念建黨九十五周年表彰大會。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出席並發表講話。白春禮要求中科院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把黨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在推進「四個率先」目標的創新實踐中勇於擔當歷史使命,做出應有貢獻。【詳細】

6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列榜首六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位列榜首。「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詳細】

相關焦點

  • 科技部部長:中國要在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科技部部長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中國要在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據報導,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提到了中國科技創新的「三步走」戰略: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2035年左右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還要在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本世紀中葉更要成為現代化強國。
  •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中國要在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近年來中國在科技領域發展迅速,並且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關於未來中國科技發展方向,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要在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據報導,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了中國科技創新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第二步在2035年左右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第三步在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還要在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本世紀中葉更要成為現代化強國。因此科技創新也要按照這個步驟走。
  • 王志剛: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2019.03.11 09:30【王志剛: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我國計劃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2035年進入科技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目前,我國綜合科技創新排名排在第17位,但基礎研究特別是0到1的顛覆性創新仍有短板,科研生態需要進一步完善。政府必須做好科研生態環境的構建,提供支撐、提供環境、提供保障,要在法律、政策、環境以及科技資源配置方面,真正解決科技人員在科研活動中的所需。
  • 科技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 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科技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 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今天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等談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並回答記者提問。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創新型國家是整個中國「三步走」非常重要的內容。
  •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中國到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中國到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2019-03  人民日報社記者:按照規劃,中國將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現在距離目標實現還有不到兩年時間。請問,按照創新型國家標準,目前中國在哪些方面已經提前達標?又有哪些方面需要繼續衝刺攻堅?  王志剛:創新型國家是整個中國「三步走」非常重要的內容。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部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2035年要基本實現現代化,本世紀中葉要 成為現代化強國。
  • 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
    國辦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據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部署推動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20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機制。
  • 中國邁向2050: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如何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黨的十九大明確作出了分兩步走的戰略部署: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王志剛:中國到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科技部為科學家提供支撐...
    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就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問題答記者問。  王志剛:創新型國家是整個中國「三步走」非常重要的內容。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部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2035年要基本實現現代化,本世紀中葉要成為現代化強國。
  •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目標是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世界科技強國
    汪克強: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目標是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幹部文摘★★★★★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 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現代化鐵路強國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題:20萬公裡,擘畫「鐵路強國」——寫在《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發布之際  新華社記者樊曦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13日發布《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綱要提出,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務安全優質、保障堅強有力、實力國際領先的現代化鐵路強國。
  • 中國人工智慧專利排名超過美國;視頻:中國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今日科技資訊   1、中國人工智慧專利排名超過美國:百度第四 騰訊第八   2、科技部部長王志剛: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3、無人機機庫服務商「星邏智能」完成千萬級Pre-A
  • 原來中國鐵路2035年、2050年的目標是這樣……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國鐵集團近日出臺《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了中國鐵路2035年、2050年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描繪了新時代中國鐵路發展美好藍圖。
  • 「三步走」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2016-05-17 15:38分享苗圩提出,智能轉型是建設製造強國的關鍵。實現「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製造,是製造業發展的新趨勢,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所在。為推動智能製造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發布了《智能製造工程實施指南》,開展了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及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專項行動等。
  • 中國至2050年海洋科技發展路線圖
    緊緊圍繞中國至2050年海洋科技路線圖的研究與繪製,堅持「國家重大需求與科學發展前沿相結合、基礎理論研究與技術能力建設相結合、前瞻布局與科學可行相結合」的原則,從國家發展對海洋科技的需求,國際海洋科技發展前沿與趨勢,中國海洋科技發展的現狀
  • 2050年建成世界足球強國?外媒:目標很高但中國能行
    美聯社報導稱,中國發布規劃,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推動超過5000萬人經常參加足球運動,冀望到2050年把中國建設成一個「世界一流足球強國」。中國足球協會希望立即啟動該計劃,爭取在這個十年結束時(從現在起還有四年),實現吸引5000萬人經常參加足球運動的目標。5000萬人只相當於中國總人口的3.7%。
  • 習近平: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我們的先人們發明了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在天文、算學、醫學、農學等多個領域創造了累累碩果,為世界貢獻了無數科技創新成果,對世界文明進步影響深遠、貢獻巨大,也使我國長期居於世界強國之列。然而,明代以後,由於封建統治者閉關鎖國、夜郎自大,中國同世界科技發展潮流漸行漸遠,屢次錯失富民強國的歷史機遇。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更是一次次被經濟總量、人口規模、領土幅員遠遠不如自己的國家打敗。
  • 到2050年,誰會是世界第一強國?法媒:這2國有可能
    導語:再過30年到2050年,誰會是世界第一強國?法媒:這2國有可能眾所周知,目前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國家莫過於美國,其實力之強大不僅僅體現在軍事實力方面,還體現在經濟和科技實力方面。所以很多人就預測,30年後的2050年,屆時哪個國家將會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對此就有法國媒體評價道:這兩個國家最有可能。而法國指的這兩個國家無疑就是中國和俄羅斯。因為目前中美俄三國是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幾個國家,一旦美國衰弱,屆時的中俄就會順勢崛起。其中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是最貼近美國的。
  • 2021至2050會是中國飛速發展、逐漸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30年麼?
    ,那中國就是世界第一強國了。按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到2050年左右,中國成為GDP第一大國(注意:並非經濟第一強國)是大概率的事情。但要在2050年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我認為可能性不大。為什麼?  科技等主要指標構成的綜合國力是第一),此外,其還必須有一定的海陸地理優勢、中型以上的國土規模和人口規模,以及應對天災、阻擋外敵入侵的能力,才有資格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 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寄望學習西方和借力西方謀求發展,都可能遭遇慘澹的結局;唯有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才能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才能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才能不斷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中國建設科技強國戰略頂層設計路線圖明確
    力爭到2020年,在若干重點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基本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國家創新體系和治理體制,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到2030年,從根本上扭轉我國科技創新以跟蹤為主的局面,實現由「並行」向「領跑」轉變,開闢一批新的學科方向,形成若干引領全球學術發展的中國學派,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使創新成為財富增長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到2050年,把我國建成世界重要的科學中心和創新創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