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三毛一生:三個為什麼 三大懸案(圖)

2020-12-07 南海網

少年時期叛逆的三毛

青春時期美麗的三毛

三毛在成都老茶館

陳家首度出書披露三毛諸多故事

  昨日,三毛離開塵世整20周年。我們推出了《滾滾紅塵,三毛逝世20周年祭》專題。

  今天,面對網絡如潮的追思與懷念,還有對於三毛「故事」的種種議論,我們為您梳理三毛人生的軌跡、情感的豐富與內心的孤獨。我們無意八卦,也無意「以正視聽」,我們只是提供一個視角,並喚醒你內心對與三毛有關記憶的重新緬懷。

  毫無疑問,在閱讀三毛的歲月裡,氤氳著我們自己的青春!

  他們眼裡的三毛

  ■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痛快地活過

  我女兒常說,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痛快地活過。我想這個說法也就是:確實掌握住人生的意義而生活。在這一點上,我雖然心痛她的燃燒,可是同意。——— 三毛父親陳嗣慶

  ■在她的世界裡,不能忍受虛假

  在我這個做母親的眼中,她非常平凡,不過是我的孩子而已。三毛是個純真的人,在她的世界裡,不能忍受虛假,就是這點求真的個性,使她踏踏實實地活著。也許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夠完美,但是我們確知:她沒有逃避她的命運,她勇敢地面對人生。——— 三毛母親繆進蘭

  ■她太不注意保護自己

  三毛曾說過很羨慕我和秦漢恩愛,也想找一個關心自己、可以談心的以及工作上的伴侶,可惜未能找到理想對象。對於死去的丈夫,她仍然十分懷念。她太不注意保護自己……我曾經勸她不要太過任性,就算自己不在乎自己的身體,也要為父母保養身體。 ——— 林青霞

  ■藝術靠徵服而存在

  三毛不是美女,一個高挑著身子,披著長發,攜了書和筆漫遊世界的形象,年輕的、堅強而又孤獨的三毛對於大陸年輕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像來估價都是不過分的。許多年裡,到處逢人說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讀者,藝術靠徵服而存在,我企慕著三毛這位真正的作家。 ——— 賈平凹

  ■還是稱她為奇女子吧

  有些本來是含義美好的名詞,用得濫了,也就變成庸俗不堪了。才子才女滿街走是一個例子,銀幕、螢屏上的奇女子頻頻出現也是一個例子。我本來不想把這種已經變得俗氣的頭銜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沒有什麼更適合的形容,那就還是稱她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應是「特立獨行」,按辭海的解釋,即志行高潔,不肯隨波逐流之謂也。 ——— 梁羽生

  ■她的「美麗的」愛情故事,是她真人不勝負荷的

  三毛很友善,但我對她印象欠佳。三毛說她「不是個喜歡把自己落在框子裡去說話的人」,我看卻正好相反,我看她整天在兜她的框框,這個框框就是她那個一再重複的愛情故事,其中有白虎星式的克夫、白雲鄉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國際路線和白開水式的泛濫感情。如果三毛是個美人,也許她可以有不斷的風流餘韻傳世,因為這算是美人的特權。但三毛顯然不是,所以,她的「美麗的」愛情故事,是她真人不勝負荷的…… ——— 李敖

  ■三毛選擇自殺,一定有她的道理

  三毛對生命的看法與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體和死後有靈魂兩種形式。她自己理智地選擇追求第二階段的生命形式,我們應尊重她的選擇,不用太悲哀。三毛選擇自殺,一定有她的道理。——— 倪匡

  為什麼學繪畫?

