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的唐僧,我相信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了。看過西遊記的朋友都知道,唐僧這個人,意志從來就不堅定。面對錢財富貴,唐僧還能夠稍稍把持,面對女色,幾乎就是一攻就破。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是唐僧在成佛時,如來這樣說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檀功德佛」
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前世是我二徒弟,因為上課不聽講,所以把你貶下凡間去歷練(鍍金),才有今日成就。說白了,唐僧就是如來的二徒弟,一個官二代,雖沒有佛位,但是地位比觀音等一眾菩薩無形中高了一些。類似於家主的兒子,看起來總是比長老地位高一些,這樣的話對於團隊來說,確實難以管理,確實這個徒弟雖有慧根,卻很不爭氣,為佛教無太大建樹。且作為佛祖二徒弟沒有正式編制,總歸說不過去。所以,抓到唐僧一個錯,貶下凡歷練。從這個典故中也能看出來,唐僧的定力是非常差的,如來二徒弟,座位極其靠前,眾目睽睽之下上課打盹。所以,才安排了非常多的劫難,考研唐僧,這定力的考研便是重中之重。那西遊中出現過幾次美女呢?
一、觀音、驪山老母等四聖試禪心事件
二、是白骨精變作的村姑
三、是女兒國國王。
四、是蠍子精。
五、遇到美女,是杏仙。
六、蜘蛛精。
七、是老鼠精。
八、是玉兔精。
那唐僧對誰動過心呢?我們來看看唐僧看到這些美女有過的表現。
第一次唐僧遇到四聖試禪心的時候,賈母讓他們留一個下來繼承家業,考研唐僧對錢財的定力。唐僧的表現是「三藏聞言,推聾妝啞,瞑目寧心,寂然不答。;那三藏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無言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驚的孩子,雨淋的蝦蟆,只是呆呆掙掙,翻白眼兒打仰」唐僧在這裡是經受住了金錢和美女的考研,但是受到了驪山老母和觀音的批評,原文道「聖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禪更有凡」,其實就是在說,唐僧遇到困難的時候,讓徒弟出來擋刀,沒有一個師傅的擔當,佛教常宣傳「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在唐僧這兒,只是嘴上說說,在四聖試禪心的環節,雖然唐僧不為美色錢財所動,卻表現出非常自私自利的模樣,讓四聖所不喜。但是在這次試心以後,唐僧再也沒有類似情況。
言歸正傳,唐僧在四聖試禪心經受住了考研,但是其實主要是錢財的考研。要知道唐僧其實是非常看輕錢財的,如果一上來就把四個閨女叫上來,還不知道唐僧出啥醜呢。
第二次是白骨精變作的村姑,看原文對村姑的描寫,「那女子生得——
冰肌藏玉骨,衫領露酥胸。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月樣容儀俏,天然性格清。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半放海棠籠曉日,才開芍藥弄春晴。
」白骨精這個形象描寫是非常的哇塞了,穿著在唐朝時候,應該是非常開放的。看唐僧的表現「三藏一見,連忙跳起身來,合掌當胸道:「女菩薩,你府上在何處住?是甚人家?有甚願心,來此齋僧?」」看「跳」這個詞,你說不心動,傻子才相信,而且跳起來就問你家住哪兒,是什麼樣的人家...從此處可看出唐僧的凡心未退,還從一個情節看出來,在孫悟空發現白骨精變得村姑是妖精,悟空要去打死,被唐僧攔住,孫悟空是看出來唐僧動了凡心的,原文如下「叫八戒伐幾棵樹來,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裡搭個窩鋪,你與他圓房成事,我們大家散了,卻不是件事業?何必又跋涉,取甚經去!」
那長老原是個軟善的人,那裡吃得他這句言語,羞得個光頭徹耳通紅」,如果唐僧沒動凡心,他的表現應該是生氣,而不是害羞。在孫悟空打死白骨精以後,唐僧瘋狂念經洩憤。
