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演繹合作共贏的繁榮景象

2020-12-11 同花順財經

本報訊(記者謝雷鳴)日前,由商務部組織編撰、商務部研究院具體編輯的《共同夢想》「一帶一路」故事叢書第一輯中文版、英文版正式出版。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在新書發布會上介紹說,「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全球廣受歡迎的公共產品,在共商共建共享的過程中有許多感人故事,商務部歷時一年多,開展深入調研,凝聚多方合力編撰出版了這套叢書。

據悉,叢書以「一帶一路」典型項目為素材,圖文並茂地講述共建「一帶一路」的真實故事,從多個視角展現「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帶來的巨大變化。叢書第一輯共有20個項目,分布在五大洲,涉及農業、製造業、服務業等各類產業,涵蓋對外貿易、投資、工程、援助等多個領域。

錢克明說,共建「一帶一路」跨越了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處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演繹著合作共贏的繁榮景象,展現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越來越多的聲音講述著許多國家千百年夢想成真的故事,講述著許多普通民眾命運改變的故事,講述著許多中國建設者在異國他鄉無悔奉獻的故事。

商務部綜合司司長儲士家說,6年多來,「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碩果纍纍。這些成績既體現為一組組統計數據,也呈現為一個個合作項目。許多合作項目成為「一帶一路」上璀璨的明珠,使當地民眾夢想成真,其中也包含著許多感人故事。叢書中選取的項目、敘述的故事,就是共建「一帶一路」成就的縮影。希望通過分享這些喜聞樂見的故事,大家能更深入了解共建「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成就。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顧學明介紹說,叢書有利於讓世界了解「一帶一路」故事,理解「一帶一路」發展理念,從大量真實鮮活的案例中汲取營養,分析梳理,尋找規律。

顧學明舉例說,中國、吉布地和衣索比亞共同完成的跨境供水項目,不僅直接為吉布地80%的人口供水,也緩解了衣索比亞邊境地區的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這三方的合作真正實現了共同應對挑戰、化解矛盾,對維護世界持久和平具有積極的意義。再如,河鋼集團和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通過合作,用不到一年時間即實現了扭虧為盈,成為「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推動各國合作共贏、促進世界共同繁榮的一個很好的例證。

據了解,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中方在中國館對叢書作了展示和解說,並向部分嘉賓贈送了該叢書。下一步,將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叢書。叢書還將陸續出版發行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版本,以滿足不同國家讀者的需要。

