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木木。很多花友覺得,月季種植實在是太簡單了,噴藥、施肥、澆水都遊刃有餘沒有覺得絲毫困難麻煩,但很多沒有入門的花友又覺得,月季的病害實在太多了,不是病了,就是幹了,澆水了吧,又喜歡爛根。
木木之前也給大家零零總總說了一些月季種植的方法,但很多新手花友反饋還是很困難,因為無論你怎麼說,教程有多麼詳細,很多剛入門的花友都無法在心中形成一個知識體系。所以木木今天就拿一顆小苗為例,給大家介紹一下一年生長以及養護歷程,跟著木木走一遍,希望新手花友們看完之後對月季種植有一個完整的概念。
以下的方法只代表木木種植建議,目的單純為了讓大家種植起來更簡單,並不說明養護方法的唯一性。
一:準備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正式種植月季之前,我們也要先準備一些必要的工具以及材料才能保證月季苗到家時不至於慌亂了手腳。
今天木木只建議大家準備一些基礎的東西,這些都是種植月季之初的一些必備物品。
1:盆土
我們以盆栽月季為例,首先我們要準備一個2~5加侖的花盆,木木推薦塑料的加侖盆就可以了,經濟實惠有利於後期養護,至於盆的大小,這個根據自己實際的種植空間來挑選都可以了,即便是選擇2加侖,種個兩三年問題也不大,後期還有方法解決彌補。
土方面,由於大部分的盆栽花友都處於城市中,自己去弄土勞神費力不說還可能搭配不好,所以就直接推薦成品營養土了,泥炭、椰磚、珍珠巖按比例搭配就行,疏鬆透氣不積水就OK,手捏一捏有回彈就能種月季,從養根的角度來說,再差的營養土也比園土好。
2:藥肥
藥品方面,月季的常見病害實在太多,所以我們只準備兩種必要的藥物就可以了,一種是預防真菌類病害的代森錳鋅,另外一種是殺滅大部分蟲害的吡蟲啉,加起來十幾塊錢,預防到位可以減少病害爆發的概率,其他病害等真的有了再買不遲。
肥方面,盆栽月季買一瓶分裝的花多多1號或必達水溶肥均衡版的就行,400~500克的也就十幾塊錢,幾盆月季可以用很久很久了,另外花幾塊錢買幾袋葉面肥,只要裡面含鎂以及鐵鈣就可以。肥和藥的事兒就這麼搞定了。
3:其他
其他的例如園藝剪刀、澆水工具這些,木木都不建議大家在一開始準備,園藝剪刀就用普通剪刀代替,澆水的話,你家裡還能沒個盆兒麼?由於我們一開始種植月季的數量並不會太多,所以過於專業的工具等以後再說,首先怎麼簡單怎麼來。
不過噴藥的噴壺確實要買一個,因為家中沒有什麼可以代替的,買一個幾升的傳統噴壺就可以,如果家中女生有較大的化妝用的噴壺也可以。再準備一個注射器,一個量勺,方便藥品和肥料稱重就萬事俱備了。
二:購入花苗
做好準備工作之後,就可以開始挑選花苗了,品種選擇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限制,按照自己的眼緣和第一印象來選就可以了,基本上就是按圖來選擇。當然一些日本品種木木建議新手花友慎重選擇。除此之外,其他的品種種植難度都差不多的。
在苗情方面,很多花友可能覺得一開始購入大苗可能種植起來更簡單,小苗可能不太好養護。還是那句話,人挪活樹挪死,動物和人可能是越大一些身體越好,但是對於植物特別是木本植物來說,越大也就意味著根系盤根錯節,移栽後出現的應激反應也就越多,越大的苗,運輸移栽之後成活率更低,對養護技術要求更高,新手沒辦法輕易搞定它們。
有時候我們看到花園裡移栽的大樹,不是掛著遮陽網就是打著點滴,就這樣還不敢保證一定成活,但綠化帶那些小樹苗,看著連根都沒什麼,戳土裡卻能輕易成活就是這個道理。
PS:木木建議
網購月季,建議還是以健壯的小苗為主,雖然可能要經過一年的種植才能變成中大苗,但是至少在成活率方面是有優勢的。
健壯的小苗即代表根系強健,至少土團外表可以看到有根系纏繞,另外,枝條也要完成半木質化才可以,至少有2個或2個分支以上更好。再次提醒大家,不要看植株大小,也不要看花苞多少,那些都是做給你看的面子,一定要看根系和枝條硬度,那些才是貨真價實的裡子。
三:移栽定植
準備工作做好,花苗到位之後,我們就要開始移栽定植了。
