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接待遊客1474萬人次、同比恢復近八成 西安文旅產業做...

2020-12-20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嘉偉 西安報導

作為一個旅遊大市,文旅產業對於西安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沉寂了大半年後,西安文旅產業終於迎來一個「黃金周」。今年「十一」假期,西安共接待遊客1474.81萬人次,較去年同比恢復近八成,旅遊收入111.40億元,較去年同比恢復近七成。

而用一句話總結西安文旅產業在過去這個「黃金周」的表現,恐怕成功衝上微博熱搜的「西安遊客多到無處下腳」便能最好詮釋:一方面表明,擁有獨特魅力的西安,是這個假期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而網友笑稱「擠不進廁所最好穿著尿不溼來」也表明,在文旅產業軟硬體提升方面,西安仍需多下功夫。

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 圖片來源:曲江新區

這個「十一」假期 西安旅遊有多火

「這個國慶像過年。」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讓無數網友心生感慨。10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消息稱,綜合各地旅遊部門、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的數據,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雙節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而據西安市文旅局消息,西安在這個假期中共接待遊客1474.81萬人次,在國內各城市接待遊客人數橫比中,西安市位列全國十大熱門旅遊目的地第二名。旅遊收入方面,西安則攬下111.40億元,雖然沒有趕超去年旅遊收入水平,但西安接待遊客的總人數、總收入統計數據,均高於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對全國相同數據測算的平均值。

除了官方統計數據外,各大網際網路旅遊平臺也發布了自己的統計報告。10月8日,長假最後一天,美團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假日期間,全國的旅遊消費已經全面復甦,國內旅遊消費活躍度前五的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成都、西安、重慶。

而攜程最新發布的《中秋國慶假期旅遊大數據報告》顯示,熱門路線排行,西安居民出行熱度位於全國城市前十名;全國熱門目的地中,西安同樣位列前十;國慶期間酒店成交量最高的前十個城市中 ,西安排名第八;攜程自身上線的「午夜房」成交量,西安則排名第七。

統計數據之外,遊客自身感受最強的便是西安各大景區門票的「一票難求」,山東遊客馮女士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9月30日,其一行四人花了5個小時搶陝西歷史博物館10月4日早上8時30分的入場券,僅有其一人成功,好在西安各大景區對醫護人員有優待,其他朋友才憑著相關證件進入。

假期裡,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大唐芙蓉園、西安城牆等熱門景區均實行預約制,不支持當天現場購票。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部分熱門景區需提前數天預約,僅提前一兩天很難預約上門票,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

西安文旅的「新玩法」

西安文旅產業最大的優勢是雄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對於入境遊客來說,是具有獨具魅力的別樣體驗,因此西安旅遊對於海外市場有著極強的優勢,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國際入境遊客收緊的情況,讓西安文旅產業承壓不小。

但危中有機,西安文旅產業也面臨著出境遊客轉向國內跨省遊的契機。去年「十一」假期,全國出境遊人數突破700萬人次。然而,今年「十一」假期出境遊幾乎歸零,與此相應的,國內長途旅行需求增加。但面對國內遊客,傳統景區、旅遊服務的吸引力會相對減少,而諸如演出演藝等新的旅遊產品、新鮮的玩法則成西安文旅產業新的制勝點。

「感覺像看了場春晚,驪山上漫山遍野的燈光一亮起,感覺整個天空都亮了!大家來旅遊有時間一定看《長恨歌》啊!給西安鼓掌!」10月5日晚,在華清宮內看完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後,馮女士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分享「觀後感」。

據西安文旅局消息,「十一」假期,《長恨歌》共接待遊客5.08萬人次,收入1380.74萬元,也就是說在《長恨歌》演出上,遊客人均花費為272元;而假期內,來西安的遊客人均花費是755元。兩項數據對比,不難發現,旅遊演藝市場具有非凡「吸金」能力。

而旅遊演藝也正在成為西安文旅產業的亮點之一,今年6月,由西安世園集團和宋城演藝聯合打造的《西安千古情》在西安首演,這齣「年輕」的劇目,「十一」假期中接待遊客5.7萬人次。而已經演出近三年的《駝鈴傳奇》也接待遊客7.3萬人次。

近幾年,西安的文旅產業在演藝方面有著不少手筆,例如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上的互動演出,這些演出,讓文化「活」了起來,在這裡,大唐美女不再是博物館裡珍藏的畫作或雕塑,而是能與你牽手的「不倒翁小姐姐」。在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中,大唐不夜城共接待遊客140.09萬人次,成為西安旅遊接待遊客最多的景區。不過因為人流量過大,從安全角度考慮,大唐不夜城調整了不少演出的時間或者乾脆取消了一些場次,沒做好準備的大唐不夜城也招致部分遊客的不滿。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唐曉雲認為,出境遊客的回流,為國內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契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在提升服務品質和專業程度,以及發展多元化、多層次旅遊產品方面下功夫。對於文旅大市西安來說亦是如此,在旅遊產品力、承載力方面仍需久久為功。

