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真正讓唐僧動心的女人是誰?如來為何讓唐僧去西天取經?

2020-12-09 晨晨醬娛樂

《西遊記》裡的唐僧,我相信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了。看過西遊記的朋友都知道,唐僧這個人,意志從來就不堅定。面對錢財富貴,唐僧還能夠稍稍把持,面對女色,幾乎就是一攻就破。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是唐僧在成佛時,如來這樣說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檀功德佛」

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前世是我二徒弟,因為上課不聽講,所以把你貶下凡間去歷練(鍍金),才有今日成就。說白了,唐僧就是如來的二徒弟,一個官二代,雖沒有佛位,但是地位比觀音等一眾菩薩無形中高了一些。類似於家主的兒子,看起來總是比長老地位高一些,這樣的話對於團隊來說,確實難以管理,確實這個徒弟雖有慧根,卻很不爭氣,為佛教無太大建樹。且作為佛祖二徒弟沒有正式編制,總歸說不過去。所以,抓到唐僧一個錯,貶下凡歷練。從這個典故中也能看出來,唐僧的定力是非常差的,如來二徒弟,座位極其靠前,眾目睽睽之下上課打盹。所以,才安排了非常多的劫難,考研唐僧,這定力的考研便是重中之重。那西遊中出現過幾次美女呢?

一、觀音、驪山老母等四聖試禪心事件

二、是白骨精變作的村姑

三、是女兒國國王。

四、是蠍子精。

五、遇到美女,是杏仙。

六、蜘蛛精。

七、是老鼠精。

八、是玉兔精。

那唐僧對誰動過心呢?我們來看看唐僧看到這些美女有過的表現。

第一次唐僧遇到四聖試禪心的時候,賈母讓他們留一個下來繼承家業,考研唐僧對錢財的定力。唐僧的表現是「三藏聞言,推聾妝啞,瞑目寧心,寂然不答。;那三藏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無言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驚的孩子,雨淋的蝦蟆,只是呆呆掙掙,翻白眼兒打仰」唐僧在這裡是經受住了金錢和美女的考研,但是受到了驪山老母和觀音的批評,原文道「聖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禪更有凡」,其實就是在說,唐僧遇到困難的時候,讓徒弟出來擋刀,沒有一個師傅的擔當,佛教常宣傳「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在唐僧這兒,只是嘴上說說,在四聖試禪心的環節,雖然唐僧不為美色錢財所動,卻表現出非常自私自利的模樣,讓四聖所不喜。但是在這次試心以後,唐僧再也沒有類似情況。

言歸正傳,唐僧在四聖試禪心經受住了考研,但是其實主要是錢財的考研。要知道唐僧其實是非常看輕錢財的,如果一上來就把四個閨女叫上來,還不知道唐僧出啥醜呢。

第二次是白骨精變作的村姑,看原文對村姑的描寫,「那女子生得——

冰肌藏玉骨,衫領露酥胸。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月樣容儀俏,天然性格清。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半放海棠籠曉日,才開芍藥弄春晴。

」白骨精這個形象描寫是非常的哇塞了,穿著在唐朝時候,應該是非常開放的。看唐僧的表現「三藏一見,連忙跳起身來,合掌當胸道:「女菩薩,你府上在何處住?是甚人家?有甚願心,來此齋僧?」」看「跳」這個詞,你說不心動,傻子才相信,而且跳起來就問你家住哪兒,是什麼樣的人家...從此處可看出唐僧的凡心未退,還從一個情節看出來,在孫悟空發現白骨精變得村姑是妖精,悟空要去打死,被唐僧攔住,孫悟空是看出來唐僧動了凡心的,原文如下「叫八戒伐幾棵樹來,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裡搭個窩鋪,你與他圓房成事,我們大家散了,卻不是件事業?何必又跋涉,取甚經去!」