來源: 中國貿易報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與合作共贏:以務實合作實現共同願景
    訪談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黃平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趙可金 主持人:記者 王斯敏 合作共贏是「一帶一路」建設始終堅持的重要目標。我們倡導的合作共贏,背後體現了什麼深層理念,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對於「一帶一路」建設下一階段的深入推進又有何指導作用?本期「光明談」為您一一解析。
  • 央視紀錄片點讚一帶一路 義烏中歐班列演繹合作共贏
    三集紀錄片分別為《人民情懷》《大國治理》《合作共贏》,從各個角度重溫了中國這幾年的發展之路。10月24日晚,《習近平的治國方略:中國這五年》第三集合作共贏,在央視四套播出。這集紀錄片行遍四大洲,看中國的投資和文化如何改變人民的生活。從「一帶一路」倡議感受中國與全球合作下的互利共贏。從18分50秒開始,紀錄片用五分鐘的時長,講述了「一帶一路」上中歐班列的故事。
  • 【專家談】「一帶一路」絕非爭權奪利,而是為了合作共贏
    他們質疑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合理性,宣稱中國搞「一帶一路」首要目的是擴大在地區的政治影響力,抵消美國的地區領導作用,是和美國爭奪亞太地區的主導權。這真應了中國的古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過,這種思維也見怪不怪,因為它脫胎於冷戰思維,以及西方慣有的非此即彼思維。畢竟能夠清晰認識西方中心主義的局限,並進行深刻反思的西方學者和媒體還是少數。
  • 「一帶一路」推動泰中合作共贏——訪泰國學者詩鵬
    新華社記者徐海濤攝  新華社曼谷9月2日電  專訪:「一帶一路」推動泰中合作共贏——訪泰國學者詩鵬  新華社記者楊舟 徐海濤  「『一帶一路』倡議給泰國帶來了機遇,推動了泰中兩國合作共贏,期待在未來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兩國間的文化交流,增進雙方友誼。」
  •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案例:以開發性金融支持重大基建
    作為我國開發性金融機構和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開發性金融優勢和作用,大力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自2013年以來,國開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方籤署140餘項協議,涉及融資金額1300多億美元,涵蓋能源、礦產、航空、金融、化工、高新技術等領域,對推動中國經驗、技術和勞務「走出去」,促進沿線有關國家產業升級、築牢經濟發展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秋,備受關注的中廣核投資英國HPC核電項目正式啟動。
  • 專訪:「一帶一路」開啟中國與周邊國家合作共贏新階段——訪...
    新華社塔什幹10月31日電專訪:「一帶一路」開啟中國與周邊國家合作共贏新階段——訪烏茲別克斯坦投資和對外貿易部副部長阿卜杜阿利耶夫新華社記者蔡國棟烏茲別克斯坦投資和對外貿易部第一副部長阿利舍爾·阿卜杜阿利耶夫日前在烏首都塔什幹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 中國汽車,沿著一帶一路跑起來(一帶一路共贏故事①)
    新華社記者 張若玄攝  4月底,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隨著論壇日期的臨近,全球對於「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的成果和前景更加關注。在「一帶一路」上,哪些行業實現了新的發展?哪些領域書寫了共贏佳話?相關國家和民眾得到了什麼實惠?
  • 「一帶一路」共贏之路 | 剛果共和國官員:「一帶一路」倡議值得稱讚
    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兩國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諒解備忘錄。剛果共和國新聞與媒體部長兼政府新聞發言人蒙加拉近日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高度評價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蒙加拉認為,非洲國家是「一帶一路」建設的自然延伸,剛果共和國政府很希望能夠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
  • 張正:緊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 促進國際合作實現共贏
    西鳳集團董事長、陝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正通過遠程視頻連線的形式發表演講,就西鳳如何以「一帶一路」建設為抓手,依託整合轉化產業資源的全球平臺,聚合優勢資源分享,促進國際合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圖為西鳳集團董事長、陝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正通過遠程視頻連線在國際展望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張正表示,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中國白酒企業的「走出去」,不只是傳播商品,更是白酒文化、中國文化的「走出去」。
  • 綜述:中國積極推進與「一帶一路」國家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中新社武漢6月5日電 (記者張芹)正在武漢召開的「中國中部國際產能合作論壇暨企業對接洽談會」上,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超表示,應藉助「一帶一路」的東風,用好現有的政策溝通平臺,在新形勢下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 「「一帶一路」話共贏」中國駐瑞士大使:瑞士是「一帶一路」建設...
    耿大使說:「從(瑞士)聯邦政府來講,對『一帶一路』合作是積極的,認為『一帶一路』合作對雙邊關係的促進、對瑞士的經濟發展、對瑞士企業擴大國際市場佔有份額,都有巨大的(促進)潛力。所以在(瑞士)外交部設立了一個『一帶一路』聯絡辦公室,金融界也在銀行家協會成立了『一帶一路』聯絡辦公室。企業就更加積極了,瑞士一大批企業實際上已經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瑞士已經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中受益。
  • 人民日報: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創造互利共贏新機遇「時速320公裡,運行正常,預計30分鐘後抵達吉達站。」塔裡克見證的變化,是當前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務實合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雙方紮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多領域合作逆勢上升。能源貿易增長30%以上,達到近1億噸;新籤工程承包項目總額增長14.5%,已超過100億美元。雙方還積極加強在數位化領域的合作,助力海灣阿拉伯國家經濟復甦和國內經濟多元化。
  • 「一帶一路」以「和」為貴
    作者:張立文(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院長)「一帶一路」倡議從歷史深處走來,自然也帶著中華文化的基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一帶一路」就是這種時代價值的集中體現。其中,又以「尚和合」體現得最為突出。
  • 「一帶一路」為新商機帶路 助力各方互利共贏
    原標題:「一帶一路」為新商機帶路 助力各方互利共贏  中新社泉州2月25日電 (肖瑩瑩)「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正成為中國全方位開放格局的重要落點。   「一帶一路」中的新機遇,已吸引不少觸覺敏銳者躍躍欲試,「互利共贏」、「平等開放」更是成為尋找商機過程中的關鍵詞。
  • 中國石油李樹峰:建設「一帶一路」要堅持互利共贏、合作發展基本理念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12月9日,中國石油國際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李樹峰在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暨跨國投資大會上表示,中國石油通過「走出去」實施國際化經營,大大提升了企業規模實力。對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有三點經驗和啟示。  一是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是根本保證。
  •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中交建旗下公司建設的肯亞蒙巴薩-奈洛比...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中交建旗下公司建設的肯亞蒙巴薩-奈洛比鐵路有望5月31日正式通車 2017-04-21 07:00:00來源:央廣網
  • 一帶一路 互利共贏——訪中國駐土耳其大使
    土耳其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是東西方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如今也是「一帶一路」的全力支持者和參與者。2013年12月,時任土耳其外長的達烏特奧盧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土耳其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天然支持者和參與者,土方願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當中。
  • 「一帶一路」:中澳合作的新機遇
    我今天想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一帶一路」倡儀和中澳合作的有關情況,然後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初步估計,「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  「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的提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是國際合作的新平臺。「一帶一路」倡議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
  • 白俄羅斯願與中國繼續擴大「一帶一路」合作
    新華社明斯克11月24日電(記者魏忠傑李佳)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24日表示,白俄羅斯願與中國繼續擴大「一帶一路」合作並推動該項目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盧卡申科當天在會見向其遞交國書的新任中國駐白俄羅斯大使謝小用時強調,白中相互信任、合作共贏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定位已明確載入兩國的正式文件中,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都貫穿著這一精神。盧卡申科表示,「一帶一路」是能帶來實惠的切實可行項目,白俄羅斯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中白工業園已成為兩國務實合作的典範。
  • 新華社評論員:讓「一帶一路」夢想在務實合作中不斷成長
    自2013年9月習主席首倡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帶一路」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逐漸成為沿線各國人民的共同夢想。「一帶一路」的感召力,源於深厚的歷史淵源、人文基礎以及歷久彌新的絲路精神;「一帶一路」的吸引力,在於其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契合了各國對接機遇、加快發展的共同期待;「一帶一路」的生命力,更因順大勢、應民心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煥發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