相關焦點

  • 十一假期濟南市接待遊客1062.9萬人次 文旅市場加速恢復
    據統計部門、文化和旅遊部門調查測算,國慶、中秋假期,濟南市共接待遊客1062.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6.8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2.5%和73.6%。其中,全市A級景區共接待遊客262.76萬人次;旅館業接待持證住宿旅客78.5萬人次,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6%;鐵路、民航、公路累計發送旅客167.4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計算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6%;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前7天累計進出337.41萬輛次,同比增長44.2%。
  • 廣東8天接待遊客近5000萬人次!您貢獻了幾次?
    廣東8天接待遊客近5000萬人次!您貢獻了幾次?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黎存根 通訊員 粵文旅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的首個國慶中秋假期結束,廣東文旅市場成績單喜人。國慶中秋假期的8天時間裡,全省共接待遊客4998.0萬人次,同比恢復81.2%(按可比口徑,下同);旅遊總收入356.7億元,同比恢復68.6%。
  • 西安獲2020中國文旅城市品牌傳播力排行榜第五
    11月21日晚,2020博鰲國際旅遊獎正式宣布獲獎名單,西安以146.91分的總分登上2020中國文旅城市品牌傳播力排行榜第五位。《2020中國文旅城市品牌傳播力排行榜》對中國50個旅遊城市的旅遊品牌發展進行了評估與測量,最終,北京、上海、重慶、成都、西安、廣州、杭州、南京、三亞、武漢獲得2020年度中國城市旅遊品牌發展指數的前十。
  • 2019國慶假期上海共接待遊客1037萬人次 實現旅遊收入115億元,同比...
    此外,全市160多家主要旅遊景區點累計接待遊客729萬人次。其中,外灘、豫園和小陸家嘴區域成為今年國慶期間上海「最火」的景點,分別累計接待遊客194.37萬人次、21.37萬人次和149.23萬人次。  文旅融合產品供給豐富 「百萬市民看上海」熱情高漲  節日期間,各區共推出「文化民俗」、「都市觀光」、「親近自然」、「樂遊農家」四大類60餘項國慶假日主題旅遊產品和活動;上海旅遊節活動也進入高潮;「百萬市民看大戲遊上海」秋季版40條主題線路為遊客定製了一份文旅體驗菜單。
  • 【壹點頭條】國慶假期濟寧文旅市場強勢恢復,8天共接待遊客568.9萬...
    據測算,國慶中秋長假8天,濟寧市共接待遊客568.9萬人次,同比恢復84.09%,旅遊收入39.8億元,同比恢復75.11%。推出100個濟寧網紅打卡地,在濟寧文旅微信公眾號、大眾網濟寧客戶端、濟寧新聞網、趣遊山東等多個平臺進行推送。將中秋、國慶雙節旅遊活動、優惠政策提前進行廣泛宣傳,預熱啟動文化旅遊市場。可喜的是,全市旅遊市場強勢恢復。全市各級文旅部門積極引導旅遊景區搶抓國慶機遇,推出了一系列門票優惠或免費政策,有力激發了旅遊消費熱情,有力推動了文旅產業復甦。
  • 2018國慶假期北京市共接待遊客1115萬人次旅遊收入增長7.8%(圖)
    主要情況和特點如下:一、總體情況根據北京市交通、景區、住宿等方面假日重點監測系統數據、「十一」黃金周期間遊客抽樣調查數據、以及三大電信運營商所提供的大數據,綜合分析統計結果:2018年「十一」黃金周期間(7天),北京市接待旅遊總人數為1115萬人次,同比增長2.6%(與2017年10月1~7日的
  • 國慶前四天,雲南省共接待遊客1645萬人次
    10月4日,從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10月1日至4日,全省共接待遊客1645萬人次,同比增長22%;全省預計實現旅遊收入119億元,同比增長14%。全省各地旅遊市場秩序井然,文旅活動豐富多彩,為國慶假期增添了濃鬱的節日氛圍。
  • 錦州「十一」雙節旅遊市場升溫迅猛:遊客超63萬人次 收入3.12億
    據不完全統計,錦州接待遊客總數達63.75萬人次,同比恢復63%;實現旅遊總收入3.12億元,同比恢復65%。全市旅遊市場秩序井然、安全祥和,旅遊行業升溫迅猛。媒體營銷效果顯著吸引大量遊客入錦,讓遊客在景區遊玩之餘,品嘗地方特色農副產品;北普陀山第二屆金秋菊花展吸睛亮眼,為廣大遊客奉上一場盎然壯觀的菊花盛宴;錦州世博園2020金秋採摘節等秋季文旅活動亮點頻現,吸引大量遊客來此摘果子、挖野菜、逗萌寵、玩滑草。
  • 10月中國文旅產業TOP10報告·觀點月度指數
    據文化和旅遊部公布數據,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全國累計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累計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數據上看,國慶中秋假期的旅遊市場恢復程度遠遠高於清明、五一、端午假期。整體來看,城市周邊、鄉村農家以及主題遊園仍是熱點出行目的地,團隊遊復甦勢頭良好。
  • 「五一」假期 紹興旅遊「元氣」恢復近半
    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的假日旅遊情況報告顯示,截至5月5日下午4點,紹興市重點監測的19個4A級及以上重點旅遊景區,有4家關閉,15家開放,5月1日-5日累計接待遊客24.2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93.93萬元。全市重點旅遊景區景點接待遊客全部通過預約入園。
  • 西安再獲大獎
