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牆:柏林圍牆裡牆外28年

2020-12-15 騰訊網

從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開始算起,至今已過31年,但曾經柏林圍牆隔開兩個世界的歷史,已經成為一道永遠無法抹去的歷史疤痕。

時間回到1945年2月,隨著二戰接近尾聲,「三巨頭」在雅爾達會議上約定,由被解放國家的人民自己選舉民主政府,盟國不得強行幹涉 。然而,史達林對此並不在意,他想要藉機擴大蘇聯的勢力範圍。在這種背景下,柏林被一分為四,形成了東西柏林對峙的局面。

最初的裂痕

波茨坦會議以後,盟國決定在佔領區各自為政,這也為今後德國的分裂埋下了伏筆。在蘇聯的扶持下,一個名叫的德國人悄無聲息地進入柏林,這位史達林主義者很快在柏林建立了親蘇的臨時政府。

1949年5月23日,英、美、法三國佔領區宣布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五個月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蘇佔區宣告建國。這時,柏林圍牆的角色頗為曖昧,各種勢力也蠢蠢欲動。

儘管赫魯雪夫一再提醒烏布利希不要惹出事端,然而就在1961年維也納會議召開的第二天,烏布利希就組織軍警趕往東西柏林邊界。在他的精心策劃下,東德決定對柏林邊界進行封鎖。與此同時,第一批鐵絲網已經被拖到了邊界,局勢看起來一觸即發。

蘭瑟事件發生後不久,居住在柏林邊界的東德民眾被勒令搬離。對戰爭販子烏布利希來說,邊界封鎖已成為既定事實,誰也無法否認。

清洗的開始

1961年,東德政府為了加強統治,決定對國內有過西德生活經歷的人進行清算。隨著甄別活動的擴大化,所有在西柏林授課過的教師被終身禁止從事教育工作。而曾經在西柏林求學的東柏林學生,也被劃為「階級鬥爭分子和叛徒」,他們被政府禁止繼續在東柏林完成學業。

這些有過「通敵」經歷的學生直接被派往工廠企業工作,如果表現合格,則會獲準繼續完成學業。到了1961年,大約有1500名東德人因為政治罪被逮捕,隨著時間的轉變,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加。

封鎖意味著翻牆的開始

從德國被劃分為佔領區開始,就不斷有民眾從東德逃往西德。截止到1961年,陸續有近350萬人逃往西德,逃亡人數佔東德總人口的六分之一。隨著東德政府修建柏林圍牆的速度加快,翻牆的故事仍在繼續。

1961年8月15日,負責守衛柏林圍牆的東德士兵躍入西方,這引發了東德國內翻牆的浪潮。但並不是每一個翻牆者都是那麼幸運。8月24日,一個名叫利特芬的男子試圖逃往西柏林,但這時東德邊界守衛發現了他,一顆子彈送走了利特芬。因為開槍事件的發生,東柏林的逃亡浪潮開始漸漸平息。

昂納克的上臺:假證頗受青睞

1961年,在昂納克的主持下,加固柏林圍牆的工程迅速進行。這時的柏林圍牆已經超過了單純「牆」的意義,而是一套複雜的系統工程。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自由,東德人的方法層出不窮。

諸多方法中,最受歡迎的還是辦假證。據資料記載,一個名叫「格爾曼」的地下組織專門為東德人提供假護照,以便讓大家前往西德。對於這種情況,西德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還暗中支持辦假證的活動。

與此同時,新的越境活動仍在繼續。1979年的一個夜晚,一個東德家庭在後院升起了28米高的熱氣球,氣球的下面裝著兩對夫婦和他們的孩子。儘管警察發現了他們的行為,並試圖開槍射擊,但熱氣球還是成功完成了使命。經過28分鐘的飛行後,熱氣球安全落地,兩個家庭來到了牆那邊的世界。

奔向自由的狂歡

1989年10月9日,東德人爆發了遊行示威。就在這時,東德領導人昂納克於10月18日辭職,這場改革與革命的拉力賽正式落下帷幕。

11月9日,東德邊防負責人下令打開邊界。急不可耐的青年人略過探照燈,向西柏林奔去。一場狂歡猝不提防的開始了,西柏林民眾迅速加入到狂歡的陣營。在布蘭登堡的大門前,德國人爬上了牆頭。他們打著興奮的手勢:「把牆推倒!」