第三次,是唐僧遇到了女兒國國王。來到了女兒國,就派太師來遊說唐僧,原文唐僧的表現「三藏聞言,低頭不語。;長老越加痴啞。」說白了,就是唐僧剛來到驛站,剛坐下吃飯。突然來個人,說女王要留你下當國王。給誰誰都會一臉懵逼的,畢竟對方長啥樣也不知道,唐僧有這個表現很正常。但是,當見到了女兒國女王時,唐僧的表現「三藏聞言,耳紅面赤,羞答答不敢抬頭。」為什麼有這個表現,因為女兒國女王太美了,原文道「說什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柳腰微展鳴金珮,蓮步輕移動玉肢。月裡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宮妝巧樣非凡類,誠然王母降瑤池。」
美過貂蟬,賽過西施,可見唐僧面對如此美貌,他還是心動了的。但是,唐僧心動只是一這一瞬間,後面唐僧還是惦記著自己的取經大業。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女王以勢壓人,一切都太快了。女兒國是女強男弱,在當時的男尊女卑的社會,是唐僧所不能接受的。唐僧的喜好還是嬌滴滴的,看起來更容易被保護的女子。如果,女兒國國王不那麼猛浪,稍微溫柔一點,再多留唐僧下來風花雪月,估計就容易多了。
第四次的蠍子精,完全是擄走的,全程被逼迫狀態。只有驚恐,還伴隨著中毒,遇到這種情況,是個男的都不可能有什麼別的想法。你看圖中這樣掐著你,你還能咋地?
第五次,杏仙。在電視劇中,杏仙在遇到唐僧那一段,也給很多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求愛不成,隱身而去。原著卻不是這樣,原著裡唐僧被樹妖施法,跟徒弟失散,弄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局,來迷惑唐僧。然後讓杏仙出場對唐僧表達愛慕之情,其實就是想騙去唐僧的元陽。唐僧發現不對勁後,極力反抗,這些妖怪才露出了醜惡的嘴臉,最後徒弟們及時趕到,才倖免於難。這些樹精才被豬八戒,全部打死。影視劇中是藝術手段,並沒有打殺掉。
第六次蜘蛛精,這次是唐僧完全耍性子,非要自己去化緣。看到一戶人家有七個美女,來看看唐僧是啥表現,「三藏看得時辰久了,只得走上橋頭,應聲高叫道:「女菩薩,貧僧這裡隨緣布施些兒齋吃。」」。這不該是一個高僧該有的表現,佛經常說美女是「紅粉骷髏」,看來唐僧還是凡心未脫,看到美女也會盯著看。不過唐僧的警覺性還是高的,畢竟取經路上,唐僧被抓了許多次,被吊了許多回,也遇上了一些女人或女妖,這個時候的唐僧定力還是可以的了。
直到第七次遇到了白鼠精,初遇唐僧時,白鼠精化身被強盜綁架的少女,說自己父母親都死於強盜之手,為了喚起唐僧的共情的心理。因為唐僧也有著失去父母的共同遭遇,所以對白鼠精化作的少女稍有好感。好到什麼程度呢?好到唐僧非要讓白鼠精留宿在這佛門清淨之地裡,住在了寺廟裡的天王殿的天王身後三天。接下來的情節,成為西遊裡的一大爭議。就是在此後的三天,唐僧接連三天沒有出門,更是在這三天裡,向李世民寫了辭職信,原文道——
「僧病沉痾難進步,佛門深遠接天門。有經無命空勞碌,啟奏當今別遣人。」
這裡有人解讀唐僧在這裡失了元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住下的第二天早上,唐僧遲遲未醒,孫悟空去看唐僧時候,唐僧怎麼說的「三藏道:「我半夜之間,起來解手,不曾戴得帽子,想是風吹了。」」也就是說唐三藏半夜起夜了,這裡就讓大家起了無限遐想。然後就寫了辭職信,第三天,然後起來第一句話是什麼?師父欠身起來叫道:「悟空,這兩日病體沉痾,不曾問得你,那個脫命的女菩薩,可曾有人送些飯與他吃?」
唐僧起來第一句是關心白鼠精,所以有人解讀唐僧在這失了元陽也不是不無道理的,這段情節就很迷。然後唐僧被擄走,也是唯一一次叫了別人「娘子」,唐朝時候娘子只是用來稱呼自己的另一半的,雖然有『虛與委蛇』的成分。但是,擄走唐僧的妖精很多,也不見唐僧以「娘子」相稱,也見唐僧還是對白鼠精,有一些愛慕的情感,或許在夢裡唐僧已經知曉了和白鼠精的前世今生。
新版《西遊記》白毛鼠
在孫悟空要設計鑽進白鼠精的肚子。殺了老鼠精時,唐僧是極力阻止的,讓孫悟空不在再造殺孽。孫悟空還是鑽進了老鼠精的肚子,逼她送出唐僧。而白鼠精竟然忍住疼痛,捨不得送出唐僧,並說出一番奇怪的話來——
夙世前緣系赤繩,魚水相和兩意濃。不料鴛鴦今拆散,何期鸞鳳又西東!藍橋水漲難成事,佛廟煙沉嘉會空。著意一場今又別,何年與你再相逢!
