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折戟麥迪衛康健康醫療再度遞交上市申請

2020-12-15 金投網

此前衝擊港股IPO折戟的麥迪衛康健康醫療服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迪衛康」),近日再度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11月17日,麥迪衛康再次發布招股書,光銀國際擔任其獨家保薦人。此舉意味麥迪衛康在IPO失效兩次後,再度發起赴港上市的衝擊。

時間軸來看,2019年10月25日和今年5月8日麥迪衛康向港交所遞表。顯然,第三次持續衝擊上市可見公司決心不變。

「一般而言,在香港資本市場,IPO遞表失敗,往往說明監管層對公司的業務發展模式存有較大疑惑,包括對公司的經營風險有所擔憂。如果公司繼續遞表,需要清晰回復監管層及投資者的質詢,以及更詳細披露公司的發展模式,因此,我們發現,持續遞表的公司在招股書更新方面都有較大改動。」一位熟悉香港上市流程的券商交易員告訴《投資者網》。

除麥迪衛康了赴港IPO屢敗屢戰一事備受外界更為關注外,公司的業績表現也同樣惹人關注,財務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期間,麥迪衛康皆保持兩位數的營收增長增速,但淨利潤和毛利率卻呈現下行趨勢。此外,其核心業務營收佔比也逐年下滑。

對於上述現象及公司未來發展布局等話題,《投資者網》致函麥迪衛康,但未獲對方回復。

醫藥行業「兩票制」受益者

公開資料顯示,麥迪衛康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醫療營銷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提供醫學會議服務、患者管理服務以及營銷戰略和諮詢服務。

公司招股書顯示,麥迪衛康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分別為2.59億元、2.99億元、4.27億元、1.39億,淨利潤分別為2965.7萬元、3804.1萬元、2085.2萬元及-400萬元。

其中,醫學會議服務成為其主要業務收入來源。以2019年為例,麥迪衛康的醫學會議服務所獲得的營業收入為2.82億,佔總收入的66.1%,超過六成營業收入來源是通過提供醫學會議服務。

「很多醫藥企業都是通過參加這種行業會議來宣傳產品的。」熟悉醫藥行業的河南明希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永紅告訴《投資者網》,此外兩票制的推行也導致這類型的峰會越來越多。

據了解,所謂「兩票制」是指藥品從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從而減少藥品中間的流通環節。而對於麥迪衛康這類第三方服務公司而言,兩票制實施下最直接的好處便是獲得更多藥廠的宣傳業務。

據任永紅介紹,在兩票制未實行前藥廠對外的區域渠道開拓、市場和學術推廣活動主要由經銷商承擔。而兩票制後,由於經銷商在醫藥流通環節中被取消,這部分的功能就由藥廠自身或專業醫藥推廣公司來承擔。

「每年各種醫學會、醫師協會,全國級的、地區級的會議都很多,主要是廠家過去贊助會議做品宣。」醫藥行業自媒體大咖達叔告訴《投資者網》,「而且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不能辦線下會議,每個公司的預算都沒花完,下半年就更需要突擊花錢。」

政策的改變以及藥廠本身有很大的宣傳需求,為類似麥迪衛康這樣專業的第三方服務商提供了更多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行業門檻低致盈利下滑顯著

在招股書中,麥迪衛康稱自己是「中國最大的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醫療營銷解決方案提供商」。數據顯示,在呈現高度分散狀態的國內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醫療營銷解決方案服務商行業中,其市場份額為4 。9%,而排第二位的企業所佔市場份額僅為0.6%。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麥迪衛康佔據該細分領域第一位的同時,卻出現營收大漲、毛利率下滑的現象。

據麥迪衛康招股書顯示,麥迪衛康2019年在營收大增的情況下,其淨利潤卻3804.1萬元下降至2085.2萬元,大幅縮水了近50%,毛利率更是從2018年的28.3%下滑至2019年的22.2%。

