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構建醫療行業「新基建」 數字健康或迎發展元年

2021-01-08 澎湃新聞

僅需0.02秒即可成功調取3個月歷史用藥信息,並開出全國首張平臺型網際網路醫院醫保電子結算單,由政府指導,第三方主導建設並運營的省級網際網路醫保大健康平臺日前在山東濟南成立,標誌著網際網路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的全流程首次打通,被行業認為是近年來中國數字健康行業的重要突破。

一張醫保電子結算單,解決了多年來當地慢病患者線下跑斷腿、線上磨破嘴的複診購藥難題。其背後正是網際網路+醫療、數字健康新基建帶給行業的巨大變革。通過數位化手段推動醫療健康產業改革升級已是大勢所趨,而政策開放、技術升級、產業需求以及更多元的主體參與,將成為推動數字健康新基建的重要引擎。

全國政協委員沈南鵬認為,傳統醫療資源投入「重硬(件)輕軟(件)」,信息化短板嚴重製約醫療整體供給能力提升;醫療信息化便民惠民基礎較差,「信息孤島」阻礙優質醫療的公平可及。

而山東網際網路醫保大健康平臺,通過引入在數字健康新基建領域有經驗、有技術的企業加入,創新傳統醫療資源投入的模式,很好地解決了「重硬輕軟」、「信息孤島」等一系列問題,通過創新、持續的資源要素整合,不斷提升經濟社會中各個組成部分的運行效率。

「數字健共體」賦能醫藥保升級

在山東省網際網路醫保大健康服務平臺運營單位山東網際網路醫保大健康集團有限公司的發起機構中,記者看到,數字健康平臺微醫扮演著牽頭人的重要角色。

作為網際網路醫院模式的開創者和領跑者,微醫在全國範圍內幫助各地建設運營網際網路醫院的過程中,形成了強大的數字健康產業資源整合能力。

而由微醫首提的「數字健康共同體」,以打造以健康為中心、以數字平臺為支撐的醫療共同體為目標,正契合了數字健康新基建的要義,即通過打通「醫、藥、保」服務閉環,有效整合行業服務能力和技術支撐能力,為用戶提供「平臺系統+硬體終端+資源賦能+運營服務」四位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

據了解,目前微醫「數字健康共同體」已在福建龍巖、天津、山東泰安、德州、湖北黃岡、寧夏銀川等多處落地,幫助當地政府實現區域醫療水平提升、百姓健康指數提高、醫保增幅降低的目標,並帶動區域內數字健康產業的協同發展。

「數字健康是一個動態的、快速發展的行業,其要義在於能夠連接『醫、藥、保』鏈條上所有參與者,並能夠賦能所有參與者實現數位化升級,同時在多場景開展服務。」微醫CFO蔡強日前對本報記者表示。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健全「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的7大的方面要求,為數字健康基礎設施所應承載的服務指明了方向。它們分別是:「發展醫療服務」、「創新公共衛生服務」、「優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完善藥品供應保障服務」、「推進醫療保障結算服務」、「加強醫學教育和科普服務」、「推進人工智慧應用服務」。

2019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數字健康全球戰略(2020-2024)》(草案),確定了數字健康戰略的優先地位,並肯定了數字健康對所有國家醫療行業發展的支撐潛力。行業人士指出,數字健康產業在2020年迎來發展元年,將成為醫療行業的「新基建」。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將網際網路醫療再次置於聚光燈之下,網際網路醫院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引發了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於數字健康領域更深層次的關注。受疫情催化,一系列政策實現突破,推動行業快速實現線上線下閉環,同時加速了醫院、醫生在線上提供服務,也培養了廣大民眾在線上獲取醫療健康服務的習慣。

數字健康新基建迎高速發展期

近年來,雖然國家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落地,然而醫保支付一直是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行業發展的瓶頸。而老百姓對網際網路診療健康服務納入醫保、商保支付範圍,實現在線支付和醫保報銷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伴隨著全國範圍內「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水平的提升,對數位化支付的基礎設施要求也隨之提高。