那長老原是個軟善的人,那裡吃得他這句言語,羞得個光頭徹耳通紅」,如果唐僧沒動凡心,他的表現應該是生氣,而不是害羞。在孫悟空打死白骨精以後,唐僧瘋狂念經洩憤。

第三次,是唐僧遇到了女兒國國王。來到了女兒國,就派太師來遊說唐僧,原文唐僧的表現「三藏聞言,低頭不語。;長老越加痴啞。」說白了,就是唐僧剛來到驛站,剛坐下吃飯。突然來個人,說女王要留你下當國王。給誰誰都會一臉懵逼的,畢竟對方長啥樣也不知道,唐僧有這個表現很正常。但是,當見到了女兒國女王時,唐僧的表現「三藏聞言,耳紅面赤,羞答答不敢抬頭。」為什麼有這個表現,因為女兒國女王太美了,原文道「說什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柳腰微展鳴金珮,蓮步輕移動玉肢。月裡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宮妝巧樣非凡類,誠然王母降瑤池。」

美過貂蟬,賽過西施,可見唐僧面對如此美貌,他還是心動了的。但是,唐僧心動只是一這一瞬間,後面唐僧還是惦記著自己的取經大業。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女王以勢壓人,一切都太快了。女兒國是女強男弱,在當時的男尊女卑的社會,是唐僧所不能接受的。唐僧的喜好還是嬌滴滴的,看起來更容易被保護的女子。如果,女兒國國王不那麼猛浪,稍微溫柔一點,再多留唐僧下來風花雪月,估計就容易多了。

第四次的蠍子精,完全是擄走的,全程被逼迫狀態。只有驚恐,還伴隨著中毒,遇到這種情況,是個男的都不可能有什麼別的想法。你看圖中這樣掐著你,你還能咋地?

第五次,杏仙。在電視劇中,杏仙在遇到唐僧那一段,也給很多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求愛不成,隱身而去。原著卻不是這樣,原著裡唐僧被樹妖施法,跟徒弟失散,弄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局,來迷惑唐僧。然後讓杏仙出場對唐僧表達愛慕之情,其實就是想騙去唐僧的元陽。唐僧發現不對勁後,極力反抗,這些妖怪才露出了醜惡的嘴臉,最後徒弟們及時趕到,才倖免於難。這些樹精才被豬八戒,全部打死。影視劇中是藝術手段,並沒有打殺掉。

第六次蜘蛛精,這次是唐僧完全耍性子,非要自己去化緣。看到一戶人家有七個美女,來看看唐僧是啥表現,「三藏看得時辰久了,只得走上橋頭,應聲高叫道:「女菩薩,貧僧這裡隨緣布施些兒齋吃。」」。這不該是一個高僧該有的表現,佛經常說美女是「紅粉骷髏」,看來唐僧還是凡心未脫,看到美女也會盯著看。不過唐僧的警覺性還是高的,畢竟取經路上,唐僧被抓了許多次,被吊了許多回,也遇上了一些女人或女妖,這個時候的唐僧定力還是可以的了。

直到第七次遇到了白鼠精,初遇唐僧時,白鼠精化身被強盜綁架的少女,說自己父母親都死於強盜之手,為了喚起唐僧的共情的心理。因為唐僧也有著失去父母的共同遭遇,所以對白鼠精化作的少女稍有好感。好到什麼程度呢?好到唐僧非要讓白鼠精留宿在這佛門清淨之地裡,住在了寺廟裡的天王殿的天王身後三天。接下來的情節,成為西遊裡的一大爭議。就是在此後的三天,唐僧接連三天沒有出門,更是在這三天裡,向李世民寫了辭職信,原文道——

「僧病沉痾難進步,佛門深遠接天門。有經無命空勞碌,啟奏當今別遣人。」

這裡有人解讀唐僧在這裡失了元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住下的第二天早上,唐僧遲遲未醒,孫悟空去看唐僧時候,唐僧怎麼說的「三藏道:「我半夜之間,起來解手,不曾戴得帽子,想是風吹了。」」也就是說唐三藏半夜起夜了,這裡就讓大家起了無限遐想。然後就寫了辭職信,第三天,然後起來第一句話是什麼?師父欠身起來叫道:「悟空,這兩日病體沉痾,不曾問得你,那個脫命的女菩薩,可曾有人送些飯與他吃?」

唐僧起來第一句是關心白鼠精,所以有人解讀唐僧在這失了元陽也不是不無道理的,這段情節就很迷。然後唐僧被擄走,也是唯一一次叫了別人「娘子」,唐朝時候娘子只是用來稱呼自己的另一半的,雖然有『虛與委蛇』的成分。但是,擄走唐僧的妖精很多,也不見唐僧以「娘子」相稱,也見唐僧還是對白鼠精,有一些愛慕的情感,或許在夢裡唐僧已經知曉了和白鼠精的前世今生。