  患自閉症休學,學繪畫是人生拐點

  12歲進入臺灣省立第一女子中學的三毛是一個膽怯的孩子。因數學老師懷疑她考試作弊,用毛筆在她眼睛四周畫了兩個大黑圈,三毛患了自閉症。

  三毛剛休學時,被父母轉進美國學校,送去學插花、鋼琴、學國畫。然而,沒有一件事能打開三毛心中的枷鎖。直到她遇到一生最重要的拐點——年輕畫家顧福生的出現。顧福生是臺灣「五月畫會」的畫家,將門之後的顧福生當年只有25歲,三毛對顧福生非常折服。她曾寫道:許多年過去了,半生流逝之後,才敢講出:初見恩師的第一次,那份「驚心」,是手裡提著一大堆東西都會譁譁掉下的「動魄」。如果人生有什麼叫做一見鍾情,那一霎間,的確經歷過。

  學西畫的基本功是畫素描,三毛上課之前需要準備新鮮的饅頭,用饅頭擦掉炭筆的筆跡。因為總是期待去上顧福生的課,三毛竟然緊張地要母親三天前就替她買好饅頭。自學畫後,三毛日漸開朗。三毛後來的工作卻與繪畫無關。據《三毛:1943-1991》的作者之一師永剛說,三毛從文化大學哲學系畢業後,為自己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廣告公司的文員。三毛還曾寫過一句廣告詞,初戀好滋味,比爾可斯。

  為什麼流浪遠方?

  對於戀情,有一份純粹的執著追隨

  三毛的情感世界一直為大家所津津樂道。大家所熟知的是三毛與荷西的感情故事,然而,大家也許料想不到,三毛的流浪始於初戀。

  而在父親陳嗣慶的眼中,情竇初開的三毛非常特別:在她16歲時,她的各方男朋友開始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她很大方,在家中擺架子——每一個男朋友來接她,她都要向父母介紹。不來接她就不出去。這一點,作為父親深以為榮。

  三毛真正的初戀是在文化學院(即後來的文化大學)開始的。三毛在《我的初戀》一文中曾這樣寫道,「我對這個男孩,如同耶穌的門徒跟隨耶穌一樣,他走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他有課,我跟在教室後面旁聽;他進小麵館吃麵條,我也進去坐在後面」。三毛筆下的這個男孩叫舒凡,當時是戲劇系二年級的學生。三毛髮現,幾乎所有的女生都會稱讚他。舒凡當時已出版了兩本書,是學院的大才子。兩年的初戀以分手告終。「她堅持要走,原因是那位男朋友。」父親把三毛送到了西班牙,從此三毛開始了一生的流浪。

  為什麼從事創作?

  受到白先勇賞識,給她啟蒙與鼓勵

  三毛還有一位老師,臺灣當代著名作家白先勇。白先勇和顧福生是摯友。白先勇一生中幾部重要小說的封面插畫總是用顧福生的畫作。顧福生很快看出來三毛的才華不在繪畫上,他給了三毛一本《筆匯》合訂本,幾本《現代文學》雜誌。這些刊物,是當時臺灣最優秀的文藝青年熱愛的讀物。大半年後,三毛交了一篇稿件給顧福生。這篇稿件白先勇發在他主編的《現代文學》上。這是三毛的第一篇小說《惑》。這篇小說帶有意識流的意味,傾吐她內心承受的無法與這世界溝通的重壓。

  白先勇曾自豪地說,他應該是三毛文學道路上的啟蒙老師。1961年,白先勇收到顧福生帶來的三毛的文章,發現她文字也很漂亮,行文中隱約流露出非凡的文學潛質,他非常喜歡。「三毛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當年《惑》被我刊發後,她激動地懷揣《現代文學》一路狂奔回家,獨自關在屋裡淚流滿面。」白先勇說。宗和

  情感之謎

  與王洛賓是友誼還是愛情?

  作家司馬中原:王洛賓會錯了意

  三毛新疆之行與王洛賓的相會,是她感情世界的一段懸案。她在新疆時,曾與家人失去聯繫,以致臺灣《民生報》發了她與家長失去聯繫的消息。對於這段情感花絮,作家司馬中原認為,王洛賓會錯了意表錯了情。三毛並未愛上王洛賓。「三毛寫信常用『親愛的』、『最愛的』字眼,更把『愛死了』當成掛在嘴邊的口語。王洛賓把她的博愛當成了愛情。」

  「試想一個早想和荷西在另一個世界會合的人,會在死前『求嫁』嗎?」司馬中原撰文分析。三毛的氣憤也告訴了司馬中原,「我這次去看王洛賓,他並不像你說的那樣,我去他家,一屋子媒體人和當地幹部,我有被耍的感覺。我原本只是想和他單獨聊聊的。」

  作品真假之謎:

  是小說還是散文?

