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穩步推進「五地一產」入市改革

2020-12-18 山西省人民政府

  6月26日,介休市綿山鎮坂地村民宿改造、研學基地配套項目建設等工程正在火熱進行中,1號院、2號院已具備接待能力。「以前是心有顧慮,現在是政策鼓勵。通過『五地一產』入市改革,土地有了『合法身份』,我們幹得也更『理直氣壯』了。」坂地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溫錦濱說道。

  2020年3月,按照晉中市安排部署,介休市迅速響應,「五地一產」入市改革拉開了帷幕。「我們在確定城關鄉為全覆蓋鄉鎮的基礎上,其他9個鄉鎮各選一個權屬關係清晰、發展條件較好的村為試點,以點帶面,積極穩妥全面推開『五地一產』入市改革。」介休市委書記張鵬說。

  農村土地改革事關全局。介休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7個專項工作指導組,該市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林業局、農經辦等職能部門全程參與試點村資源資產測量核准,堅持標準統一、程序到位。

  「五地一產」入市改革工作中,介休市堅持改革創新思維,不斷破題求進,堅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多個「死產」變活、土地「生金」的發展設想成為現實,「六大」模板示範「點土成金」,示範帶動引發強烈共鳴,不斷釋放出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盤活資源、多元經營型。順城關農貿市場是順城關村黨委於1997年興建的,開創了採取出租形式進行流轉交易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先河。順城關村模式也是介休市推進「五地一產」入市改革確定的首個模板。通過發展集體經營性資產,村集體資產總額與2000年相比,增長了12倍,集體收入增加了13倍,村民人均純收入增加了6.5倍,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造血」功能得到極大提升。通過典型帶動,讓廣大村民切身感受到改革成果,很多村爭當改革試點村。宋古鄉西段屯村參照「順城關」模式,收回800餘畝集體非承包耕地;下站村、韓屯村規範了企業佔地合同。

  集成開發、整村置換型。「我做夢都沒想到在農村也能住上大樓房。」搬進張壁新村的村民王艾元說。2009年,張壁村將張壁古堡整合打包,通過「整村搬遷、產權置換」的發展思路,引入凱嘉集團工商資本投入6億餘元,對古堡進行保護性開發,張壁古堡成為全國聞名的4A級景區。張壁村實現整村搬遷後,村民人均居住面積由原來的不足15平方米增加到40平方米,農民變職工600餘人,一舉破解了傳統村落「抱著金碗討飯吃」的窘境,走出了一條傳統村落整體入市的改革路徑。

  規模經營、連片發展型。義棠鎮白岸村針對農村土地撂荒、「四荒地」閒置空白、旅遊資源荒廢等問題,通過「摸清底數、集中流轉、打包經營」,引進工商資本1.5億元上山入林,在集中整合村內2600餘畝、周邊村2400餘畝荒山荒坡等閒置土地的基礎上,轉變一家一戶單獨經營模式,全部打包交由企業統一經營發展林地經濟和農旅融合產業。通過開發生態·文旅經濟拉動集體經濟發展,推動白岸村從「荒山禿嶺」變成了「金山銀山」,累計增加農村集體收入50餘萬元、村民收入300餘萬元,農村新興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以工補農、村企聯建型。綿山鎮坂地村探索形成了以集體非承包耕地經營權置換閒置宅基地的創新做法,即通過土地開發整理,把「四荒地」變為集體非承包耕地,以其3倍面積置換宅基地,並由集體統一流轉經營,村民固定收益。現已置換宅基地17處1萬平方米,改造建成鄉村民宿3處,村集體資產由不足20萬元增長到200萬元,村民戶均增加財產性收入2.5萬元。

  大戶引領、產業帶動型。綿山鎮引入泓興公司、開心合作社等農業種植大戶,以興地、大靳等村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20餘個村集中連片種植中藥材,建成萬畝中藥材產業園,打造介休「道地藥材」品牌。現已建成5000餘畝柴胡、綿黃芪種植基地,1個中藥材初級加工廠和1個中藥材交易市場,其中柴胡種植畝產達100公斤、總收益達600萬元,帶動周邊300多戶農民增收400餘萬元。