「以前的醫藥行業會議都是由各個旅行社、雜誌社聯合醫學會舉辦,而現在一些IT公司也在舉辦類似的行業會議。」達叔告訴《投資者網》,醫藥行業的會議營銷和學術推廣競爭門檻其實很低。

事實上,由於行業門檻較低,各類型的醫藥行業會議也是層出不窮。這點在麥迪衛康自身業務發展過程,也得到了體現。

據《投資者網》查詢麥迪衛康2016年新三板掛牌轉讓書及2016年、2017年年報、2018年半年報發現,麥迪衛康保持其營收持續增長的主要方式,便是通過舉辦各種不同的醫藥會議。

據麥迪衛康在新三板公布的2016年年報顯示,此前作為主營業務之一的慢病患者教育,由於已經運營三年多,基本普及到全國範圍,客戶需求量相應減少,因此客戶縮減該項支出。業務達到飽和後,其收入從1.06億顯著下降至0.83億元,下降幅度達21.69%。

在原有主營業務收入大幅下降的情況下,麥迪衛康便大力拓展醫學會議服務。2016年麥迪衛康醫學會議服務實現營收1.15億元,同比增長49.18%,佔總收入的48.48%。

對此,麥迪衛康稱這部分收入的增長,主要是增加了內分泌科、心內科等領域的醫學會議。

據悉,從2016年起麥迪衛康將醫學會議服務作為其業務重心,也致使其營收和利潤逐年上漲。

2017年至2019年,麥迪衛康營收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8.4%。而患者管理服務佔總收入的佔比則從2017年的30%下滑至14.2%。

任永紅說,本身這種醫學會議就是一種資源整合的營銷,隨著次數的增加,會議的質量也在逐年下降。

新業務進展緩慢

傳統業務遇冷,麥迪衛康從2019年起開始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據招股書介紹,從2019年起麥迪衛康逐步開展了新業務CRO服務和網際網路醫院服務。所謂CRO服務業務,主要是指向醫藥企業提供包括新藥產品開發、臨床前研究及臨床試驗、數據管理、新藥申請等技術服務,涵蓋了新藥研發的整個過程。

而網際網路醫藥服務則是指通過網際網路技術的手段為用戶提供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諮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及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

但是從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來看,目前這兩項新業務進展緩慢。

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0年6月份,CRO服務業務分別實現營收448.2萬元和292萬元,佔總收入的1%和2.1%。

某熟悉醫藥行業的業內資深人士告訴《投資者網》,「在CRO市場上,已經有藥明康德、泰格藥業、康龍化成等大型生物醫藥企業,麥迪衛康想要與他們競爭恐怕很難。」

而在網際網路醫院業務方面,麥迪衛康還未實現盈利。據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0年6月,網際網路醫院業務實現營業11000元和70000元,收入佔總營收不及百分之一,這項業務暫時還看不到增長的跡象。

並且市場上已有春雨醫生、丁香醫生、掛號網等較為成熟的移動醫療APP產品。麥迪衛康想要實現網際網路醫藥業務的突破,還需要較長時間的市場教育。

雖然,麥迪衛康已經在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醫療營銷解決方案領域做到了行業第一,但是公司卻面臨著毛利率下降、新業務遇冷等問題。從長久發展來看,麥迪衛康要靠講故事來說服市場,似乎並不在那麼容易。

溫馨提示:恆指跌0.35%,餐飲股逆勢走強,大型科技股普跌。港股最新行情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