首先我們將小苗第一時間從包裹中脫出,然後將裹在育苗盆上的保鮮膜、口袋以及膠帶全部清理掉,檢查一下植株狀態,看看是不是健康,看看有沒有斷枝,再看看有沒有打焉、枯萎的情況。少許黃葉是沒關係的,只是一些正常的應激反應。
之後我們再將育苗盆小心翼翼的除去,在這個過程中,要避免弄壞根系,減少後期應激反應的嚴重程度。
此時,我們將預先準備好的花盆拿出來,左手提苗,右手填土,左手將花苗原本的土團全部置於加侖盆刻度線內保持不動,右手迅速加土並且保證新加入的土壤將原本的土團完全蓋住。
當移栽完成之後,就可以澆定根水了,定根水就是清水,初次種植土壤非常蓬鬆,吸水能力很強,作為新手花友來說,木木建議澆兩次,以盆底流出水來為標準確保澆透。
澆水完成之後,基本上整個移栽定植過程就結束了,此時基本上不需要對月季做什麼。但如果植株上有黃葉、病葉或爛葉,需要我們清理走。如果有花苞,無論多少也要剪掉,因為花苞會消耗植株大量的營養,不利於緩苗服盆。
四:初期養護
相較於日常養護,月季剛剛定植完成之後的養護方法有些特殊,這個階段我們可以稱為緩苗階段,也可以稱作恢復階段。
在緩苗階段,如果苗情是按木木所說的,那麼除了在夏天需要遮陽7~15天之外,其他季節可以直接曬太陽,另外,在移栽和運輸的過程中,多少都會出現一些根系和枝葉損傷,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有可能出現部分葉片發黃,這沒有什麼關係,直接撿走清理掉就可以了。
在這段時間中,控水是最難掌握的一件事情,因為換盆而加土了大部分的新鮮土壤,而根系又沒伸展到其中,土壤中水分完全靠蒸發,而植株本身對水的需求很少,所以在這個階段,就非常容易水大爛根,這也是為什麼月季在緩苗階段死苗概率那麼高的原因之一。此時我們一定要嚴格控水,注意偏幹養,堅決執行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標準。
PS:補充一下
而在施肥方面,由於移栽之後根系尚處於恢復階段,所以建議一個月之內都不要給任何肥料,以免給根系造成過大的壓力。
用藥方面,定植之後我們就可以用廣譜殺菌藥噴灑一次,一周之後再噴一次,完全按照正常養護、定期預防用藥即可。
五:澆水方法
而今天木木又要再次給大家重提一下澆水的問題,澆水看似是一個小又簡單的問題,但是卻有無數顆月季葬身在月季上,這裡木木再次給大家重申一遍,月季是否缺水需要使用月季實際需求來衡量,簡單來說就是看土壤的乾濕程度。
堅決不要記時間,很多花友從一開始就記時間,實際上苗是否缺水跟苗情、天氣、土壤都有很大關係,不能一概而論的用時間來衡量。比如夏季和冬季的澆水頻率,那不可能完全一樣,夏季幾乎一天一澆,冬季有可能大半個月都不澆一次。
澆水還是需要根據土壤的乾濕程度來,當你感覺月季需要澆水的時候,用筷子沿著盆的邊緣戳下去,中層土壤潮溼但擠不出水來就可以澆了,同時我們也可以記住此時花盆的重量,以後判斷植株是否需要缺水就不用那麼麻煩了。
另外,什麼時候澆水,怎麼澆水也都各有講究。一般來說,澆水應該在早上進行,傍晚澆水會增加植株溼度,導致菌類病害爆發的機率增加,而在早上澆水,多餘的水分經過一天基本上都蒸發掉了,植株可以保持相對乾燥,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進行。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澆水時儘量不要撒到葉片上,這樣也會增加植株溼度,導致真菌類病害爆發的概率增加,月季葉片除了噴藥噴肥和自然降雨之外,任何時候都不要額外噴水。
六:施肥方案
現在來給大家一個全年施肥的方案,除了之前木木給大家說的剛移栽定製的月季大約一個月內不需要施肥之外,月季在夏季高溫以及冬季低溫進入休眠期之後,也不需要施肥,因為此時植株活力降低,生長几乎停滯,施肥不僅沒有意義,在夏季高溫時還有可能出現肥害。
除了上述三種情況,月季幾乎都處於生長期,只要在生長就必須要施肥。