  提檔升級、園區集聚型。圍繞108精品農業廊帶,集中整合土地資源,建成農業部標準園區—鐵鞏循環農業園區、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凌雲生態園區等一批特色農業園區,並進一步以點帶面、連線成片,打造形成以鐵皮石斛、貝貝南瓜、長山藥、蘆筍、銀條菜等特色種植為基礎的示範廊帶,實現規模化種植近2000餘畝、生產效益累計達4700餘萬元,畝產收益平均達到2.35萬元,同步帶動500餘名村民就業,農民人均增收將近2萬元,農業產業逐步由生產型向市場型轉變、由家庭型向融合型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通過整鄉推進、系統集成,撬動了介休市「五地一產」入市改革的基點,全市一盤棋,不急幹蠻幹、不降低標準,確保改革工作壓茬推進。目前,介休市1個試點鄉鎮、18個試點村已率先完成「五地一產」的核准、確權,並在該市164個行政村全面推開。同時,以項目化盤活資源資產,整合龍鳳鎮2個村6800畝土地、連福鎮3個村2.2萬畝土地,推進實施總投資5600萬元的南莊古村旅遊項目。總投資1.7億元的天峻山文旅融合項目,整合張蘭鎮3個村9000餘畝土地打包招商。發展總投資2億元的名貴苗木基地,最大限度盤活農村資源資產。

  下一步,介休市將繼續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五地一產」入市改革全面覆蓋、深度融合,讓「點土成金」的更多紅利穩步兌現,奏響惠民富民的鄉村振興強音。