  研究者:隨心所欲的寫作成為她的負擔

  有人懷疑三毛作品的真實性,討論她寫的東西到底是小說還是散文。也有人說三毛寫的不是真實的,只能算是小說。又或是荷西與三毛兩個人的愛情多是她自我想像,幻覺的結果。三毛曾辯解說:「我的作品幾乎全是傳記文學式的,不真實的事情我寫不來。我很羨慕一些會編故事的作家,我有很多朋友,他們可以編出很感人的故事,你問他:『這是真的還是假的?』他們說真真假假摻在一起的。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創作的方向,但我發表的東西一定是不假的」。

  三毛回到臺灣後成為「大家的三毛」。研究者發現,隨心所欲的寫作方式成為她的精神負擔。她長時間地冥思苦想,卻寫不出一個字來。

  臺灣也曾傳言荷西未死,只是三毛與荷西感情不和離婚了。三毛去世後,父親陳嗣慶回答《聯合報》採訪時說,「三毛曾經說過,如果有新聞界亂發布這種消息,她一定和對方抗爭到底。三毛有荷西的死亡證明,西班牙政府也曾給她微薄的撫恤金。荷西的葬禮,我和陳媽媽親自參加,親眼看到他大殮、下葬。」

  死因之謎

  是自殺還是誤亡?

  父親:她走上川端康成自絕之路

  三毛生前好友、《聯合報》副刊主編、詩人痃亞不相信三毛是自殺死去的。

  痃亞認為,三毛的過世不是自殺,是吃安眠藥太多了。那個時候三毛實在是太有名了,所以醫院裡也不敢說三毛不是自殺的。正好醫院衝涼的地方有個不鏽鋼杆子,她搭了個尼龍絲襪,然後就在絲襪上做文章說三毛是吊死的。

  父親的解釋更加詩意。他說,三毛的作品,距離川端康成、海明威的成就還有一大段距離,但是也像他們那樣走上了自絕之路。

  作家瓊瑤與三毛有著20多年的友誼。瓊瑤常常在深夜傾聽三毛訴說人生的無奈與傷痛。瓊瑤的丈夫平鑫濤曾說,1979年荷西去世後,三毛一直有自殺的想法,瓊瑤曾花了7個小時勸她不要自殺。瓊瑤認為三毛的自殺與疾病無關,更多是內心深度的孤獨與絕望。 宗和

  好友出版《三毛的最後一封信》

  三毛「最後的聲音」曝光

  為了紀念三毛逝世二十周年,三毛生前的忘年交臺灣才子眭澔平,昨日在《三毛的最後一封信》新書發布會上,披露20年前三毛死前的最後一封信和最後一個電話。

  最後一封信裡有12個密碼

  三毛死後並未留下任何遺書,但在她離世的前幾天,偷偷地將她人生中的最後一封信夾在她的最後一本新書《滾滾紅塵》中,送給了來醫院看望她的眭澔平,並在臨死前的最後一天將電話打到眭澔平家,可惜眭澔平並未在家,電話留聲機真實地記錄下了三毛生前最後的聲音。直到三毛離開人世,眭澔平才在西伯利亞飛馳的火車上意外發現了三毛偷偷藏匿給他的最後一封信,而該信被心思巧妙的三毛夾在了書中男女主人公生離死別的一場戲中……

  信中共含有12個密碼,包括:「小熊」、「敦煌飛天」、「自製心太強」、「那批三百七十五把鑰匙」、「起碼一百把交給誰」、「白色的那隻小熊」、「我要走了」、「愛人」、「同志」等。

  眭澔平認為「小熊」是三毛對他的暱稱;「敦煌飛天」則是對生死的另類而美麗的解讀,因為三毛說過如果將來死了,埋在敦煌的月牙泉那裡是最好的;「愛人」、「同志」是對人生伴侶的嚮往……