蔡強認為,醫療健康的數位化不僅是一種技術應用,更應被視為一種革命性的公共衛生服務方式--遠期來看,數位化基礎設施將對整個醫療流程、醫患關係、健康管理方式等諸多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他表示,經過此次疫情「大考」,公共衛生平臺與醫療機構數據互聯互通等方面仍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而數字健康平臺在其中發揮的巨大作用。相關政策的進一步開放,使得更加深入全面地構建基礎設施成為一項行業迫切需要推進的工作。未來希望,政府層面能夠進一步支持優質平臺型企業的發展,將「藥+醫+保+檢」在數位化技術的基礎上形成統一的標準,實現編碼統一、數據貫通,基於數據互聯互通,開展更多以用戶健康為中心的醫療健康服務。

以山東省級網際網路醫保大健康平臺為標誌,構建全新的數字健康基礎設施,不僅能夠在公共衛生事業上創造社會價值,還能為為產業轉型、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未來3-5年,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有望迎來新一輪高峰。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丁磊的「兩會」建言:國家層面建統一「病患大數據分析中心」,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位技術,動態研判生化數據、醫學影像等關鍵信息。

「我們期待並且相信,數字健康產業必將在『新基建』的浪潮中迎來更高速的發展。」他表示。

據中華工商時報

茅臺九九坊地處茅臺核心產區,是貴州省重點項目和遵義市重點文化旅遊項目,項目佔地約180畝,將打造成為綜合性的醬香酒品鑑體驗中心和酒文化傳播基地。以茅臺河谷酒的歷史文化為載體,集古城、水城、文城、商城、旅遊城等特色為一身,擁有獨具酒文化及地域文化的餐飲住宿、休閒養生、娛樂購物等業態。

貴州通源集團成立於1992年,總部位於貴州省貴陽市,28年來專注於汽車經銷商行業,代理豐田、寶馬、勞斯萊斯、奔馳、奧迪、雷克薩斯、保時捷、沃爾沃、本田、通用、捷豹路虎、阿斯頓馬丁、瑪莎拉蒂等20多個世界知名汽車品牌,業務範圍覆蓋貴州、四川、廣東、浙江、陝西、安徽、河南、重慶、雲南等9個省21個城市,共設立100多個品牌店及分店,擁有5000多人的員工團隊,服務超過100萬客戶,已發展成為西部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集團連續多年榮獲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中國十佳汽車營銷集團,於2018、2019 年榮膺貴州民營企業百強榜首,為貴州唯一上榜企業榮登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並成為2020最具綜合競爭力集團,在營收規模200-500億集團裡排名第2位。