相關焦點

  • ...健康同步追「醫療熱」快車,港交所成醫療健康股上市「大碼頭」
    2020年已成功完成44隻新股上市的港交所,再成大額IPO的目標地。消息人士透露,短視頻App快手和京東健康已啟動在香港發行IPO的程序,目標募資額分別達到50億美元和10億美元。不過,市場人士提醒,醫療概念年內在港股的炒作頗有波動,不宜「投機」入市。
  • 8年醞釀快手終於啟動上市,京東健康同步追「醫療熱」快車,港交所成...
    2020年已成功完成44隻新股上市的港交所,再成大額IPO的目標地。 消息人士透露,短視頻App快手和京東健康已啟動在香港發行IPO的程序,目標募資額分別達到50億美元和10億美元。不過,市場人士提醒,醫療概念年內在港股的炒作頗有波動,不宜「投機」入市。
  • 麥迪衛康三次遞表終過上市聆訊: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業績增長存疑?
    本報記者王瑜 于娜 北京報導港股醫療賽道將再添新成員。在三次衝擊香港資本市場後,12月22日,麥迪衛康健康醫療管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迪衛康」)終於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即將登陸主板。麥迪衛康成立於2000年,曾於2016年9月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2月摘牌後,分別於當年10月和2020年5月兩次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但均因資料失效等原因導致申請失敗。今年11月16日,麥迪衛康三度遞交申請,終於成功通過上市聆訊。今年,醫療健康行業頗受資本市場追捧。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20年開年至今,港股新增10家國內醫療行業企業。
  • 【港股打新怎麼打】艾德證券:諾輝健康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
    摘要:諾輝健康將赴港上市艾德證券期貨訊,諾輝健康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高盛和瑞銀擔任其聯席保薦人。諾輝健康最快明年初在港上市,計劃集資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圖源:網際網路從投資角度來看,相比當前港股生物技術企業扎堆熱門研究靶點,專注於癌症早篩基因技術的諾輝健康穩坐國內行業賽道「第一且唯一」的領先位置。
  • 什麼是ipo上市?IPO上市流程有哪些?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相應證券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IPO是首次公開發行的縮寫,沒有上市的公司,通過向交易所申請上市,實現自己股票在交易所公開掛牌交易的過程就被稱為IPO,這個過程一般比較漫長,監管很嚴格,目前需要排隊等候好久,可能是好幾年。
  • 港股打新第2課:了解港股IPO上市全流程
    剛入港股市場,一臉懵然的你,是否還在研究港股打新到底是怎麼回事,也不懂新股流程到底是怎麼回事,到處尋找資料,而且都是零碎的。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說說,在港股上市的新股流程是怎樣的。港股上市IPO流程我們先看一張圖,該圖主要是說企業去港交所遞交資料,到聯交所上市的整個流程簡單地把流程裡面的細節介紹一下遞表:其實就是上市公司在上市前準備的資料,包括委任保薦人及其他的顧問,
  • 女性手機遊戲《熹妃傳》開發商FriendTimes再次遞交港股上市申請
    格隆匯9月13日丨IPO那點事(ID:ipopress)消息,港交所信息顯示,9月12日,FriendTimes Inc.遞交港股主板上市申請,顯示獨家保薦人為國泰君安國際。值得注意的是,FriendTimes Inc.曾於2019年3月13日遞交過上市申請,目前顯示已經失效。FriendTimes Inc.是一體化及卓越的手機遊戲開發商、發行商及運營商,自2010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中國的女性手機遊戲玩家,於2011年擴展至海外市場。
  • 消息稱比特大陸已向美國SEC秘密遞交了上市申請
    站長之家(ChinaZ.com) 10月30日 消息:繼嘉楠耘智 10 月 28 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IPO招股說明書,今日有媒體報導稱另外一家比特幣礦機製造商比特大陸也已經向美國SEC秘密遞交了上市申請
  • ipo上市是什麼意思?ipo就一定會上市嗎
