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稅務執法方式推行非接觸式辦稅
把稅費優惠政策送到每一位納稅人手中
聚焦「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為主題的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從4月的第一天拉開帷幕。如何把「帶溫度」的稅費優惠政策送到每一位納稅人、繳費人手中?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任榮發近日指出,將從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優化辦稅繳費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再發力。
兩個月全國減稅降費4027億元
稅務總局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2月,全國減稅降費共計4027億元,其中,2020年新出臺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1589億元;2019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在2020年繼續實施形成的減稅降費2438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王道樹介紹說,疫情發生以來,稅務部門採取實打實、硬碰硬的舉措,確保各項稅費優惠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實。針對疫情,稅務部門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和稅收大數據,先後分3批推出54項具體服務措施,大力推行「非接觸式」的辦稅繳費,聚焦解決納稅人在辦稅繳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考慮到企業復工復產後部分財務人員未及時返崗,及時推出『延期辦稅』的措施。除湖北省外,兩次延長今年2月的納稅申報期限,延長到2月最後一個工作日;將3月的納稅申報期限延長一周,即延長到3月23日;針對即將到來的4月大徵期的實際情況,將4月納稅申報期限延長到4月24日。對特殊困難企業,稅務部門依法核准延緩申報或延緩繳納稅款。」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副司長韓國榮一一列舉說。據了解,2月以來,除湖北省外,稅務部門已對5.7萬戶納稅人辦理延期申報,對5萬戶納稅人辦理延期繳納稅款。
按照「儘可能網上辦」的原則,推行「非接觸式」辦稅繳費,稅務總局發布185項網上辦稅繳費事項清單,各地稅務部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目前,大部分地區的企業90%以上涉稅業務均可在網上辦理。據統計,近兩個月全國共有255萬人次選擇「預約辦」服務,比上年同期提升近30%。
為給納稅人、繳費人提供安全的辦稅繳費環境,全國各地辦稅服務廳均嚴格按照當地疫情防控要求,認真做好室內通風、衛生防疫和清潔消毒工作,確保納稅人「放心進大廳、事情快捷辦」。
全方位疏堵點解企業燃眉之急
目前,各地區、各行業復工復產正在有序推進,但受疫情影響,產業鏈上下遊復工復產進程有快有慢,內外資企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不同程度面臨資金、原材料等困難,稅務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盡力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為所有市場主體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稅費服務。
王道樹介紹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外貿發展。近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稅務總局會同財政部聯合制發公告,提高1464項產品出口退稅率,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推出出口退稅事項全流程「非接觸式」辦理措施,自2月10日實施以來,共為將近23萬戶出口企業辦理出口退稅2040億元,有效減輕出口企業資金壓力;對於正常退稅業務的平均辦理時間再提速20%,即從2019年的10個工作日壓縮到8個工作日以內;配合有關部門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推動更多領域的外商投資能夠享受稅收等優惠政策。
為疏通產業鏈的「堵點」,各地稅務部門在依法保護納稅人商業秘密、尊重市場規則的前提下,多渠道了解企業的訴求,及時收集企業原材料採購等方面存在的困難,依託各地稅務部門的信息平臺,利用稅收大數據,從供銷兩端全面分析,精準匹配供應商。在徵得供需雙方同意後,向需求方推送商品供應方的信息,在供需雙方自主自願的前提下,實現產銷對接。
截至3月30日,各地稅務部門已為2600多戶原材料短缺企業匹配供應商4.5萬戶,廣大企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如,浙江省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原材料庫存告急,通過浙江稅務徵納溝通平臺提出需求後,當地稅務部門馬上利用「稅收大數據平臺」開展分析,篩選出最優配備供貨企業名單,在經得供應商同意後提供給該企業,幫助企業解燃眉之急。
扶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是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也是稅收宣傳月的重點服務對象。稅務部門為小微企業開通諮詢專線、設置政策專欄,方便其知政策、懂操作、易享受;建立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機制,第一時間收集、分析、處理小微企業反映的問題。
截至目前,全國已響應小微企業訴求意見6000餘條;與金融等部門聯合深入開展「銀稅互動」活動,助力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問題;各地稅務部門還針對疫情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合理調整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的經營額,幫助其紓困解難。
「六個到位」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
「近年來,我國的營商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年疫情的發生給稅收徵管服務工作帶來很多新的挑戰。」任榮發坦陳,在抗擊疫情中,各地稅務部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進行不懈努力和探索。截至今年3月底,稅務部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累計出臺的改革措施達100多項,並已將70多項在全國進行推廣。
任榮發說,下一步,稅務部門將著力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針對社會納稅人痛點、難點問題,稅務部門推動服務提質增效。3月,針對營商環境當中的增值稅發票開具問題的痛點,稅務部門已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開通電子發票公共服務平臺(優化版),新辦納稅人可免費領取稅務發放的UKey,可以直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4月1日開始,將進一步擴大試行範圍,下大力氣解決稅控設備第三方收費問題。同時,將加快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進程,力爭在年底以前有一個實質性的進展。
持續擴大「非接觸式」辦稅繳費範圍,在目前推出的185項「非接觸式」辦稅繳費事項基礎上,實現更多稅費業務從實體辦稅服務廳向網上轉移,努力在年底前達到200項左右;對發票領用方式的改進上,加大「網上申領、郵寄配送」的力度,力爭年底前將目前50%的比例提升到70%。
優化稅務執法方式,一方面嚴格依法依規進行稅費徵收,牢牢堅守不收「過頭稅費」的底線,做到「六個到位」,即該減的減到位、該降的降到位、該免的免到位、該緩的緩到位、該延的延到位、該退的退到位,切實保障納稅人、繳費人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繼續會同公安部、海關總署、人民銀行開展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沒有實際經營收入只為虛開發票的「假企業」,沒有實際出口只為騙取退稅的「假出口」,維護好公平公正的稅收經濟秩序。 □ 本報記者 蔡巖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