    豐富活動打造文旅IP文化為旅遊提供豐富的內容產品,旅遊則為文化洞開廣闊的市場空間。打破行業壁壘跨界重構,把文化和旅遊巧妙結合起來,讓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才能推動文旅產業邁上新臺階。據悉,「相約西安 築夢全運」路演推廣活動先後走進廈門、珠海、廣州、濟南、鄭州、上海、杭州。為全國遊客帶來了文化體驗、文化展演、文化旅遊推介會等系列活動,推出了一系列西安文旅新熱點、新場景和打卡新地標。活動中精彩紛呈的視覺感受、豐富多樣的文化交流,展示了傳統與現代、民俗與時尚交織的新西安。
  • 曹操出行大數據:揭秘「十一」中國都市文旅出行趨勢
    這個「十一」假期,你出去旅遊了嗎?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數據,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對於相關行業而言,這既是「大利」,也是「大考」。  對此,大洋彼岸的《紐約時報》近日發表題為《中國「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
  • 「五一」假期大鵬接待遊客近20萬人次,前4天車流量同比漲三成
    測算數據顯示,新區共接待遊客19.69萬人次,近14萬人成功預約到訪新區"1+7"熱門旅遊景區。交通方面,1日至5日進入新區車輛超過12萬輛次。其中假期前4天車流量同比上升超三成。測算數據顯示,新區共接待遊客19.6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0.58億元。「五一」期間,新區重點景區實行遊客預約制度,科學設置遊客數量,推行分時段遊覽,引導遊客間隔入園,旅遊景區接待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同時督促指導東湧、西湧及金沙灣等片區運營管理單位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成立專門工作小組,備齊防疫物資和巡查人員。
  • 五一假期河北衡水多形式展示湖城美景 接待遊客33.46萬人
    河北新聞網5月5日訊(河北日報記者焦磊)今天,記者從河北衡水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獲悉,五一假期河北衡水市共接待遊客33.46萬人,同比下降74.26%。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937.74萬元。據悉,衡水湖景區是河北省首批恢復開放的自然山水類景區,也是衡水市五一假期唯一開放的A級景區,衡水市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加強了對景區公共場所和重點區域清潔消毒力度,並實行景區分時段預約,開通網絡平臺預約渠道,引導遊客間隔入園,錯峰旅遊;實施景區流量控制,限制停車場進入時段和遊船乘坐人數,嚴把疫情防控關,確保景區運行平穩有序。
  • 「十一」假期喜氣濃 婚宴市場翻倍紅
    12家免費景區迎客45萬人次   臨近國慶、中秋假期,青島發現了兩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假日期間,12家景區共接待遊客45萬人次,嶗山等主要景區接待量同比明顯好於未實行免費開放政策景區,青島迎賓館有6天達到景區最大承載量75%的限制。
  • 廈門市翔安香山景區春節假期接待遊客69萬人次
    據悉,翔安香山作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在今年春節假期,自大年初二開市以來,每天都有約八萬人前來進香祈福,高峰時達到每天10萬多人。  服務到位 注入文化元素景區環境升級  道路兩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創意造型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山路兩旁,文明旅遊宣傳標語隨處可見。
  • 「十一」首日張家界各景點共接待遊客17.04萬人次
    紅網時刻10月2日訊(通訊員 張旅)10月1日(截至14:00),湖南省張家界市各景點共接待遊客17.04萬人次,同比增長20.76%,實現旅遊收入1.12億元,同比增長24.22%。
  • 前瞻在線旅遊產業全球周報第38期:五一前三天國內接待遊客近8500萬...
    飛豬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對比近兩年「五一」旅遊產品均價發現,今年勞動節小長假期間,其平臺上酒店已恢復去年假期常態價格,均價僅同比微降2%。 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4周年:累計接待遊客6600萬人次 近日,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公布運營4周年「成績單」,度假區累計接待遊客6600萬人次,而2019年,上海國際度假區旅遊產業總收入突破1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
  • 額濟納旗文旅產業全力以「復」
    額濟納旗巴彥陶來蘇木昂格茨音陶來嘎查地處胡楊林景區深處,當地途遊旅遊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文軍告訴記者,「十一」黃金周期間,合作社的38間特色民宿全部對外開放,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共接待遊客約500餘人次,旅遊總收入近7萬元,平均每戶增收5600餘元。
  • 清明假期北京接待遊客617萬人次 排名前十景區出爐
    受天氣影響,市文化和旅遊局重點監測景區接待遊客人數和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假期三天,北京市重點監測161家景區累計接待遊客616.5萬人次,同比增長25.4%;營業收入達26688.6萬元,同比增長20.9%。