也就是說,唐僧的前世和老鼠精是有一些前緣的
在奎木狼章節,奎木狼和披香殿的宮女私通。然後在奎木狼私下天庭後,披香殿的宮女下凡投胎,和奎木狼再續前緣。唐僧前世是金蟬子,金蟬子是陪伴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悟道的一隻金蟬,在釋迦摩尼悟道後,成為釋迦摩尼的坐下二弟子。當然,金蟬子在佛教典籍裡是不存在的,屬於作者杜撰的人物。那這個同是妖修金蟬子是否和老鼠精相識呢?白鼠精在西天聽到了唐僧是金蟬子轉世後,才偷吃的香燭,下凡和唐僧再續前緣。當然,以上是小編想像的,做不得數。
所以說,白鼠精是唐僧西遊路上唯一心動的一個女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西遊路上最後一個對唐僧女色的考驗,這次是誰呢?
月中仙子的寵物——月兔
最後一次定力考驗是遇到玉兔,話說唐僧在一個寺廟裡見到了天竺國真公主。次日就被早早等待的玉兔變得公主用繡球砸住,要招唐僧當駙馬。當唐僧見到玉兔的時候,原文是如何描寫的:
「婷嬝娜,玉質冰肌。一雙雙嬌欺楚女,一對對美賽西施。雲髻高盤飛彩鳳,娥眉微顯遠山低。笙簧雜奏,簫鼓頻吹。宮商角徵羽,抑揚高下齊。清歌妙舞常堪愛,錦砌花團色色怡。行者見師父全不動念,暗自裡咂嘴誇稱道:「好和尚,好和尚!」
連孫悟空都忍不住誇讚唐僧的定力,可見此時的唐僧才真正做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然佛教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涵蓋的是世界萬物皆是「色」,我們不研究這個,只要知道美色也在這句話裡被涵蓋就對了。
小編覺得,《西遊記》裡的如來佛祖為什麼要讓唐僧,也就是金蟬子去西天取經。原因是兩個字「因果」。
1.當時佛教對中土的影響力不高,佛教缺乏一位東渡傳法的人才。
2.身為如來二弟子理應身兼為師傅傳法的責任,雖有悟性,但是對佛教毫無貢獻。
3.也正是因為有悟性,對自己的要求不高,導致定力極低,容易受外力所惑。
4.如來的私心:讓唐僧東渡,一是傳法,二是鍍金。畢竟一直都是佛祖的親傳二弟子,並無什麼道果,說不過去
5.唐僧悟性很高,但是一直沒有得道的原因就是因果纏身,所以,需要轉十世來還這些因果。
所以,在第十世即將功德圓滿之時,安排了這次西遊取經之行。讓唐僧真正的功德圓滿。
好了,今天的晨晨講西遊就到這兒了。別忘了,關注、點讚、轉發。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