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為了給大家分享美食也是胖了不少啊,相信大家冬天都特愛吃火鍋吧,對於火鍋有不同的味道,四川重慶人習慣叫「火鍋」,廣東一帶叫做「打邊爐」,寧夏直接稱作「鍋子」,而江浙地區叫為「暖鍋」,北京則稱為「涮鍋」,日韓更是有壽喜鍋和部隊鍋...如果你已經吃膩了自己熟悉的那口鍋,話不多說,上鍋!
但是小編為什麼今天跟大家推薦老字號不加油的銅火鍋呢?
下面就帶大家來看看吧!
銅鍋涮羊肉是老北京地道的火鍋吃法,它對器具和食材的選用非常講究:銅鍋、清水、涮鮮羊。吃起來就一個字兒:「純」!湯底用的是清水,頂多放蔥姜;羊肉的鮮味純,可不像吃羊肉凍卷,那可是新鮮羊肉手切片,用筷子一提溜,變色後撈出。
肯定很多小夥伴想知道,為什麼是銅鍋涮肉,而不是鐵鍋、鋁鍋balabala。
首先,銅鍋導熱快啊!難道你想滿桌子人圍坐在一起半小時,尷尬而友好的等待開鍋?!其次,銅鍋經過特殊設計,讓炭火更加耐燒。想想吃著吃著火滅了也是挺掃興吧。
目前市面上能見到的基本是紅銅和黃銅鍋子這兩種。
老北京涮肉,銅鍋是最顯著的標誌,之所以鋁鍋鐵鍋都靠邊兒站,那是因為銅鍋導熱快,水開了才能涮,要不就成煮羊肉了
老北京涮羊肉講究的是清湯鍋底,「清水一盞,蔥姜二三」幾片生薑,幾段大蔥,再放些枸杞、金絲棗,您再也看不見其他底料。類似咖喱鍋番茄鍋這些鍋底,好吃是好吃,但和老北京銅鍋涮肉,那可真是不沾邊兒!可謂是大道至簡,保存真味。
現在的涮羊肉受南方火鍋的影響,大骨高湯、油辣紅湯等風味湯底也開始在京城流行,唯獨這蘸料,老北京人絕不能妥協分毫。基礎版:芝麻醬(分生熟,基本都是二八醬,兩分花生醬,八分芝麻醬)+韭菜花+醬豆腐
升級版:醋、醬油、現炸辣椒油、滷蝦油、香油、蔥末(蔥白為佳)、香菜末和(黃酒)分開上桌,自行搭配。
芝麻醬濃醇,韭菜花鮮香,再來點兒鹹鮮回甜的腐乳汁兒與蔥花香菜,一口糖蒜一口嫩羊肉,酸甜鮮鹹嗆在口中交錯又互不搶味兒,真真兒是妙!
夾起一塊涮到剛變色的羊肉,蘸少許麻醬,塞進嘴裡
所以說愛吃火鍋的,一定要嘗嘗正宗的老北京銅火鍋,因為這種鍋底才能真正的嘗出鍋底的鮮
加上調製好的蘸料,沾上羊肉也是回味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