發布民營經濟權威聲音,凝聚貴商力量

中華工商時報貴州記者站官方微信公眾號

貴州省各級工商聯(總商會)重要宣傳平臺

歡迎您提供新聞線索

原標題:《聚焦 | 構建醫療行業「新基建」 數字健康或迎發展元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0大灣區論壇聚焦醫療健康和新基建機遇 探索香港新角色
    此次論壇的主題為「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由中國日報攜手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廣州市穗港澳合作交流促進會協辦,論壇另設三場研討會,聚焦灣區醫療健康服務、新基建機遇、香港新角色。此次論壇吸引了近400名政商學界人士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其中包括25國駐港總領事。
  • 新基建元年,聯想大寫的「轉型智慧」
    基於長期在技術的沉澱以及行業實踐上的經驗總結,聯想企業科技集團發布了《聯想智能化轉型行業白皮書》,助推「新基建」快車加速前行。新基建元年,數位化轉型的重要節點,聯想企業科技集團無疑添上了重要一筆。大寫的實力智慧:技術為本,賦能行業「轉型」二字,談之容易,實踐難。
  • PPT|數字基建如何引領新基建發展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CAICT物聯網智庫 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導 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研究所副總工劉陽,以「數字基建引領新基建發展瞄準產業升級和智能製造發展,引導各方合力建設工業網際網路。適應群眾數字消費新需求,促進網上辦公、遠程教育、遠程醫療、車聯網、智慧城市等應用。推動通信與相關行業雙向開放與合作,消除行業應用壁壘,為平臺經濟發展和行業開放融合營造良好環境,構建平臺及其參與者互促共贏的生態。保障個人隱私和網絡、數據安全。三要深化相關領域國際開放合作,推動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 2020年兩會,「醫療+新基建」讓科技大佬集體代言
    雷鋒網了解到,在具體議題上,5月20日人民日報一條微博上列舉的7大看點,第一點就是新冠疫情防控,醫療在兩會上的比重不言而喻。今年以來,新基建話題不斷,更是今年兩會的熱門議題之一,而醫療和人們生活健康息息相關,「醫療+新基建」自然也受到特別關注。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幾乎所有參加兩會的科技行業大佬,都瞄準了「新基建」這一關鍵詞。
  • 新形勢新技術新發展 衛寧健康出席山東-健康醫療大數據交流會
    原國家衛計委統計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山東省衛生健康委規劃信息處處長遲蔚蔚,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醫管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愛傑,濟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峰等領導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深層次地影響了醫療行業發展趨勢。數位技術正在重構醫療業務的價值模型,智慧醫療行業已然到了從業務數位化向數字業務化轉變的關鍵時機。
  • 虎眼︱四川電信緊抓新基建,生態構建東風已來
    新基建的概念在今年尤其火爆,當下不少巨頭企業都圍繞新基建構建生態。天虎科技觀察,在5月17日「數字四川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雲上大會暨第七屆5G雙千兆和IPTV超高清節」中,就有約20家企業與四川電信開展了5G雙千兆遠程雲籤約。其中出現了阿里、騰訊、華為、商湯科技、雲從科技等巨頭企業的身影,將從智慧基礎設施、數位化工業、智慧生活等領域發力加強合作。
  • 健客交鋒 | 「新基建+醫療」的上海謀局
    健康界推出的以「尋找健康中國最佳解決方案」為宗旨的原創視頻節目《健客交鋒》,第一期即聚焦新基建和上海,定題:新基建時代的區域醫療中心新作為。作為中國最具國際視野和擁有最優質醫療資源的城市之一,上海如何謀局「新基建+醫療健康」?上海的大醫院將通過新基建在何處發力?不同行業和產業如何融合?上海意見,值得聆聽。本次活動由西門子醫療提供支持。
  • ...賦能生物安全新基建 海爾生物獲「金駿馬獎·新基建最佳實踐」獎
    物聯網科技生態品牌海爾生物,憑藉在超低溫領域內的積澱和物聯網、大數據等領先數位技術的創新應用,首創物聯網生物安全雲生態,加速場景方案的落地實踐,為生物安全新基建打造數位化基石。此次獲獎,不僅是對海爾生物以往生物安全新基建創新實踐成果的認可,也飽含了行業對其未來創新發展的新期許。
  • 新基建元年,誰是AI金融的「探路先鋒」?
    2020年,在「新基建」的伊始之際,所有的AI公司都撲到新基建的建設中。 它們在各個行業「大顯身手」,為新基建這條巨輪,安上了強有力的「引擎」,並成為新基建主力軍中的一員。
  • 新基建背景下製造業數字轉型新圖景
    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不僅是當前對衝疫情、拉動投資、提振經濟的「緊急之需」,更是關乎經濟轉型、社會發展和國家繁榮的「長遠之計」。  (一)數字新基建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基礎  當前,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以數位化生產力為主要標誌的數字經濟新階段,必須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作為基礎和保障,人們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載體從傳統設施向數字設施轉變。