    ipo上市什麼意思?  Ipo是指上市公司首次通過證券交易所向公眾投資者發行股票的行為。  當大量投資者認購新股時,上市公司需要以抽籤形式分發股票,也稱為抽新股。一般而言,一旦首次公開募股完成,公司可以申請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上市。在申請首次公開募股之前,有限責任公司應由股份公司取代。  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上獲得上市的另一種可能方式是允許私營公司在招股說明書或註冊聲明中向公眾出售其股票,但從嚴格意義上講,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只有發行和上市只有兩個環節。
  • ipo上市是什麼意思 ipo與上市有什麼區別?
    ipo與上市有什麼區別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指的就是ipo具體指一家股份上市公司通過證券交易所第一次向公眾投資者發行股票的行為,這個過程在中國證監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管理辦法當中,也有著明確的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也是公司通過股票,承銷商以特定的價格在一級市場承銷其一定數量的股票,該股票可以在二級市場或者是店頭市場買賣。
  • 雷根基金:港股IPO熱潮不減 藍月亮、京東、農夫山泉等籌劃上市
    來源:新浪基金雷根基金:港股IPO熱潮不減,藍月亮、京東、農夫山泉、泰格醫藥籌劃上市 藍月亮據外媒報導,內地洗衣液品牌藍月亮,計劃今年在香港融資10億美元,知情人士表示,預計中金和花旗將參與今次IPO,而藍月亮亦計劃於其後增加多一家投行參與。
  • 港股IPO流程解讀 你看好的公司還有多久上市?
    今天郭二俠給大家解讀一家公司從遞表到掛牌上市的基本流程,以便大家參與打新的時候可以合理安排資金,做好準備。港股IPO流程圖上圖直觀的說明公司在港交所遞交資料後的流程推進展開圖標步驟詳細說明每一步具體都是做什麼的:1、遞表準備上市的公司前期會聯繫委任保薦人及其他顧問,重組公司架構,審計財務數據,規避法律風險,
  • 新三板公司衝刺港股IPO 思摩爾「轉板」後市值暴漲超20倍
    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20年以來,總共有 30多家新三板已透露赴境外上市計劃。其中,14家新三板公司已經成功轉板登陸港交所,此外還有大約20家新三板公司已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資料,正在排隊受理中。
  • 2分鐘讀財報|港股回A割韭菜套路深:中芯上市日港股跌25%
    來源:新浪財經近幾個月,資本市場掀起了一股港股回A股科創板上市的熱潮。僅7月中旬就有君實生物(7月15日)、中芯國際(7月16日)兩家明星公司,8月中旬,備受矚目的「疫苗第一股」康希諾生物也順利登陸A股科創板。
  • IPO日報:卓越教育將於今日港股上市
    中山金馬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將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股票簡稱為「中山金馬」,股票代碼為「300756」,並將於2018年12月28日起上市交易。SH)等一批「高端製造」企業成功上市,「新經濟」成為A股新特徵。
  • 江西省「映山紅行動」助力正味食品籤約永拓籌備港股IPO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13家新三板企業或已摘牌的新三板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事實上,自港股制度改革,允許尚未盈利生物藥企上市、實行同股不同權機制後,港交所迎來了大量新經濟企業,疊加新三板+H股模式落地利好,越來越多新三板企業也選擇港股上市。
  • 京東健康IPO:在線藥房生意 閉環未形成 | 風眼前線
    出品 《風眼》深度報導組 鳳凰網科技 鳳凰新聞客戶端作者 | 薛星星 編輯 | 於浩今日早間,京東健康正式登陸港股上市,股票代碼6618,發行價70.58港元,總募資規模264.57億港元,成為繼京東集團後,港股今年迎來的第二大IPO項目。
  • 詳解京東健康估值 網際網路醫療巨頭齊聚港股誰主沉浮?
    (原標題:詳解京東健康估值 網際網路醫療三巨頭齊聚港股 誰主沉浮)
  • 【港股打新】香港IPO持續「大年」,艾德證券期貨180天港股免傭活動...
    接下來的2021年,香港市場將繼續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興產業公司,當中包括繼續有中概股來港第二上市。上市的行業板塊由科技、消費、醫療行業等主導。2020年香港IPO總募資額遠超去年基於香港IPO市場自身的韌力和活力,該市場從全球市場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