  《康熙來了》現場很多人沒聽說過三毛

  眭澔平曾是家喻戶曉的臺灣電視臺新聞主播,後來因為受到了三毛影響,開始了他20年的環球之旅,到三毛筆下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寫作了20個與三毛有關的故事、20幅追溯三毛一生的圖畫、20首紀念三毛的歌曲。他說:「和三毛有過約定——合出一本書,合走一段路,合作一張唱片。這本書裡都有,一本書,一張碟片,附帶她最後時刻留在我電話錄音機裡的錄音,還有旅行和圖片。我完成了這個約定。」

  有人質疑眭澔平現在把這段錄音和信出書的目的,眭澔平說:「我在三毛剛過逝的那幾年,總聽到一些關於她的微詞,比如『一個自殺的人有什麼可紀念的』,那時我再說話,很容易得到別人的誤解,我只是默默去寫,經過時光的篩洗,現在我們才能理解。在她去世前的一個星期,不停地給我介紹書、介紹詩歌,我說你不要著急,出院以後再介紹,可她非常著急,但我想她不是要自殺,而是覺得可能要發生什麼事情。」

  眭澔平曾到《康熙來了》做節目公開過三毛的信,但他說:「我很遺憾當時現場有一半人沒聽說過三毛,所以我找到了這樣一個機會出版這本書,紀念三毛。我感謝有這樣的機會來解釋。」

  眭澔平:三毛就像我的母親

  臺灣文壇大師司馬中原表示,三毛曾親口說過,臺灣有位深知她心的老弟,但他太痴太傻,我根本不可能嫁給他,但不能不說:我真的很愛他。而三毛所說之人被認為就是眭澔平。「司馬中原寫到了嫁與不嫁的問題,三毛保守自己的秘密,我真的是不知道的。之前我一直把她當成我的母親一樣。她對我像母親對孩子一樣的關心,這是和一般世俗的愛不一樣的,是惺惺相惜的文人的愛。」

  眭澔平還提到三毛去世前的細節,他說:「她在人生的角落裡活得非常辛苦。有說她沒得到金馬獎,有說她思念荷西。但她不是那麼在意獎項的人,她那晚打電話給我時說她很難過,但不是難過自己沒得獎。還有一種說法是她久病厭世。我個人的想法是憂鬱症,有種解離的狀態,她後來可能是安眠藥量太大,又心情抑鬱,所以可能是心肌梗塞。」

  從1990年1月9日到1991年1月4日,雖然只認識了近一年的時間,眭澔平認為自己延續著三毛的愛一直走下去。他說:「三毛不只代表一代人,還橫跨幾代,有著每代人的精神和夢想。」本報記者 劉慧

