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小孩的生活大多在農村度過,雖然家境不是多麼的寬裕,但是童年的生活可是非常的自由和歡樂。就如魯迅的文章中,有寫過一個農村小孩閏土的鄉村生活,描述的每一個細節都非常到位,除了文中說的刺猹我們可能都沒經歷過,但是爬樹掏鳥窩、海邊拾貝、下河捕魚等等都是童年經歷過的,在我們跑出去玩時,家長還不忘在身後大喊注意安全。
但是現在的百姓日子不斷的慢慢變好,家門前的小河被修建成了一條馬路,曾經爬過的大樹變成了灌木,許多以往的事情都逐漸的消失了。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菜,是城市不常見的一種蔬菜——香椿,有些地方還把它叫做「春楊」,香椿非常好吃,好吃到出現了「香椿過房,主人恐傷」這樣一句俗語,為什麼呢?這句話又是啥意思?聽小編慢慢道來。
這種樹在農村非常常見,是備受村名喜愛的一種野菜,它的嫩芽非常香,而且營養價值高,吃起來口感非常的好。在四川還經常把它當涼拌吃,是一道非常下飯的蔬菜,還有人將它用來煎餅、炒雞蛋或是拌豆腐等等許多做法,可想而知這野菜是非常的受歡迎,在菜市場也可以看到許多人賣香椿。
香椿是長在樹上的,而且樹長高了的話,想要摘它來吃還是有一些難度的,不像茄子、豆芽、白菜那樣伸手可摘。如果有人為了貪吃,而去攀爬樹的話,可能會有摔下來的危險,為了一樣菜而摔傷自己的身體,那是非常不值得的。加上香椿樹長大後,還會結出果子,等果子熟透之後就會自然下落,大人會擔心自家小孩被這些果實砸傷,所以才有了今天我們要說的俗語。
俗語的前半句是說,如果香椿長到超過房頂的話,就說明要採摘這種菜有一定的困難,這裡要說明當時的房子大多數都是瓦房,而不是現在隨處可見的居民房。香椿樹的枝幹雖然大,但也非常的柔韌、脆弱的,在爬上樹的時候,樹的枝幹會受到人的重力而彎曲,如果支撐不住重力的話就會斷裂,人就很容從上面摔下來而受傷,因此才會有了「香椿過房,主人恐傷」這句俗語。說完這麼多,大家以為老祖宗是要告誡我們不要為了貪吃,而忽視了這麼做會有怎樣的安全隱患。
其實不以為然,我們要懂得舉一反三,這句話更深層的意思是要告誡我們,在生活中我們要先三思而後行,在面對眼前的各種誘惑時,千萬不要衝昏了自己的頭腦,失去了理智。我們要看清楚這個誘惑的背後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危險,不能抱著僥倖的心理去嘗試,到時候災難來臨,再後悔也來不及了。老祖宗用一株香椿道出了人生哲理,作為後人不得不吸取現任的教訓,也非常敬佩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