  • 東華醫為2020大健康IT新基建論壇在京召開
    11月7日,東華醫為2020大健康IT新基建論壇在京召開。來自國內醫院的管理決策者、臨床專家,醫療信息化行業人士等,以「孿生·智慧·賦能」為主題,聚焦數據治理、數字孿生、醫院大腦、城市醫療大腦等行業熱點,攜手共促新基建下醫療衛生信息化的產業升級、產業賦能。
  • AI新基建元年,為什麼要記住這十家醫療科技「探路者」?
    作為全行業最先專注AI賽道的科技媒體之一,雷鋒網重磅啟動「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評選,尋找AI+汽車、IoT、晶片、金融、安防、醫療等15個行業的新基建領航企業,以及其新基建標杆項目。為政、產、學、研、投五界的決策者,做權威參考與項目引薦。
  • 新基建+醫療健康專題報告:醫療AI創新的道與智
    蛋殼研究院通過採訪 23 位創業者、10 位投資人、5 位醫務工作 者、2 位器械評審專家、調研 20 家企業,我們發現 2020 年醫療 AI 的五大變化: 變化一:由於新冠疫情突發,AI+公共衛生成為醫療新基建 的重點,AI 在疫情監測預警、影像篩查診斷、實驗室檢測、疫 苗研發、醫療資源調控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
  • 2020(第九屆)中國數字營銷發展大會|廣告行業的「新基建」是什麼
    11月28日,由中國商務廣告協會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數字營銷發展大會暨第五屆CAAC-DMC年會,在北京望京凱悅酒店舉行。本次大會以「循序漸進——推進數位化,助力雙循環」為主題,匯聚了眾多行業大咖、資深營銷人士,時趣CEO張銳受邀出席了此次「2020(第九屆)中國數字營銷發展大會」並發布重磅演講,時趣CMO康迪受邀擔任本次大會「漸進」專場主持人,為在場嘉賓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行業盛會。
  • 數字金融與新基建 相輔相成的驅動關係
    正如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數字金融亦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新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賦能,也為數字金融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空間。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十三五」初期的11萬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佔GDP比重36.2%,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經濟綜合體。
  • 新輝煌!中雲科技數字中國·落地新基建峰會圓滿成功!
    全國政策研究會常務理事張衛功先生、區塊鏈委員會會長林汐先生、中雲科技董事長李嘉源先生、總裁常伽迎女士、IPFS高英濤博士出席峰會,從國家政策、區塊鏈技術、數字經濟、邊緣雲計算技術多維度剖析雲存儲行業主流發展趨勢,同時對集團接下來的發展目標作出規劃。
  • 新基建時代,「懂行人」助力山西開啟轉型發展新篇章
    數字時代,新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山西也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與行業「懂行人」華為展開了全方位的合作。華為為了更好地助力山西省高水平數據中心的建設,引入了模塊化數據中心、不間斷電源、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等業界領先的產品與解決方案,為山西各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注入了數字新動力,釋放數字經濟新價值,開啟轉型發展新篇章。
  • 新基建加速企業升維 China Bulit成時下熱門詞
    其中,華為、阿里、騰訊、聯想集團、寧德時代、京東方等10餘家新基建核心代表企業,正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下,以新基建為基礎,將數字經濟作為自身轉型升級和換道超車的抓手,集聚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而這10家企業英文名稱首字母共同構成「China Built」,彰顯著推動新基建落地的企業力量。
  • AI新基建元年國產晶片的五位領航者
    2008年的4萬億基建投資,為中國鍛造出世界一流的高鐵、橋梁、超高壓輸電等工程能力。2020年的新基建,將把中國人工智慧產業,推向全球科技的浪潮之巔。晶片作為科技進步的核心基石,也是人工智慧戰略的制高點。因此,AI晶片是新基建的重要支撐。當然,新基建也將幫助我國實現2025年國產晶片自主化率70%的目標。
  • 聚焦醫療新基建,學術專家共論未來醫療科技新趨勢
    記者今天獲悉,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教授和中國工程院張伯禮院士亮相人民網舉行的「賦能醫療 搶佔先『基』」主題線上論壇,與平安集團首席醫療科學家謝國彤先生、平安好醫投資管理公司CEO邢立萍女士、平安健康網際網路旗下醫院院長謝紅女士 ,圍繞未來疫情發展和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