相關焦點

  • 三毛罕見老照片:圖1少女時清純柔美,圖4與荷西的合影
    三毛罕見老照片:圖1少女時清純柔美,圖4與荷西的合影 回顧三毛的一生,令人驚奇不已,她這一生走遍千山萬水遊學歐美,尋找廣闊無垠的撒哈拉,定居大西洋明媚的小島,堅強勇敢的探險中南洲,這樣的歷程無疑令人豔羨。
  • 三毛的一生,一生的三毛
    著名的作家三毛就是一位我特別欣賞的女性,他對待愛情的態度以及對待生活的態度都叫我非常的欣賞,三毛說過,如果你給我的,和別人都是一樣的,那我就不要了,她這種對待生活的靈感以及態度都是讓人所敬佩的。當然還是三毛的愛情故事,三毛因為自己未婚夫猝死,所以傷心欲絕,就走到了西班牙,然而在西班牙遇見了自己的丈夫荷西,記得三毛在一段書中寫,荷西問三毛,你要一個賺多少錢的丈夫,三毛回答道,看得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的中意,億萬富翁也嫁,荷西想來想去,你還是想嫁個有錢的人,三毛說到如果你是跟我的話,吃飽就可以了,荷西思索了一會說到,那你吃得多嗎?
  • 中國UFO三大懸案之三:空中怪車事件
    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中國UFO三大懸案之首,全球著名的UFO神秘事件——貴陽空中怪車事件。它也是「三大懸案」中唯一不存在疑點的事件。 事件概述: 1994年12月1日凌晨3點鐘左右,位於貴州省貴陽市白雲區的都溪林場內發生了一起「天降之災」,雖然整個過程只持續了短短的幾分鐘,但其造成的破壞卻是驚人的,事件的影響力也居於中國UFO三大懸案之首
  • 三毛是騙子?馬中欣為驗證三毛經歷是假,5年時間「複製」三毛一生
    就是這樣一個以真實、率性著稱的作家卻在她自殺後的第五年遭遇了匪夷所思的詆毀和「質疑」,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旅行作家在三毛五周年忌辰之際將她生前展現出的一切真實感盡數抹殺,認定她是個騙子,可以說是徹底推翻了三毛的一生。其中真假,熱愛三毛的讀者自會分辨、探索。
  • 懷念那個一生追隨自由的三毛
    悲傷欲絕的三毛再次來到巴西,沒想到時隔6年荷西還沒有忘記三毛,很快他們就在一起了。灑脫的三毛她的一生是追隨自我和自由的,同時她的心裡也住著世界上各國的貧苦人民,她四處旅行把自己的那份愛用墨水變成關懷去溫暖他人。
  • 三毛的一生:流浪和遠方
    若你走在街巷,遇到一個身材高挑,散著長發的女子她的身上帶著一種繁華落盡的滄桑,一種意興闌珊的美麗那麼請記住,她的名字,叫三毛。三毛「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這首歌是三毛的《橄欖樹》,書寫的就是她自己
  • 《三毛的最後一封信》解三毛之謎
    直到三毛離開人世,眭澔平才在西伯利亞飛馳的火車上意外發現了三毛偷偷藏匿給他的最後一封信,而該信被心思巧妙的三毛夾在了書中男女主人公生離死別的一場戲中……  在三毛留給眭澔平的最後一封信中,三毛寫到「我走了,這一回是真的」等話語,直接流露出去意已決的決心,信中共含有12個密碼,包括:「小熊」、「敦煌飛天」、「自製心太強」、「那批三百七十五把鑰匙、「起碼一百把交給誰」、「白色的那隻小熊」、
  • 清朝歷史上的三大懸案,至今無人敢下定論,你知道哪個呢?
    在這個泱泱大國的王朝中至今還存在著三個無人能解的懸案。在民間可謂是廣為流傳,究竟真相是怎樣的,沒人能下個準確的結論。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三大懸案到底是怎樣的呢?NO.1:順治皇帝出家大家回顧下歷史,在各朝各代中出家的皇帝有幾個?
  • 「半生流浪,一生情傷」的放逐者——三毛
    陳家——三毛的全家福三毛的一生流浪過54個國家和地區,歷經無數次刻骨銘心的情愛,也曾遭受過各種不公、承受過世間各種的苦痛……一生情傷,一生流浪,經受嚴重的抑鬱和精神分裂的煎熬,終於在1991年1月4號走完了她為愛流浪的一生。
  • 22張高清圖概括三毛一生
    作家、《撒哈拉的故事》、《走遍萬水千山》等的作者三毛曾對姐姐陳田心說:「我的一世,抵得上你的十世」。三毛的這話,陳田心和世人都很服氣,因為她這一生,經歷的實在太多。三毛曾流浪過54個國家,她曾經歷過無數次刻骨銘心的情愛,她也曾遭受過各種不公、承受過無數苦痛,離世時她還備受抑鬱症甚至精神分裂的煎熬……這樣的三毛,很傳奇,很三毛。要將這樣的三毛的一生概括進22張圖裡,並不那麼容易,但卻也並不那麼難,因為至始至終,她的人生既簡單又複雜。
  • 韓國三大懸案之一——十字架懸案,模仿耶穌自殺?!!