新版《西遊記》白毛鼠

在孫悟空要設計鑽進白鼠精的肚子。殺了老鼠精時,唐僧是極力阻止的,讓孫悟空不在再造殺孽。孫悟空還是鑽進了老鼠精的肚子,逼她送出唐僧。而白鼠精竟然忍住疼痛,捨不得送出唐僧,並說出一番奇怪的話來——

夙世前緣系赤繩,魚水相和兩意濃。不料鴛鴦今拆散,何期鸞鳳又西東!藍橋水漲難成事,佛廟煙沉嘉會空。著意一場今又別,何年與你再相逢!

也就是說,唐僧的前世和老鼠精是有一些前緣的

在奎木狼章節,奎木狼和披香殿的宮女私通。然後在奎木狼私下天庭後,披香殿的宮女下凡投胎,和奎木狼再續前緣。唐僧前世是金蟬子,金蟬子是陪伴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悟道的一隻金蟬,在釋迦摩尼悟道後,成為釋迦摩尼的坐下二弟子。當然,金蟬子在佛教典籍裡是不存在的,屬於作者杜撰的人物。那這個同是妖修金蟬子是否和老鼠精相識呢?白鼠精在西天聽到了唐僧是金蟬子轉世後,才偷吃的香燭,下凡和唐僧再續前緣。當然,以上是小編想像的,做不得數。

所以說,白鼠精是唐僧西遊路上唯一心動的一個女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西遊路上最後一個對唐僧女色的考驗,這次是誰呢?

月中仙子的寵物——月兔

最後一次定力考驗是遇到玉兔,話說唐僧在一個寺廟裡見到了天竺國真公主。次日就被早早等待的玉兔變得公主用繡球砸住,要招唐僧當駙馬。當唐僧見到玉兔的時候,原文是如何描寫的:

「婷嬝娜,玉質冰肌。一雙雙嬌欺楚女,一對對美賽西施。雲髻高盤飛彩鳳,娥眉微顯遠山低。笙簧雜奏,簫鼓頻吹。宮商角徵羽,抑揚高下齊。清歌妙舞常堪愛,錦砌花團色色怡。行者見師父全不動念,暗自裡咂嘴誇稱道:「好和尚,好和尚!」

連孫悟空都忍不住誇讚唐僧的定力,可見此時的唐僧才真正做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然佛教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涵蓋的是世界萬物皆是「色」,我們不研究這個,只要知道美色也在這句話裡被涵蓋就對了。

