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陵明代張氏家族墓發掘19座古墓 小妾墓室簡陋
1月20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高陵明代張氏家族考古工作取得新進展,迄今已發掘19座古墓,出土墓誌4方、3具彩繪漆棺、買地券1方,通過墓誌、買地券和墓門題刻可確認屬於張氏家族的墓葬11座,能夠與墓誌對應分別為張棟兄弟4人和其叔父以及3位子嗣的墓葬。
-
德陽發現墓下之墓 為明代石棺套木棺夫妻合葬墓
德陽發現墓下之墓 為明代石棺套木棺夫妻合葬墓時間:2017-07-13 11:05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德陽發現明代夫妻合葬墓 石門門環上嵌宋代錢幣 四川新聞網德陽7月10日訊(記者 周鴻 攝影報導)日前,旌陽區雙東鎮錢音村6組發現一座古墓。
-
埃及出土百具彩繪木棺 有助了解2500年前木乃伊製作技術
埃及出土百具彩繪木棺 有助了解2500年前木乃伊製作技術新華社訊 (記者吳丹妮 艾哈邁德·沙菲克)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長哈立德·阿納尼11月14日宣布,在吉薩省塞加拉地區出土100具距今約2500年的彩繪木棺,這是埃及本年度最大的考古發現。
-
壽陽縣金代彩繪木棺搶救保護方案過審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 由壽陽縣文物局委託,市考古研究所參與,荊州市文物保護中心編制的《山西壽陽金代彩繪木棺搶救保護方案》於4月17日在省文物局組織召開的專家評審會上受到與會專家一致好評,順利過審。壽陽金代彩繪木棺為2019年5月16日在壽陽縣朝陽街道路改造時發現的金代墓葬內出土,現存壽陽縣文物局。出土木棺形制完整,棺身彩繪裝飾俱全,造型獨特,以往出土罕見。木棺出土後,市考古研究所迅速與國家漆木器保護基地--荊州文物保護中心聯繫,第一時間請專家赴壽陽縣對彩繪木棺進行臨時性保護,同時對墓葬及木棺進行了影像採集和三維重建等工作,協助荊州文保中心完成了保護方案編制。
-
汨羅戰國古墓出土罕見陶製彩繪鎮墓獸 距今2千年
汨羅戰國古墓出土罕見陶製彩繪鎮墓獸 距今2千年 2015-06-11 10:21:49 長沙晚報訊(記者 劉軍 通訊員 周敏)昨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位於嶽陽汨羅市友誼河邊的戰國古墓葬現場發掘工作基本完成,清理出土了彩繪陶鼎、陶敦、陶壺、玉璧、青銅盆、青銅車轄等文物。其中,最為獨特的陶製彩繪鎮墓獸,距今2000多年,在湖南考古史上極為罕見,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
-
西安出土隋代將軍墓 顯示初唐還未以胖為美
未提取時鮮豔的彩繪俑和出土的銅鏡。最近在西安發現了一座這樣奇特的夫妻合葬墓,墓主人是隋朝將軍鄭乹意。墓中出土的侍女俑身材修長,反映出初唐時期還未「以胖為美」。墓主身份系名門之後官居正五品記者獲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5月底在長安區郭杜產業園附近發現一座葬於唐貞觀十四年間(公元641年)的夫婦合葬墓。該墓雖然早年被盜擾,所幸仍有青石墓誌、彩繪俑等器物,夫妻骨架痕跡。
-
工地炸出千年水墓,出土21具彩繪陪葬棺,裡面躺著21具少女
下面要介紹的這座千年大墓中就發現了21具陪葬的少女,其場景的確是讓人看得頭皮發麻,如此殘忍的景象雖然在考古中經常性的遇到,但是每次遇到這樣的畫面,換成任何一個考古隊員來說,仍然是觸目驚心的。為了確認這座墓葬的情況,當時考古隊利用洛陽鏟開始往下打孔探測,結果表明這座墓葬的面積非常的大,後證明佔地面積達到了200多平方米,這絕對算得上是一座大型的墓葬了,其實就是震驚國內外的曾侯乙墓。
-
西安唐代墓葬出土十二生肖俑(圖)
出土的蛇首生肖俑形態生動逼真。 6月3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該院在配合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建設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一座帶有圍溝的大型唐代墓葬,下葬時間在開元、天寶之間,並意外地發現了十二生肖俑。
-
秦漢新城大堡子墓出土考古證據 鹹陽曾在漢初更名為「新城」
墓向多樣,多為單人葬,葬具為木棺。隨葬陶器呈現一定組合規律,常見鼎、灶、倉、缶、壺、鍅、盒,顯示出明確的時代特徵。墓葬等級差異明顯,小型墓葬僅以少量陶器、銅鏡、銅錢隨葬;大型墓葬隨葬彩繪陶器(仿銅陶禮器)、銅容器、玉器等高等級器物。
-
洛陽西漢大墓整體搬遷了!還有一座墓發現大量隨葬品……
西漢大墓發掘主持人、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潘付生告訴記者:「該墓沒被盜過,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主墓室還有大量器物尚未發掘。為更好地保護和發掘主墓室,提取更多墓葬信息,參考專家意見,決定對主墓室實施整體搬遷。」