1990年10月3日,德國正式宣布統一。柏林圍牆倒塌的意義,不僅僅只是完成了一個國家的統一,更重要的意義是在於掃除了「回家」的障礙。

相關焦點

  • 外國人也翻牆 柏林圍牆與汽車的故事
    由於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團聚的渴望,自柏林圍牆豎立之日起,以各種方式演繹的翻牆逃亡故事就從來沒有中斷過,但這些故事都是偉大的東德人用自己的鮮血和淚水書寫而成的。跟柏林圍牆同樣知名的還有牆上的各種塗鴉彩繪,最著名的莫過於由莫斯科藝術家迪米特裡·弗魯貝爾創作的「兄弟之吻」。然而,由於柏林圍牆翻修,這幅描繪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親吻民主德國戰友埃裡希·昂納克的畫作已被官方擦除。
  • 外國人也翻牆 柏林圍牆與汽車的故事(三)
    由於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團聚的渴望,自柏林圍牆豎立之日起,以各種方式演繹的翻牆逃亡故事就從來沒有中斷過,但這些故事都是偉大的東德人用自己的鮮血和淚水書寫而成的。跟柏林圍牆同樣知名的還有牆上的各種塗鴉彩繪,最著名的莫過於由莫斯科藝術家迪米特裡·弗魯貝爾創作的「兄弟之吻」。然而,由於柏林圍牆翻修,這幅描繪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親吻民主德國戰友埃裡希·昂納克的畫作已被官方擦除。
  • 東德民眾28年翻牆史:辦假證最受歡迎
    東德士兵和工人正在給柏林圍牆增加高度本文原載於《文史參考》(現更名《國家人文歷史》)2011年第20期,原題為《翻牆:柏林圍牆裡牆外28年》1961年8月12日晚上,《柏林圍牆》一書作者弗雷德裡克剛剛在那裡,富克斯的人通過無線電對講機與西柏林的觀察者進行聯繫,而此刻西柏林的觀察者正在柏林圍牆上觀察東柏林邊境警察的行動,翻牆者會等西柏林觀察者的信號,如果信號允許,他們會趁無人注意的時候進入建築,那裡就是地道的入口。貴族式翻牆:使館車、潛水艇和熱氣球還有一種貴族式翻牆服務。這種服務是由在東柏林的外交官提供的,他們把逃亡者藏進大使館的車裡帶到西柏林。
  • 東德民眾28年翻牆史:開火車硬闖 假證最受歡迎
    本文原載於《文史參考》(現更名《國家人文歷史》)2011年第20期,原題為《翻牆:柏林圍牆裡牆外28年》     1961年8月12日晚上
  • 東德民眾28年翻牆史:辦假證最受歡迎
    從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開始算起,至今已過31年,但曾經柏林圍牆隔開兩個世界的歷史,已經成為一道永遠無法抹去的歷史疤痕。在蘇聯的扶持下,一個名叫的德國人悄無聲息地進入柏林,這位史達林主義者很快在柏林建立了親蘇的臨時政府。1949年5月23日,英、美、法三國佔領區宣布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五個月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蘇佔區宣告建國。這時,柏林圍牆的角色頗為曖昧,各種勢力也蠢蠢欲動。
  • 柏林圍牆 代價昂貴的「練習」
    柏林圍牆,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1961年由前東德政府修建,一度隔斷分屬兩德的東西柏林,使雙方人員無法自由往來。柏林圍牆修建以來,不斷有東德人試圖翻牆進入西德,東德方面於是不斷加固加寬牆體及附屬地帶,並重兵把守,對翻牆者實施包括槍擊在內的各種攔阻,因此,柏林圍牆被視為德國分裂的象徵,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政府宣布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德國以及西柏林,柏林圍牆被迫開放,數萬東柏林市民湧入西德,柏林圍牆的多段牆體也在此過程中被拆毀,次年,東德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圍牆。
  • 為什麼要紀念柏林圍牆?
    評中評第293期20年前的11月9日,當人們用鐵錘、榔頭、挖掘機、甚至是徒手推到那座樹立了28年的柏林圍牆時,Michael正是那一個一個不甘被禁錮的生命,讓甘迺迪站在柏林圍牆前說:「自由有許多困難,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們從未建造一堵牆把我們的人民關在裡面……」正是那一個又一個逝去的生命,讓美國總統裡根公開呼籲:「戈巴契夫先生,拆掉這堵牆!」他們也是那些西德人。當東德的同胞翻越柏林圍牆,到達東德的時候,他們給予他們熱情的歡迎。
  • 柏林,牆
    東西德發展的極度不均衡,不是1:1兌換東德馬克就可以解決的,隨著時間推移,總有數量不少的中老年人還懷念過去在東部不愁福利和醫療的日子。也許,了解柏林,必須先從柏林圍牆開始。從1961年8月13日到1989年11月9日,這道高牆隔絕了東方和西方、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它的建起和倒下,也是冷戰漸入高潮和終於結束的標誌。
  • 柏林本來沒有牆(3)