小編覺得,《西遊記》裡的如來佛祖為什麼要讓唐僧,也就是金蟬子去西天取經。原因是兩個字「因果」。

1.當時佛教對中土的影響力不高,佛教缺乏一位東渡傳法的人才。

2.身為如來二弟子理應身兼為師傅傳法的責任,雖有悟性,但是對佛教毫無貢獻。

3.也正是因為有悟性,對自己的要求不高,導致定力極低,容易受外力所惑。

4.如來的私心:讓唐僧東渡,一是傳法,二是鍍金。畢竟一直都是佛祖的親傳二弟子,並無什麼道果,說不過去

5.唐僧悟性很高,但是一直沒有得道的原因就是因果纏身,所以,需要轉十世來還這些因果。

所以,在第十世即將功德圓滿之時,安排了這次西遊取經之行。讓唐僧真正的功德圓滿。

好了,今天的晨晨講西遊就到這兒了。別忘了,關注、點讚、轉發。咱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
    本期話題【《西遊記》如來佛祖既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看過《西遊記》的觀眾心底想必都有一種感慨,那就是唐僧師徒真是真的是多災多難,一路西行誠心求取真經,但是卻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妖怪或者劫難,可以說每一次都驚險萬分,讓人非常心疼。但是觀眾卻也因此有個疑惑,那就是如來佛祖即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置劫難?
  • 《西遊記》唐僧去西天取經的"三大奇葩目的"猜想
    《西遊記》中唐僧取經的"奇葩目的"猜想(一):唐太宗李世民的探子大家可能都知道我們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其實是根據"西域遊記"改編的,而唐太宗李世民讓陳玄奘去西天取經根本就不是為了求得真經普渡眾生,這陳玄奘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探子」,一本西域遊記記載了通往西域的安全路線圖陳玄奘一路的見聞也成為了大唐軍隊打開西域絲綢之路的情報
  • 唐僧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
    唐僧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西遊記》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小孩從小是看《西遊記》的動畫片長大的,孫悟空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卡通人物。不管是動畫片還是真人的電視劇,你要上街隨便抓一個人來問,你知不知道西遊記,我相信沒人會回答說沒有看過的。不管是戲劇也好,電視劇也罷,從古到今人們熟悉的西遊記是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到西天取經的故事。但是唐僧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呢?我相信很多人會回答不出來。
  • 西遊記:孫悟空為何心甘情願跟隨唐僧,去往西天取經,原因不簡單
    西遊記:孫悟空為何心甘情願跟隨唐僧,去往西天取經,原因不簡單說到西遊記,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西遊記中,有著四個主角,他們分別是 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在這四個人中,孫悟空的實力最為高強,唐僧師徒四人最終能夠取得真經也離不開他的功勞。
  • 《西遊記》裡唐僧為什麼要去西天取經?
    唐僧西遊取經可使東土威儀傳遍四方,這也是作者所處時代的胸懷。明王朝開放而領先。就像李唐王朝宋、金以來,儒、釋、道逐漸融為一體,相互學習,相互借鑑。集合體經常出現。像傳說中的呂洞賓、劉海蟾,現實中的王重陽、蘇軾、全真七子、王陽明等等。吳承恩也是這三個教派的領袖。據說西遊記裡有崇佛抑道的故事。事實上,大可不必這樣看。
  • 唐僧去西天取經是真心願意還是逼不得已?下集
    各位觀眾朋友們,前幾天因為手誤,把唐僧去是否願意去西天取經的下集給忘記了,今天補發一下,明天會發布更精彩的故事給大家,萬分抱歉,我們接著說唐僧的事兒,那麼唐僧到底願不願意去西天取經呢?也許有人會說了,那還用說嗎?
  • 孫悟空為何堅定不移的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不是因為緊箍咒
    《西遊記》大家看過了,唐僧之所以取經成功,離不開孫悟空的大力扶持,如果沒有猴子,唐僧走不了多遠就被妖精抓走了。那麼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考慮過沒有,孫悟空為何堅定不移的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呢?
  • 孫悟空一個筋鬥可辦到的事,為何唐僧要親去往西天取經
    無論那版的西遊記中,都沒有著重描寫過唐僧為何要西去取經。而且此去路途兇險,有諸多不測,老老實實待自己的地方,傳播自己的道義不好麼?而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玄奘,唐僧的原型,又是否如同西遊記中那樣,取到過經文。
  • 《西遊記》中孫悟空筋鬥雲很快,為何不直接背著唐僧去取經?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自菩提祖師那裡學得七十二變和筋鬥雲,後來他就是仗著能打能變的七十二變和逃跑速度很快的筋鬥雲大鬧天空,因其本領高強,又善於變化,所以天庭曾派十萬天兵天將都奈何他不得。還是如來佛祖的出現,才把孫悟空制服壓於山五百年。
  • 西遊記裡唐僧之所以去取經,是因為如來觀音要傳經