相關焦點

  • 「五地一產」入市改革: 開闢山西介休「三農」工作新局面
    這只是「五地一產」入市改革第一階段的初步成果,目前,該項改革已經在晉中大地全面展開。介休,作為晉中目前唯一的縣級市,在晉中全市「五地一產」入市改革的實踐中積極作為,勇於擔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晉中全市的改革試水探路。作為改革的受益者,介休這座傳統的工業化城市的農業、農村、農民正發生著一系列喜人的變化。
  • 介休市連福鎮西狐村「五地一產」入市改革:油用牡丹開出「致富花」
    西狐村位於介休市連福鎮,坐落在狐岐山腳下,全村現有人口197戶,常住人口600餘人。以前的西狐村依靠傳統農業種植,經濟發展滯後。近年來,西狐村以經濟建設為抓手,對本村集體機動地進行了規範管理,並利用閒置場地,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企業,種植油用牡丹,充分激活農村資源。
  • 靈石縣召開天聚鑫源煤業有限公司礦田農業田園綜合體「五地一產...
    本報訊 10月13日,靈石縣召開天聚鑫源煤業有限公司礦田農業田園綜合體「五地一產」項目匯報會。縣委書記韓軍,副縣長張寶忠、孫俊傑,靈石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縣委辦主任李文亮,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企業、設計單位負責人參加。
  • 龍亭區財政局穩步推進財政電子票據改革
    您的持續關注是我們前行的動力為提高我區非稅收入和財政票據管理工作的科學化、電子化、精細化水平,根據《河南省財政廳關於市縣全面開展財政電子票據改革的通知》(豫財非稅〔2020〕2號)要求,區財政局高度重視,把全面推進「財政電子票據改革」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多管齊下,穩步推進財政電子票據改革。
  • 德清縣統籌推進農村「三塊地」改革
    浙江在線12月3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淼 趙旭)自2015年以來,德清縣作為全國人大授權的33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土地徵收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簡稱「三塊地」改革)試點地區之一,積極以土地制度為牽引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喚醒沉睡的土地資源,進一步激發鄉村活力,釋放出助推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 灞州鎮穩步推進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工作
    自汶川縣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工作啟動以來,灞州鎮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和部署,周密安排,精心組織,穩步推進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工作。一、責任認識到位。各村均成立了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精心組織、講究方式方法、把握時間節點及重點,按照程序依法有序推動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工作的開展。二、分析研判到位。
  • 吉林電力公司穩步推進集體企業改革
    吉林電力公司穩步推進集體企業改革 發布時間: 2015-12-27   來源:本站編輯
  • 湘潭市公車改革穩步推進 公務用車實現「全省一張網」
    2015年湘潭市全面啟動公車改革工作後,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去年5月,按照國、省公務用車制度改革部署要求,湘潭市大力推進公務用車平臺建設,除涉及國家安全、偵查辦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車外,其他各類公務用車統一納入湖南省公務用車信息化管理平臺,並進行標識化噴塗,統一安裝具備北鬥衛星定位功能的車載終端,通過信息化手段,對公務用車配備使用情況進行約束和監督,實現「管理平臺化、平臺信息化、車輛標識化」。
  • ...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後調整省與市縣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政策解讀
    一、相關背景  近年來,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持續推進。自2016年5月1日起,與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同步實施調整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所有行業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均納入中央和地方共享範圍,中央和地方各分享50%,過渡期暫定2-3年。
  • 福建省泉州市穩步推進DRG改革試點工作
    泉州市醫保局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精神,根據「建立管用高效的醫保支付機制」的要求,積極探索推進DRG付費改革試點工作。,按照「頂層設計、模擬測試、實際付費」三步走的思路,有序推進泉州市DRG試點改革工作,全面提高醫保支付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實現提績效和優服務雙目標,達到「群眾得實惠、醫院受鼓舞、醫保能承受」的改革目的。
  • 介休市小褚屯村:鄉村治理新探索,美麗鄉村新樣板
    介休市洪山鎮小褚屯村民喬世蓮感慨道。走進小褚屯村,長長的文化牆,道路兩旁簇簇綠色令人神清氣爽,處處能感受到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可喜變化。實現民富村強的新農村小褚屯村南鄰介洪公路,北靠介休高鐵車站,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在冊人口400餘人。村內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2016年,村裡翻新了吃水管網,修繕了水源地附近汙水排放渠道,保障了全村村民吃水安全。
  • 黑龍江省推進產改醞釀培育更多「大國工匠」
    ,強力推進全省「十四五」期間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作為深化改革重點領域的改革任務,黑龍江省委始終把產改置於全省深化改革的總體框架之內統籌推進,並投放了很大精力。省委書記張慶偉親自部署,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陳安麗、省委常委、統戰部長聶雲凌多次聽取匯報、指導工作。
  • 方城縣券橋鎮: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助脫貧促振興
    河南方城訊:(王顒 王炳中)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一項管長遠、打基礎,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重大改革。「十三五」時期,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券橋鎮認真貫徹執行河南省委、省政府下發的《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市、縣要求,積極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成立了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任常務副組長、分管領導和相關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相關戰線和單位、管理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 一體化推進 一盤棋發展——膠東五市合力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引擎
    3是指「決策一協調一執行」機制,建立以膠東五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組成的座談會機制,作為五市最高層級決策審議機構;建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聯席會議制度,作為五市一體化發展協調機構;聯席會議下設聯席會議辦公室、各市推動一體化發展辦公室和各項工作專班,作為一體化發展執行機構。9月3日起,膠東五市人員在青島集中辦公,協調解決一體化發展重大問題,推動一體化各項工作有序落實。
  • 「一體化」推進 「一盤棋」發展--膠東五市合力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
    3是指「決策一協調一執行」機制,建立以膠東五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組成的座談會機制,作為五市最高層級決策審議機構;建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聯席會議制度,作為五市一體化發展協調機構;聯席會議下設聯席會議辦公室、各市推動一體化發展辦公室和各項工作專班,作為一體化發展執行機構。  9月3日起,膠東五市人員在青島集中辦公,協調解決一體化發展重大問題,推動一體化各項工作有序落實。
  • 天津:實施七項任務十大計劃 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
    昨天,記者從我市研究生教育會議上了解到,我市將實施七項任務十大計劃,全力推進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到2025年,建立起與天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規模結構更具優勢、培養模式更顯特色、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整體質量不斷提升的更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體系,培養一大批基礎知識紮實、學術素養深厚、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突出的拔尖創新人才。
  • 《改革熱點面對面》③:強農富農的關鍵一招
    原標題:強農富農的關鍵一招(《改革熱點面對面》③) 1978年,安徽小崗村18位農民冒著巨大風險,在實行包產到戶的契約上按下鮮紅手印。可以說,就是這個舉動,使小崗村成為「大包幹」的發源地,也使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成為我國改革的發端,由此推動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進程。
  • 富錦市洪洲村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紀實 讓村民共享「產改」紅利
    而今,村門兩側「溼地芳洲率先振興文明村,錦臺富路同奔小康幸福人」的對聯,正是洪洲村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推動下發生巨變的真實寫照。「產改第一村」共享改革「紅利」2018年12月14日,對59歲的王國林來說,這天非同尋常。
  • 沙坪垻區長常斌:加強師資儲備 穩步推進高考配套改革
    原標題:區政府第69次常務會議 審議研究高考招生綜合改革等事項近日,區長常斌主持召開十八屆區政府第69次常務會議,審議研究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高考招生綜合改革、農村飲水安全、排水設施管理職能移交、惠殘工程等事項,並對相關工作進行研究部署。
  • 介休市再用三年時間 力爭打造全國知名旅遊城市_山西新聞_山西新聞...
    ,促進了介休旅遊產業的改革創新發展,旅遊業成為展示介休形象的重要品牌和推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今年以來,介休市全面貫徹晉中市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在「一山、一村、一城、一市」旅遊發展戰略的引導和「打造十個鄉村生態旅遊」政策的鼓勵下,介休旅遊業百花齊放,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