-
南陽西漢木槨墓墓主身份懸疑 地位至少是郡丞(圖)
男主人墓中出土的「孔調與臣調」玉章儘管探頭的能見範圍不大,但經過這次摸索,考古人員確認,木棺之內屍體已經腐朽,只剩下骨頭,並且隨葬品也並不多。 這個結果有些讓人失望,與木棺周身華麗的彩繪有些不搭配。隨後,木棺被運往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院內臨時改建的一座保護房。最終,也是在那裡完成了開棺調查。
-
興化鄭朱村出土一座疑似明代古墓 墓主人衣著完好
「村裡挖出了一個古墓,好像是明代的呢!」5月19日,平靜的興化市經濟開發區鄭朱村一下子熱鬧起來,聽說村裡挖出了一座古墓,大家紛紛回來看熱鬧。記者趕到現場時,圍觀的人群已將發現地圍得水洩不通。「從墓中人物的服飾看,可能是明代的。」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現場一共清理出3口棺材,估計是一個家族的墓葬地。其中有一座疑似是一對夫妻的合葬墓,棺木的用料比較講究,不過安葬的時間不一樣。男主人的棺材還完好,掀開棺材蓋發現,棺材裡面用橘紅色的生漆做過,經歷幾百年,顏色還很鮮亮。
-
九江星子發現罕見明代高僧壁畫墓 出土一高三尺六寸龜趺
6月5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去年5月至今,該所考古專家在星子縣秀峰景區發掘了一座明代塔院,清理高僧墓葬3座,發現精美的壁畫,出土了一批珍貴青花瓷器和白釉瓷器,以及大量與塔院建築有關的石構件。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說,此次發掘為研究江西乃至整個江南地區的佛教文化及其僧人的喪葬制度,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
山西壽陽縣發現一座近千年古墓
新華社太原6月21日電(記者孫亮全)記者從山西省晉中市考古研究所獲悉,近期在晉中市壽陽縣發現一座近千年古墓。近期,壽陽縣朝陽街晉中銀行附近的工地發現一座古墓,壽陽縣文物局立即組織專人對該墓葬進行搶救性清理。
-
蘭州晏家坪明代墓葬發掘完畢 規格系郡王級(圖)
據介紹,經過發掘清理,從墓葬出土的殘留器物情況看,在晏家坪發現的明墓規格比較高,屬於郡王級墓葬。出土的青玉雙耳螭耳杯、墨線人物黃河石等珍貴文物都具有極高的價值。至此,晏家坪明墓搶救性發掘清理工作也告一段落。
-
江西靖安發現神秘墓葬,清理出土47具木棺,其中竟有22具少女遺骸
經過考古勘探和發掘,確定這是一座帶封土的大型土坑豎穴墓葬,封土高約12米,底部為圓形,直徑最大處35米,佔地面積約1100平方米。墓坑位於封土正下方,南北長約14.5米,東西寬約11.5米,墓口到底部深約4米,墓壁表面塗有一層青膏泥作為保護。墓葬東壁南端挖建一東西向斜坡墓道,與東壁基本垂直,墓道寬度3.2米,坡度25度。
-
明代親王的帽子 明魯荒王墓出土服飾研究
由於朱檀墓是明代親王當中的第一座王陵,因此,其建制和禮制為其他親王陵所沿用,而且陵園佔地面積最大,地宮距地表最深,出土隨葬品豐富,因此,也有「大明親王第一陵」之稱。 1971年初,當明魯荒王墓墓室那兩扇用巨石雕刻、重達3噸的大門被考古隊員打開後,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幽暗的積水和保存較好的墓室。這也是地宮的前 室。在地宮的前室中間,有一口大缸,萬年燈早已熄滅。
-
埃及出土59具2500年前的木棺:完整保存有木乃伊
新華社開羅10月3日消息,埃及旅遊和文物部官員3日宣布,考古隊在吉薩省一個單獨墓穴中發掘出59具距今約2500年的木棺。這一考古發現位于吉薩省塞加拉地區,現場開啟的兩個木棺中完整地保存著兩具木乃伊。阿納尼說,考古隊初步判斷這些木棺的主人為古埃及祭司或官員。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穆斯塔法·瓦齊裡向記者介紹說,這些木棺埋藏深度為地下10米至12米,出土時處於完全密封狀態,木棺表面有彩繪。與木棺同時出土的還有一些古埃及神明雕像。2019年,埃及南部盧克索曾單個墓穴中出土30具木棺。
-
明代親王的「帽子」 明魯荒王墓出土服飾研究
由於朱檀墓是明代親王當中的第一座王陵,因此,其建制和禮制為其他親王陵所沿用,而且陵園佔地面積最大,地宮距地表最深,出土隨葬品豐富,因此,也有「大明親王第一陵」之稱。 1971年初,當明魯荒王墓墓室那兩扇用巨石雕刻、重達3噸的大門被考古隊員打開後,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幽暗的積水和保存較好的墓室。這也是地宮的前室。在地宮的前室中間,有一口大缸,萬年燈早已熄滅。
-
「蘇」南京仙鶴觀6號墓出土玉器資料圖賞
1990年、1996年南京市博物館先後在山南麓及西麓西碼頭村發掘一座東晉墓和一座南朝墓。1998南京師範大學仙林新校區在道路施工中又發現一處六朝磚室墓群。這處六朝墓群位於仙鶴山東南麓海拔約50米的小土山的南坡,共發掘6座磚室墓葬這6座墓葬分屬東吳和東晉時期兩個不同的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