    西遊記裡唐僧為什麼要取經?因為李世民殺兄滅弟逼宮篡位殺人無數!  《西遊記》原文寫道,玄奘道:「我已發了弘誓大願,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兇難定。」
  • 《西遊記》:女兒國裡唐僧對女王動心了嗎?唐僧只說了一句話
    而最讓觀眾喜愛的就是女兒國裡的那一段,不同以往的妖怪喜歡唐僧肉,這次是想嫁給唐僧,要是普通女人還好,可是人家是一個女王啊。要是普通男人早就衝上去抱住不撒手了。誰叫人家唐僧絲毫不動凡心呢,一心只想上西天,連女王陛下都挽留不住。那麼作為高僧的唐三藏是真的沒有動心嗎?
  • 《西遊記》錯的?聊聊唐僧為何要去西天取經?
    《西遊記》是家喻戶曉的名著,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西行,經過各種劫難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不過有些讀者可能會納悶,佛教其實早在兩漢時期就已經傳入我國,在南北朝也非常興盛,那為什麼唐僧也就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玄奘還要千裡迢迢的去西天取經呢?
  • 原來唐僧去西天取經,都是被逼的!
    西遊記從小看到大,唐僧一直是個受人敬仰的高僧,雖然手無縛雞之力,卻不怕艱險,一心要去西天取經。可如果你認真地讀《西遊記》這部小說,會發現情況並不是這樣。其實唐僧選擇去西天取經,也實屬無奈,他其實頂著很大的壓力。
  • 唐僧取經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唐僧:去西天我也是迫不得已
    看過《西遊記》到朋友們都知道,書中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如果小編提出一個問題,您肯定會回答錯誤,究竟是什麼問題呢?別急,小編這就提出來,這便是「取經隊伍中誰西去的意志最堅定?」,您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唐僧。可是小編遺憾的告訴您,真相併非如此,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這就來說說。
  • 西遊記:唐僧取經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剽竊!回去之後還寫書記錄!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講一講關於這《西遊記》中的那些事兒。大家都知道,西遊記這部作品是一部十分良心的優秀的巨作,這部作品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也是十分的牢固不可超越的,這部劇為我們刻畫了許多優秀的故事情節還是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像我們大家所耳熟能詳的觀音菩薩、如來佛祖、赤腳大仙等等,都是我們記憶中難以替代的一部分。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講一講關於這西遊取經的一個主角,唐僧的那些事兒。
  • 西遊記:為何唐僧一定要靠走路去西天取經?你是否看懂了呢
    西遊記:為何唐僧一定要靠走路去西天取經?對此你是否了解呢。小編覺得唐僧可真的是一塊「硬骨頭」,他立志前往西天取經,這一路走來九九八十一難,好在孫悟空的保護下都成功脫險。小編不得不說唐僧的勇氣可嘉,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又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唐僧「油鹽不進」一定要走到西天取經呢?很多網友說這是因為唐僧要表現出他的誠懇,但是小編卻不認同這句話。大家是否還記得唐僧說他取經的目標?是為了宣揚佛法好讓眾生脫離苦海。
  • 李世民為啥要派唐僧去西天取經?
    貞觀十三年,李世民挑了個良辰吉日,給了唐僧兩個隨從一匹馬,一封通關文牒和一個紫金缽盂,以及幾件換洗衣服,就打發唐僧上路了。對於李世民為啥要派唐僧去西天取經,三個原因。第一李世民怕死。李世民自從被涇河龍王告了一狀下地獄走了一遭之後,意識到自己的小命掌握在如來和觀音手裡,地獄話事人地藏王菩薩就是如來的小弟,如果自己不識相的話很可能就會再被勾魂使者請下地獄走一遭,到時候能不能安全上來都是問題。所以李世民首先下令全國尊崇佛教,若有謗佛者斷左臂,接著在觀音的明示下派唐僧去西天求取三藏大乘真經,因為觀音說了,這三藏佛經可以度鬼。
  • 《西遊記》唐僧如何拒絕女人?
    《西遊記》是一部經典的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在同類作品裡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巔峰之作。 故事裡的主角大抵有四位,嚴謹地來說是師徒四人。
  • 西遊記:古代沒有導航功能,唐僧去取經為何沒有迷路?
    西遊記是吳承恩所抒寫的一部很是經典的神話小說,在這部書中吳承恩是以唐僧去西天拜佛求經為主線。在這個主線的前提下,吳承恩還安排了各種權力鬥爭和糾葛。在書中他還隱藏了很多的暗線等著我們去發現,當然這其中隱藏的線索太多了,大家可以慢慢深讀。
  • 唐僧應取回三藏經,如來為何只給他一藏?因為唐僧不知取經還收費
    在《西遊記》裡,唐僧去西天取經,是如來的意思,也是如來的安排。如來讓菩薩到東土尋找取經人,取回佛法三藏,普渡眾生。如來答應給唐僧三藏經,最後卻只給一藏,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唐僧不知道取經還得收費,這問題讓唐僧糊塗,也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