好了,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月季生長需要三種大量元素氮磷鉀,還有一些中微量元素,鈣鐵鋅鎂等等。盆栽月季可以使用均衡性的水溶肥7~10天兌水澆一次即可,中微量元素通過葉面肥7~10噴灑一次即可(葉面肥可以和藥物混合一起噴灑)。
相較於盆栽月季來說,地栽月季的種植就相對於簡單一些,因為地栽土壤中本來就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以及各種有機質,可以滿足月季生長的基本需求,但為了讓月季長的更好,開花更多,所以也需要人工施肥來保證「產量」,地栽月季可以一個月使用一次均衡性的複合肥,然後半個月噴灑一次中微量元素的葉面肥,基本上就可以滿足生長以及開花所需要。
月季施肥應該是持續性的薄肥緩施,不要臨時抱佛腳,不要想著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除了上述所說的三種情況無需施肥之外,一旦觀察到月季植株出現了任何問題,例如爛根、病害、落葉等等,就要立即停止施肥,以免給根系增加負擔。
七:病害防護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月季病害防護的問題,月季的常見病害實在太多了,導致現在所有的病害防護教程全部都是四面出擊,很多花友到頭來也不知道看了個啥。
今天木木就不給大家說一些具體的病蟲害了,畢竟之前有過專門類文章介紹,之說以說如何預防。真菌類病害一直都是危害月季最麻煩也是危害最最重的病害,再加上考慮到其本身的特性,我們將預防的重點放在真菌類病害預防上。
日常保持通風,拉開植株之間的間距,當枝葉茂密時稍微修剪疏一下葉,就可以有效改善月季的生長環境。另外,日常7~10天左右噴灑一次代森錳鋅,可以減少大部分的病蟲害。
同時,在發現病害之後,首先將感染病害的葉子剪掉是然後再噴藥物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病害防治首先在預防,7~10天噴灑殺菌藥物可以減少大部分的真菌類病害,而一切簡單的蟲害,只需要噴灑一次吡蟲啉就可以搞定了。
另外,早發現早治療,快速確診、對症下藥都是病害防治的關鍵。
八:修剪教程
接下來,給大家說一下簡單的修剪教程,月季在一年幼苗期內,修剪的幅度基本上都是很少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動剪,必要的修剪可以讓月季長勢更快、更加健康。
1:日常
一年之內的幼苗,首先我們要做到儘量不要讓月季開花,因為開花會消耗植株大量的營養,而正處於生長階段的月季需要集中營養,所以木木建議小苗在種植當年有花苞就要掐掉。
其次,我們還可以經常觀察一下植株,如果發現有特別密集的專業,互相重疊在一起的葉片清理掉一些,可以避免真菌類病害的爆發。
同時,我們將一年內的幼苗打頂也歸類為日常修剪裡,因為幼苗活力強,長勢比較猛比較快,所以經常冒筍或者徒長,此時我們就需要將那些長的特別高的枝條修剪
2:花後
如果你想讓幼苗開花,那麼在花後也要進行必要的修剪,這樣可以使營養回流,讓植株更粗壯,發更多分枝出來。月季在開花之後,我們可以將整個開花枝剪掉大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對於幼苗來說,木木建議大家只剪掉二分之一即可,多剪有風險。
3:冬季
在一年最冷的時候,我們需要給一年的種植做一個總結,無論是好是壞,在此時給強剪就等於重新再來,同樣也是從幼苗往成年壯苗過度的一個重要階段。
如果幼苗生長症狀,沒有病害、沒有爛根,而且有2個分枝以上,那麼在冬季休眠期我們可以將整個植株剪置25釐米左右甚至更短一些(藤本月季第一年也這樣剪),等到第二年再發出來的枝條會更多更壯。
月季地栽比盆栽更好?盆栽月季老是死?做好這幾點,盆栽也有春天
想要月季春天爆盆?冬天一定別忘記做這些事,清園、上肥兩不誤
月季黑杆別怕,防治方法在此。枯枝爛根不再有,枝繁葉茂多開花
月季冬天養護詳細教程。澆水、施肥、防寒全知道,8大要點護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