    修建柏林圍牆時,在布蘭登堡門繞了一個彎,把布蘭登堡門圍在了東柏林一側。從此,西柏林人只能站在柏林圍牆的西側,踮腳眺望這座古老的城門。1963年,在柏林圍牆出現的第二年,甘迺迪總統在此演講:「自由有許多困難,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們從未建造一堵牆把我們的人民關在裡面,不準他們離開我們。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於抵禦外敵,而是用來對付自己人民的牆」。
  • 孟波:中國的戶口後面是一堵柏林圍牆
    有評論說,王小帥「攻克柏林,拿不了北京戶口」。所謂攻克柏林,是指王的《十七歲的單車》《左右》拿了兩座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王小帥攻克柏林,為何不能攻克北京戶口?很簡單,因為戶口背後不是一張紙,而是一堵牆,一堵「柏林圍牆」。這堵「柏林圍牆」橫亙在中國的城鄉之間、城城之間、鄉鄉之間、區域之間已經幾十年了。
  • 東德士兵越柏林圍牆逃亡的珍貴鏡頭
    在所有關於這張照片的解說中,這段文字是最為簡潔的:「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鐵絲網網成的柏林圍牆即將封閉的一瞬間,一個參與圍牆行動的東德士兵突然躍過鐵絲網,投奔西德一方。」然而,在其背後所凝聚的歷史風雲和血淚故事之複雜與慘烈實遠非筆墨所能形容。   從1949年起至1961年8月13日止,逃往西德的東德人多達260多萬,約佔當時東德總人口的八分之一。
  • 柏林圍牆的故事:生離死別的歷史記憶,「我們要的是自由」!
    柏林圍牆上的塗鴉柏林圍牆(Berlin Wall),東德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柏林圍牆長約155公裡,3至4米高。1961年8月13日開始建造,1989年11月9日被拆除。二戰之後,德國首都柏林被盟軍「四強」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所佔領。
  • 柏林圍牆,德國心臟上的一道疤痕
    幾年前我曾遊蕩在烈日下的柏林城,沿著柏林圍牆牆根把每幅宣洩的塗鴉一幅一幅看完,在已經夷為平地的分界線處自由穿梭。柏林圍牆折射的東西,有著比我們從歷史教科書上冷漠的表述更動人心魄的含義。柏林圍牆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不羈、反叛,甚至有點詭譎的。
  • 柏林圍牆
    柏林圍牆(德語:Berliner Mauer,英文:Berlin Wall),東德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柏林圍牆約155公裡長,約3至4米高。
  • 再見,柏林圍牆!
    於是阿歷克斯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在母親的臥室裡,重建東德……經過許多挫折與歡笑,克裡斯蒂娜在善意的謊言中安詳去世。     遺產看點     建立於1961年,倒塌於1989年,柏林圍牆(Berlin Wall)可能是世界上歷史最短的「牆」了。但它的價值並沒有因為這短短的28年而退色。
  • 為啥冒著生命危險,一定要翻越柏林圍牆?
    於是,一場讓人心酸又充滿創意的翻牆鬧劇開始了。柏林圍牆建成當天,就有個年輕人冒險一躍。他在簡易搭成的工程前以百米衝刺的速度翻過了圍牆,東德軍警在牆的另一頭一刀將其放倒,正當他們準備把這個年輕人拖回東柏林的時候,西側的圍觀群眾發出了排山倒海的怒吼!
  • 大衛·鮑伊與柏林圍牆
    謝謝你幫助推倒了柏林圍牆。」並附上了鮑伊在2002年柏林演唱會的《英雄》一曲的視頻連結。德國外交部在推特致意大衛·鮑伊,感謝他「幫助推倒了柏林圍牆」。鮑伊幫助推倒了柏林圍牆?這樣的讚譽是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一年多前就提到的。
  • 柏林圍牆倒下前,沒有人相信它會倒下
    在德國的柏林有一道牆非常的出名,建於1961年的八月。這是一道一開始以鐵絲網為主要牆體後期又加固成混凝土為材料的牆壁,這道牆不僅僅將戰敗後的德國分裂為兩個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更將整個歐洲分裂為東西方兩大陣營。這道牆更是成為了冷戰時期重要的標誌性建築。它就是著名的柏林圍牆。
  • 柏林圍牆守衛案:槍殺翻越柏林圍牆者的衛士,只是命令執行者有罪嗎?
    1991年9月,舉世矚目的柏林圍牆守衛案開庭宣判,東德士兵亨裡奇因開槍擊殺欲翻過柏林圍牆逃跑的青年克裡斯,被判處三年半徒刑。亨裡奇的律師辯稱:亨裡奇只是執行命令的人,沒有選擇的權利,錯不在他。而法官卻說: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他有把槍口抬高一釐米的權利。
  • 牆裡牆外的故事,因為有你在……
    然後又砌一道牆把自己隔離在紅塵之外!這大概是很多遠遊遊子的心聲!孤獨,有時也會上癮的!直到「媽媽」從三千裡外來看我!感覺隔離我在紅塵之外的牆顫抖了起來。看著:「媽媽花白的頭髮,倔強的臉,和佝僂的身體!」我的眼角有淚水划過……我,漸漸靜下心來回憶從前思考未來。什麼是人生?什麼是成功?我追求的是什麼?漸漸我放下心中的高傲,融入生活。雖然,我沒有很多錢也沒有所謂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