    //////////韓國三大著名懸案之一的華城案前不久已告破,除此之外還剩「李亨浩案」
  • 三毛死因成謎,她為何在短短一生裡自殺三次?
    作家三毛在短短的一生裡,自殺過三次。第一次是在她13歲那年的一個颱風夜,她割腕自殺,被送往醫院縫了28針。這一次的起因是三毛的數學成績奇差,自尊心很強的她把答案硬是背下來,考了滿分。數學老師懷疑她作弊,狠狠羞辱了她。
  • 韓國三大懸案都拍成了電影
    該案件之所以時隔30年仍引發關注,除了案件本身的衝擊性,一定程度上也由於以該案為原型改編的韓國電影——《殺人回憶》(圖①)。華城連環殺人案發生在1986年9月15日至1991年4月3日間,地點是華城市泰安邑附近,先後有10多名女性受害,年齡14歲至71歲不等,多是遭性侵後被殺害。
  • 古靈精怪的三毛,帶著滾滾紅塵裡生生死死的愛戀,一生都流浪遠方
    1.古怪的三毛童年的三毛對殺戮感興趣,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坐在人家的門口看宰羊,沉默寡言的女孩子有這樣一種血腥的愛好,在別人看來殘忍的事他卻看的津津有味。實在費解。沒有人知道,他的父母也不知道她為什麼會對殺戮感興趣?
  •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懸案,你知道幾個?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曾經出現了很多懸而未決的大疑案,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其中最出名的三個。第一疑案:老子失蹤在中國的哲學史上,作為道教的創始人,老子是一個很有名的人物,老子生前做過周朝的圖書管理員,唯一的著作就是《道德經》,這部五千字的著作窮盡陰陽之理,成為後人鑽研經典學說的必讀之作!
  • 作家三毛經歷的三大靈異事件,能與去世的丈夫對話!
    三毛的作品很多人都曾看過,事實上三毛除了以文而著名之外,文壇不少人都說她有通靈的能力,因此在有些場合接受訪問的時候,三毛給人敘說的一些經歷,聽了總是讓人毛骨悚然,有人相信她的話,也有人不信,三毛說不信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不能通靈,究竟三毛是不是真的能通靈呢?來看看作家三毛靈異事件就呢過找到答案。
  • 一生可以愛幾次?三對三平,林徽因還是贏了三毛
    三毛的感情卻並不順遂。一個已婚男人曾經向三毛求愛,但三毛知道他的妻子非常愛他,他很善變。三毛明確拒絕了他。在北非的一個島上,一位傑出的西班牙廣告人向三毛求婚,三毛對他印象很好。但由於他的廣告生涯,他接觸到各種姿勢的漂亮模特,這讓三毛非常擔心。她坦率地告訴他,&34;對於愛情,三毛是理性和現實的。還有後來三毛摯愛的荷西,他的去世給了三毛很大的打擊。
  • 明朝時期的三大懸案你都知道嗎?
    有整天尋仙問藥的嘉靖皇帝、有三十幾年不上朝的皇帝當然也有整天幹木匠活的皇帝。明朝末年發生了三大懸案這三大懸案都是圍繞著皇位來進行爭奪的,皇位的空缺使得後宮、閣臣、宦官紛紛進行了爭奪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三大懸案。第一懸案:梃擊案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一名中年男子手持棒槌,俄然出現在太子朱常洛寓居的慈慶宮門前,將守門宦官打傷,闖進門內,後被宦官們抓住。
  • 珍貴的三毛舊照,張張都十分罕見,圖4與荷西的合影
    珍貴的三毛舊照,張張都十分罕見,圖4與荷西的合影三毛與文字的牽絆頗深,從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裡,她找到了終生相伴的三個字符, 「三毛」成了她自己的代稱,流浪成為了她人生的方向。三毛關於三毛的美貌,作家賈平凹如此評價,「三毛不是美女,一個高挑著身子,披著長發,攜了書和筆漫遊世界的形象,年輕的堅強而又孤獨的三毛對於大陸年輕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像來估價都是不過分的
  • 《三毛流浪記》發表70周年 「廣」「強」「真」是成功秘訣
    另一位帶著三歲兒子的媽媽也給孩子買了本《三毛流浪記》。張樂平的幼子張慰軍說:「因為《三毛流浪記》大家知道了張樂平,因為《三毛流浪記》大家知道了三毛。」此次畫集的啟動,他希望讓大家都知道張樂平不止是畫「三毛」,還畫其他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